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23:26:34

文档简介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傅斯年认为,“周之代商,绝不代表物质文化之进展……未必在宗法制度也……在人道主义之黎明……一切固保天命之方案,皆明言在人事之中”。该观点意在强调西周(   )。
A.萌发贵族政治 B.改进生产方式
C.重视敬天保民 D.弱化宗法关系
2.据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可知,五人共盗一钱以上,要斩去左足,还要在额头上刺字并徒刑六年;某人即使只盗窃一匹马,偷一头牛,也要被判处死刑。这说明秦律(   )。
A.公正无私 B.等级森严
C.严苛细密 D.严刑重赏
3.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搜集整理了232个案例,将当时的法律抛在一边,直接用《春秋》的经义定罪量刑,编成案例,指导律吏,称《春秋决狱》,又称“决事比”。这反映了董仲舒“春秋决狱”的法治特点是(   )。
A.严刑峻法 B.引礼入法
C.无为而治 D.法律至上
4.《唐律疏议》明文规定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减免刑罚:第一种,70岁以上,15岁以下,以及废疾者,犯流罪以下,收赎;第二种,80岁以上,10岁以下,以及笃疾者,犯反、逆、杀人罪应处死刑的,上请,盗窃及伤人者,收赎,其余犯罪皆不论;第三种,90岁以上,7岁以下,虽犯死罪,不加刑。这突出体现了唐律(   )。
A.具有礼法合一的特点 B.对病人群体量刑较轻
C.维护了社会等级秩序 D.注重对死刑犯的减刑
5.明代画家徐渭的作品《牡丹蕉石图》(下图)水墨淋漓,奔放横溢。画中的石头连勾勒轮廓的线条都没有,完全是由对不同深浅的墨色的运用构成的。这种绘画思想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 (   )。
A.“心外无物”
B.“人伦者,天理也”
C.“贵儒尊道”
D.“理”“欲”统一
【拓展提升】
6.(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尚书·吕刑》记载,周代的刑罚,除传统的五刑外,还有鞭刑和流放。判处五刑的律条,合计共有3000条。法律严密,远远超过了前代。严密的法律,主要是惩治奴隶和平民的,一般贵族犯法,纵然按律判刑,但可以缴纳一定数量的罚金来“赎刑”。据此可知,西周(   )。
A.推行礼法并用 B.弱化宗法观念
C.强化法制体系 D.推崇轻罪重罚
7.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涉及家庭伦理、人际交往、日常言行等诸多内容,其强调在家庭中要“毋弃亲(戚)”,待人要“敬长兹(慈)少”,“黔首不田作不孝”,勤于农活方能尽孝。材料表明秦朝(   )。
A.注重维护家庭伦理 B.法律体系较完善
C.教化育人效果显著 D.开启律令儒家化
8.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下诏:“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故令“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这表明当时统治者(   )。
A.注重基层教化管理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重视发展小农经济 D.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9.(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在唐朝,人们非常重视餐桌礼仪,其不仅体现在天潢贵胄之间,也在寻常百姓家普及,甚至还延伸出了在不同场合下,不同身份的用餐者的入席顺序、用餐时的姿态等不同的行为礼仪。这说明唐代(   )。
A.商品经济显著发展
B.强化了传统思想影响
C.门第观念仍十分流行
D.打击了社会奢靡之风
10.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内,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   )。
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C.“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
D.封建法律程序具有随意性
11.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
法律条文 出处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唐律疏议》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
“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
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 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 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
12.(改编·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这反映了(   )。
A.民间风俗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性作用
B.基层社会的矛盾反映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
D.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徽州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引经决狱”又称“春秋决狱”,是指产生于西汉中期的一种以儒家经义为指导思想的审判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 ”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
——摘编自[唐]杜佑《通典》
材料二 《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
——摘编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故《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摘编自[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个关键词并评析“春秋决狱”这一审判方式。(12分,要求:明确写出关键词,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述;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傅斯年认为,“周之代商,绝不代表物质文化之进展……未必在宗法制度也……在人道主义之黎明……一切固保天命之方案,皆明言在人事之中”。该观点意在强调西周(   )。
A.萌发贵族政治 B.改进生产方式
C.重视敬天保民 D.弱化宗法关系
【解析】傅斯年认为西周尤为进步之处在于“一切固保天命之方案,皆明言在人事之中”,即西周重视敬天保民,C项正确。2.据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可知,五人共盗一钱以上,要斩去左足,还要在额头上刺字并徒刑六年;某人即使只盗窃一匹马,偷一头牛,也要被判处死刑。这说明秦律(   )。
A.公正无私 B.等级森严
C.严苛细密 D.严刑重赏
【解析】材料“某人即使只盗窃一匹马,偷一头牛,也要被判处死刑”体现的是秦朝的刑法严苛细密,C项正确。
3.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搜集整理了232个案例,将当时的法律抛在一边,直接用《春秋》的经义定罪量刑,编成案例,指导律吏,称《春秋决狱》,又称“决事比”。这反映了董仲舒“春秋决狱”的法治特点是(   )。
A.严刑峻法 B.引礼入法
C.无为而治 D.法律至上
【解析】根据材料中董仲舒用《春秋》的经义定罪量刑可知,《春秋决狱》具有引礼入法的特点,故B项正确;董仲舒的《春秋决狱》用儒家经义解释法律,关照人情,有利于克服严刑峻法的弊端,故A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排除C项;“将当时的法律抛在一边”“用《春秋》的经义定罪量刑”反映出董仲舒在一定程度上将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故D项错误。
4.《唐律疏议》明文规定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减免刑罚:第一种,70岁以上,15岁以下,以及废疾者,犯流罪以下,收赎;第二种,80岁以上,10岁以下,以及笃疾者,犯反、逆、杀人罪应处死刑的,上请,盗窃及伤人者,收赎,其余犯罪皆不论;第三种,90岁以上,7岁以下,虽犯死罪,不加刑。这突出体现了唐律(   )。
A.具有礼法合一的特点 B.对病人群体量刑较轻
C.维护了社会等级秩序 D.注重对死刑犯的减刑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律疏议》体现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思想,具有礼法合一的特点,A项正确;B项说法与材料中的“笃疾者,犯反、逆、杀人罪应处死刑的,上请”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等级秩序,排除C项;“注重对死刑犯的减刑”是对材料主旨的曲解,排除D项。
5.明代画家徐渭的作品《牡丹蕉石图》(下图)水墨淋漓,奔放横溢。画中的石头连勾勒轮廓的线条都没有,完全是由对不同深浅的墨色的运用构成的。这种绘画思想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 (   )。
A.“心外无物”
B.“人伦者,天理也”
C.“贵儒尊道”
D.“理”“欲”统一
【解析】“连勾勒轮廓的线条都没有”表明徐渭实际上主张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人性。心学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求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与材料观点一致,故A项正确;B项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用纲常名教束缚人性,不符合徐渭画作“奔放横溢”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儒道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理”与“欲”的统一,故D项错误。
【拓展提升】
6.(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尚书·吕刑》记载,周代的刑罚,除传统的五刑外,还有鞭刑和流放。判处五刑的律条,合计共有3000条。法律严密,远远超过了前代。严密的法律,主要是惩治奴隶和平民的,一般贵族犯法,纵然按律判刑,但可以缴纳一定数量的罚金来“赎刑”。据此可知,西周(   )。
A.推行礼法并用 B.弱化宗法观念
C.强化法制体系 D.推崇轻罪重罚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周代不仅有礼乐制度,也实行严密的法律,据此可知,西周推行礼法并用,故选A项;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不可能弱化宗法观念,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西周强化了法制体系,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的统治以礼乐制度为主,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西周推崇轻罪重罚,排除D项。
7.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涉及家庭伦理、人际交往、日常言行等诸多内容,其强调在家庭中要“毋弃亲(戚)”,待人要“敬长兹(慈)少”,“黔首不田作不孝”,勤于农活方能尽孝。材料表明秦朝(   )。
A.注重维护家庭伦理 B.法律体系较完善
C.教化育人效果显著 D.开启律令儒家化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吏治官及黔首》是涉及秦朝时期官、吏、黔首等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规范文献,其强调在家庭方面要“‘毋弃亲(戚)’,待人要‘敬长兹(慈)少’,‘黔首不田作不孝’,勤于农活方能尽孝”,从中可得知秦朝在家庭方面强调要团结亲族,尊老爱幼,注重维护家庭伦理,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秦朝法律体系较完善,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秦朝在教化育人方面效果显著,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汉时开始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排除D项。
8.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下诏:“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故令“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这表明当时统治者(   )。
A.注重基层教化管理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重视发展小农经济 D.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解析】据材料可知,汉朝统治者推崇孝悌的社会风气,并在地方上设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以加强对基层的教化和治理,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对基层的教化和治理,未体现重农抑商政策、小农经济发展以及儒学独尊,排除B、C、D三项。
9.(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在唐朝,人们非常重视餐桌礼仪,其不仅体现在天潢贵胄之间,也在寻常百姓家普及,甚至还延伸出了在不同场合下,不同身份的用餐者的入席顺序、用餐时的姿态等不同的行为礼仪。这说明唐代(   )。
A.商品经济显著发展
B.强化了传统思想影响
C.门第观念仍十分流行
D.打击了社会奢靡之风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的餐桌礼仪文化强调等级秩序,体现了儒家治国理念,强化了传统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餐桌礼仪文化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项;门第观念重视家族背景,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唐代餐桌礼仪并非针对社会的奢靡之风,排除D项。
10.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内,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   )。
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C.“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
D.封建法律程序具有随意性
【解析】题干并未体现出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故A项错误;题干“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体现出了统治者对孝道的重视,从而说明了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存天理,灭人欲”,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故D项错误。
11.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
法律条文 出处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唐律疏议》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
“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
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 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 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对血缘关系的维护,说明儒家伦理的法律化,故选A项;血缘关系不等于公德,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血缘亲情逐渐强化,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等级秩序日趋固化,D项错误。
12.(改编·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这反映了(   )。
A.民间风俗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性作用
B.基层社会的矛盾反映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
D.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徽州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徽州地区,乡村纠纷处理的方式有多种,这体现出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故C项正确;民间调停纠纷的方式占据了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的主要部分,但这并不代表民间风俗习惯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故A项错误;基层社会的矛盾并不能说明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故B项错误;材料中展现的是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无法说明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徽州的管理和控制失效,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引经决狱”又称“春秋决狱”,是指产生于西汉中期的一种以儒家经义为指导思想的审判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 ”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
——摘编自[唐]杜佑《通典》
材料二 《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
——摘编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故《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摘编自[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个关键词并评析“春秋决狱”这一审判方式。(12分,要求:明确写出关键词,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述;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答案 关键词:合理性、局限性。(2分)
评析:“春秋决狱”这一审判方式,依据儒家的德治理念,提倡教化而不尚刑罚,这是历史的进步。其在定罪量刑时强调参考犯罪动机,具有一定合理性,是解决现存的法律制度与新确立的封建正统思想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但“春秋决狱”的根本是要求用君臣父子之义去评判是非、决断善恶,实质是维护专制主义下的皇权不可侵犯。这种审判方式是依据儒家经义进行裁决的,导致在君主专制的大背景下,对儒学经义的解释很大程度上服务于皇权的需要,使得皇帝具有了“合理”的最高司法裁决权,容易造成司法标准的混乱,从而影响法律的公正施行。
综上所述,“春秋决狱”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实质是维护专制皇权,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应辩证、全面地看待“春秋决狱”。(10分)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的“春秋决狱”原则,从《春秋》的具体故事、案例中引申出法律原则,也就是“微言大义”,并用于判案。可选择合理性、局限性、君主专制、礼法结合、标准混乱等作为关键词。例如选择合理性和局限性,可从“春秋决狱”这一审判方式的积极和消极方面进行评述,然后进行总结,要辩证分析“春秋决狱”,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