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1980年12月,广东省建成首家引进外资的现代化宾馆。该宾馆率先引入港澳酒店的管理模式,采用灵活工资机制,员工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宾馆的这一做法在当时引起全国极大反响,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材料反映出(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对外开放层次的日益深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D.原有经济体制逐渐被打破
【解析】据材料可知,建成于1980年的某宾馆引入了港澳酒店的管理模式,采用了灵活的工资制,这反映出原有的经济体制逐渐被打破,D项正确;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外开放,排除B项;1992年,党的十四大才明确提出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
2.在货币体制发展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位,并用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
A.使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唯一的国际流通货币
B.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C.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D.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美元进入流通领域,并通过双挂钩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故B项正确;美元成为唯一国际流通货币是不符合史实的,故A项错误;“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与材料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不符,故C项错误;国际货币体系在一战前就已经形成,当时实行的是金本位制度,故D项错误。
3.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B.社会信息化加快
C.垄断组织的快速发展
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速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不涉及多极化,排除A项;社会信息化强调信息的传播速度与范围,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快速发展,排除C项。
4.下图所示为1980—2008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规模占比情况。据此可知( )。
A.发展中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
B.全球贸易规模持续扩张
C.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受到了冲击
D.发达国家逐步走向衰落
【解析】据上图可知,1980—2008年发达国家全球贸易规模占比下降,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规模占比上升,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在上升,冲击了旧的世界经济秩序,C项正确;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仍然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排除A项;材料只展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规模占比情况,没有提供全球贸易规模的具体数据,无法说明全球贸易规模的变化,排除B项;发达国家全球贸易规模占比只是受到一定的冲击而下降,并不能说明发达国家走向衰落,排除D项。
【拓展提升】
5.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消费者倾向用信贷方式购买汽车、家具等消费品,分期付款的方式使消费者对商品更加狂热;同时,美国总统柯立芝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企业,而是一种信仰”“政府不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这反映了( )。
A.美国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B.市场和政策因素诱发经济危机
C.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广泛应用
D.美国的民主制度面临严重危机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超前消费方式造成市场虚假繁荣,加剧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而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剧了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些因素为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B项正确;题干不仅反映了美国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也反映了美国的消费方式,A项表述片面,排除;题干没有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排除C项;“美国的民主制度面临严重危机”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
6.(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美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当时,苏联吸引西方人士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危机给苏联造成的破坏较小
B.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C.西方决定模仿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D.资本主义制度已不适合西方国情
【解析】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则遭受了经济大危机,因此西方人把目光投向苏联,探讨为什么苏联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故B项正确;当时的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经济危机未波及苏联,故A项错误;当时西方人士只是探讨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化取得成功的经验,并未模仿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故C项错误;制度的选择要根据本国的国情,虽然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成就,但这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适合西方的国情,故D项错误。
7.1977年,日本大藏省开始实施国债“流通化”和利率“弹性化”措施,为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自由化提供了重要契机;1980年日本修订的外汇法,原则上实现了外汇交易自由化,1984年又撤销了期货交易的实际需求原则。日本金融领域的这些改革( )。
A.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质变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C.是当时经济“滞胀”下的被迫调整
D.使日本资本主义社会化程度提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对国债和外汇进行改革,促进了金融自由化。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产生“滞胀”危机,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因此,材料反映了当时经济“滞胀”下日本政府的被迫调整,C项正确;日本经历了这些改革后仍旧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排除B项;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发展使日本资本主义社会化程度提高,排除D项。
8.1974年,美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逐一签订协议,规定这些国家必须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唯一计价和结算货币。这些协议( )。
A.遵循了美元浮动汇率制的规定
B.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C.强化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D.规定了美国拥有石油定价权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要求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必须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唯一计价和结算货币,这一规定强化了美元的国际地位,故选C项;美国要求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使用美元作为唯一结算和计价货币,与美元浮动汇率制无关,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3年瓦解,排除B项;美国没有石油定价权,这些协定只是规定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石油买卖结算和计价时必须使用美元,排除D项。
9.有学者认为,西方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因跨国公司加大了对世界各地的投资,从而赚取了高额利润。但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担心失业、担心丧失福利,害怕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又成为反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据此可知( )。
A.经济全球化导致西方国家内部利益失衡
B.广大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害者
C.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国家贫富分化的根源
D.“脱钩”可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方国家因全球化受益,但又因担心利益受损而反对全球化,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导致西方国家内部利益失衡,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排除B项;西方国家贫富分化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经济全球化,排除C项;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脱钩”不能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排除D项。
10.下表反映了2002—2022年中国参与的部分国际会议情况。据此可知,中国( )。
2002年江泽民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采取积极行动 共创美好家园》
2012年胡锦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七次峰会《稳中求进 共促发展》
2022年习近平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团结合作勇担责任 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A.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努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的改革
D.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全球政治经济民主化、法制化以及改善全球环境问题上,贡献了中国智慧,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D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出中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排除A项;材料凸显了应对全球问题时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未反映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且中国也不能“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B项;传统国际组织改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
11.(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数据,2020—2023年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全球就业岗位损失和美国就业岗位损失如下表所示:
年份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全球就业岗位损失/万个 190 210 230 250
美国就业岗位损失/万个 60 70 80 90
这反映了( )。
A.“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B.全球化的大趋势出现逆转
C.中国的发展已威胁到美国
D.全球经贸规则面临新挑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政府为了遏制中国发展,大搞贸易战,导致全球就业岗位损失和美国就业岗位损失逐年递增,这意味着全球经贸规则面临新挑战,D项正确;当今世界仍然是“一超多强”的格局,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而不是全球化趋势出现逆转,排除B项;中美贸易摩擦是美国人为制造的,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更不会威胁到美国,排除C项。
12.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然而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贸易却逆势而上,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我国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出口更倾向于互联网渗透率高、移动网络覆盖率高的国家,跨境电商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从而提升贸易竞争力。对材料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近年来( )。
A.数字经济超越两次工业革命
B.我国引领当今世界数字经济
C.数字经济助推国际贸易发展
D.跨境电商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解析】材料反映了数字经济是一种很好的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数字经济对国际贸易起到了推动作用,C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数字经济与两次工业革命在量上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与其他国家数字经济的对比,不能得知中国成为当今世界引领数字经济的国家,排除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工业必需品。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1870—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都加强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到20世纪末,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在前社会主义国家,指令性经济的垮台打破了它们与外部世界的隔绝,它们的领导人欢迎国外投资者及其奋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新型私有工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大的经济力量是跨国公司、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它们的投资和投机性活动,每天让数万亿美元在世界流动。计算机的使用和通信的全球化,打开了以类似方式完成分散的员工工作的可能,这种“外包制”在印度发展尤为迅速。
——摘编自[美]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末推动“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的因素。(6分)
答案 (1)变化: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多中心的贸易新格局形成;国际贸易规模扩大;国际分工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6分,答出三点即可)
(2)因素: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指令性经济的垮台;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组织的推动;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方式的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第(1)问,由材料“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可知,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多中心的贸易新格局形成;由材料“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都加强了”可知,国际贸易规模扩大;国际分工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再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回答。第(2)问,由材料“指令性经济的垮台打破了它们与外部世界的隔绝”可知,指令性经济的垮台;由材料“在全球范围内,大的经济力量是跨国公司、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它们的投资和投机性活动,每天让数万亿美元在世界流动”可知,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组织的推动;由材料“计算机的使用和通信的全球化,打开了以类似方式完成分散的员工工作的可能”可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方式的发展;据所学可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还有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1980年12月,广东省建成首家引进外资的现代化宾馆。该宾馆率先引入港澳酒店的管理模式,采用灵活工资机制,员工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宾馆的这一做法在当时引起全国极大反响,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材料反映出(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对外开放层次的日益深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D.原有经济体制逐渐被打破
2.在货币体制发展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位,并用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
A.使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唯一的国际流通货币
B.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C.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D.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
3.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B.社会信息化加快
C.垄断组织的快速发展
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4.下图所示为1980—2008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规模占比情况。据此可知( )。
A.发展中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
B.全球贸易规模持续扩张
C.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受到了冲击
D.发达国家逐步走向衰落
【拓展提升】
5.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消费者倾向用信贷方式购买汽车、家具等消费品,分期付款的方式使消费者对商品更加狂热;同时,美国总统柯立芝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企业,而是一种信仰”“政府不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这反映了( )。
A.美国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B.市场和政策因素诱发经济危机
C.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广泛应用
D.美国的民主制度面临严重危机
6.(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美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当时,苏联吸引西方人士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危机给苏联造成的破坏较小
B.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C.西方决定模仿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D.资本主义制度已不适合西方国情
7.1977年,日本大藏省开始实施国债“流通化”和利率“弹性化”措施,为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自由化提供了重要契机;1980年日本修订的外汇法,原则上实现了外汇交易自由化,1984年又撤销了期货交易的实际需求原则。日本金融领域的这些改革( )。
A.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质变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C.是当时经济“滞胀”下的被迫调整
D.使日本资本主义社会化程度提高
8.1974年,美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逐一签订协议,规定这些国家必须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唯一计价和结算货币。这些协议( )。
A.遵循了美元浮动汇率制的规定
B.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C.强化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D.规定了美国拥有石油定价权
9.有学者认为,西方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因跨国公司加大了对世界各地的投资,从而赚取了高额利润。但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担心失业、担心丧失福利,害怕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又成为反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据此可知( )。
A.经济全球化导致西方国家内部利益失衡
B.广大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害者
C.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国家贫富分化的根源
D.“脱钩”可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10.下表反映了2002—2022年中国参与的部分国际会议情况。据此可知,中国( )。
2002年江泽民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采取积极行动 共创美好家园》
2012年胡锦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七次峰会《稳中求进 共促发展》
2022年习近平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团结合作勇担责任 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A.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努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的改革
D.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11.(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数据,2020—2023年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全球就业岗位损失和美国就业岗位损失如下表所示:
年份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全球就业岗位损失/万个 190 210 230 250
美国就业岗位损失/万个 60 70 80 90
这反映了( )。
A.“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B.全球化的大趋势出现逆转
C.中国的发展已威胁到美国
D.全球经贸规则面临新挑战
12.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然而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贸易却逆势而上,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我国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出口更倾向于互联网渗透率高、移动网络覆盖率高的国家,跨境电商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从而提升贸易竞争力。对材料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近年来( )。
A.数字经济超越两次工业革命
B.我国引领当今世界数字经济
C.数字经济助推国际贸易发展
D.跨境电商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工业必需品。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1870—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都加强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到20世纪末,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在前社会主义国家,指令性经济的垮台打破了它们与外部世界的隔绝,它们的领导人欢迎国外投资者及其奋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新型私有工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大的经济力量是跨国公司、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它们的投资和投机性活动,每天让数万亿美元在世界流动。计算机的使用和通信的全球化,打开了以类似方式完成分散的员工工作的可能,这种“外包制”在印度发展尤为迅速。
——摘编自[美]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末推动“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的因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