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36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36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20: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世界上出土最重的商朝青铜器:司母戊鼎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王朝的过渡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目标: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一、
天文、历法、医学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1、天文:
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
西周
春秋
战国
先民们为从事农业生产,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陶寺古观象台
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月食
日食
《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诗经》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左传·鲁文公十四年》
甘德、石申《甘石星经》
该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2、历法:
夏朝
商朝
战国
夏朝时可能有了历法。
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甲骨文中出现干支纪日。
战国时期,人们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夏小正》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3、医学:
远古传说
夏商周时期
战国名医扁鹊
战国《黄帝内经》
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
已经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
能用针刺,能用按摩、汤药治疗疾病;总结出来望、闻、问、切四种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扁鹊行医画像石拓片
相关史事: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共18卷162篇,由《素问》和《灵枢》组成。这本书托名“黄帝”,真实作者不详,成书年代说法不一。书中基本本内容约成于战国后期,到西汉时一直有增补修订。《黄帝内经》利用阴阳五行学说,对生命的形成、疾病的起因、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的关系等,都作了说明,主张治疗疾病要顺乎自然,要对症下药。
二、
甲骨文与青铜器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
商朝时期,人们常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对许多事情 进行占卜,把占卜情况用文字形式刻在甲骨上,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
(1)名称由来:
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2)甲骨文的发现:
1899年
王懿荣
(3)甲骨文发现的历史意义:
①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影响深远。
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王懿荣
(4)造字特点:
(1)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最多)
(2)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3)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4)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最进步)
(5)意义: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尚书》
①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结绳记事
口耳相传
传说时代:
口耳相传
原始刻画符号
甲骨文
文明时代:
文字记录
(5)意义:
①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②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汉字发展的特点
形象到抽象
复杂到简单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繁体
简体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的现代汉字吗?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简体
象行字,明显特征是两个车轮。初为圆形,后为书写方便,变成方形,再后来两个轮子简化为一个。
汉字的演变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2、青铜器:
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
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的,但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逝和化学变化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因此被称为青铜。
商朝 出戟青铜觚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2、青铜器:
1、出现时期:
距今四五千年
2、用途:
饮食、祭祀、军事、生产工具
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身份权利的象征,有严格等级界限
3、制作材料:
铜、锡、铅
4、制作方法:
5、典型代表:
泥范铸造法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功能:
利簋
(原始社会末期)
视频:青铜器的制作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观察周代列鼎列簋制度一览表,你有什么发现?
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特点一: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jue 爵
gū觚
hé盉
酒器
水器

yí匜



guǐ

食器
编钟
乐器
礼器
yuè 钺
武器
生产工具
农器


在安阳殷墟发掘的的司母戊大方鼎,工艺精深 ,体积巨大,它高达133cm,口径79.2cm, 重达833kg ,是世界上最大青铜器,堪称世界第一。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
司母戊铜方鼎
特点二:规模宏大,分工细致
青铜器中的精品
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它造型雄奇,寓动于静。最突出的、尊的腹部四角铸有4只大卷角羊,羊背和胸部饰有鳞纹,前腿为长冠鸟,圈足上饰有夔kuí纹。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失蜡法
特点三:制作精美,工艺高超
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
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
利簋(出土于陕西)
毛公鼎(出土于陕西)
龙虎尊(出土于安徽)
三星堆面具(出土于四川)
特点三:分布地区广泛
利簋
金文/
铭文
/钟鼎文
材料一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利簋铭文
材料二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尚书·牧誓》
【译文】甲子日,天蒙蒙亮,周武王清晨率领军队来到商王城郊外的牧野之地,与众将士盟誓。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利簋腹内铭文有何史料价值。
相互印证了牧野之战的存在
历史价值:①青铜器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实物史料。②铭文是文献史料。③二重证据法: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
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有金杖、青铜树、青铜面具和青铜人像等,造型奇特,向人们展现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容器,表明它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关系。
三、
《诗经》和“楚辞”
三、《诗经》和“楚辞”
1、《诗经》
(1)概念:
(2)内容:
(3)意义:
先秦时期,从平民到贵族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在生产生活、祭祀典礼等各种场合,创作并传唱诗歌。这些诗歌被收集整理成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共有300多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关注现实,所收诗歌中,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有的赞扬劳动者勤劳勇敢,有的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
《诗经》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2、“楚辞”
(1)由来::
(2)代表::
(3)意义: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以及宋玉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
屈原写了许多优秀诗篇,代表作《离骚》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学史崇德
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担任重要官职,后来因遭到排挤而被流放。流放期间,他忧国忧民的心志从未改变。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占领。屈原知道后无比悲愤,带着至死不离开楚国的决心,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人们用种种方式追思他。据说,每年的端午节就是为了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学史崇德
热爱祖国和人民,坚持真理,虽死不悔。
课堂小结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科技
文化
天文
历法
医学
日食记录(《诗经》)和最早哈雷彗星记录(《春秋》)
商朝历法逐渐完备,出现干支纪日;
战国时期,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神农尝百草;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战国《黄帝内经》。
甲骨文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青铜器
代表器物有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三星堆遗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诗歌
《诗经》: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
“楚辞”:战国屈原等创作的新体诗歌,代表作《离骚》。
夯实基础
1.(2021·福建福州真题)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反映了
A.饮食文化丰富生活 B.农历节气指导农耕
C.祭祀礼仪追思先祖 D.种植技术推陈出新
【答案】B
2.(2024·江苏宿迁真题)“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对上述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A.青铜器种类单一 B.器表上文字是甲骨文
C.青铜器功能多样 D.商代人缺乏审美意识
【答案】C
夯实基础
3.(2024·广东真题)下图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据此推测,古代“男”字的出版可能源于( )
A.劳动生产 B.分封制度
C.兼并战争 D.祭祀礼仪
【答案】A
4.(2024·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九年级黑板报展示了以下几幅图片,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其选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A.原始农业各具特色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D.神话传说源远流长【答案】B
夯实基础
5.(2024·广东广州·模拟预测)《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圣人在春夏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在秋冬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由此可知,《黄帝内经》推崇( )
A.临床医学 B.经验传承
C.顺应自然 D.高超医术
【答案】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