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09 22:0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8年灭赵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寿春
临淄
邯郸
大梁










咸阳
辽东
时间:
策略:
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30年-
公元前221年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一、秦灭六国
1、过程
①建立时间:
②建立者:
③都城:
公元前221年
嬴政
咸阳
2、秦朝的建立
秦朝疆域
咸阳
秦朝
材料一:《孟子.离娄上》中评价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残酷性,说当时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面对长期的战争,百姓多么希望能早日结束混战,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啊!
材料二:在战国七雄的竞争中,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入秦、秦国变法后......秦国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
材料三: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①战国时连年战争,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民心)
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经济)
③秦王嬴政重用人才,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才能。(个人)
3、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秦能够灭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
秦朝统一
春秋争霸
战国兼并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意义
最高统治者
地方政府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行政
军事
监察
皇帝
总揽大权,皇权至上。
中央政府
皇帝制度:
皇帝称号由来: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自己的专用称号。
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最高统治者
地方政府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行政
军事
监察
皇帝
总揽大权,皇权至上。
中央政府
郡县制
皇帝专断独裁
地方服从中央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或长)
影响:
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地方官员的产生
官吏权力
与中央之间的关系
影 响
只有俸禄,无封地
皇帝任免
地方分权,易形成分裂割据
②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影响: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分封、世袭
拥有封地、爵位、土地管理权
有很强的独立性
是地方的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共同点目的: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量(容量)
秦一升约今202ml
衡(重量)
秦一斤约今250g
根据下列图片并结合课文,说一说秦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何意义?
意义:促进政令的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统一文字为小篆(书同文)
1.文化上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
铜权
铜量
统一度量衡
意义: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2.经济上
驰道宽40步,车轨宽6尺
统一车轨(车同轨)
开凿灵渠
全国交通网
意义:有利于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统治。
3.交通上
4、军事上:
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辽东
临洮
长 江
珠 江
开凿灵渠
方面 内容 影响\范围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统一 为
统一
统一 为
统一 __________
开凿 ,
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 ;
文字
小篆
货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度量衡
车辆和道路宽窄
长城
灵渠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发展
有利于政令的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小结: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秦朝疆域形势图
东海
南海
陇西
长城
秦朝初期形势图
总结归纳
疆域统一
秦统一中国(巩固)
公元前221年
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秦灭六国
经济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统一货币(秦半两)
统一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秦小篆)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南修灵渠,统一岭南
交通:统一车辆、道路宽窄
军事/边疆治理
经济
国家 状态 朝代名称 朝代起止时间 合计
时间
统一 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1417年
汉 公元前206—公元220 隋 公元581—公元618 唐 公元618—公元907 元 公元1260—公元1368 明 公元1368—公元1644 清 公元1644—公元1911 分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0—公元589
741年
五代十国辽宋金时期 公元220—公元1279 分析中国古代历史朝代表,体会中国历史发展主流
主流
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从疆域上,更是从文化上、民族心理上铸就了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大国不可撼动的牢固根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通史》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情景再现
几年过去了,吕小布心想:“时代不同了,现在是秦___了,中央政府实行了________________,地方上实行了______ ,国家统一富强了,我再经商试试?”
于是,他离开了家乡,直奔都城_____而去。这回他依旧贩卖盐和丝绸,因为政府统一了_______,他多带的几把尺子和容器,都用不上了。
度量衡

咸阳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郡县制
大大地赚了一笔之后,吕小布带着赚来的_____________钱,他决定到南方去做生意,这时,有商人向他借钱,于是他用______(字体)写了借据。
圆形方孔半两
小篆
吕小布一路南下,顺着湘江、穿过____渠进入漓江,来到最南端的南海,他不由感叹道,这样做生意真方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