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三节 伴性遗传 主备授课 上课时间 3.9 编号 5
教学重点 1. XY型性别决定方式。2. 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及伴性遗传的规律。
教学难点 1.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和伴性遗传规律2.比较基因分离定律与伴性遗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XY型的性别决定方式。说出性染色体为XY型的常见生物。2.比较基因分离定律与伴性遗传,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伴性遗传的特殊性;阐明伴性遗传的特点。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熟悉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2.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媒体 人类男女染色体组型示意图,X和Y染色体的对应关系图。 XY型性别决定图解,色盲检查图,关于色觉的四种婚配情况的汇总图解。板书内容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个人札记
一、性别决定 (二)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1.染色体的分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 根据是否与性别有关,把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⑴常染色体: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性别决定(XY型)相同且与性别无关的染色体。⑵性染色体: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有显著差异,且对生物的性别起决定作用的染色体。2.性别决定方式—XY型⑴染色体组成:雌性:n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 ;雄性:n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⑵性别决定过程(以人的性别决定为例):见下图⑶常见生物:人、果蝇、所有哺乳动物及很多雌雄异株植物,如菠菜、大麻等都属于这种类型。3.ZW型性别决定 (了解) (二)伴性遗传 讲述:以色盲为例进行学习。 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因此,患者就不适合当司机,因为,交通信号是红灯和绿灯,无法判断是停车还是通行。全色盲极个别,在病人的眼里世界上任何物体只有明和暗的区别,根本看不到其它任何颜色,病人看彩电就象看黑白电视一样。 银幕 设问:色盲基因是隐性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这是为什么 在银幕上显示X和Y染色体的对应关系图。 指出:由于Y染色体很短小,因此,在X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体上位于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Y染色体就没有,比如,色盲基因b和它的等位基因B就只存在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讲述: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 让学生在预先准备好的小黑板上填写有关色觉的女性男性的基因型(五种)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然后说出六种婚配方式。 讲述:在六种婚配方式中,男性色盲与女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盲婚配子女全是色盲,男性正常与女性纯合体色觉正常者婚配,子女色觉均正常。另外四种婚配方式,情况较复杂,需要很好地分析。 请四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四种婚配的遗传图解。(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亲代的基因型,学生接着写亲代产生的配子和后代的基因型。) 师生共同检查四位同学写出的遗传图解,遗传特点①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交叉遗传: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从母亲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女儿。③隔代遗传:一般地说,此病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典型例题例1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 A. 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 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解析 男性细胞内的性染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为XY,他给女儿的性染色体一定是这唯一的X染色体;女性细胞内的性染色体为XX,这二条X染色体虽然是同源染色体,但其上存在的基因可以是不同的,因此她给女儿的性染色体尽管也是X,但可以是两条中的任意一条,也即两个女儿从母亲那儿获得的X染色体可能不是同一条,结构有可能不一样。本题答案为C。例2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 × 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 × 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 × 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 × 白眼雄果蝇解析 根据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状为白眼四组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 XBXb×XBY,后代雌果蝇都为红,雄果蝇有红、白,无法通过眼色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 XbXb×XBY,后代雌果蝇都为红,雄果蝇都为白,通过眼色能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C XBXb×XbY,后代雌果蝇有红、白,雄果蝇也有红、白,无法通过眼色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 XbXb×XbY ,后代雌、雄果蝇都为白,无法通过眼色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本题答案为B。总结:在伴性遗传中还有伴X显性遗传和伴Y染色体遗传,比如,人类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有伴X显性遗传,蹼趾及其它的轻微畸形是伴Y染色体遗传,它们各有不同的遗传特点。 引入新课学会概念激发兴趣为分析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做准备拓展学生思维,充分理解隐性遗传的特点练会从事例中总结规律等学习伴性遗传可以为人类的优生服务,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服务
课堂巩固 1.某种蝇的翅的表现型由一对等位基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控制。如果翅异常的雌蝇与翅正常的雄蝇杂交,后代中25%为雄蝇翅异常、25%为雌蝇翅异常、25%雄蝇翅正常、25%雌蝇翅正常,那么,翅异常不可能由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2.一正常女子和一患病男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孩和一个正常的男孩,子女长大后分别与正常人结婚,所生子女都不会患此遗传病。该遗传病最可能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4.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A.精子:AXB、aXB、AXb、aXb B.精子:AXB、aXbC.卵细胞:AXB、axB、AXb、aXb D.卵细胞:AXB、aXb5.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有一对夫妇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一人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另一方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所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1)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 为什么 (2)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还是女性 为什么 答案 1.D 2.C 3.B 4.C 5.(1)需要 表现型正常女性有可能是携带者,她与男患者婚配时,男性胎儿可能带有致病基因 (2)女性 女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时,所有的女性胎儿都带有来自父亲的X染色体上的正常显性基因,因此表现正常。
作 业 1.果蝇的体细胞有四对染色体,它的一个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应是( ) A.3对常染色体+XY B.3个常染色体+X C.3对常染色体+XX D.3个常染色体+Y (答案:B) 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问再生一个白化病女儿的可能性多大 (答案:1/8) 3.有一个男孩是色盲患者,除他的祖父是色盲外,他的父母、祖母和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 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 C.外祖父——母亲——男孩 D.外祖母——母亲——男孩 (答案:D)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伴性遗传一、性别决定 1.染色体的分类⑴常染色体⑵性染色体2.性别决定方式—XY型ZW型性别决定 (了解) 二、伴性遗传1.概念:有些性状的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就是伴性遗传。2.X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以红绿色盲为例)⑴色觉与基因型的关系正常基因B和红绿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⑵遗传特点①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交叉遗传: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从母亲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女儿。③隔代遗传:一般地说,此病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课后笔记:
高考资源网
www.
P
男
XY
女
XX
×
配子
Y
X
X
F1
XY
男
XX
女
比例 1 ∶ 1
图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