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同步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2-17 15:0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反映的史实是( )
A.秦穆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楚庄王称霸 D.晋文公称霸
2.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3.今天我们所沿用的农历 , 相传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4.战国时期,瓜分晋国的三家是( )
A.韩、赵、魏 B.齐、楚、秦
C.齐、楚、燕 D.楚、赵、韩
5.“君子和而不同”是孔子“仁”的思想具体体现之一。下列哪些史实是对这种思想的实践
①隆会议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④美苏冷战格局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
A.西周 B.原始社会末期
C.夏朝 D.商朝
7.刘安《淮南子·人间训》中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一则寓言,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好事。最早提出类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韩非子
8.名誉华夏的收藏大师陈介祺不仅收藏盖世,而且著述颇丰。下列名作中,属于他的是
①《金石录》 ②《毛公鼎考释》
③《毛诗笺》 ④《十钟山房印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 “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是古人管理维修都江堰的经验总结。其中“低作堰”是指哪里的堰顶不可修得太高,以免对泄洪造成影响?
A.分水鱼嘴 B.飞沙堰
C.宝瓶口 D.离堆
10.“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A.《韩非子》 B.《道德经》
C.《论语》 D.《墨子》
11.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它最有可能是()演化而来
A.甲骨文 B. 金文
C.隶书 D.草书
12.《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贵戚多怨望者”。商鞅变法内容中使“宗室贵戚”怨恨“商君”一项是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编制户口
13.都江堰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历史上能与它的修建者相提并论的是
A、尧 B、禹
C、李冰 D、秦始皇
14.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秦孝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
15.江山代有人才出。下列人物或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出现正确的一项的是( )
A.孟子-孔子-董仲舒-朱元璋
B.汉武帝-汉高祖-曹操-唐太宗
C.商鞅-岳飞-杨广-刘备
D.武王伐纣-统一度量衡-颁布推恩令-澶渊之盟
16.商鞅变法遭到秦国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法令的推行?
A.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鼓励生产 D. 奖励军功
17.我国南方流行的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南方每年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比赛,是为了纪念(  )
A. 商汤 B. 舜
C. 禹 D. 屈原
18.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隶书 D. 小篆
第II卷(非选择题)
19.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1)管仲是如何扶助齐桓公称霸的?
(2)怎样理解“民到于今受其赐”这句话?
(3)材料二中“卫鞅”指谁?他的主张属于当时哪一思想流派?反映了当时哪个阶级的利益要求?
(4)概括卫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5)卫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6)从以上的问答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史实?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21.读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很大程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受益于都江堰。两千多年的事实证明,都江堰真正体现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意义。2000年,都江堰及其附近的青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1)材料中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谁在什么时期主持修筑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都江堰的作用是什么?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要把都江堰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4)都江堰的修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22.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 ( http: / / www.21cnjy.com )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他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他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分别指的是谁 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3)两位治水专家有哪些宝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朝代歌》
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史记·周本记》
材料三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四 如图:《战国形势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请回答: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谁?写出商朝末年著名的暴君。
(2)材料二涉及了西周时哪一政治制度?周王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哪个著名的霸主称霸?请再列举一个这一时期著名的霸主
(4)写出材料四图中战国七雄中A、B、C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参考答案
1.B
2.A
3.A
4.A
5.A
6.B
7.B
8.D
9.C
10.C
11.A
12.B
13.B
14.D
15.D
16.D
17.D
18.A
19.
(1)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2)通过改革,使齐国实现国富兵强
(3)商鞅 法家 地主阶级
(4)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 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出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④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5)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改革,勇于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言之有理即可)
20.(1)春秋时期。
(2)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织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
(3)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1.(1)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战国 时期主持修筑的。
(2)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此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3)都江堰是古代成都人民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它创造了世界奇迹。(言之有理即可)
(4)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持可持续发展,让子孙后代受益;了解都江堰的防洪灌溉功能,认识其历史功能;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言之有理即可).
22.(1)材料一指大禹;材料二指李冰
大禹:夏朝(或远古时期)。李冰(战国时期)
(2)都江堰
(3)克己奉公、为民服务的精神等的精神;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其他意思相同皆可)。
23.(1)禹。纣。
(2)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
(3)齐桓公(1分);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4)A 是齐国, B 是楚国, C 是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