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23:29:18

文档简介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中国”与“九州”“十二州”“天下”“五服”“四海之内”联系起来,并称匈奴及其先人为“荒服”,构建了包括匈奴等少数民族及其政权在内的多民族的“中国”。这体现了(   )。
A.华夏一体的观念 B.华夷之辨的观念
C.以德治国的观念 D.文明同化的观念
2.魏晋时期,匈奴族刘渊入主中原,称汉高祖刘邦曾以宗女为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于,其子孙为“冒姓刘氏”,遂定其所建政权为“汉”。刘渊这一做法意在(   )。
A.恢复宗法制度 B.确立其统治的正统地位
C.弘扬中原文化 D.推动与其他政权的交往
3.下图所示石碑是唐朝时期波斯教士景净等在长安设立的。该碑记述了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传入中国的路线和在长安建寺度僧等情况。该碑(   )。
A.体现了唐朝时期三教并立的局面
B.说明大量唐朝人信奉基督教
C.是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
D.是中国与波斯文明交往的最早证明
4.关于“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主题的下列展品中,能够说明元朝对西藏实施有效管辖的是(   )。
A.金城公主进藏图唐卡 B.宣政院印
C.驻藏大臣令牌 D.达赖喇嘛金印
5.“大皇帝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签牌上,放进瓶内,由呼图克图(大活佛)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掣签认定。”这一规定表明(   )。
A.中央政府权威得到强化 B.西藏实行政教合一
C.西藏正式归属国家版图 D.藏传佛教重视传承
【拓展提升】
6.在叙利亚古城帕尔米拉的古墓中发现了大量绢、绮、锦等丝织品。绮的组织结构在汉代普遍存在,在帕尔米拉的古墓中一块绮的花纹图案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对鸟纹绮的图案十分相似,此外帕尔米拉的古墓还出土了织有汉字铭文“萌”的丝锦。这说明(   )。
A.世界各地的丝织技术都来源于中国
B.汉代东西方之间存在密切交流
C.丝绸之路推动了汉代纺织技术革新
D.经济交流加速了民族交融进程
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所示为敦煌唐壁画(局部),画中吐蕃两名手持莲花的贵妇为供养人,她们均穿着汉装襦裙,有网纹纱帔,穿丛头履。前者梳钗髻,后者梳锥髻。随后的两名侍女均穿着圆领团花袍服,梳双丫髻。该壁画可以论证(   )。
A.民族文化出现交融 B.唐蕃之间的和亲政策
C.吐蕃地区的汉化政策 D.吐蕃内迁加速封建化
8.唐宋时期的羁縻州只是名义上的府州区划,一般不呈报户籍,不担贡赋。元朝因俗设“土官”,通过宣慰司等机构,实行强制性的检括户籍,并设立驿站,实行固定贡赋。这一变化(   )。
A.提升了边疆治理效能
B.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C.扩大了宗藩体制范围
D.消除了边疆地区的分裂隐患
9.(改编·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表所示是辽金时期文化与制度的相关记载。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   )。
内容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帝……奇善(辽祖先名)生都庵山,徙潢河之滨” 《辽史·太祖本纪》
“其(孔子)道可尊,使万世景仰” 《金史·熙宗本纪》
“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辽史》
“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 《金史·百官志》
A.中原制度具有先进性
B.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金朝改革比辽朝改革更加彻底
D.中原统治理念的扩展
10.陕西巡抚在一封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以外夷目之者可比。”这说明乾隆皇帝(   )。
A.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
B.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
C.主张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
D.“华夷之辨”的观念消失
11.明太祖强调:“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明成祖也认为:“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其来侵犯,则有以御之;其来归服,则有以处之。”这反映出明初统治者(   )。
A.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华夷”观念
B.强调完善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
C.意识到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
D.注重稳定边疆秩序以巩固统一
12.清代漠南蒙古地区的汇宗寺立有镌刻满、蒙、汉、藏四种文体的碑铭;避暑山庄丽正门上镶有汉、满、蒙、维吾尔、藏五种文字题写的匾额;清朝官修辞书——《五体清文鉴》,包括汉、满、蒙、藏、维吾尔五种文字对译分类。这些现象表明,清代(   )。
A.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念
B.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C.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D.推行满汉分治的二元治理模式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如突厥、回纥、吐蕃、靺鞨族等迅速发展。唐朝为加强边疆管理先后设置了安西、北庭都护府,派文成公主入藏通婚,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医药书籍等,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太宗被草原各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朝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形成唐朝文化的繁盛气象。
材料二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会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提出“中华统绪,不绝如线”的观点。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的观点,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和清初统治者的民族观及其采取的相应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和清初统治者采取上述措施的历史作用。(6分)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中国”与“九州”“十二州”“天下”“五服”“四海之内”联系起来,并称匈奴及其先人为“荒服”,构建了包括匈奴等少数民族及其政权在内的多民族的“中国”。这体现了(   )。
A.华夏一体的观念 B.华夷之辨的观念
C.以德治国的观念 D.文明同化的观念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史记》中的“中国”包括匈奴等少数民族,这体现了华夏一体的观念,A项正确。
2.魏晋时期,匈奴族刘渊入主中原,称汉高祖刘邦曾以宗女为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于,其子孙为“冒姓刘氏”,遂定其所建政权为“汉”。刘渊这一做法意在(   )。
A.恢复宗法制度 B.确立其统治的正统地位
C.弘扬中原文化 D.推动与其他政权的交往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匈奴族刘渊利用曾有的匈汉和亲关系,将自己所建政权称为“汉”,将自己视为刘汉王朝的正统继承者,目的是确立其统治的正统地位,故B项正确;刘渊的目的是利用血缘宗法关系巩固其政权统治,并非恢复宗法制度,A项错误;弘扬中原文化不是刘渊采取此措施的根本目的,C项错误;刘渊标榜自己的正统地位是为了争取汉族士族阶层与民众的支持,以巩固统治,与其政权同其他政权的交往无关,D项错误。
3.下图所示石碑是唐朝时期波斯教士景净等在长安设立的。该碑记述了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传入中国的路线和在长安建寺度僧等情况。该碑(   )。
A.体现了唐朝时期三教并立的局面
B.说明大量唐朝人信奉基督教
C.是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
D.是中国与波斯文明交往的最早证明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该石碑记述了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传入中国的路线和在长安建寺度僧等情况,这可用于研究唐朝时期中西方的文化交流,C项正确;三教是指儒、佛、道三者,并不包括景教,且题干无法体现唐朝时期三教并立的局面,A项排除;题干反映了唐朝时期基督教传入中国,但没有体现唐朝人对这一宗教的态度,无法说明大量唐朝人信奉基督教,B项排除;题干不足以证明中国与波斯文明的交往始于唐朝,“最早”表述过于绝对,D项排除。
4.关于“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主题的下列展品中,能够说明元朝对西藏实施有效管辖的是(   )。
A.金城公主进藏图唐卡 B.宣政院印
C.驻藏大臣令牌 D.达赖喇嘛金印
【解析】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故选B项;唐朝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和亲,排除A项;驻藏大臣是在清朝雍正时期设立的,排除C项;赐达赖喇嘛金印是从清朝顺治时期开始的,排除D项。
5.“大皇帝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签牌上,放进瓶内,由呼图克图(大活佛)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掣签认定。”这一规定表明(   )。
A.中央政府权威得到强化 B.西藏实行政教合一
C.西藏正式归属国家版图 D.藏传佛教重视传承
【解析】据材料“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签牌上,放进瓶内,由呼图克图(大活佛)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掣签认定”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规定反映的是金瓶掣签制度,掣签必须得到驻藏大臣的认定,反映了中央对西藏的有效管辖,A项正确。
【拓展提升】
6.在叙利亚古城帕尔米拉的古墓中发现了大量绢、绮、锦等丝织品。绮的组织结构在汉代普遍存在,在帕尔米拉的古墓中一块绮的花纹图案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对鸟纹绮的图案十分相似,此外帕尔米拉的古墓还出土了织有汉字铭文“萌”的丝锦。这说明(   )。
A.世界各地的丝织技术都来源于中国
B.汉代东西方之间存在密切交流
C.丝绸之路推动了汉代纺织技术革新
D.经济交流加速了民族交融进程
【解析】材料反映了在叙利亚古城帕尔米拉的古墓中发现“一块绮的花纹图案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对鸟纹绮的图案十分相似,此外帕尔米拉的古墓还出土了织有汉字铭文‘萌’的丝锦”,说明在当时中西方之间通过丝绸之路有着比较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故B项正确;“世界各地的丝织技术都来源于中国”的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丝绸之路推动了汉代纺织技术革新”,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经济交流与民族交融的关系,故D项错误。
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所示为敦煌唐壁画(局部),画中吐蕃两名手持莲花的贵妇为供养人,她们均穿着汉装襦裙,有网纹纱帔,穿丛头履。前者梳钗髻,后者梳锥髻。随后的两名侍女均穿着圆领团花袍服,梳双丫髻。该壁画可以论证(   )。
A.民族文化出现交融 B.唐蕃之间的和亲政策
C.吐蕃地区的汉化政策 D.吐蕃内迁加速封建化
【解析】依据材料“两名手持莲花的贵妇为供养人,她们均穿着汉装襦裙”可以看出,吐蕃贵妇衣着风格胡汉混杂,说明吐蕃与汉族的文化出现交融,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吐蕃与汉族的文化交融,没有涉及和亲政策,排除B项;汉化政策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吐蕃没有实行该政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汉蕃文化的交融,没有涉及吐蕃内迁,排除D项。
8.唐宋时期的羁縻州只是名义上的府州区划,一般不呈报户籍,不担贡赋。元朝因俗设“土官”,通过宣慰司等机构,实行强制性的检括户籍,并设立驿站,实行固定贡赋。这一变化(   )。
A.提升了边疆治理效能
B.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C.扩大了宗藩体制范围
D.消除了边疆地区的分裂隐患
【解析】根据材料“通过宣慰司等机构,实行强制性的检括户籍,并设立驿站,实行固定贡赋”可知,元朝虽设置土官,但对边疆地区通过一些强制措施,加强了中央对这些地区的控制,进而征收赋税,这体现了一种直接管理,有助于提升边疆治理效能,A项正确;清朝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排除B项;宗藩体制对应的是周围附属国,与边疆治理没有关系,排除C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9.(改编·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表所示是辽金时期文化与制度的相关记载。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   )。
内容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帝……奇善(辽祖先名)生都庵山,徙潢河之滨” 《辽史·太祖本纪》
“其(孔子)道可尊,使万世景仰” 《金史·熙宗本纪》
“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辽史》
“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 《金史·百官志》
A.中原制度具有先进性
B.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金朝改革比辽朝改革更加彻底
D.中原统治理念的扩展
【解析】据材料“辽之先,出自炎帝”“孔子大圣”“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可知,民族认同观念、儒家思想、中原汉族政权政治制度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产生影响,由此可见中原统治理念扩展到北方民族地区,故选D项;中原制度仅是材料的一方面,材料“辽之先,出自炎帝”体现的是民族认同,排除A项;汉武帝尊崇儒术之后,儒学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金朝和辽朝改革措施的对比,排除C项。
10.陕西巡抚在一封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以外夷目之者可比。”这说明乾隆皇帝(   )。
A.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
B.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
C.主张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
D.“华夷之辨”的观念消失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乾隆帝对西藏的态度,不是对大臣的思想控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以外夷目之者可比”可知,乾隆帝强调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归中国管辖,不能将其看作外国,故B项正确;材料仅仅以俄罗斯作为对照,不是处理中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乾隆帝明确不能以“华夷”观念看待西藏,但并不能说明这一观念消失,故D项错误。
11.明太祖强调:“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明成祖也认为:“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其来侵犯,则有以御之;其来归服,则有以处之。”这反映出明初统治者(   )。
A.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华夷”观念
B.强调完善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
C.意识到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
D.注重稳定边疆秩序以巩固统一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这强调的是处理好民族关系,稳定边防,故选D项。“华夷”观念到了近代才逐渐改变,排除A项;B、C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12.清代漠南蒙古地区的汇宗寺立有镌刻满、蒙、汉、藏四种文体的碑铭;避暑山庄丽正门上镶有汉、满、蒙、维吾尔、藏五种文字题写的匾额;清朝官修辞书——《五体清文鉴》,包括汉、满、蒙、藏、维吾尔五种文字对译分类。这些现象表明,清代(   )。
A.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观念
B.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C.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D.推行满汉分治的二元治理模式
【解析】清代汇宗寺碑铭和避暑山庄丽正门匾额由汉、满、蒙等文字题写,《五体清文鉴》包括汉、满、蒙、藏、维吾尔五种文字对译分类,这说明清朝的统治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华夷之辨观念的信息,排除A项;仅由材料不能得出清朝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的结论,排除C项;满汉分治的二元治理模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如突厥、回纥、吐蕃、靺鞨族等迅速发展。唐朝为加强边疆管理先后设置了安西、北庭都护府,派文成公主入藏通婚,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医药书籍等,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太宗被草原各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朝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形成唐朝文化的繁盛气象。
材料二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会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提出“中华统绪,不绝如线”的观点。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的观点,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和清初统治者的民族观及其采取的相应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和清初统治者采取上述措施的历史作用。(6分)
答案 (1)民族观:民族平等,天下(华夷)一家。
措施: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加强与各民族文化交流(通婚或传播文化技术);建立尊孔崇儒的文化传统;构建各族一家的民族意识;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6分)
(2)历史作用:有利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构建民族国家的认同感;有利于国家疆域的扩大。(6分)
【解析】第(1)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一“朕独爱之如一”得出;第②小问,根据材料一“先后设置了安西、北庭都护府”“不断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材料二“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会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概括得出。第(2)问,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构建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