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23:1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于“任务驱动——建构大概念”的历史教学设计
——以《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为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前言部分指出“在课程实施中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得课程内容结构化”的理念,在课程实施章节明确提出“把握学习专题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对重点内容的突破,带动整体内容的教学,落点落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习得和发展。
2019年,《中外历史纲要》开始在高中课堂使用,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以“通史+学习专题”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教材编排的新特点让很多教师面临内容繁多、难以系统组织的问题。因此,很多教师仍然在走老路,胡子眉毛一把抓,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无疑与新课程改革理念背道而驰。在新课程理念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迫切,一方面,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需要另辟蹊径,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是学生主动在学习活动中习得而非教师强行灌输所得。那么应该如何避免教学上胡子眉毛一把抓却事倍功半的局促现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理念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处理和教学实施指引了大方向,以大概念重构课堂不失为一种教学的新视角。大概念是把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的媒介,联系了新的学习情境和原有的知识经验。[footnoteRef:0]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教学材料面前,我们作为未来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更是不折不扣的“建筑师”,表现为围绕关键问题对教学材料进行优化组合、适时删增,最终实现围绕教学主题的课程内容结构化处理。笔者尝试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为例,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炼出本课大概念,围绕大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达成对教材内容的结构化处理,学生由此更深入把握这一历史阶段的脉络,最终落脚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0: 焦文娟:《历史大概念导向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分析》,《考试周刊》,2023年第44期,第151-154页。]
大概念确立的思路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指导的核心文件,是提炼大概念的主要参照。“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对应的课程标准为: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读,课程标准所指向的核心概念是“危局中的近代化”,在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压倒性优势下,西方列强叩响中国紧闭的大门,以不平等条约体系为中介,切断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国由此被裹挟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逐渐沦为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自鸦片战争中国惨败以来的社会环境,也是社会各阶级奋力挽救民族危亡的大背景。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器物”以挽救清政府大厦之倾颓,开启了经济层面的近代化,最终避免不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宣告破产的命运,意味着救国并不能停留在“器物”表面。表面上,船坚利炮是西方的优势,从深层次看,船坚利炮背后的制度基础才最不应被忽视和否认。然而,晚清社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局,除了西方列强扩张化的侵略使得晚清民族危机日渐加深,而清政府的顽固态度也成为了转型过程的阻碍,一方面,“天朝上国”观念仍根深蒂固,两次鸦片战争于清政府而言只是“隔靴搔痒”,另一方面,在清政府的视角下,无论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还是清末新政,都是为了挽救清朝“大厦之将倾”,而非真正思考如何革新自身以追赶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当改革派触及统治阶级的利益时,无一例外会招致强大的反扑,这是近代化过程中的困局。总的来说,在此历史阶段,主题是社会各阶级开启救亡之路,在困局和变局的交织中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二)教科书
大概念的提取要斟酌教科书中的微言大义,从统筹整个单元的单元标题出发,单元标题为“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呈现的是中国在内忧外患、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社会各阶级奋力变革以救亡图存的脉络和图景,“救亡图存”指向晚清社会的“困局”中的“求变”。从课题标题看,“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重点在于“危亡”和“斗争”,分别指向的也是晚清社会的“困局”的和社会各阶级“求变”的过程,由此可看,社会各阶级奋力求变以打破困局,逐渐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鸦片战争以来晚清社会的主题。从各子目标题来看,第一子目“戊戌维新运动”阐述了甲午战争惨败后维新派奋力变法的过程以及在反扑下失败的结果;第二子目“义和团运动”源于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后引发的中外矛盾,也是甲午战争引发的连锁效应,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浪潮,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挽救危亡一度被清政府利用,最终却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第三子目“八国联军侵华”是打着镇压义和团的旗号侵犯中国,“东南互保” 的插曲最终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清政府的“出局”趋势渐显;第四子目“民族危机的加深”描述了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惨败下《辛丑条约》的签订,至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陷于危亡的边缘,慈禧太后发布上谕揭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从短期段来看,四个子目涵盖的内容是甲午战争后的一连串事件,从更大的层面看,可以看作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情况下社会各阶级奋力求变以挽晚清大厦之将倾,在困局和变局相互交织中逐渐近代化的过程。
(三)学术成果
将学术成果和历史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打开更广阔的窗口让学生眺望到广阔的史学视野,还是促使历史学科思维方式落地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会像史家一样阅读和思考。学术成果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例如梁严冰、刘蓉《关于晚清政治体制近代化历程的思考》中“以晚清三次改革作为整体考察对象,尽管三次政治体制改革崎岖而艰难,但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晚清政治体制的近代化。革命与改良是研究晚清历史必然要遇到的一个问题,认为革命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观点是不客观的,否定改良在历史上的可行性、合理性同样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footnoteRef:1]这可以总结为:近代化不是短期内一蹴而就的成果,旧的政治文化不可能在短时段内改变,而是困局下社会各阶级奋力求变所至,因此应该在实际教学中体现此脉络。 [1: 梁严冰,刘蓉:《关于晚清政治体制近代化历程的思考》,《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50-53页。 ]
综上所述,“救亡图存”是本单元的内容重点,在此之下提炼出“近代化”作为本课的大概念,从而深入认识到社会各阶级在“困局”面前每一步的努力,同时不忽略其局限性,最终学生能够深入把握“困局”和“变局”相互交织中的近代化历程,形成对这一历史阶段整体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处理
(一)大概念引领下的教学目标制定
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从课程标准出发,服务于“近代化”大概念的建构。指向“近代化”大概念的学习目标设置为:通过梁启超及其撰写的《少年中国说》串联起近代化主要环节,学生着重认识戊戌维新变法于近代化的意义及存在的局限性,并深入把握改革和革命之间的关系。
此外,重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地。素养目标设置为:通过时间轴梳理出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洋务运动的必然失败分析晚清社会转型中的困局,继而引出戊戌变法在制度层面的探索,学生能够认识近代化变革的来龙去脉,由此落实时空观念水平2;通过阅读和分析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盛京时报》和《新学伪经考》、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图等图文材料,学生做到论从史出了解各阶级在危机下的求变过程,由此发展史料实证水平2;通过分发任务单,学生分组探究社会各阶级的救国行径“义和团运动”和“清末新政”等,学生对此作出意义的阐释,并汇报小组任务成果,从而能够认识社会各阶级为近代化所作的贡献及存在的局限性,瞻前顾后地梳理出近代化的整体脉络,思考改革和革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由此发展历史解释水平2和家国情怀水平2。
(二)大概念引领下的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难点的设置基于对课程标准的研读以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课指向“近代化”大概念的教学重点设置为:晚清民族危机下戊戌维新变法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教学难点设置为:近代化主要环节之间的关系(改革和革命的关系)。通过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完成对“近代化”大概念的建构。
(三)学情分析下的“近代化”大概念
教学设计要具备“生本理念”,从学生出发考虑学生的已知、未知、想知以及能知,学情分析是事关教学能否卓有成效的前端要素之一,本课对应的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为: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由此可见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已经有了基础的史实认识,但难以把握基本史实之间的联系,意味着本课将不能再是简单回顾相关史实,而是要跳出教科书的框架,打通前后课时内容的联系,更深层次地认识这一历史阶段的主题和本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社会各阶级奋力图变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四)“近代化”大概念下教学内容的整合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使用“近代化”这一核心概念为统领,对本课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打通近代化的脉络,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个体,而是围绕“近代化”大概念的结构化知识网络。以下是笔者重新整合的教学逻辑。
(五)大概念引领下的教学评价
根据黄牧航教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类分层测评标准例析》[footnoteRef:2],笔者为此课制定了具体的分层性教学评价。 [2: 黄牧航,张庆海:《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类分层测评标准例析》,《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9年第8期,第3-12页。]
具体的教学设计
本课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图文进行导入,分析《少年中国说》的内涵,以“梁启超撰写《少年中国说》基于怎样的背景”“如何从老大帝国到少年中国?”两个核心问题展开,以任务探究推动整个教学进程。
【导入】
“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启超曰:恶,何言!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甲午战后,西方列强给我们贴上了“老大帝国”的标签,1900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了《少年中国说》一文,围绕“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呼吁国人创造朝气蓬勃的少年中国,在深重民族危机当前试图唤醒人们的斗志,在全社会引起了反响。
导入问题设计:1.梁启超撰写《少年中国说》基于怎样的背景?2.如何从老大中国到少年中国?
【设计意图】梁启超撰写《少年中国说》随着近代社会大变革渐次展开,植根于时代的大背景,是他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局下自身思想认识不断提升的结果,寄托了他奋力求变的决心和唤醒人们斗志的希冀。由此链接到晚清社会内忧外患、近代化受挫的困局,在困局中继续求变以促进近代化向纵深发展,更好地实现对“近代化”大概念的生成。
转型中的困局
【展示时间轴和材料】
材料一:唤起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故非受巨创负深通,固不足以震动之……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近自甲午败后,讲求渐深”,明白了“泰西之强,其在政体之善也。”
材料三: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一个拥有中国十分之一的领土和人口的国家,曾经遭遇过中国1897年11月到1898年5月这六个月中所遭到的那样一连串的屈辱。我们不妨补上一句,也没有一个国家在行政上的那些公认弊病的改革方面,在具有很多优良品质的坚强民族所居住的一块极其富庶的土地上的一切资源的组织方面,曾经表现出这样的无能。
——马士、宓亨利著,姚曾廙译:《远东国际关系史》(下册)
【任务一】请同学们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戊戌维新变法植根的社会背景。
【教师分析】戊戌维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运动,其产生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如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让国人意识到洋务运动单学“器物”无法带动整个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化,而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开始进行制度层面的变革。
【设计意图】以时间轴打通教材前后内容的联系,学生由此认识到社会各阶级求变过程中的困局和变局,从而把握近代化进程的整体脉络,洋务运动的破产牵引出维新派在制度层面的探索,戊戌维新是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一环,是本课的重点。
困局中的变局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祖宗之法,行之久矣,何为而尽变之?以万国既通,则我旧日闭关自大,但为孤立一隅之见,其政治学识亦为一隅之见,而自以为天下一统,无与比较,必致偷安怠惰,国威为衰颓也。既知万国并立,则不得谓人为夷,而交际宜讲,当用彼引通流之法。既知比较宇内大势,则国体宜变,而旧法全除,宜用一刀两断之法。否则新旧并存,骑墙不下,其终法必不变,而国亦不能自强也。”
材料三:
【任务二】请同学们阅读以上材料和《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3-104页,填写表格,思考戊戌维新运动对近代化的探索。
【教师分析】戊戌变法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把握住戊戌维新运动的大背景以及运动的必要性,戊戌维新变法是晚清转型困局下维新派的奋力求变,落点是对近代化的探索。
【设计意图】任务二意在引导学生认识戊戌维新对于腐朽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落后的经济状况的改善作用,是近代化探索的一环,便于学生对“近代化”大概念的建构。
材料一: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4页
材料二:在朝廷内部也好,地方上也好,旧社会势力仍然占着绝对优势,维新派希望依靠应该并没有多少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地推行某些重要改革……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奋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巳
【任务三】请同学们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的局限性。
【设计意图】任务三意在引导学生分析维新变法的局限性,戊戌维新并没有很
好地完成政治文化的改造和转型,学生从而理解近代化的探索过程并不是畅通无阻,而是社会各阶级在不怕流血的尝试中所推进的,他们的经验教训也将为后面的近代化尝试所汲取。
【分组探究】
第一小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材料一:
材料二:他们要消灭一切待带“洋”字的东西,铁路、电线、机器、轮船等等都在捣毁之列……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5页
材料四: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遂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7页)
材料五:吾人对中国民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行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此“拳民运动”中见之……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任务】请第一小组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义和团运动为何兴起,结局如何?
问题2:义和团运动有着怎样的意义和局限性?
【教师分析】甲午战争的惨败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浪潮,导致严重的民族危机,义和团的兴起,源于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后引发的冲突,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但扭转了列强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决策。随着列强的进一步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新的改革以挽救危亡的统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晚清瓜分危机下民族危机深重的情境,并以任务驱动,落点落在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和“斗争事迹的意义和局限性”。
第二小组:清末新政——近代化的一大步
【教师讲述】在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更深入认识到明治维新的成功,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对现代政治制度有了整体的认知。在列强进一步侵略的民族危机下,1900年梁启超试图以《少年中国说》唤醒民族意识,促进中国走向新生。
材料一: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材料二:1901年初,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新政”的内容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0页
材料三:
材料四:明年新内阁成立, 内阁总理大臣大抵泽公占据多数。
——《泽公有内阁总理大臣之希望》,《盛京时报》,1910年
【任务】请第二小组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的关系。
问题2:清末新政对近代化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教师分析】清末新政涵盖的范围、行使的力度均超过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政治、经济、军事等无一不进行改革,被认为是近代化的一大步,然而清政府主导下单新政目的是“皇位永固”,导致最终的失败。
【设计意图】问题1已在引导学生思考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的关系,避免割裂性地看待近代化的进程,利于学生瞻前顾后,形成清晰的近代化进程脉络。问题2意在学生去理解新政措施和近代化的关系,同时也看到新政的局限性,落点落在大概念“近代化”。
第三小组:辛亥革命——少年中国少年之新道路
材料一: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 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 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 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材料二:编练新军是清末新政的内容之一,清朝统治者想依靠这些新军来镇压革命、维护统治,然而多数地区的新军却成为革命党人活动的对象,是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的主要战斗力量,与清朝统治者原来所设想的完全相反。1905年废除科举后,那时的知识分子已失去了旧日安身立命的途径,只有另谋出路,有的出洋留学,有的转入国内新式学堂,还有的投笔从戎成为新军。
——摘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三:“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材料四: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1页
材料五:
【任务】请第三小组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思考辛亥革命和清末新政的关系,为何走上推翻清政府的革命道路?
问题2: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以及其局限性。
【设计意图】问题1意在引导学生理清辛亥革命和清末新政的关系,辛亥革命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前面的一系列改革为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革命是必然趋势,源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改革不能挽救民族的危亡,革命洪流推进了近代化的进程。问题2意在学生结合所学能够对辛亥革命的两面性作出意义的阐释,落实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发展。
变局中的出局
【师生共同探讨】
材料一:经过庚子以来十年的千曲万折之后,历史在革命、改良、民变和清廷的自我挽救之后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革命派以一往无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名……产生了中华民国。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满清王朝可以化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
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
【教师分析】清末新政对政体的探索并不是清政府的初衷,原本支持清政府的立宪派逐渐加入革命派的阵营,清政府出局的趋势渐显,革命派逐渐增强自身力量,完成了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的政制转变,清政府无法对自身进行真正的改革,在这场博弈中最终出局。
【设计意图】近代化是一个过程,从探索到失败、失败后再探索再到革命洪流占据上风,完成政制的转变,对近代化的不断探索始终是其中的主题。学生由此更深刻把握改革和革命的关系,建构起“近代化”大概念。
【小结】
展示材料:“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教师讲述:梁启超撰写的“少年中国”,是对在民族危机下重振信心的希冀,实质上也是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象征。总的来说,晚清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各阶级在困局和变局中奋力求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清末新政还是辛亥革命,都是迈向近代化的重要环节,因此不可以机械地割裂其中的联系。如今戊戌维新已经成为了一百多年前的历史,维新派想要实现国家独立的愿望早已变为现实,从“老大帝国”跨越到“少年中国”,中华民族也在向复兴的道路上迈进。
【课后作业】从新文化运动深入认识近代化进程,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和阅读资料,思考新文化运动与近代化的关系并指出其局限性。
【设计意图】学生将所得到的大概念进行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能够从更长的时段把握近代化的特征和脉络。
四、基于“近代化”大概念的反思
从整体设计来看,笔者以“近代化”大概念为统筹,串联起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清末新政等知识之间的主线,打通前后课时内容的脉络,有助于学生深入地把握这一历史阶段的主题,学会用联系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而避免知识堆彻式碎片化现象。从师生角色来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任务驱动逐步解决教学重难点,在小组探究中学生通过讨论不同的情境问题,逐步强化对相关知识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建构起“近代化”的大概念,扩大知识网络,形成对从“老大帝国”到“少年中国”的整体认识,最终完成结构化知识网络的搭建。从学科核心素养来看,笔者以时间轴、任务驱动等方式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问题情境下充分发挥主体性,落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尤其是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从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目标的契合度来说,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设计均是为了解决核心目标和推动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所设置,在整个教学推进过程中,始终贯通“近代化”大概念。从教学评价来说,笔者基于教学目标,为本课制定了具体的分层性教学评价,使得核心素养的测评在本课更好落地。同时本教学设计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比如时间上安排较为紧凑,弹性时间少,对教学过程的设想过于理想,同时引导学生解读材料达成认识的过程略显生硬,这是本教学设计不足之处。
不可否认的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引入“大概念”是一种教学上的另辟蹊径。从教材来看,新的历史教材以“通史+专题”的方式呈现,引入“大概念”进行教学便于学生对较长时段的把握,打通历史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形成对特定历史阶段的整体认识。从核心素养看,引入“大概念”能够培养学生深层次的素养能力,例如学生把握住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而发展时空观念的意识,能够运用相关史料进行意义的阐释以佐证自己对历史的宏观把握,发展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从学习深度来看,引入“大概念”需要找到知识之间的桥梁和支点,建基于广泛的阅读和宏观的把握,有利于转化为深度学习。
“大概念”能否在课堂上有效运用且避免成为一种形式,这要求教师具备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的广泛联系以及围绕一个中心对教学材料整合优化以形成结构化知识网络的能力,因此对教师的博学、对教学主题的精确把握以及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整合碎片化知识,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既能见微知著又能从宏观把握,并能将大概念进行迁移运用。此外,以大概念连结整个课堂教学,不仅限于历史学科内的知识联结,也可以跨学科进行相关知识的链接。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依托最新修订的课程标准,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能够更好地指导当下教学模式的更新,最终达成价值理念和实际操作方式的统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