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国家出路的探索 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所属单元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课的类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实验课 综合课 其他___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对象 _高一年级,学生人数_50_人 选用教材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2023版
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顽强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核心主题 本课大概念为定“寻路与沉沦”,以洪仁玕为切口,分三部分展开论述: 洪仁玕的改革:太平天国的兴与亡 洪仁玕的“遗产”:洋务运动及其隐忧 洪仁玕的身后:从边疆危机到“国殇”
单元及本课内容分析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为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部分的首个单元,聚焦中国近代史早期(1840—1900),讲述了自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进程,囊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维新、八国联军侵华等重要历史事件。本单元着眼于为阐明晚清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影响及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国家危局所作出的努力,当中蕴藏两条线索:一是近代中国性质的变化。从《南京条约》的签订至《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不断加深乃至最终形成;二是近代中国主要社会矛盾的转变。近代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占支配地位,这两对主要矛盾贯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时应注意勾连上述两条主线,并把握以下两个重点:一是通过认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性质,了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二是认识中国各阶级为挽救国家危机所作的努力及其内在局限性。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在早先的教材版本中原为第17课,课名则为《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现因第11课与第12课合并而变为第16课。从结构上看,本课是本单元中的第2课,在单元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本课分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等四个子目,按时序依次叙述了晚清时期1851至1895年间重要历史事件。具体而言,本课与第15课《鸦片战争的冲击和因应》与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衔接紧密,专题内部四个子目有着清晰的逻辑递进关系: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激化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索(第一子目);镇压太平军与抵御列强侵略的需要促使清廷洋务派开始向西“借法”,施行洋务新政(第二子目);西北、西南东北地区边疆危机的爆发不断冲击着清廷王朝统绪,而甲午中日战争则标志着洋务运动军事层面上的失败(第三子目);《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第四子目),由此激起的民族主义思潮成为维新派声名鹊起并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社会因素。 与2004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及2017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相比,本课在关键概念的表述及其他材料的运用方面均有一定调整,这与现行教材编写组积极吸收学界研究成果密不可分。 (一)正文表述 首先是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性质的表述。2004年版人教版原文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由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直接将二者并称为“纲领性文件”,但这一说法并不严谨。不乏学者指出,《资政新篇》仅具有“纲领性”,但不等同于它是“纲领”抑或“纲领性文件”。或许出于这种考量,现行《中外历史纲要(上)》不见“纲领”二字。但时至今日,不少教学设计仍在沿用“两个纲领”的提法,显得不合时宜。在课堂中阐述这两个文件的性质时,教师应力求表达的准确度,申明《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性质的异同。 其次是“洋务运动”的相关表述。“洋务运动”的名称方面,2004年版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完全不见“洋务新政”的提法,而在现行《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尽管第二子目标题仍为“洋务运动”,但在其所统摄的正文部分中,“洋务运动”出现2次,而“洋务新政”这一提法则出现4次,而提及“洋务运动”的教材原文为,“学术界把这种推行新政的系列举措成为‘洋务运动’”,似有意淡化“洋务运动”这一概念,而以“洋务新政”代之,颇为耐人寻味。对此,部分一线教师在网络平台上提出异议,质疑所谓“洋务新政”的来源及其多次出现的必要性。实际上,以“洋务新政”取替“洋务运动”恰有其合理性。樊百川《洋务新政正议考》明确指出,“洋务运动”并非19世纪固有之名词,而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所生造的概念名词。1961年中国史学会主编的《洋务运动》八册资料出版后,“洋务运动”遂成一约定俗成之称呼,但溯其本源,“洋务运动”文义不通,与事实亦不相符。而“新政”为晚清郭嵩焘语,且“洋务新政”方能说明“因办‘洋务’而引发新政”的本来意涵,故用“洋务新政”较“洋务运动”更为合适。《中外历史纲要(上)》显然采纳了这种意见。而在一线教学中,大多课例却忽视了教材正文“洋务运动”与“洋务新政”的表述的分野,基本仍在沿袭“洋务运动”的说法。倘若教师对二者的区别加以辨明,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对洋务新政的评价视域。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与“洋务运动”的关系,新旧教材表述亦有明显不同。2004年版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原文为,“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中外历史纲要(上)》仅称“洋务派……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并未言及甲午中日战争与“洋务运动”的关联。事实上,关于甲午战争的战败是否意味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学界聚讼纷纭。1956年牟安世著《洋务运动》明确指出,甲午战争的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但在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反对这一论断,其中夏东元《洋务运动史》中的意见较有代表性。他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并不能与洋务运动的所谓破产划等号;从洋务派的目的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洋务运动取得了成功。现行《中外历史纲要(上)》的书写反映了当下中国近代史学界对待这一问题的主流取径。遗憾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将“甲午中日战争运动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视为公论,不加甄别地扔给学生,并不符合教材编者的本意。向学生同时出示两种观点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找出其所依据的史实并加以分析,或许更能彰显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 关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2004年版人教版必修三原文为“(洋务派)他们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现行《中外历史纲要(上)》则不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抑或“中体西用”的说法。不过,现在仍能见到一些课例沿袭着旧教材的说法。对此已有学人试图撰写专文。2001年贾小叶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论文旗帜鲜明地反对将“中体西用”称作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原因在于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至90年代中期,而 “中体西用” 论却形成于甲午战后;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最初阶段,它遵循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思路,以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为目标,没有涉及政治制度层面;而张之洞所提出的“中体西用” 论却突破了单纯学习 “西技西艺” 的限度,容纳了学习 “西政” 的内容。显然,中学历史教师所理解的“中体西用”往往与其本意相离甚远。在新教材已删去这一说法的前提下,不宜在课堂上直截了当地将“中体西用”套到洋务运动头上。 图画材料 过往高中历史教学讲授“瓜分中国的狂潮”往往乐于引用《时局图》以直观反映各国的势力范围,进而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然该图如今已不见于课本。事实上,2017年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子目仍配有《时局图》并附有如下解释性文字:“这是1898年爱国华侨谢缵泰绘制的《时局图》……图中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蛙代表法国,肠代表德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表示列强正在向中国扑来……”。新版纲要删去时局图及解释文字,可能出于如下因素:一是课本所配《时局图》应是晚清时人在谢缵泰作品的基础上加工改绘而成的,第一作者难以确定;二是对于《时局图》上各国的代表动物,学界莫衷一是,当中尤以德国的代表动物争议最大;三是《时局图》版本学脉络较为模糊。基于以上原因,删去《时局图》固然无可非议,此但亦不免有矫枉过正之嫌。鉴于《时局图》的史料价值,教师理在申明材料来源的前提下应仍可继续向学生出示《时局图》。 除此之外,较于人教版,本课补充了左宗棠平定新疆与中法战争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早前教材的空白,也与通行的中国近代史专著的框架相契合。但这在无形中也扩充了课时容量,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挑战。有鉴于此,本课教学应“抓大放小”,紧紧围绕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以及甲午中日战争展开课堂教学,在厘清基本史实的前提下回应教材编写精神,落实指向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内容与影响,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难点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的评价;甲午战争中方战败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研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情分析 (一)能力素养 高一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有一定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但学生尚未形成系统的抽象思维模式,其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亟待培养,如对某些重大历史事的历时性件及王朝存续的共时性把握不准;对史料性质认识较为模糊;理解某些具体史料时容易产生阅读障碍;评价重要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时往往失之片面。授课时应结合时下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史料并设计配套探究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学业质量水平。 (二)知识基础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3课至第5课依次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以及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第13-27页),基本涵盖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中涉及的基本史实,且叙述更详。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大致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时序。但由于相隔时间较长,高一学生对部分细处史实的掌握并不到位,且在很大程度上未能疏通晚清时期历史事件间的逻辑关系与内在理路,未能厘清各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授课时应注意围绕本课大概念勾连各子目间的逻辑关系,做好初高中教材衔接,在补全学生知识短板的同时避免将课堂讲乱讲散。 (三)个性特征 由于高一上学期学生仍未确定选科,且有相当部分学生将来确定不选历史,因而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尽可能兼顾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与学习兴趣,结合中国古代史籍“左图右史”的传统,为学生准备较丰富的图表与图像材料,以便直观展现历史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部分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论著后,可能在课堂上提出与教师预设结论不完全相同乃至相反的观点。此种情况出现时不应慌张或打断学生,而应耐心询问学生想法的来源,积极寻找学生所答与对应知识的契合点,进而结合自身知识及备课内容引导学生,有序推进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洪仁玕的改革:太平天国的兴与亡 通过自主整理表格及阅读太平天国兴衰示意图,了解太平天国的运动的发展过程与阶段特征。(时空观念L2) 通过阅读《天朝田亩制度》原文、《资政新篇》原文、两则源于太平天国研究专著的材料并自主整理表格,认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及特点与异同。(史料实证L1;历史解释L2) 通过阅读《干王绝命诗》《天朝十误》,总结归纳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史料实证L2) 通过三则学人论述及赵烈文对《资政新篇》的评价,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复杂影响。(历史解释L2) 洪仁玕的“遗产”:洋务运动及其隐忧 通过李鸿章与曾国藩的言论,认识洋务派的主张及措施。(史料实证L1) 结合洋务运动示意图及课本内容,梳理洋务运动所涉及的领域及其具体表现。(时空观念L1) 通过19世纪70年代近代化改革示意图及两则学人论述,理解洋务运动的性质及“洋务运动”和“洋务新政”概念的差异。(唯物史观L1;时空观念L1;历史解释L2) 洪仁玕的身后:从边疆危机到“国殇” 通过阅读课本原文,归纳边疆危机和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脉络和基本史实。(时空观念L1,家国情怀L1) 通过对比一则一手史料及三则来源于《甲午战争120周年学术论文选编》的当代学人论述,分析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史料实证L2;历史解释L3) 通过阅读课本原文从四个方面概括马关条约的基本内容,并认识马关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时空观念L1;历史解释L1) 通过《戊戌政变记》《衰世与西法》相关评述,明晰甲午战争战败对知识分子的冲击及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历史解释L1;家国情怀L2) 通过课本正文,《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及《时局图》,认识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事实。(时空观念L1;史料实证L1)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教师讲授】 讲述晚清来华传教士理雅各与当代学者李洁非对洪仁玕的评价,并提示学生思考洪仁玕所扮演的历史角色。 【学生行为】 根据初中所学及教师引导,回忆与洪仁玕有关的太平天国运动史实并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引导与问题设定,使学生初步认识洪仁玕的二重身份: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主张近代化改革的先行者。 <一、洪仁玕的改革:太平天国的兴与亡> 【教师讲授】 介绍洪仁玕为洪秀全族弟,拜上帝会元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洪仁玕的生平经历,总结洪仁玕的人生阶段特征。 【学生行为】 阅读有关洪仁玕的相关信息,试图从洪仁玕对太平天国的情感分阶段概括洪仁玕的后半生: 第一阶段——心向天国:洪仁玕是上帝会的早期成员并为扩大上帝会影响力作出贡献,但因个人原因未赶上谷岭起义。 第二阶段——学为天国;洪仁玕流亡香港后,结识传教士并加入基督教,广泛学习西方文化知识。期间始终心系天国,于1859年抵达天京。 第三阶段:主政天国。洪仁玕被洪秀全火速提拔为干王,总领朝政;但对外作战不利,最终为清军所杀。 【设计意图】 使学生初步认识洪仁玕其人,思考洪仁玕与太平天国兴衰的密切联系;为讲述洪仁玕抵达天京前天平天国的情况作铺垫。 【教师讲授】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总结洪仁玕到来前的太平天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并呈现二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总领天国朝纲的洪仁玕需应对怎样的国内外形势。 材料1: 天京变乱后,东西两线的清军步步进逼,太平军疲于应付……前敌统帅处于长途奔波的被动态势中。 ——沈渭滨 《洪仁玕》 材料2: 天王未及一月,封了小的王爵……小的见众人不服,原不肯受。天王说风浪暂腾久自息。 ——洪仁玕自述 【学生行为】 阅读课本后整理表格,分析材料得出洪仁玕在内在外分别面临着朝中立足维稳与战争形式被动的复杂局面。 【设计意图】 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的前中期情状与《资政新篇》颁布的背景。 【教师讲授】 说明在太平天国前期,也即《资政新篇》颁布前,洪秀全曾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出示四则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思考二者分别有何主张与特点。 材料3: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凡天下婚姻不论财。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4: 不能把这个制度当作某个确实实践的系统,而应把它视作太平天国理想原则的某种表述……这套构想中的做法也有很多内在矛盾之处。 ——简又文《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 材料5: 先于二十一省通二十一条大路,以为全国之脉胳, 通则国家无病焉…… 准富者请人雇工……有能造 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 ——洪仁玕《资政新篇》 材料6: 《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座里程碑……描绘了一个西方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 ——夏春涛《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 【学生行为】 研读材料后开展小组讨论,得出《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与买办婚姻,但因自相矛盾、追求绝对平均而具有空想性;《资政新篇》主张发展交通运输、鼓励雇佣劳动,建立专利制度,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设计意图】 使学生认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特征。 【教师讲授】 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归纳《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点。提示学生注意《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并不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后者仅具有纲领性。 【学生行为】 自主整理归纳表格,思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差异。 【设计意图】 回归课本,使学生通过太平天国颁布的两个重要文件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在客观上尝试探索国家出路,但无法成功。 【教师讲授】 说明洪仁玕尽管在宗教、历法、婚姻法则和考试制度展开了改革,但太平军在与清军的作战中渐入下风,太平天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出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识别二则史料的史料性质与特点,二则材料均为一手史料,且作者均为太平军主要将领,较有说服力;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及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7: 干王绝命诗(其二) 志在攘夷愿未酬,七旬苗格德难侔。 足跟踏破云山路,眼底空悬海月秋。 意马不辞天地阔,心猿常与古今愁。 世间谁是英雄辈 ?徒使企予叹白头。 注:① 用典。舜施行仁政后,叛乱的三庙在七十多天后归服。格:来朝。 ② 侔:相等,相配。 ③ 洪仁玕心目中的英雄之君为朱元璋。 材料8: 误主不问政事……误封王太多……误立政无章。 ——李秀成 《天朝十误》 【学生行为】 研读两则材料,思考问题并得出答案:太平天国运动败因在于内外交困:在外收到湘军淮军与洋枪队等中外势力的杀剿;内部统治阶层和心缺乏军政才能,吏治混乱黑暗。 【设计意图】 使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太平天国衰亡的原因,养成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讲授】 结合示意图回顾太平天国运动全程。定都天京后,统治阶层逐渐腐化,不思进取,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尽管洪秀全依靠洪仁玕、陈玉成、刘秀成等人重建统治层,但他采取消极的分区防御政策,军事上节节失利。天京陷落则标志着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战后,曾国藩将缴获的太平天国政权的重要标志——太平玉玺送交军机处。如今,太平玉玺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仍是后世学者研究太平天国政权形态的重要依据。 【学生行为】 阅读示意图并听讲,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从爆发到衰亡的全貌。 【设计意图】 完善此前通行的太平天国盛衰示意图,通过曲线图的曲度变化更精准地描绘太平天国特定历史阶段的走向。 【教师讲授】 出示三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尽管持续了十四年,但它却深刻影响了此后的历史发展进程。太平天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同时使得清政府调整政治权利结构,“放权督抚”,助长了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形成和汉人权势的增长,导致中央权力的下移。太平天国也为此后的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而更为重要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的兴起具有密切联系。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阅读资政新篇后,对其颇为赞赏,并在此后向曾国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建议。在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方面,资政新篇与洋务新政具有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太平天国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无形中成为洋务新政的思想资源。 材料9: 在太平天国革命的沉重打击下,清政府被迫调整了满汉关系和自身权力结构,地方行“以汉制汉”“放权督抚”之策……形成以曾国藩为代表的一大批掌握军政实权的汉员督抚。 朱东安《太平天国与咸同政局》 材料10: 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 法的力量,这是用反衬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 陈旭麓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11: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曾国藩幕僚赵烈文评价《资政新篇》 材料12: 《资政新篇》与洋务运动在“师 夷长技”和“御外侮”两个方面,存在着历史的内在联系与若干共同之处……具有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一致性。 ——方之光《资政新篇》与洋务运动 【学生行为】 阅读示意图并听讲,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新政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史料使学生清晰把握本课重点。 <二、洪仁玕的“遗产”:洋务运动及其隐忧> 【教师讲授】 过渡。曾国藩所兴办的湘军与李鸿章所兴办的淮军在清朝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曾国藩与李鸿章的上奏与言论反映了洋务新政的主张与特点。呈现两则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和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13: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 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2) 材料14: 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致函总理衙门(1864) 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振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李鸿章丨李文忠公全集 【学生行为】 思考总结得出洋务新政的目的在于自强和求富。手段则是引进并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教师讲授】 引导学生根据洋务运动示意图和课本内容整理表格,梳理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指出洋务运动催生了民族资本主义,是军事近代化与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学生行为】 自主整理表格并听讲,思考洋务运动的正向效应。 【设计意图】 使学生认识洋务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教师讲授】 出示三则材料,引导同学们就三则材料重新评价洋务运动,并说明教材上“洋务新政”出现次数较“洋务运动”更多的原因,并指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地位。 材料15: 直到1898年,洋务派张之洞的《劝学篇》还在讨论中学、西学何为“体”, 何为“用”的问题。当洋务派倡议修铁路、开矿藏时,顽固守旧者纷纷指 责其破坏风水龙脉,而洪仁玕早就表达过“勿得执信风水”“动言风煞” 的意见。 刘晨《太平天国治理方略的近代化解构》 材料16: 一种运动总应包括以下特点:一是不满足于 现状……二是要有主动性……三是要有一定的群众性……四是要有算得上是较大的规模。 以这四点来衡量洋务派的“借法活动”,可以说是无一具备。……洋务派“借法”30多年,共兴办120余个公司……日本截至1892年,共建成5600多个公司。 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 【学生行为】 研读材料,自主思考并进行小组讨,得出“洋务运动”符合世界近代化潮流与经济发展规律,但其思想的深度和系统性比之洪仁玕竟有不足,且它在实际上并不具备“运动”性质。“洋务运动”的实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尝试,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地位。 【设计意图】 使学生深入认识洋务新政的性质。 <三、洪仁玕的身后:从边疆危机到“国殇”> 【教师讲授】 过渡,说明洋务新政施行期间,清廷在西北、东南与东南面临着外来侵略的压力。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填写表格。说明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并强调新疆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学生行为】 阅读课本并自主整理表格 【设计意图】 使学生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以及新疆、台湾建省的相关史实。 【教师讲授】 过渡:中国较为成功地解决了三面的边疆危机,但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遭受重大失败。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填写表格,梳理甲午战争的脉络,并出示蒋廷黻对甲午战争的评价,说明陆海两军均在甲午战争中溃败,且陆军的失利更为惨重,这直接导致清廷急于与日本签订和约。 材料17: 海军失败以后,大势就去了。陆军之败更甚于海军。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学生行为】 自主整理表格并听讲。 【设计意图】 从陆海两方面梳理甲午战争中方战况,使学生清楚甲午战争是一场陆海两线并进的战役。 【教师讲授】 出示四则材料,结合课本“思考点”,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并提示学生注意四则材料性质的差异。 材料18: 今夫与日本之海军力比较, 当在伯仲之间,然日本年购大舰,月增强盛,其陆军亦如是……其法甚为谨严不可犯……然我兵士之训练亦未精,到底不可与日本同论……况其强盛,日本更胜, 其研究,日本更精。 ——访日北洋海军随行官员日记(1891) 材料19: 战前,日本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情 报,并据以制定严密的侵华 战争预案。中国……缺乏有效的侦查手段,甚至对于战 时完全可以预见的一些问题……事先均未认真进行研究,更谈不上具体部署。 —— 王楚良《清政府的战备与甲午战争》 材料20: 李鸿章给北洋舰队的指导方针是,“有警时,丁提督应率船出傍台炮线内合击,不得出大洋浪战,致有损失”。……海军的特殊功能在于机动作战,若只令株守港内,则与要塞炮无异,失却其本身存在的价值。 ——张一文《试论清军甲午战败的军事原因》 材料21: 几个自然灾害较重的地区, 恰恰与甲午战争的战区临近或重合……严重的灾荒极大地限制了人民群众支援抗日 的能力……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粮源少,粮价高,军粮的采购十分困难……清军就地筹粮的优势丧失了。 ——李文海《甲午战争与灾荒》 【学生行为】 研读史料,自主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得出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士兵军事素质较差、中方战前准备不足、李鸿章战略方针失误及后勤受突发自然灾害影响。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理解致使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多种因素。 【教师讲授】 过渡。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代表清廷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出示表格,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右侧内容总结马关条约在四个方面向中国提出的新要求,并说明《马关条约》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进一步严重损失;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宽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侵略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学生行为】 从四个方面归纳《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地、赔款、开埠、设厂;听讲,思考并认识马关条约的签订对晚清社会的深刻影响。 【设计意图】 衔接新旧教材,使学生充分认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教师讲授】 讲述《马关条约》后列强瓜分中囯的相关史实。《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偿还“赎辽费”向俄法英德借高利贷;列强纷纷在中国沿海地区强租租借地,俄国组旅大,德国组胶州湾,英国组威海卫、九龙,法国组广州湾,从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出示两则史料,说明甲午战争也进一步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民族意识的勃发。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被推向历史舞台,他们中的代表——维新派,将接续探索近代中国的出路。 材料22: 三十五年前,时人曾用“庚申之变”写照英法联军带来的沉重冲击,与之相比较,则此日以“国殇”为词说中日战争,对应的无疑是一种更深更重和更多亟迫的精神冲击。 ——杨国强《衰世与西法》 材料23: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也……吾国则一 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麻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 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学生行为】 听讲。 【设计意图】 使学生了解列强瓜分中国的基本史实并认识到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本课小结> 【教师讲授】 出示本课思维导图并梳理本课结构。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新政分别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它们都没有成功;而这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则说明,近代中国亟需更为根本性的变革以挽救民族危亡。
作业处理 材料一: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首先,它在军事方面宣告了洋务运动“自强”的破产。洋务运动的全部设施既以军事为中心,那么军事的失败就是决定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命运……其次,中日甲午战争在经济方面宣告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开平矿务局1900年被英国用“中外合资”的方式侵占……再其次,中日甲午战争在政治方面宣告了洋务运动卖国投降政策的破产……李鸿章在35年间的洋务运动时期中,始终执行媚外政策。 ——牟发世《洋务运动》 材料二: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洋务运动的失败,但二者不能划等号,即不能说甲午战争的失败等于洋务运动的失败或彻底破产……洋务运动过程中不断有成功也随时有失败……洋务运动达到了它的目的……列强未能使中国殖民地化,洋务运动起到了相当作用。……洋务运动缩短了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航程,这种社会发展进程中对社会发展规律的促进作用,就是洋务运动的莫大成功。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请指出两则材料的分歧,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其中一则材料的核心观点并对其加以论证说明。 【示例】 分歧: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是否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材料一) 核心观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论证: 军事层面,洋务派为“自强”兴办江南制造总局在内的多处军事工业,筹建了包括北洋舰队在内的三支近代海军,但甲午中日战争清军陆战不利,北洋舰队最终全局覆没,说明洋务运动并不能帮助中国抵御外来侵略;经济层面,甲午战争后中国须向日本赔偿巨额白银,国家财政不堪重负;《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民用工业饱受外来资本冲击;政治层面,甲午战争中的战败表明,洋务派妥协姑息的外交政策破产。 (材料二) 核心观点: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 论证: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洋务运动所引进的西方新式武器为湘军淮军镇压太平军提供了装备支持,暂时稳定了清朝的统治地位;洋务运动直接目的在于抵御外来侵略;中法战争中中国不落下风,说明洋务运动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进程;洋务运动通过引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符合社会经济客观发展规律。 【设计意图】 由于第二第三子目教学处理相对简略,作业拟通过小论文分析观点题型并以此为基点复习与本课第二第三子目密切相关的重要史实,同时使学生认识两种相异的学术观点,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板书设计
学案设计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标要求】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 概述顽强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太平天国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时空坐标】 一、洪仁玕的改革——太平天国的兴与亡 【表格梳理】请根据课本内容归纳1851年至1859年太平天国的基本史实。 时间史事1853—1856封陈玉成英王;封李秀成忠王
【问题探究】太平天国与资政新篇分别有何主张?有何特点? 材料1: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凡天下婚姻不论财。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2: 不能把这个制度当作某个确实实践的系统,而应把它视作太平天国理想原则的某种表述……这套构想中的做法也有很多内在矛盾之处。 ——简又文《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 材料3: 先于二十一省通二十一条大路,以为全国之脉胳, 通则国家无病焉…… 准富者请人雇工……有能造 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 ——洪仁玕《资政新篇》 材料4: 《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座里程碑……描绘了一个西方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 ——夏春涛《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 【表格梳理】请根据课本归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落实情况纲领性时期主张属性
【问题探究】请结合课本内容及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走向衰落的原因。 材料1: 干王绝命诗(其二) 志在攘夷愿未酬,七旬苗格德难侔。 足跟踏破云山路,眼底空悬海月秋。 意马不辞天地阔,心猿常与古今愁。 世间谁是英雄辈?徒使企予叹白头。 注: ① 用典。舜施行仁政后,叛乱的三庙在七十多天后归服。格:来朝。 ② 侔:相等,相配。 ③ 洪仁玕心目中的英雄之君为朱元璋。 材料2: 误主不问政事……误封王太多……误立政无章。 ——李秀成 《天朝十误》 洪仁玕的“遗产”:洋务运动及其隐忧 【问题探究】请结合课本内容及材料概括洋务新政的目的及手段。 材料1: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 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 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2) 材料2: 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致函总理衙门(1864) 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振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李鸿章丨李文忠公全集 【表格梳理】请根据课本内容及洋务运动示意图归纳洋务新政的主要成就及意义。 领域表现意义(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教育近代化)(促进军事近代化)
【问题探究】请结合课本内容及材料评价洋务新政。 材料1: 材料2: 直到1898年,洋务派张之洞的《劝学篇》还在讨论中学、西学何为“体”, 何为“用”的问题。当洋务派倡议修铁路、开矿藏时,顽固守旧者纷纷指责其破坏风水龙脉,而洪仁玕早就表达过“勿得执信风水”“动言风煞” 的意见。 刘晨《太平天国治理方略的近代化解构》 材料3: 一种运动总应包括以下特点:一是不满足于 现状……二是要有主动性……三是要有一定的群众性……四是要有算得上是较大的规模。 以这四点来衡量洋务派的“借法活动”,可以说是无一具备。……洋务派“借法”30多年,共兴办120余个公司……日本截至1892年,共建成5600多个公司。 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
洪仁玕的身后:从边疆危机到“国殇” 【表格梳理】请根据课本内容归纳左宗棠平定新疆,中法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边疆危机地区时间事件西北187518781884西南18831885东南18841885甲午中日战争时间军种事件1894.8/1894.9陆军海军1895.2陆军海军
【问题探究】请结合课本内容及材料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材料1: 今夫与日本之海军力比较, 当在伯仲之间,然日本年购大舰,月增强盛,其陆军亦如是……其法甚为谨严不可犯……然我兵士之训练亦未精,到底不可与日本同论……况其强盛,日本更胜, 其研究,日本更精。 ——访日北洋海军随行官员日记(1891) 材料2: 战前,日本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并据以制定严密的侵华 战争预案。中国……缺乏有效的侦查手段,甚至对于战 时完全可以预见的一些问题……事先均未认真进行研究,更谈不上具体部署。 —— 王楚良《清政府的战备与甲午战争》 材料3: 李鸿章给北洋舰队的指导方针是,“有警时,丁提督应率船出傍台炮线内合击,不得出大洋浪战,致有损失”。 ……海军的特殊功能在于机动作战,若只令株守港内,则与要塞炮无异,失却其本身存在的价值。 ——张一文《试论清军甲午战败的军事原因》 材料4: 几个自然灾害较重的地区, 恰恰与甲午战争的战区临近或重合……严重的灾荒极大地限制了人民群众支援抗日的能力……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粮源少,粮价高,军粮 的采购十分困难……清军就地筹粮的优势丧失了。 ——李文海《甲午战争与灾荒》 【表格梳理】请根据课本内容归纳《马关条约》的内容 马关条约领域内容
【本课小结】 【课后作业】 材料一: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首先,它在军事方面宣告了洋务运动“自强”的破产。洋务运动的全部设施既以军事为中心,那么军事的失败就是决定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命运……其次,中日甲午战争在经济方面宣告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开平矿务局1900年被英国用“中外合资”的方式侵占……再其次,中日甲午战争在政治方面宣告了洋务运动卖国投降政策的破产……李鸿章在35年间的洋务运动时期中,始终执行媚外政策。 ——牟发世《洋务运动》 材料二: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洋务运动的失败,但二者不能划等号,即不能说甲午战争的失败等于洋务运动的失败或彻底破产……洋务运动过程中不断有成功也随时有失败……洋务运动达到了它的目的……列强未能使中国殖民地化,洋务运动起到了相当作用。……洋务运动缩短了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航程,这种社会发展进程中对社会发展规律的促进作用,就是洋务运动的莫大成功。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请指出两则材料的分歧,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其中一则材料的核心观点并对其加以论证说明。
教学反思 本课的亮点在于: 叙史见人。本课以洪仁玕为切入点,将太平天国运动置于特定时空下的“人事”加以考量,引导学生从太平天国重要领导人物的角度出发,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再认识;并通过洪仁玕《资政新篇》串联起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两子目,使过渡较为连贯自然。 史料较为详实,做到言必有据。整堂课呈现了二十余条材料,且基本做到每处皆有出处,材料多来自权威专著或核心期刊,在保证授课内容严谨性的同时便于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 材料呈现方式较新颖。借助现有研究成果制作立体图使史料“可视化”,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阅读大段材料的疲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照学界研究成果。针对“洋务新政”“甲午中日战争与洋务运动的关系”均设计了相关探究活动或思考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教材的编写特点。 课件设计较有创意。内容页上侧左栏为二级标题,右栏则为思考点或探究问题,能够使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有所准备,并在课堂中保持思考状态。 对先前课例的不足进行补正。如用有曲率变化的曲线图描绘太平天国的盛衰过程,更能直观反映不同阶段太平天国运动的具体特征;从陆军与海军两个层面出发梳理中方视角的甲午战局,规避了往常过分强调黄海海战而忽略陆战的倾向。 紧扣课本,充分利用教材“史料阅读”“学思之窗”“思考点”等栏目与地图,并尝试以表格形式整理教材知识。 本课的不足在于: 材料选择需要进一步斟酌。本课在讨论洋务运动的评价时,并未如多数课例一般,给出相应史料以说明清流派与洋务派的论争、洋务企业的腐败现象,不尽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鉴于应试的现实需要,以上内容可能仍需在课后进行补充。部分材料与预设的关联并不十分令人信服。 未充分挖掘材料价值。在探究“中国为何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时”,完全可以提示学生注意各则材料性质的区别,从而锤炼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但这并未直接体现在课件当中。 内容取舍仍需进一步考量。鉴于本课重点侧重于前三个子目,处理最后一个子目“瓜分中国的狂潮”时一笔带过。疏于讲解“三国干涉还辽”的史实;略去了《马关条约》要求中国承认朝鲜独立这一史事。 板书设计仍需精进。本课板书仍与条目式相类,未能呈现结构化板书。 教学过程中的教姿教态、语音语调仍需继续打磨。 解决问题策略: (1)广泛借鉴优秀教师课例,把握材料数量与质量;应用材料时,结论和材料须紧密贴合,不应削足适履。 (2)广泛听取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和语音语调语速,争取为学生带来一堂朝气蓬勃、生动鲜活的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