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23:31:31

文档简介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
A.王权演变 B.教权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 D.市民权利变化
【解析】解读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欧洲教权高于王权,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王权地位不断上升,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并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王权走向衰落。由此可见,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无须罗马教廷特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有责任促进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有责任维持王国的和平与统一安宁。”该材料出自(   )。
A.《九十五条论纲》 B.《基督教原理》
C.《大宪章》 D.《至尊法案》
【解析】《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在德意志掀起的宗教改革的开端,主要是为了揭露教会兜售赎罪券的丑行,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基督教原理》是加尔文的作品,主要介绍他的先定论和进一步阐述“因信称义”,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大宪章》是1215年英格兰的国王和贵族之间签订的一个协议,主张加强对国王专制权力的限制,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1534年英国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该法案的颁布使英王代替教皇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故D项正确。
3.1529年,英王亨利八世亲自主持召开国会,免去罗马教廷在英国的代表、约克大主教兼国王枢机大臣沃尔西的职务。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这表明英国(   )。
A.宗教神权遭遇挑战 B.立宪政体开始确立
C.宗教改革更加彻底 D.世俗主权逐渐回归
【解析】英王免去大主教的职务,并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这反映了英国在宗教改革中加强世俗王权,使王权高于教权,故选D项。
4.近代以来,欧洲各封建领主国家时常因王位、主权、领土、宗教等发生战争,“各个小型的战争在这里都汇集成一个全面的欧洲战争”。17世纪中期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各国相互承认领土的归属和君主的统治权,各个领主国家开始向近现代国家转型。这一变化是由于(   )。
A.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近代外交制度确立
C.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D.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中期,随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欧洲结束了混战局面,欧洲国家相互承认领土的归属和君主的统治权,强调国际法和国际协商合作,C项正确。
5.1879年6月,法国参、众两院作出了几项具有象征意义的决定:政府和议会重新迁回巴黎;确定《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法兰西国庆节。这些举措最深远的影响是(   )。
A.维护了1789年的革命成果
B.巩固了1875年宪法的地位
C.从根本上防止了君主制复辟
D.大力弘扬了共和文化传统
【解析】根据材料“政府和议会重新迁回巴黎;确定《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法兰西国庆节”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举措最深远的影响是维护共和体制,弘扬共和文化传统,故D项正确。
【拓展提升】
6.14—15世纪,西欧地区城市星罗棋布,发展迅速。上层市民不仅拥有了可观的财富,而且以出席等级会议、担任国王官吏等形式加入国王政府,成为国王最重要的官吏来源之一。这一状况(   )。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B.表明等级君主制开始建立
C.使得恩赐官职制形成
D.成为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
【解析】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欧洲中世纪后期,随着市民阶层力量不断壮大,国王与市民结成了联盟,这有利于结束政治上的割据局面,从而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等级君主制开始建立”,排除B项;恩赐官职制是君主和贵族将官职赏赐给下属的任官制度,材料未涉及恩赐官职制,排除C项;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1494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这场战争把法国、西班牙、奥地利、英格兰等强国都卷了进来,战争期间漫长的谈判活动和大量的信息需求使得阿尔卑斯山以北各国学习意大利邦国,开始派驻常驻使节,派驻常驻使节从此成为西欧外交活动的常态。这一制度(   )。
A.解决了法意间的矛盾 B.有利于稳定国际秩序
C.使欧洲形成均势局面 D.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解析】根据材料“战争期间漫长的谈判活动和大量的信息需求”可知,常驻外交使节常驻在对方国家,从而可以较快获取信息和处理国家之间的矛盾,稳定两国关系,进而稳定国际秩序,B项正确;A项中“解决了”一词太绝对,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此时欧洲没有形成均势局面,排除;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排除D项。
8.1808年,拿破仑的军队入侵西班牙时,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民众奋起抗击。法军集体屠杀了上千名起义者。受此事件激发,西班牙画家戈雅作了画作《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此画可以从侧面解释拿破仑帝国走向末日的重要原因是(   )。
A.欧洲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B.欧洲反法同盟的持续军事打击
C.法国人民厌恶非正义的战争
D.欧洲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解析】结合材料“……民众奋起抗击。法军集体屠杀了上千名起义者。受此事件激发,西班牙画家戈雅作了画作”可知,西班牙人民的起义促进了欧洲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故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西班牙人民的起义,而非欧洲反法同盟的持续军事打击,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西班牙人民对拿破仑战争的反抗,而非法国人民厌恶非正义的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故D项错误。
9.《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参会主权国家形成决议时实行“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这说明(   )。
A.各国的独立主权得到尊重
B.国际法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减弱
C.集体安全机制的不断完善
D.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得到根本遏制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国际联盟再到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不断完善,国际法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日益增强,C项正确,排除B项;独立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材料涉及的是国际法、国际组织的发展推动集体安全机制的完善,没有涉及各国的独立主权问题,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之后国际法不断发展,但一些大国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所以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排除D项。
10.1928年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这说明《非战公约》(   )。
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B.能坚决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明确了完全废弃战争维护和平
D.特别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解析】材料“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表明,美国主张在特定条件下仍可诉诸武力,这就为一些国家发动战争寻找借口提供了机会,这种做法会导致《非战公约》的约束力和实际作用大打折扣,A项正确;材料中美国的主张会使《非战公约》的约束力下降,不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排除B项;C项“完全废弃战争”与材料中美国的主张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非战公约》在制约战争方面的约束力,和“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无关,排除D项。
11.(改编·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面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国际法。它们(   )。
A.维护了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
B.得到了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C.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D.成功地解决了国际争端
【解析】材料反映了人类为避免战争、维护和平的不懈努力,故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一战、二战的发生就是证明,均排除。
12.下表所示是二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签订的部分协定与公约。这反映出(   )。
1947年10月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49年8月 《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
1950年11月 《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公约》
1951年7月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A.国际社会的法制化
B.发达国家主导着国际事务
C.国际社会保护弱者
D.经济是国际交往的主要内容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社会签订的协定、公约具有法律效力,材料中国际社会各领域的公约、协定的签订,反映出当时国际社会法制化的发展趋势,故选A项。材料并不能体现出发达国家对国际事务的主导,排除B项;C项所述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不是最佳答案,排除;材料所述并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内容,且材料并未对几项不同内容进行比较,故无法得出“经济是国际交往的主要内容”的结论,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大西洋沿岸的经济开始活跃,并引起一系列社会变化。以英国为例,玫瑰战争从根本上削弱了封建势力,实现了国内政治的统一,伦敦成为国内统一市场的中心,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通用,1485年开始的都铎王朝非常注意强化王权势力,这些都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从1337年到1453年,英法爆发了百年战争,战争强化了正在生长的民族意识,也使两国疆界逐渐明确,由此诞生了最初的民族国家。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
材料二 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的扩张使德意志民族的地位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在全德高涨,要求民族团结、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情感,上升为政治民族主义。德国统一后,灿烂辉煌的物质繁荣和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德意志民族优越感不断膨胀,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并加紧扩军备战。最终,之前反对民族分裂、渴望祖国统一、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理性意识,开始一步步向极端民族主义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对德国历史发展的影响。(6分)
答案 (1)原因:民族语言的使用;专制王权国家形成的推动;战争唤醒民族意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影响。(6分)
(2)影响:有助于应对拿破仑入侵,捍卫德意志民族的自由和独立;19世纪中后期促进德意志统一;促进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德国崛起;极端民族主义的膨胀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隐患。(6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得出民族语言的使用;据材料“1485年开始的都铎王朝非常注意强化王权势力”得出专制王权国家形成的推动;据材料“从1337年到1453年,英法爆发了百年战争,战争强化了正在生长的民族意识”得出战争唤醒民族意识;据材料“大西洋沿岸的经济开始活跃”得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得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影响。第(2)问可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方面作答:据材料“要求民族团结、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情感,上升为政治民族主义”并结合所学得出有助于应对拿破仑入侵,捍卫德意志民族的自由和独立;据材料“德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渴望祖国统一”得出19世纪中后期促进德意志统一;据材料“灿烂辉煌的物质繁荣”得出促进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德国崛起;据材料“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并加紧扩军备战”“一步步向极端民族主义发展”得出极端民族主义的膨胀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隐患。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
A.王权演变 B.教权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 D.市民权利变化
2.“无须罗马教廷特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有责任促进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有责任维持王国的和平与统一安宁。”该材料出自(   )。
A.《九十五条论纲》 B.《基督教原理》
C.《大宪章》 D.《至尊法案》
3.1529年,英王亨利八世亲自主持召开国会,免去罗马教廷在英国的代表、约克大主教兼国王枢机大臣沃尔西的职务。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这表明英国(   )。
A.宗教神权遭遇挑战 B.立宪政体开始确立
C.宗教改革更加彻底 D.世俗主权逐渐回归
4.近代以来,欧洲各封建领主国家时常因王位、主权、领土、宗教等发生战争,“各个小型的战争在这里都汇集成一个全面的欧洲战争”。17世纪中期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各国相互承认领土的归属和君主的统治权,各个领主国家开始向近现代国家转型。这一变化是由于(   )。
A.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近代外交制度确立
C.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D.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5.1879年6月,法国参、众两院作出了几项具有象征意义的决定:政府和议会重新迁回巴黎;确定《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法兰西国庆节。这些举措最深远的影响是(   )。
A.维护了1789年的革命成果
B.巩固了1875年宪法的地位
C.从根本上防止了君主制复辟
D.大力弘扬了共和文化传统
【拓展提升】
6.14—15世纪,西欧地区城市星罗棋布,发展迅速。上层市民不仅拥有了可观的财富,而且以出席等级会议、担任国王官吏等形式加入国王政府,成为国王最重要的官吏来源之一。这一状况(   )。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B.表明等级君主制开始建立
C.使得恩赐官职制形成
D.成为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
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1494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这场战争把法国、西班牙、奥地利、英格兰等强国都卷了进来,战争期间漫长的谈判活动和大量的信息需求使得阿尔卑斯山以北各国学习意大利邦国,开始派驻常驻使节,派驻常驻使节从此成为西欧外交活动的常态。这一制度(   )。
A.解决了法意间的矛盾 B.有利于稳定国际秩序
C.使欧洲形成均势局面 D.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8.1808年,拿破仑的军队入侵西班牙时,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民众奋起抗击。法军集体屠杀了上千名起义者。受此事件激发,西班牙画家戈雅作了画作《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此画可以从侧面解释拿破仑帝国走向末日的重要原因是(   )。
A.欧洲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B.欧洲反法同盟的持续军事打击
C.法国人民厌恶非正义的战争
D.欧洲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9.《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参会主权国家形成决议时实行“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这说明(   )。
A.各国的独立主权得到尊重
B.国际法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减弱
C.集体安全机制的不断完善
D.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得到根本遏制
10.1928年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这说明《非战公约》(   )。
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B.能坚决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明确了完全废弃战争维护和平
D.特别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11.(改编·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面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国际法。它们(   )。
A.维护了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
B.得到了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C.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D.成功地解决了国际争端
12.下表所示是二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签订的部分协定与公约。这反映出(   )。
1947年10月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49年8月 《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
1950年11月 《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公约》
1951年7月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A.国际社会的法制化
B.发达国家主导着国际事务
C.国际社会保护弱者
D.经济是国际交往的主要内容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大西洋沿岸的经济开始活跃,并引起一系列社会变化。以英国为例,玫瑰战争从根本上削弱了封建势力,实现了国内政治的统一,伦敦成为国内统一市场的中心,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通用,1485年开始的都铎王朝非常注意强化王权势力,这些都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从1337年到1453年,英法爆发了百年战争,战争强化了正在生长的民族意识,也使两国疆界逐渐明确,由此诞生了最初的民族国家。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
材料二 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的扩张使德意志民族的地位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在全德高涨,要求民族团结、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情感,上升为政治民族主义。德国统一后,灿烂辉煌的物质繁荣和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德意志民族优越感不断膨胀,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并加紧扩军备战。最终,之前反对民族分裂、渴望祖国统一、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理性意识,开始一步步向极端民族主义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对德国历史发展的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