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觉醒的涟漪——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统编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叙事以通史为主,每一课均有主题线索,对于主题线索的把握可以帮助教师抓住教学重难点,更好地优化、整合教科书内容。同时以学生材料阅读为中心的历史常规课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的历史材料开展深度学习活动,而不应舍本逐末、滥用教科书以外的“史料”,本节课还尝试融入初高中教科书衔接的元素。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17课。内容分为四个子目——“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以及“民族危机的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面对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中下层普通民众因部分传教士引发“教案”而激起其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纷纷加入义和团,反抗列强侵略;晚清政府直至统治面临极端的危机(“西狩”)才慢慢“醒悟”,被迫进行新政,然而为时已晚。 (二)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于晚清史的内容要求包括“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结合本节课内容,对课标内容要求进行细化:概述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及其影响,认识资产阶级维新派、平民阶层、封建统治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认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从戊戌维新到八国联军侵华这一时段的基本史实,学生在初中已有基本的涉猎,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及危害,加之近代史主题的文学、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学生了解、接触这段历史的机会比较多。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停留在模糊、粗糙的感性认识阶段,对于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等救亡图存运动屡屡遭挫的深层原因并没有深刻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多类型材料建构历史情境,在梳理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分析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二) 通过对三类社会群体觉醒行为的比照,揭露晚清社会民族危机加深的根源。(历史解释)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资产阶级维新派、平民阶层、封建统治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教学难点 民族危机加深的原因。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文字史料、图像史料、历史表格等。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科书阅读相结合、讨论法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大野招魂哭国殇 材料一: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无数国人为之震动。然而所有国人在此时都“大梦唤醒”了吗?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面对社会变化的反应是不同的,他们的觉醒存在着时间和程度上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差别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结合所学,复习回忆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晚清社会局面。 回顾旧知,搭建起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的时序思维。
一、热血的读书人 一、热血的读书人 一、热血的读书人 一、热血的读书人 一、热血的读书人 一、热血的读书人 一、热血的读书人 (一)读书人要变法 甲午败局之后,率先觉醒的是一批读书人——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什么他们会成为先行者?想必他们一定有相似的特殊性。 1.结合维新派主要成员的教育背景,概括其相同点: 表1 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教育背景 首先他们都接受过传统儒学教育,同时他们的字和号也各有特点,如康有为字广厦,我们能联想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根据他本人的解释是“饮冰十年,难凉热血”,如谭嗣同号壮飞,我们可以联想到李白的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与传统士大夫不同的是,他们还大多还有游学、访学经历,在游学、访学过程中他们能够对社会现状有更加清醒的认识,眼界和视野更为开阔和高远。因此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们立即振臂疾呼:我们要变法! 2.维新派“托古改制”的原因 提出变法主张需要依赖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康有为写了一些书。第一本书《新学伪经考》,他认为新莽之后所有古文经都是假的。为什么康有为不直接提出自己的学说,而先要批判呢? 材料二: 新、歆遽出,伪《左》盛行,古文篡乱。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其实在当时儒家纲常伦理还占据统治地位,他这么做的目的是破旧:破除旧有的思想束缚。 图1 公羊学派中的“三世论” 破旧之后,他也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从第二本书的书名《孔子改制考》可以得知,与孔子脱不开干系。在书中将孔子塑造成改革者的形象,同时对公羊学派中的“三世论”加以改造,说明人类进入升平世之后要以君主立宪制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体。 材料三: 康有为解释了托古改制的原因,“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当然也是对于现实情况的考量。 3. 维新派早期思想传播方式如何变化? 提出变法主张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宣传和推广,以便获得更多人的支持。维新派早期使用了多样化的思想传播方式,具体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呢? 材料四: 首先康、梁组织联合各省举人进行“公车上书”,通过进献万言书的方式以期得到皇帝的支持,但是这种传统的方式效率太过低下,而且容易遭到保守势力的阻挠。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又采用了什么新的宣传策略呢? 材料五: 维新派组织的学会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北京的强学会,学会除了维新志士之外,还主要吸纳了一批帝党人士和中下层年轻官僚,看似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却各怀鬼胎。 比如帝党人士并非真心拥护变法,而欲借助变法使皇帝恢复权力,在与后党的斗争中获得胜利;中下层年轻官僚则带着投机目的,以此渠道结识更多政治人物,以为未来仕途铺路。 材料六: 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2023年修订),第31页。 在强学会关停之后,维新派将重点放在了近代舆论媒体——报纸杂志上面,根据材料六可知收效很好,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从传统媒介到近代舆论媒体的转变,不仅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宣传上的进步,同时也为之后大众参预政治打开新的窗口。 (二)读书人在变法 经过前期的准备和努力,光绪皇帝最终接受了变法主张。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开始。 1.变法方向与维新派最初的想法一致吗? 材料七: 从材料七可以看出,变法依然带有“中体西用”的色彩,大家可以思考为何会与维新派最初的想法不符呢?(学生思考作答,答案不唯一) 材料八: 更为重要的是,就连维新派的“开议院”等核心主张,在变法实践中也并未得到落实。康有为说“民智未开”,实际上是在说明现实条件并不成熟。在变法一开始便充满了妥协的色彩,尽管如此并未争取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反而损害了不少群体的利益。 2.结合维新变法具体措施,说明变法触犯了国内哪些群体的利益? 表2 维新变法主要措施 政治:被裁撤的冗官冗员失去了工作,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势必会对上位者产生冲击; 经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需要近代财政人才,而户部主事官员大多不懂近代财政; 文教:当时学习八股的知识分子大有人在,废除八股无疑断了这些人晋升的途径; 军事:大量绿营将卒没有了生计的来源,自然也是不满。 3.除了客观方面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之外,变法实施过程中是否出现过主观性的错误呢? 材料九: 材料十: 变法操之过急,其实是光绪皇帝和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的体现。 (三)读书人失变法 变法的失败似乎有其必然性,但令皇帝和读书人没有想到的是,变法竟然来得如此之快。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大力搜捕维新派人士。 结合材料,分析慈禧为何会转变态度,进而发动戊戌政变呢? 材料十一: 同时罢免六位保守派官员,并任命四位维新小将作为心腹。慈禧认为此举严重威胁其人事任免权。 材料十二: 以伊藤博文、李提摩太等外国人作为变法顾问,更引起慈禧的反感,慈禧无法像操控光绪那样操控外国人。 从教育背景出身看资产阶级维新派在甲午战后最早“觉醒”的原因。 把握“托古改制”与当时现实条件之间的联系。 认识近代舆论媒体对于维新派思想传播的重要性。 梳理变法过程,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引导学生认识清楚历史发展的个性与共性。并以学情出发,融入语文学科的内容,加强学生的迁移能力。 勾连历史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引导学生跳出历史事件本身审视历史事件。 让学生理解变法的失败寓于其过程之中,历史事件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二、愤怒的劳力者 二、愤怒的劳力者 二、愤怒的劳力者 二、愤怒的劳力者 材料十三: (一)劳力者为何愤怒? 1.结合教科书与图片,概括说明“鬼子闹中原”的表现。 图2 巨野教案后德军入侵图 中国内地何以出现大量基督徒传教?(学生答:《天津条约》等条约规定)少数基督教士为非作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群众不满,加之中西观念之间产生的冲突使得这种不满情绪更加剧烈。 “教案”由之发生,其中巨野教案引发的震动较大,成为德军强借胶州湾的借口,山东人民义愤填膺,所以义和团运动兴起最早的是不是有山东?(学生答是) 2.为什么在民众看来“教堂”会“止住天”? 图3 晚清山东照片 1898年山东等中原地区大旱,民众自然而然地将这一“天灾”归咎于西方传教士造成的“人祸”——洋教入侵破坏宇宙、自然的平衡。 (二)劳力者如何泄愤? 图4、5 义和团民照片 观察图4、5,说明义和团民究竟有怎样的“兵法艺”? 义和团民的武器装备十分简陋和落后,主要是一些冷兵器,甚至还有神秘色彩的宗教手段。 图6 义和团拆毁京汉铁路漫画 由于民众知识水平不够,被民族主义情绪冲昏大脑,把一切有关西方人的事物当作“敌人”,于是就出现了“折铁路”、“拔线杆”、“毁坏火轮船”等极端行为。 (三)劳力者能否泄愤? 1.劳力者们泄愤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答:“扶清灭洋”) 图7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旗帜 他们的目标能够实现吗?(学生答:不能)一方面,正如之前所述,义和团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洋人军队相抗衡;另一方面,清政府是否可以与他们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呢?(学生答:不能) 2.结合教科书,概括晚清政府对待义和团态度的变化如何? 材料十四: 所谓“民心可用”,本来是主政者的托辞、懒政,甚至是逃避责任的一种行为,还是民粹主义泛滥的根源。 ——仲伟民:《我们应该从中国近代史中汲取什么教训——再读蒋廷黻先生<中国近代史>》,2022年12月15日讲座。 清政府在对待义和团态度上的反复无常,本质上是以自己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可见封建保守派的自私。 结合材料与所学内容,围绕义和团揭帖分析与思考。 以初中教科书基本史料为基础,尽可能还原历史场景,开展深度学习。
三、自私的统治者 三、自私的统治者 三、自私的统治者 材料十五: 1.比较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的措施,有何发现?(学生发现其中不少共同之处) 表3 清末新政主要措施 2.为何面对相同的改革,当权者的态度不同? 面对的形势不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北京失陷,慈禧与光绪被逼到逃跑的境地,慈禧对于民族危亡有了直接的认识。 图8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紫禁城阅兵 图9 《辛丑条约》的签订 材料十六: “东南互保”象征着在朝士绅之间有了裂痕,统治阶级本身的裂痕是统治阶级最为关心的事。 材料十七: 材料十八: 从材料十七可知,清末新政是由慈禧领导、后党的亲信作为执行者,主动权掌握在慈禧等保守派手中。 材料十八反映的“预备立宪”成员结构情况,皇族成员占7/13,清末新政的性质也就更加明显了。 从时代背景出发思考清末新政出现的必然性。 从清末新政为切口理解封建统治阶层的自私与腐朽。 通过比较视野可以加深学生的历史理解。
小结:改良已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面对民族危亡,不同群体的觉醒与斗争存在“时间差”。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当时社会宛如一盘散沙,缺乏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毫无凝聚力。 材料十九: 材料二十: ——谭嗣同:《仁学》 在不少人看来,谭嗣同似乎不仅仅是为变法殉难,更是以死宣告改良已无法挽救社会。未来的路何去何从?谭嗣同的话语振聋发聩:革命! 从更宏观、长时段的视角思考晚清民族危机的加深,同时建构起改革与革命之间的联系。 完成与下节课内容之间的过渡与衔接,更好实现单元教学设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