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4 13:5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初高中衔接测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据题下表信息可知,当时两地( )
深圳、台湾地区出土新石器时代文物
遗址及文物名称 出土文物 花纹样式
深圳咸头岭遗址彩陶
台湾圆山文化遗址陶罐
A. 过着群居生活 B. 存在必然的联系
C. 农业生产发达 D. 陶艺具有相似性
2. 西周晚期中原地区兴起一种宽大的长“深衣”,上衣下裳相连;春秋晚期逐渐发展成为短款的“深衣”,其外形与西北地区人们着装相似。该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民族交融加强 B. 早期国家的建立
C. 中央集权的确立 D. 等级观念的强化
3.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分威武、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到西汉末年时,威武郡“户万七千五百八十一”、张掖郡“户二万四千三百五十二”。这表明,当时( )
A. 休养生息初见成效 B. 中央机构不断完善
C. 地方建设取得发展 D. 专制皇权高度强化
4. 南北朝时期货币铸造方面发明了翻砂工艺,省去做模制范所必须花费的人力物力,只需母钱与砂型即可实现循环往复的铸造作业,既节省成本又提高效率。这( )
A. 源于当时政权分立 B. 有利于商业发展
C. 推动了冶铁业发明 D. 加速了人口南迁
5. 日本奈良正仓院藏有一“鸟毛立女屏风”,其多种绘画要素均带有唐朝特征;日本学者根据屏风所贴的鸟羽及背面的日本文书,判断其为日本制品。由此可见( )
A 立场影响价值判断 B. 唐朝经济非常繁荣
C. 屏风产地无法确认 D. 唐朝文化惠及日本
6. 下图为明朝政府颁发给西北各少数民族的“金牌信符”。各少数民族需根据“信符”数量向明朝提供相应数量的马匹,并可获得茶叶作为补偿。明朝此举旨在( )
A. 推行对外贸易 B. 强化国家治理
C. 维护丝绸之路 D. 监察地方吏治
7. 《清实录》记载,乾隆六年全国人口总数为1.43亿,到乾隆五十九年,人口增长至3.13亿。《清实录》采取的纪年方式是( )
A. 年号 B. 庙号 C. 谥号 D. 公元
8. 1880年,上海创设自来水公司,为中国引用自来水之始;1882年,建立了第一个电话交换所并开放通话。据此可知,当时上海( )
A. 实业救国思潮盛行 B. 全面实行对外开放
C. 近代化建设已展开 D. 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9. 下表为武昌起义前夕在华外国人对中国时局的见解。他们认为( )
人物身份 见解
美国传教士胡美从 觉察到中国正激荡着即将到来的政治变化
法国驻天津领事甘司东 重建整个政治制度的任务必将引发激烈的斗争
英国驻华领事许立德 越来越相信反对清王朝的革命难以避免
A. 清朝统治彻底结束 B. 国人萌生民族意识
C. 辛亥革命势在必然 D.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10. 自新文学诞生以来,人力车夫作为劳苦人民的代表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如胡适的《人力车夫》、鲁迅的《一件小事》、郁达夫的《薄莫》等。据此可知,新文学( )
A. 提倡民主与科学 B. 关注平民命运
C. 主张推广白话文 D. 抨击封建礼教
11. 中华书局于1912年创立,创立之初就提出“提倡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兼采欧化,以灌输国民之世界知识”。据此可知,中华书局( )
A. 意在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B. 是我国最早的出版机构
C. 以挖掘传统文化为宗旨 D.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12. 1935年,东北军有些官兵愤怒而沉痛地说:“东北军应到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来个你死我活,怎能在周秦汉唐的故地与红军自相残杀?”这彰显了,部分东北军官兵( )
A. 收复东北失地的愿望 B. 和平建国的主张
C. 推翻国民党统治的决心 D. 政治革命的诉求
13. 建国初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农户一年的劳动成果,除了扣除补偿生产资料的消耗和交纳国家的农业税外,绝大部分用于全家人的生活消费,农户不仅不可能持续地扩大再生产,有时连简单的再生产也难以维持。这可用于说明( )
A. 土地改革成效显著 B. 土地私有制符合我国的国情
C. 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D.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14. 1983年《人民日报》发文称:“如果个人企业不是资本主义,那就是资本主义的尾巴”。但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叶后,地方政府认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意味着当地的繁荣和更高的乡村收入。这反映了( )
A. 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开始 B. 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C. 改革开放推动观念转变 D. 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5. 汉谟拉比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系列司法机关,有公社法院、寺庙法院和最高法院,其法官都由国王委派,法官必须严格地依法判决。据此可知,汉谟拉比( )
A. 重视法律建设 B. 实行专制统治
C. 维护奴隶利益 D. 主张同态复仇
16. 1380年,佛罗伦萨约有9万人,而在校读书的约有1万—1.2万人。每个家庭平均为4.2人,以此计算全城约有2万户,差不多每2户就有1人在校学习。这( )
A. 推动了城市自治兴起 B. 为文艺复兴奠定基础
C. 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D. 体现了启蒙运动理念
17. 下图是有关英国17-19世纪人口变化的统计情况(单位:万人)。其中后半段人口急剧增长主要得益于( )
A. 三角贸易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光荣革命 D.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 下表信息表明,这一时期苏俄(联)( )
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产量和粮食耕种面积变化情况表(部分)
项目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粮食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A 苏维埃政权初步建立 B. 经济政策切实有效
C. 农业集体化弊端初显 D. 已成为工业化强国
19. 1945年6月,《联合国宪章》发表并强调“促成国际合作,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二战后,英殖民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这表明( )
A.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B. 英法矛盾日益突出
C. 二战推动殖民体系瓦解 D. 和平成为时代主题
20. 从1963年开始,法国政府开始积极鼓励发展法国自己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尖端技术与工业,以减少对美国的技术依赖,这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科技水平,加强了法国企业在世界的竞争力。这表明,法国( )
A. 壮大自身力量以维护国家安全 B. 仍受到美国多方面的控制
C. 借助马歇尔计划推动经济发展 D.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浪潮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21. 广东是古代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省份,众多入粤和本土名人留下了大量活动遗迹和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来粤者、本土先贤资料卡
唐 王勃 (675年赴广州) 宋 苏轼 (1094年被贬官英德等) 宋 文天祥 (1278年驻守海丰) 明 戚继光 (1565年汕头抗倭) 明 袁崇焕 (广东东莞人)
材料二 宋嘉定二年(1209年),南海知县建南海县学,县学置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二员。宋淳祐四年(1244年)南海始置学宫,以经术、行义训导诸生,并设有学正、学直、学录等学官。
——中共佛山市宣传部《南海衣冠篇》
材料三 秦汉时期岭南已有发展……广东共有历史文化名城22座(广州、潮州、肇庆、佛山、梅州、雷州等)……还有众多历史文化名镇、古村,其中属国家级有沙湾镇、吴阳镇、大旗头村、鹏城村、南社村、自力村和碧江村等7个。另外,还有一批分布于沿海具军事防御功能的卫城,至今仍保留的有深圳大鹏所城、饶平大埕所城等。全省大约有240多个古塔,宗教庙宇以佛、道教为主,摩崖石刻266处。
——郑良文《广东古代历史人文资源的旅游开发》
(1)根据材料一,选取一位历史名人并为其撰写简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南海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广东历史文化名城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
22. 武汉桥梁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了中国桥梁的建设成就,礼赞建桥者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以下为桥梁博物馆部分展品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展出桥梁名称 相关信息
1892年,为更好地满足开平煤矿的运输需求,开始筹建横跨滦河的桥梁。詹天佑总结前几任外国工程师的失败原因,主持建成了滦河铁路大桥,大长国人志气,为后来修建京张铁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钱塘江大桥由爱国工程师茅以升主持修建,是中国自行设计、监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它为支援淞沪会战作出巨大贡献。1937年,为阻挡日寇进攻,茅以升受命亲手将其炸毁。抗战胜利后,大桥得以修复。
丹东鸭绿江大桥包含两座,其第二座大桥于1937年开工建设,1943年交付使用。它历经抗美援朝战火的洗礼,既是横跨中朝两国的边境桥,也铭记着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伟大友谊。
1955年,武汉长江大桥作为“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动工建设,1957年通车使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修建期间,苏方派出了28位桥梁专家提供技术指导。
历时9年建设,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通车。它因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梁,是大湾区发展的关键一环。
(1)从展品信息中提炼一个观点,围绕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除上述展品外,请你为博物馆再推荐一座有展览价值的中国桥梁,并说明推荐理由。
23. 文明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动中不断向前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墨子提出“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他认为每个人在天面前都是平等的,都应享受天赋予人的各种物质生活,欲富贵而恶贫贱是人性之自然。他抨击因血缘、门第不同而造成的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主张君臣与平民平等。
——摘编自杨俊光《墨子新论》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物品与文明的关系有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 事例
(一)一件物品的普遍传播,影响众多人的生活 土豆、番薯、玉米、番茄等
(二)一批新物品应社会变革而生 电灯、电话、电冰箱、电车等
(三)关键物品的出现催生出全新的物品关系 蒸汽机、计算机、机器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墨子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的意义。
(2)任意选择材料二的一种类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物品与文明的关系。
参考答案
1. D
2. A
3. C
4. B
5. D
6. B
7. A
8. C
9. C
10. B
11. D
12. A
13. D
14. C
15. A
16. B
17. D
18. B
19. C
20. A
21. (1)文天祥,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1278 年驻守海丰。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挺身而出,积极组织抗元斗争。其诗作《过零丁洋》中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千古名句,展现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他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德激励着无数后人,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背景:科举制的完善和发展;宋代理学的兴起;南海经济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3)特点: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多样、历史悠久。
价值:见证了广东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为研究广东地区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承载着丰富的岭南文化,如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古村、卫城等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古塔、摩崖石刻等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可以开发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2. (1)论题:中国桥梁是时代发展的缩影。阐述:滦河铁路大桥是中国铁路建设的辉煌历史的见证。詹天佑对滦河底的地质土壤进行了周密的测量研究之后,采用中国传统的方法,以中国的潜水员潜入河底,配以机器操作,胜利完成了打桩任务,建成滦河大桥。滦河大桥的修建,见证了洋务运动中中国近代铁路交通事业的起步。1934年至1937年,时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的茅以升,主持设计、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建造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历时9年建设,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通车。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极大缩短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该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被英媒《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不仅代表了中国桥梁先进水平,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总之,中国桥梁的建设成就,体现了建桥者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折射出了近现代中国发展的时代风貌。
(2)桥梁: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理由: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且具有极大的经济、政治和战略价值,有“争气桥”之称。
23. (1)主张:民本思想;提倡节俭;“兼爱”“非攻”;“尚贤”。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平民思想和利益;有利于国家的治理。
(2)类型(三)。论题:科技革命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论述: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先后出现蒸汽机、内燃机、计算机等关键物品,推动了交通、通信、电力等多个行业的技术革新,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辐射出诸如汽 车、飞机、地铁、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物品体系,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总之,关键物品的出现,推动了世界物品体系的完整,推动世界科技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