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23:28:17

文档简介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七条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第十九条规定中还使用了“人民司法机关”的概念。这些规定(   )。
A.为协商民主奠定了基础
B.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确立了审判独立的原则
D.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解析】材料所述规定奠定了新政权的司法基础,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B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是协商民主的结果,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这些规定体现了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排除D项。
2.观察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了》和选民证(1953年)
A.用普选的方式选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选举的法律依据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基本确立
D.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将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人民直接选举代表,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作准备,A项正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排除B项;1953年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尚未确立,排除C项;选民选出的代表不一定能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排除D项。
3.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个团体联合发出倡议,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该活动旨在(   )。
A.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
C.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改善乡村的社会风气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个团体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倡导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这是我国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开展的全民教育活动,A项正确。
4.1982年,我国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1954年宪法的第三章改为第二章。2004年修宪,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这体现了(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中国民法体系日益完善
C.公民权利开始受到重视
D.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解析】据题意可知,1982年以来,我国在宪法中越来越重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以人为本,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D项正确。
5.从下面的1978—2008年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等的数量统计表中可知,此时(   )。
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   经济特区制定的法规
229部 682部 7000余项 600余部 200余部
A.人民法律意识提高 B.法制建设成就巨大
C.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 D.基层民主扩大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后,我国各项法律法规数量众多,这表明各项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故选B项;表格数据没有反映“人民法律意识”的信息,排除A项;表格数据无法体现“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排除C项;表格数据不能体现基层民主扩大,排除D项。
【拓展提升】
6.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已废止)颁布,它明确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体现了新中国法制(   )。
A.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B.以平等观念为核心
C.体现广大人民意志
D.保障了工业化建设
【解析】据材料“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可知,这些内容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C项正确;A项说法太过片面,排除;“以平等观念为核心”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婚姻法与工业化建设无关,排除D项。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马恒昌是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运”活动家,是全国著名先进班组“马恒昌小组”和职工民主管理的创始人。1959年,在全国群英大会上,毛泽东接见了作为全国劳动模范的马恒昌。这反映出(   )。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成绩显著
B.倡导劳动光荣的社会价值观
C.新闻宣传主要方式发生变化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解析】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接见全国劳动模范,体现了其对劳动者的尊重,说明当时中国积极倡导劳动光荣的社会价值观,故选B项;材料中马恒昌是“职工民主管理的创始人”,没有涉及基层民主选举,故A项错误;报纸仍然是当时新闻宣传的主要方式,没有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21世纪提出的,故D项错误。
8.观察下列示意图,与“五四宪法”相比,“八二宪法”的章节题目结构顺序体现了(   )。
A.我国已建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B.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我国高度重视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
D.初步奠定了新中国法治建设方面的基础
【解析】由修改后的“八二宪法”可看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被排在了“国家机构”的前面,说明国家高度重视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C项正确;“已建成”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从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项指的是“五四宪法”,排除。
9.1993年以来,我国密集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如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2021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全文公布。与此紧密相关的是(   )。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
【解析】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在1984年,故A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密集颁布,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故B项正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故C项错误;“依法治国”方略提出于1997年,故D项错误。
10.下图所示反映了新中国(   )。
A.法律体系已经完善 B.“依法治国”方略已实现
C.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D.法律内容存在不平衡性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法律制定情况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数量来看,中国的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发展,C项正确;“已经完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是在1997年的十五大上,不能解释1997年之前的变化情况,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法律内容存在不平衡性”,排除D项。
11.下图所示是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文明办制作的一幅宣传画。该宣传画(   )。
A.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的时代背景
B.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C.揭露了人们道德与违法乱纪问题
D.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遵纪守法的热情
【解析】根据“共享单车莫乱放”可知,共享单车出现后,社会上出现乱停乱放现象,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文明办制作出这一幅宣传画的目的就是督促大家文明停车,宣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项正确;在改革开放之初,共享单车还没有出现,排除A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不是违法乱纪行为,排除C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是人们不文明的表现,这一幅宣传画的目的是督促大家文明停车,并不能激发全国人民遵纪守法的热情,排除D项。
12.(改编·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表所示的三部法律文献的制定(   )。
时间 文献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表明我国法律体系完备 B.确立了“依法治国”理念
C.宣告人大立法工作完成 D.推动了民主法治的建设
【解析】从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1982年宪法的修改,中国在一步一步地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故选D项;“完备”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依法治国”理念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并于1999年3月15日正式写入宪法的,排除B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并不意味着立法工作完成,法律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劳模归来》 (宣传画,1951年)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12分,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答案 示例:弘扬劳模精神,汇聚时代发展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和抗美援朝的任务。为此,党和政府在农业和工业领域纷纷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人们劳动热情高涨,踊跃参加竞赛,积极效仿劳模,劳动竞赛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国民经济恢复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画面中,佩戴红花的劳模归来,周边群众簇拥在光荣之家门前,有的拿着爱国主义生产竞赛模范的锦旗,有的前去祝贺,有的表达敬仰,有的抚摸着生产工具。整个画面体现出当时人们对劳模的崇敬,反映了人们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的时代风貌。以劳动竞赛结果评选劳动模范活动,不仅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而且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了劳动爱国的时代精神,为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锻造了素质硬、思想正的劳动者。
总之,《劳模归来》是一幅具有写实风格的宣传画,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的劳动态度和时代精神,兼具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12分)
【解析】根据图片名称《劳模归来》和所作时间可知,当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和抗美援朝的任务。为此,党和政府在农业和工业领域纷纷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人们劳动热情高涨,踊跃参加竞赛,积极效仿劳模,劳动竞赛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国民经济恢复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画面中,佩戴红花的劳模归来,周边群众簇拥在光荣之家门前,有的拿着爱国主义生产竞赛模范的锦旗,有的前去祝贺,有的表达敬仰,有的抚摸着生产工具。整个画面体现出当时人们对劳模的崇敬,反映了人们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的时代风貌。以劳动竞赛结果评选劳动模范活动,不仅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而且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了劳动爱国的时代精神,为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锻造了素质硬、思想正的劳动者。最后进行总结:《劳模归来》是一幅具有写实风格的宣传画,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的劳动态度和时代精神,兼具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七条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第十九条规定中还使用了“人民司法机关”的概念。这些规定(   )。
A.为协商民主奠定了基础
B.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确立了审判独立的原则
D.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2.观察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了》和选民证(1953年)
A.用普选的方式选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选举的法律依据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基本确立
D.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将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个团体联合发出倡议,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该活动旨在(   )。
A.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
C.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改善乡村的社会风气
4.1982年,我国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1954年宪法的第三章改为第二章。2004年修宪,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这体现了(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中国民法体系日益完善
C.公民权利开始受到重视
D.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5.从下面的1978—2008年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等的数量统计表中可知,此时(   )。
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   经济特区制定的法规
229部 682部 7000余项 600余部 200余部
A.人民法律意识提高 B.法制建设成就巨大
C.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 D.基层民主扩大
【拓展提升】
6.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已废止)颁布,它明确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体现了新中国法制(   )。
A.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B.以平等观念为核心
C.体现广大人民意志
D.保障了工业化建设
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马恒昌是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运”活动家,是全国著名先进班组“马恒昌小组”和职工民主管理的创始人。1959年,在全国群英大会上,毛泽东接见了作为全国劳动模范的马恒昌。这反映出(   )。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成绩显著
B.倡导劳动光荣的社会价值观
C.新闻宣传主要方式发生变化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8.观察下列示意图,与“五四宪法”相比,“八二宪法”的章节题目结构顺序体现了(   )。
A.我国已建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B.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我国高度重视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
D.初步奠定了新中国法治建设方面的基础
9.1993年以来,我国密集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如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2021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全文公布。与此紧密相关的是(   )。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
10.下图所示反映了新中国(   )。
A.法律体系已经完善 B.“依法治国”方略已实现
C.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D.法律内容存在不平衡性
11.下图所示是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文明办制作的一幅宣传画。该宣传画(   )。
A.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的时代背景
B.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C.揭露了人们道德与违法乱纪问题
D.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遵纪守法的热情
12.(改编·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表所示的三部法律文献的制定(   )。
时间 文献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表明我国法律体系完备 B.确立了“依法治国”理念
C.宣告人大立法工作完成 D.推动了民主法治的建设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劳模归来》 (宣传画,1951年)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12分,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