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16:5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欢迎进入初中历史课堂
新教材
新中考
新课标
2024年新教材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课堂导入
2024版新教材
京剧《捉放曹》是根据小说《三国演义》创作的剧目,讲述了曹操在逃亡中杀死无辜老汉吕伯奢一家的故事。剧中的曹操是一个疑心极重、冷酷无情的白脸奸臣。然而,这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形象。史书中记载的曹操是什么样子 他和三国鼎立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程目标
2024版新教材
素养目标
立足时空观念,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的背景。
立足唯物史观,知道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对比分析两次战争中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立足家国情怀,知道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了解三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2版新课标
知道三国鼎立,理解政权分立下孕育统一的趋势
重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难点:两次战争中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1.曹操崛起
官渡之战
根据课本P92和材料,自主归纳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
材料一: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1.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主动权。
材料二: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Hu)……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2.经济: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和军粮问题。
材料三:负污辱之名,……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三国志·武帝纪》
3.军事: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壮大了队伍。
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

2.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根据课本P92,完成官渡之战的知识
曹操以少胜多,为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官渡之战示意图
时间:
交战双方:
曹操战术:
200年
曹操军队VS袁绍军队
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击敌人要害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后勤供应营地,烧毁其全部军粮。
火烧乌巢
重要战事:
战争结果:

3.胜利原因
官渡之战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是什么呢?
官渡之战分析:
曹操: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重用人才。
袁绍败
袁绍: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曹操 胜
问题
思考

1.赤壁之战前形势
赤壁之战
阅读课本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诸葛亮与孙权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曹军大兵压境后,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他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策。孙权听从周瑜和诸葛亮的建议,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刘备与诸葛亮
三顾茅庐图(局部)
刘备身边有猛将关羽、张飞,但缺少辅佐的谋士。他听说隐居的诸葛亮是旷世英才,便三次亲自登门求见,恳请其出山相助。这就是“三顾茅庐”的由来。
诸葛亮曾对孙权说: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策略?与赤壁之战有什么关系?
知己知彼;步步为营;
为赤壁之战的以少胜多奠基。

2.赤壁之战概况
赤壁之战
结合课本和“赤壁之战示意图”,完成表格。
战役 赤壁之战 时间 作战双方
力量对比
战术
结果 特点 影响 曹操
孙刘联军
用铁索连接船舰
诈降,火攻,水陆并进
兵力20余万
兵力约5万
曹军大溃,北撤
以少胜多
公元208年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3.赤壁之战的影响
赤壁之战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阅读课本P96,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曹操会在赤壁之战中落败?赤壁之战对当时的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曹军长途跋涉,兵士疲惫,军中多是北方人,不服水土,又流行疾病,以致刚一交战,曹军便遭失利,撤到江北。
材料二: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实施诈降计策和火攻战术……
材料三:曹操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北伐乌桓获得大胜之后,骄傲情绪很重。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资治通鉴》
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瘟疫横行
②孙刘联军采取了有效战术
③曹操骄傲轻敌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赤壁之后形势书
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阅读课本说一说赤壁之后形势?
赤壁之战后形势图
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从扬州延伸到交州,不久又把刘备势力排挤出荆州地区。
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刘备占领荆州南部。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益州。

2.三国鼎立
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请说出图中三国的名称、建国时间、建国者和都城。
政权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229年
孙权
建业
229年,孙权称帝,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
三国时期:220年(曹丕建魏)——280年(西晋灭吴))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三国经济发展概况
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请同学们说一说三国经济的发展的概况?
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兴修水利。
在诸葛亮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开发江东、
发展造船业和海外贸易、派卫温到达夷洲。
龙骨水车
造船
到达夷洲
七擒孟获
屯田
蜀锦
思考
合作探究


三国鼎立局面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材料一:(曹魏)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晋书》
材料二: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无饥岁,富强之国。——《三国志·吴书》
材料三: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蓄积饶。 ——《三国志·蜀书》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也为后来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堂练习
1.(2024·新疆·中考真题)辛弃疾所作(南乡子》中有一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曹”的主要贡献是( )
A.完成了北方统一 B.结束了州郡割据的局面
C.改善了民族关系 D.加强了大陆与台湾联系
A
2.(2024·湖南永州·中考真题)诸葛亮说:“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下列最能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楚汉之争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D

课堂练习
3.(2024·内蒙古兴安盟·二模)东汉末年,随着形势的发展,东汉政府实行州牧制度,客观上导致了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形成。由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下列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
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B
4.(2024·重庆·模拟预测)三国时期,魏蜀吴政权都对各自统辖地区进行了有效治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B.孙吴开发江东地区,重视海外贸易
C.蜀汉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州
D.蜀汉诸葛亮派李严任都护驻守江州
C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曹操VS袁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以少胜多
赤壁之战
曹操VS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国的建立及发展
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蜀汉,定都成都。
229年,孙权建立吴国,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形成,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
——翻车
——夷洲(台湾)
——开发西南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