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综合测试试题(一)
八年级语文
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粗鄙(bì) 烂漫(màn) 犀利(xī) 绽开(zhàn)
B.绯红(fěi) 粗劣(liè) 黝黑(yǒu) 解剖 (pōu)
C.弥补(mí) 甲胄(zhòu) 磨蹭(cèng) 粗糙(cāo)
D.诘问(jié) 匿名(nì) 禁锢(gù) 胡髭(zì)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绯红 油光可鉴 宽恕 翻来复去
B、幽默 粗制烂造 酒肆 广袤无垠
C、朱儒 无可质疑 愚钝 黯然失色
D、器宇 繁花似锦 迁徙 落英缤纷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触类旁通,吸收了大地母亲给予的营养。
B.在防治非典的过程中,我国一大批高科技医疗设备应运而生,如红外线测温仪、隔离式救护车、护士助手机器人等。
C.杨凡今年数学奥赛夺得全国一等奖,真是骇人听闻。
D.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的事,他已经想好了办法。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通过阅读这几篇文章,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环境和谐相处。
B.听到有很多人在日本大地震中遇难的消息,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C.利比亚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那里的基本条件。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6、选出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⑴群众生活____的农产品的销价,要坚决保持稳定。
⑵我省已启动梁子湖生态植被的修复工程,____目前,梁子湖植被修复面积5000多亩。
⑶拥有计算机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____,一蹴而就。
⑷鄂州雕花剪纸____,不愧为荆楚大地的民间艺术瑰宝,已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必需 截止 事半功倍 匠心独运 B.必须 截止 事倍功半 巧夺天工
C.必需 截至 事半功倍 巧夺天工 D.必须 截至 事倍功半 匠心独运
7、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
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
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8、古诗词名句填写(共7分)
(1)、__________________ ,松柏有本性!
(2)、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柳先生传》中的“赞”语中与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常常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这一千古名句为好友送行。
9、仿照示例的构思方式,从备选项中任选一项写句子。 (2分)
「示例」圆规:①只动一只脚,永远只能在原地打转。
②因为你永远只围绕一个中心,所以你才能成就圆满。
「备选项」A.风筝 B.地球仪 C.不倒翁 D.指南针
( ):①
②
10、语文实践活动。(共6分)
【书写母爱】母亲,是最平凡的人,可是她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却用自己瘦弱的肩膀,粗糙的双手,温柔的目光写下了一首首美妙的诗歌,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留下了一句句格言。请任写一句歌颂母爱的诗句、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2分)
格言:从母亲那里,我得到的是幸福和讲故事的快乐。——歌德
诗句:
故事:
【感恩亲情】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2分)
【母爱亲情我抒写】郭佳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本次活动后深有感触:得知生病的我,母亲匆匆来到我的床前。我发现母亲正看着我,那是怎样的眼神啊!那是晨曦对娇花的沐浴,那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那是__________________;那是__________________。(请仿照划线句子续写两句。)(2分)
二、浅层阅读理解。(共16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11、展开你的想象力,描绘“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松树的形象。(2分)
12、这首诗通篇赞美松树不畏风霜冰雪、傲然挺立的高贵品格的目的是什么? (2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鸢飞戾天( ) 窥谷忘反( )
负势竞上( ) 经纶世务( )
14、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总领全篇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深层阅读赏析(2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10分)
冯云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19.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20.“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2分)
21.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2.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2分)
(二)生命之芯(15分)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 ( http: / / www.21cnjy.com )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妻子对这些葡萄叶子却颇有微词,尤其是到了暮秋时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③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④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妻子摘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串不留。我很惋惜那些没有彻底紫透的葡萄,埋怨妻子说:“有些还没有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尽了?”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我很不解,摘葡萄和扫落叶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不摘葡萄那些叶子就永远不会凋落吗?
⑤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令人痛惜不已。
⑥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⑦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莅临了……我不由对葡萄叶充满了敬意。
⑧我们的生命果实是什么呢?我们的灵魂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呢?我们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吗?什么才是我们人类生命的真正秋天呢?
⑨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23.阅读第①自然段,请品味“昏睡的葡萄藤醒了”这句话中“醒”字的妙处。(2分)
24.第①、第⑤自然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5.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3分)
26.如何理解“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这句话?(3分)
27.阅读全文,你从葡萄叶子夭折的生命历程中得到了什么感悟?(4分)
四、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作文。(50分)
题一:作为一个八年级学生,你已有了一定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经历。这些经历启发着你思考过去,认识现在,唤起了你心中许许多多善良而美好的愿望:你想让自己更成熟;你想让家庭更和睦;你想让人与人之间更真诚;你想让江河更洁净 请你以“我想让___________更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描述自己的某一经历,并以议论、抒情的方式写出感悟。字数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题二:有人说当代初中生常是矛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方面带着个性化的脸颊,他们开始认识到自我,自信“我就是我”;另一方面,在缤纷炫目,而且必须面对的生活面前,他们有时也迷茫,常常会问;“谁能告诉我我是谁 ”
请结合成长中的切身经历,以“我的故事”为题目背景,讲出一段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7、C D B D D C B 8略
9.示例:风筝①总想追求绝对自由,只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个粉身碎骨。②只有志在蓝天,才有可能飞得高远。 地球仪①尽管代表整个世界,却只能任人摆布。②躯体小,心胸大,容得下整个世界。
10、【书写母爱】示例:诗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故事:①孟母三迁 ②岳母刺字
【感恩亲情】示例:开展一次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演讲或征文比赛活动;替母亲做一次家务劳动;为母亲送一束康乃馨。
【母爱亲情我抒写】示例:①冬天阳光对白雪的亲吻 ②明月对清泉的细语
11 、高高的山上,苍翠的轻松傲然挺立,迎着山谷中瑟瑟的寒风,毫不动摇。
12、旨在勉励从弟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坚忍不拔,保持自己的操守。这里,青松实际上也是作者自况。
13、至;通“返”,返回;凭借;互相 14.略
15.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7、由总到分(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也可)
18、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19、谈了三个方面:(1)从碳足迹谈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低碳生活;(2)个人日常生活可以减少碳排量,选择低碳生活;(3)面对高碳生活应利用碳中和进行补偿,降低碳排放。
20、两个“更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它强调了与生产棉布衣服相比,生产化纤衣服将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说明了生活中通过选择衣服也可以选择低碳生活。(语意相近即可)
21、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方法。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说明了生活中个人是可以选择低碳生活的;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让人们更具体,更明确地知道了那一种烹饪方式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们在生活中有效地选择低碳生活。(语意相近即可)
22、①高碳生活是无法回避的,必须正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写高碳生活是对前面低碳生活内容的补充,使文章内容更加全面、完整。②高碳生活通过补偿可以降低碳排放,因此谈高碳生活有助于加强对“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这一认识的理解。(语意相近即可)
23.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描写了蓄积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发芽(睁开叶芽)、长叶(叶子舒展)的生命苏醒状态(充满生命活力),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4.结构上起到照应、对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用;内容上,用前面葡萄叶生长旺盛的喜悦来反衬后面葡萄叶过早凋落的无奈(1分,答出反衬即可),突出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意思对即可)
25.十分喜爱——痛惜不已——充满敬意(每点1分)
26.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命的价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使命的崇敬(2分)。作物是为果实而生的,它们的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一旦果实夭折,作物的生命也就黯淡了,提前进入生命的秋天。(意思对即可)
27.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生命的真正目的,为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使命而生活。我们更应该像以果实为灵魂的葡萄叶那样,把握住美好年华,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人生才有意义;我们应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关注和思考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从中得到人生有益的启迪。(围绕生命的使命(我们的灵魂)、怎样才能有意义地生活展开即可) (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