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结合本课内容,可以将第一子目的课程标准具化为“通过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了解日军的侵华罪行,通过南京大屠杀及一系列犯罪行为了解日军的侵华暴行;通过中国军民的努力认识全国抗战局面从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的过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教材分析
该课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主要介绍了中国军民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过程,讲述了全国团结抗战局面从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的过程,尤其强调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并且列举了日军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侵华罪行。 本课共设立了三个子目,第一子目为“局部抗战”,以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为主要线索,首先讲述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接着讲述九一八事变及东北的沦陷、一·二八事变及十九路军的抵抗、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一次次的斗争中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第二子目为“全国抗战的开始”,重点讲述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过程及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国共合作以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三子目为“日军的侵华暴行”,重点讲述了南京大屠杀及其他政治、经济领域的犯罪行为。 三个子目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内容上具有延展性,前两个子目呈现了中国军民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这样层层递进的关系,第三子目则是对前两个子目中日军侵华罪行的进一步叙述,本子目选取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731细菌部队、“慰安妇制度”等作为典型代表,反映日军对国际法的公然践踏,揭露了日军侵略行为的罪恶性,同时向学生掲示战争的残酷,进而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学情分析
已知:初中教材将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等历史事件的过程叙述得十分详细,因而学生对该子目的具体史实已有初步认识和了解。 未知:但对于全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过程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对事件之间的逻辑性、关联性认识。 想知:希望能够通过该子目的学习,理解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以及西安事变以及七七事变背后的逻辑联系,认识中国军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所做出的贡献,认识到全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的逻辑链条,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 能知:学习过程学生能够借助视频、地图、文献、图片等素材,通过搭建时间轴来认识中国军民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努力,进一步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文献、图片史料的分析,能够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日军侵华的暴行,认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通过地图、时间表的勾勒、填充,通过阅读报刊等文献史料,能够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3、通过文献史料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家国认同。(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日军的侵华暴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二)难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教学策略
历史图示教学法:采用图示的方法让学生对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的历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历史问题探究法: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史料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训练历史思维方式,最终能够培养学生“想历史学家一样思考”的能力。
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资源呈现】 九一八事变亲历者的回忆的记录片片段 【教师提问】 视频中讲述者的共同身份是什么?这个视频主要反映了什么? 【教师讲授】 对该视频内容进行解读。 观看纪录片片段,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 以视频的形式创设历史情境,勾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一、山河破碎——日本局部侵华 (一)九一八事变 问题一: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发生呢?【资源呈现】 【教师讲授】 讲授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以及国民政府对此的态度,加之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给日军侵华制造了有利条件。 阅读史料,分析日军侵华的内外因素。 通过阅读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二)日军进一步侵华 【资源呈现】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填充左边的时间轴,然后讲授日军进一步的侵华罪行。 根据教材内容,补充日军进一步侵华的罪行。 通过时间、空间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二、山河破碎——日军全面侵华 (三)卢沟桥事变 【资源呈现】 【教师讲授】 讲述七七事变爆发的经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进而使其认识到七七事变同样是日军蓄意而为的侵华行径,讲述七七事变的标志性意义。 结合教材,学习七七事变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三进而认识到其侵略本质以及该事变的标志性意义。 通过地图、回忆录等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思维能力。
四、日军的侵华暴行 问题二:日本方面对待侵华罪行的态度? 【资源呈现】 【教师讲授】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小组讨论分析日军对于侵华行为的态度(说辞)? 问题三:如何反驳日军颠倒黑白的说辞? 【资源呈现】教师呈现南京大屠杀、殖民统治、重庆大轰炸、731细菌部队、慰安妇制度、奴化教育等相关史实。 【教师讲授】 罪证一——南京大屠杀 展示日记、报刊资料,引导学生运用史实反驳日军虚伪的说辞、揭露其罪恶行径。 【教师讲授】 罪证二——殖民统治 请同学们梳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填充课件上的表格。 【教师讲授】 罪证三——重庆大轰炸 罪证四——细菌战 请同学们观看相关图片及纪录片,了解重庆大轰炸、细菌战等日军侵华罪证。 【教师讲授】 罪证五——慰安妇制度 呈现纪录片《二十二》中被受访者的回忆,讲解慰安妇制度是一种违反国际法的军事性奴隶制度,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罪证六——奴化教育 讲解奴化教育的用意 分析材料,发表自己的见解,回答问题。 分析报刊史料,以事实为依据反驳日军的说辞。 学习日军殖民统治的具体措施,了解“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具体内涵。 观看图片,了解相关日军罪行。 默读“她们说”的话,认识慰安妇制度的性质。 分析材料,根据关键词理解奴化教育的用意。 通过小组讨论适当调动课堂氛围,同时通过分析材料、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等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辨别史料的能力,认识到日记、报刊史料作为一手史料的价值。 掌握日军在政治经济实行的一系列犯罪行为的有关知识 通过展示图片史料,学生能够获得更直观的认识。 采用纪录片等史料,使学生直观感受慰安妇制度的非人道特征,使学生对于受害者抱有 同情之理解的情感。强化学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总结凝练 的能力。
三、共护家国——局部抗战 (一)局部抗战 1、中国共产党 【资源呈现】 问题四:针对日军侵华,中国军民是如何应对的呢? 【资源呈现】 【教师讲授】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赵一曼的遗书,体会其感情。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努力。 2、北平学生 【资源呈现】 【教师讲授】 北平学生发起了一二九运动。 3、国民党方面 【资源呈现】 【教师活动】 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抗战活动。 4、西安事变 问题五:国民党政府内部关于抗战存在的分歧导致出现了什么事件? 【资源呈现】 【教师活动】 讲述西安事变的发生过程,提问不同报刊对西安事变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问题六: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够和平解决? 【资源呈现】 【教师讲授】 从国际国内角度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问题七:西安事变的影响是什么? 【资源呈现】 【教师讲授】 分析史料,讲授西安事变的影响。 认真听讲,有感情地朗读遗书,从中感受中共党员英勇抗战的决心。跟随老师的解读理解相关史料内涵,对认识这一时期军民抗战历程。 认真听讲,结合材料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认真听讲,分析史料 认真听讲并根据史料探究西安事变的影响。 通过史料的呈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加深学生对于该内容的认识。通过对抗日英雄事迹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家国认同。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受到多重因素的共 同作用。 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四、共护家国——全国抗战 (二)全面抗战 1、国共两党的主张 【资源呈现】 【教师讲授】 请同学们分析材料,七七事变之后国共两党的态度,讲述其共同呼吁抗战的主张。 洛川会议 【资源呈现】 【教师讲授】解读洛川会议上党的两份重要文件内容,讲述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团结抗战的呼吁。 2、中间派的主张 【资源呈现】 【教师讲授】 阅读这段材料,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分析中间派的主张。 3、国共合作的实现 【资源呈现】 【教师讲授】 呈现漫画,请同学们分析漫画的寓意并结合同学们的回答做出总结。进而讲述中共为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所作出的努力。 分析文献材料,回答问题。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分析漫画背后的寓意。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通过文献史料感知中国共产党的呼吁。 让学生认识到全民族抗战是时代所需。 增强趣味性,使学生能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国共合作实现所作出的努力。
课程小结 【教师讲授】 本课讲授了中国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历史,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日军开始侵略中国,并且逐渐朝着它“称霸世界”的目标步步前进,为此,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保家卫国,促进了全国抗战局面的最终形成。 请同学们根据本课所学,梳理一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对本课核心内容进行巩固、复习。 了解日军的侵华暴行,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为下一课的学习做铺垫。
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根据本课内容自主撰写歌词,运用AI进行编曲,然后上传到班级互动平台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子目内容涉及的知识较多,需要学生对初中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来说,理解事件背后的逻辑关系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教师应当在课前通过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复习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以便能够及时掌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