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9 21:5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闽侯一中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中二年语文科试卷
考试日期:10月8日 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包括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上好“大思政课”的鲜活素材、融通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媒介。依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关学术成果和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课堂叙事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网络延展式教学的“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激励他们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将志气、骨气、底气固化为信仰、转化为信念、强化为信心。
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在实效性,实现课堂叙事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网络延展式教学的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功能互补,有效整合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教育教学资源,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课堂叙事式教学,指根据“小故事大主题、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针对教材中的不同知识点,挖掘“红色故事”蕴含的教育主题,聘请英雄模范人物担任特聘教授走进课堂,强化课堂教学的叙事性和吸引力。平台情景式教学,指借助多功能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以学生深度参与、深度体验为主旨,利用文艺表演、情景剧、辩论赛等形式,将教学内容转换在体验探究之中。基地体验式教学,指因地制宜,建立和利用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参观考察、调研访谈或劳模授课等方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感受革命历史、感悟先进事迹、追寻先辈足迹,用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习热情和奋斗激情。网络延展式教学,则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等共享性学习资源,运用虚拟仿真、新媒体、人机交互、大数据等技术,让学生在图形、动画、三维场景构造的虚拟环境中感受和掌握教材内容。
通过“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体现了从知性启智、感性润心,到悟性思辨、理性笃行的循序渐进过程。
构建“大思政课”体系,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已经成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点。“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在内容上实现了教材与现实相结合,在形式上实现了显性与隐形相结合,在功能上实现了引领与内化相结合,在场域上实现了课堂与社会相结合。突破实践教学“瓶颈”,有效解决了实践教学长效规范运行的难题,通过系统建构、整体推进,克服了教学组织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效解决了实践教学要素分离的弊病,通过同类资源协同化、社会力量同向化、异质资源相容化,实现教育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有效解决了实践教学实施偏窄扁平的困境,通过深度挖掘实践教学元素、综合利用实践教学资源、高效整合实践教学功能,实现实践育人的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
聚焦“讲深讲透讲活”,通过开展课堂叙事式教学,实现明理学道;通过网络延展式教学,实现明理识道;通过平台情景式教学,实现明理悟道;通过基地体验式教学,实现明理行道。在方法选取、路径实施、原则遵循、环境优化、机制保障等方面,坚持一切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进行顶层设计,形成了“教师+学生”双主体的实践育人体系,从而把“教”的目标和成效化于“学”的感知和践行,让学生在教学主体转换中做到知行合一。
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倡导不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协同与互动、不同实践教学方式的整合与联动,旨在通过实践教学过程的“共建”和“共育”,实现实践教育价值的“共创”和“共享”。它以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丰富多样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抓手,通过“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为构建课堂教学引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反哺课堂教学的良好生态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专题化推动,贯通“课堂+实践”,解决课堂教学供给与学生理论需求不平衡的矛盾。通过全链条带动,融通“要素+方法”,一体化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解决教学要素离散化与教育系统完整性的矛盾。通过多项目驱动,联通“网上+网下”,多模态搭建沉浸式育人平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
(摘编自马福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式与路径》)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源头是伟大建党精神。
B.“大思政课”有助于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也是融通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媒介。
C.基地体验式教学借助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参观考察、调研访谈等方式来引导学生。
D.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可通过专题化推动、全链条带动、多项目驱动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保护和利用好红色文化的相关遗址、遗迹等资源,这有利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B.课堂上老师讲授《长征胜利万岁》后总结长征精神,这不属于材料中所界定的课堂叙事式教学。
C.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应将“教师+学生”双主体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
D.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抓手,旨在实现实践教育价值的“共创”和“共享”。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通过引用论证,明确提出“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这一中心论点。
B.文中论述了课堂叙事式、基地体验式、平台情景式、网络延展式四种实践教学模式,比较了它们的优劣。
C.文中指出高校思政课应采用“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重点论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
D.文章站位高远并有现实针对性,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思路逐层深入论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4.高校思政课采用“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重大,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5.平台情景式教学和网络延展式教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贝尔·兰金小姐
[美]杜鲁门·卡波特

我第一次看见贝尔·兰金小姐是在我八岁那年。
我坐在门廊的台阶上,身材矮小,一身黑衣上满是灰尘和条痕的贝尔小姐出现了。她看上去不可思议地老,满脸皱纹。几缕稀疏的灰色头发被汗水浸湿,覆在前额上。她走路时低头盯着未铺过的人行道,仿佛在寻找什么丢失的东西。一只棕黑色的老猎狗跟在她身后,盲目地追随着女主人的踪迹。
几年后的一天,我坐在乔布先生的街角杂货店里,大口喝着他家的招牌奶昔。我坐在柜台的一头,另一头是两个镇上臭名昭著的小混混,还有一个陌生人。
“你们知道附近谁有上好的日本山茶花树出售吗?有位东方女士要在纳齐兹盖房子,我替她采购一些。”陌生人说。
两个小混混对视了一眼,其中那个平时喜欢嘲弄我的大眼睛胖男孩开口:“先生,我跟你说,附近我只知道一个这样的人,有几株顶漂亮的日本山茶花树。她是个奇怪的老姑娘,叫贝尔·兰金,住的地方大概离这里半英里远,看起来也挺奇怪的,是个衰败的老房子,南北战争之前就有了。虽然怪得要命,但如果你就要找日本山茶花树的话,她那儿的是我见过最好的。”
“是啊。”另一个长着青春痘的金发男孩尖声说道,他看起来是那胖孩子的跟班。“她应该会卖给你。我听说她在那儿快要饿死了。那儿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住在那儿的老黑鬼用锄头打理一块杂草地,他们把那个叫花园。哎,前几天我听说她去季特妮丛林市场,到处拣些烂菜叶,逼着欧力·彼得森送给她。你见不着比她更古怪的巫婆了,像是阴影里的饿鬼。那些黑鬼都很怕她——”
然而陌生人打断了这个喋喋不休的男孩,问道:“所以你认为她肯卖?”
“当然了。”那胖男孩说道,脸上带着一丝肯定而得意的笑。
陌生人道了谢,向外走去。突然他转过身来问道:“你们愿不愿意带我过去?之后我会送你们回来。”
这两个小痞子立马就同意了。

我听到这件事的结局是在大约一个星期后,那天我又去了乔布先生店里。
虽然听众只有乔布先生和我两个人,那胖男孩却讲得很起劲。他越说声音就越大,语气也越夸张。
“我告诉你们,那老巫婆就该给赶出镇子。她是个疯子。我们一到那里她就要撵我们走。她还放出那条古怪的老猎狗追我们。弗格森先生,就是那个陌生人,解释说他想收购她的日本山茶花树,你知道,就是那些有些年头的日本山茶花树。她回答说她从来没听说过有这回事,她一棵树也不会卖,因为她爱这些树胜过她所拥有的一切。嗳,你们可听好了,弗格森先生提出他愿意掏两百美金,就买其中一棵树,你们能想到吗?两百美金!她居然拒绝了。”
“见鬼,”他说,“一出手就两百美金,买这些老树是图个啥呢?那又不是玉米。”
我离开乔布先生那儿回家时,一路都在想着贝尔小姐。我不明白她为什么那么想留下那些日本山茶花树。它们是很漂亮,但既然她那么穷——好吧,我那时还年轻,而她已经太老了,生命所余无多。

那天是二月的第一天。破晓时分,天空灰蒙蒙的,一片阴沉,从中现出一道道珍珠白的日光。外面很冷,空气纹丝不动,间或掠过一阵饥饿的强风,啃噬着巨树光秃秃的灰色枝干。巨树环绕着一片衰败的废墟,那里曾是瑰丽的“玫瑰坪”。兰金小姐就住在这里。
她醒来时,房间冰冷彻骨,屋檐下凝着一挂冰的眼泪。她环视周遭死气沉沉的一切,微微打了个寒战。她费了好大力气才从颜色艳丽却残破的被子里爬出来。
她跪在壁炉前,想要点燃伦恩头天晚上收集的枯树枝。她那皱巴巴的枯黄小手费力地同火柴和刮花了的石灰石抗争着。
过了一会儿,火点着了。火苗蹿起来,木柴发出噼啪的响声,就像骨头在咯吱作响。她在温暖的火光边站了一会儿,迟疑地挪向结了冰的洗脸盆。
穿好衣服,她走到窗前。下雪了,南方冬天湿润稀疏的雪。雪一落在地上就融化了,但是贝尔小姐想到这天要走很远的路去镇上找吃的,仍然觉得头晕且不适。这时她瞥见窗下的日本山茶花树竟开花了,不禁深吸一口气——她从未见过它们如这般美丽。鲜红的花瓣凝成了冰,静静地立在枝头。
她记得许多年前,当她的女儿莉莉还是个小姑娘时,她会摘几大篮子花,那时玫瑰坪高高的空旷房间里充满了山茶花淡淡的香气。莉莉会把它们偷去送给黑人小孩,她那时多么生气啊!但是现在,她一边回忆,一边微笑。
可怜的莉莉,她现在年纪也大了。她出生时我才十九岁,年轻貌美。我站在日本山茶花树下,我的爱人杰德曾说我是他认识的最漂亮的女孩——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记不清我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变成这样的。我不记得我第一次没钱的时候——我开始变老的时候。我想是在杰德走了以后——我不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他只是过来跟我说我又丑又憔悴,然后他就走了,什么都没留下,除了莉莉。
(摘编自《世界开始的地方》[美]杜鲁门·卡波特/著,伏波/译,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眼中的贝尔小姐“身材矮小”“满脸皱纹”,小混混口中“那些黑鬼都很怕她”,这些描写塑造了贝尔小姐令人讨厌的形象。
B.小说写到贝尔小姐居住的“南北战争之前”就有了的“衰败的老房子”,其作用主要是象征着她如同这房子一样年迈且与众不同。
C.“山茶花树”与“两百美金”在文中出现多次,小混混看重美金、玉米等实用品,贝尔小姐看重山茶花树。表现出个人审美观上的差异。
D.莉莉摘茶花偷送给黑人小孩,贝尔小姐当时很生气,但是现在回忆时却“微笑”了,这一转变表现了她经历坎坷后,面对生活磨难的坦然心态。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线索组织材料,时间跨度大却脉络明晰,塑造了贝尔小姐鲜明突出的形象,为读者呈现了她非常完整的一生。
B.两个“小混混”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他们帮陌生人购买山茶花树,汇报事件结果,评价贝尔小姐,从侧面丰满了人物形象。
C.小说对贝尔小姐居住环境的描写颇具特色且具有对比意味,作者用寒冷衰败的环境暗示贝尔小姐的现实境遇,在今昔对比中凸显人物命运。
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揭示了贝尔小姐在生活与情感的重压下形容枯槁,力不能支的惨状,但她依然不屈服,对生活充满希望。
8.贝尔小姐为什么不愿意高价卖掉山茶花树以改善她的生存状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小说在行文时交替使用不同的叙述视角,这种行文方式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姑尝本原若众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恶人、贼人生,”是故别非也。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别。”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藉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举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为彼犹为己也然即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即必曰天下之利也。
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爱人、利人生。”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且乡吾本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今吾本原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者也;吾本原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者也。是故子墨子曰别非而兼是者,出乎若方也。
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园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者,其故何也?
(节选自《墨子·兼爱下》)
材料二: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
(节选自《孟子·尽心上》)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序号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位置。(3分)
为彼A犹为己也B然即C国都D不相攻E伐F人家G不相乱H贼1此天下之害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贼,指“伤害”,与《孟子·公孙丑上》中“贼其君者也”的“贼”意思相同。
B.易,指“替代”,与《老子》(第六十四章)中“其安易持”的“易”意思不同。
C.而,表转折,与《论语·八佾》中“人而不仁,如礼何”的“而”意思相同。
D.知,指“知道”,与《礼记·大学之道》中“致知在格物”的“知”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墨子认为,仁人的事业应追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些利是从关爱他人、有益他人中产生的。
B.墨子认为,假如对待别人的国家,像治理自己的国家,就不会动用本国的力量,用来攻伐别人的国家。
C.墨子认为,兼爱可以使没有父母的幼弱孤童有所依靠而长大成人,然而天下的士人对兼爱加以非议。
D.孟子以尧舜为例,指出智者与仁者的区别在于智者更急于解决当前事务,而仁者更急于亲近贤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2)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14.墨子和孟子都主张“爱人”,各自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人赴安西[注]
岑参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注】此诗是岑参第二次前往北疆之前在长安写作的送行篇章。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 )
A.诗歌首句写友人上马登程情境,“吴钩”以点带面点明安西之行的性质。
B.诗人目送友人度过了陇头要道,“翩翩”写出友人奔赴边关的昂扬气度。
C.与首联侧重写友人外在不同,颔联转写友人内心,直接揭示其思想境界。
D.颈联是诗人对友人在边关生活的设想,写友人在万里边关望月怀乡之苦。
16.本诗尾联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学而》中,孔子对君子提出了四个方面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____________”,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还提出“____________”,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
(2)《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____________”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
(3)《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即“_____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就不会失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说旅行能让游客浏览各种美丽的风景,那么读书就能让我们遇见各种有趣的灵魂,探寻更深更远的存在。读一本好书,不亚于跟智者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对话,有人滔滔不绝地说,有人聚精会神地听。在历史的跌宕起伏里,感受斗转星移的变与不变; ① ; ② 。透过薄薄的纸张、激扬的文字,阅读使我们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与先贤畅谈、和自我对话,构筑起一个日渐丰满的精神世界。
长远来看,读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连通过去、观照现在,还在于能够发现和创造未来。一个知识更新和认知迭代交织的时代,每时每刻都需要学习,每个人都面临着发展和刷新自己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正是这样一种成长方式。不断探索,我们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拥抱更多可能性。
18.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王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B.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名字:江学庆、刘智明……
C.她们那让草原的太阳晒得黝黑的脸蛋,泛透出健美的红光。
D.他认真得很,自己有理的事,连一句话也不让。
19.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两组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体育让对手变成伙伴,与彼此共同进步。在杭州亚运会女子跳水10米台的比赛中,全红婵和陈芋汐展开了对金牌的争夺。历经五轮的角逐,最终(A),全红蝉在最后一个动作上拿到了3个9.5分和4个10分,超越陈芋汐(B)。而在三天前,两人还作为搭档毫无悬念的拿下了女双10米跳台的金牌。她们私下里的关系非常友好,在彼此之间高水平的竞争中,两人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赛场上“针锋相对”, ① ,竞技从来都不是友谊的绊脚石,良性的竞争不仅仅是体育精神最好的诠释,更是友谊绝佳的桥梁。
体育让爱跨越国界, ② 。在女子游泳50米蝶泳比赛中,张雨霏用25秒10的成绩,在刷新亚运会纪录的同时,拿下了属于她的第六枚亚运会金牌。赛后张雨霏与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相拥而泣。上届亚运会,池江璃花子也获得六枚金牌,在她和张雨霏的对抗中,除了200米蝶泳张雨霏获胜,其他项目的胜利者都是池江璃花子。2019年,池江璃花子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经过与病魔的对抗,她又一次站上赛场,赢得了包括张雨霏在内的对手的尊重。(C),已经退役的体操冠军邓琳琳,也找到了乌兹别克斯坦48岁的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索要了一份签名。邓琳琳说,“丘妈”是她最喜欢的运动员。在杭州亚运会这场体育盛会中,凡是真诚必有回响。不同国家的运动员通过亚运会, ③ ,而体育正是这份友谊最牢固的纽带。
21.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写恰当的成语。(3分)
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尼采认为人生有三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重境界是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重境界是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的责任;第三重境界是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抛开繁杂,回归真实的本我。
对此,你有怎样体验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