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之美,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独特视角和表现景物的艺术手法及特点。2.感受作者通过写景、抒情和议论所表现出来的对北平的深厚感情,体会作者的审美趣味。3.揣摩文中精彩语段,品味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
欣赏文中所写的日常生活中平凡景物的美,把握景物所蕴含的情感,以及作者的审美趣味。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秋情结和以“清、静、悲凉”为美的审美趣味。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34年7月,郁达夫应汪静之等人约请,携妻子王映霞等赴青岛避暑。8月13日,从青岛经济南前往北京。次日早晨,火车到达正阳门车站,郁达夫见到“十年不见之北京故城”,“感慨无量”。8月17日,星期五,一个晴爽的早晨,郁达夫起床后,一气呵成写了二千余字的散文《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后来也成为郁达夫的散文代表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整体把握作者眼中北平秋天的特征
1.阅读课文,思考:假如你只能在秋天的北京呆一天,请你按照《故都的秋》中的描写,做一个赏秋的攻略,包括选择什么样的地方住宿,选择什么样的天气,这一天安排什么样的活动,等等,并且为这个攻略定一个主题。【参考方案】选一处破旧的民宿,这处民宿应该有一个院子,院墙边最好有高大的槐树和开蓝色花朵的牵牛花,屋角等处有结果的枣子树。选一个晴朗而有短时小雨的天气,清早起来,到空无一人、落满槐花的街上去走一走,感受一下槐花踩在脚底那种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吃过早饭,等太阳出来,搬一把椅子,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细数从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欣赏牵牛花的蓝朵。等到气温上升,可以谛听秋蝉的啼唱。一阵雨过,天空重新放晴,走出门去,到桥头树底听都市闲人用缓慢悠闲的声调谈论天气。
主题:平凡生活中的秋日雅趣
2.文中说,作者不远千里,从南方的杭州赶上北平来,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要“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北平的秋与南方的秋有什么不同?作者喜欢什么样的秋天?
【明确】南方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北方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者用一组比喻和对比,形象地说明南方之秋和北国之秋的区别: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在作者的心目中,秋天就应该像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东坡的《赤壁赋》中所写到的那样,能“特别引起深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这种特点,北国的秋天更符合。
三、赏读品味,感受审美趣味
1.分组朗读“不逢北国之秋,……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分五组分别朗读,怎么分?
【明确】第1组:读第3段;第2组:读第4段;第3组:读第5段;第4组:读第6—10段;第5组:读第11段。
2.每组给自己读的段落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小院秋晨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
3.郁达夫少年时读了大量旧籍,古文功底深厚,古典作家的思想格调、审美趣味,对他影响很大。自古以来,悲秋就是中国古代诗文中持久的主题,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九辩》),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杜甫的“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无不表现了季节物候变化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忧愁苦闷。文中提到的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也是悲秋的经典名篇,文中写道:“夫秋,刑官也……常以肃杀而为心”(秋天,是刑罚之官……常常怀着严酷杀伐的本心),“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天的情状是这样的:它的颜色惨淡,烟雾纷扬云气聚集;它的容貌清明,天空高旷阳光灿烂;秋气凛冽,刺人肌骨;秋意萧疏,山水寂寞冷落)。课文选择哪些景物作为北平秋天最具代表性的物候?它们与前面提到的中国古代悲秋的诗文有什么关系?从中可以看出郁达夫关于秋天的审美趣味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课文选择的北平秋天有代表性的物候有: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气、驯鸽的飞声、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雨、枣树。郁达夫心目中最典型的秋天、他所喜爱的秋天,就是中国古代有关悲秋的诗文中所描写的那样,是萧瑟、清明、凛冽、寂寞、冷落的,他概括为“清、静、悲凉”,这些特征,只有北方的秋天才完全具备,因此,秋天,只有在北方,才能赏玩到“十足”。这体现出他身上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趣味。
4.各小组以自己朗读的秋景图为对象,讨论:其中体现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是什么?
三、体会情感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郁达夫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1.朗读第12段。
2.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明确】“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3.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孤寂、感伤的情感基调,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原因和特别的内涵呢?【明确】郁达夫在文中所表现的悲秋之情,有多方面的原因和丰富的内涵:郁达夫此前曾三次到过北京,其中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北大分部任讲师,在北京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他所到过的中国的大都会,没有一个比得上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北平的四季》)而且,他的长子1926年于北京夭折,尸骨“埋在郊外广谊园的坟山”,还有“几位极要好的知几”也在北京受难,因此,他对北京的感情,“格外的浓,格外的切”。1933年,中日冲突升级,国民党军队长城抗战失利,中日签订塘沽协定,承认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占领,日本取得在长城各口自由进出的权利,平津地区受到日本侵略者的威胁,郁达夫和夫人王映霞这次到北平,就是“想在没有被(日本人)入侵夺去之前,去瞻仰瞻仰这有名的旧日的皇都”。他在1934年11月28日写的《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一文的结尾写道:“……山水的秀丽,不仅是江南的特产了,在关以外和关以外,何尝没有明媚的山川?但大好的山河,现在都拱手让人拿云筑路开矿,来打我们中国了……希望衮衮诸公,不要误信诗人,把这些好地方都看作了雪地冰天,丢在脑后才好!”他十分留恋这座即将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的旧日皇都,希望中国人不要忘记它的美好。
此外,郁达夫由于身世、思想、感情、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他的散文创作有一种忧郁感伤的情调笼罩其中,袁庆丰在《郁达夫传:欲将沉醉换悲凉》中说:“郁达夫最欣赏的自然景观,是那种夕阳西照,顾盼无人的‘颓废美’。”本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基调,也是这种一贯风格的体现。
四、探究写法特点
1.我们在读课文中描写北平秋天的段落时,有什么样的感觉?觉得这些描写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点拨】描写准确、细腻,有画面感,如:小院秋晨图,“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秋槐落蕊图,“脚踩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秋蝉残鸣图,“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秋雨话凉图,“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自成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秋果奇景图,“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开的细中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2.这些描写,用了哪些写色彩的词?有什么作用?【明确】碧绿(的天色),青(天),蓝(朵),蓝色,白色,紫黑色,淡红,淡绿微黄,红。
郁达夫的散文有丰富的色彩词,这是他在语言上的一个特色,色彩词的使用,有很强的修辞效果,使描写变得鲜活,使画面多姿多彩,读来如临其境。
3.课文开头写道:“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这种修辞方法?读一读,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明确】这里用了三个短句,构成排比。其他的如:“……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与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排比的运用,使语句有很强的节奏感,琅琅上口;多个排比项排叠而出,也能加强语势,使语气贯通,有极强的表达效果。
五、结语
经典文章不可不熟读、熟知,那是岁月淘洗后留下的精华,书香四溢,历久弥新。与经典同行,与名家对话,可以感受时代的风云,触摸作者的生命体验,加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受到爱与美的陶冶。短短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希望同学们能反复诵读,涵泳体会,并进一步阅读郁达夫更多的优秀作品,感受他的独特魅力和非凡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