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物理素养测试卷
2024.1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
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形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
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
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为零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静止的
2.“胶囊高铁利用磁悬浮技术将列车“漂浮”在真空管道申,由于几乎无摩擦,其运行速
度最高可达到5000kh。工程人员对胶囊高铁”在A城到B城的一个路段进行了测
试,行驶了120千米,用时6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6分钟是时刻
B.120千米是路程
C.5000km/h是平均速度
D.该段测试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200km/h
3.某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关系为x=1+2十32,则关于其速度与2s内的位移大小,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对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描述,2s内的位移大小为16m
B.速度是对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2s内的位移大小为16m
C.速度是对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描述,2s内的位移大小为17
D.速度是对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2s内的位移大小为17m
4.下列对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加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速度大,速度变化就大
B.速度变化率大表示速度变化快
C.速度是矢量,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
5.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m的遮光板。滑块先
后通过两个光电门,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3×103s,通过
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1×103s,测得两光电门之间的
光电川
这光条
距离为50.0cm,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是()
A.1m/s2
B.2 m/s2
气垫号轨、号轨标小
C.5m.
D.8 m/s2
高一物理试卷第1页共4页
12m2.s)
6,一辆小汽车在长为20m的平直桥面上加速,如图为小汽车在该段桥面22
上车速的平方()与位移(x)的关系图像,小汽车可视为质点,则小汽车
25
通过该段桥面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分别为()
20 x/m
A.10m/s2,1s
B,10m/s2,4s
C.5 m/s2,2v2s
D.5m/s2,2s
7.以18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则汽
车制动后5s内发生的位移为()
A.40.5m
B.45m
c.50.5m
D.56m
8、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1图像,关于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辆汽车最远距离出发点30km
x/km
30
B.AB段汽车静止
C.CD段表示汽车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4 th
D.04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
9.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Oa=ab=bc=cd,质点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a:b:Ve:va=1:2:3:4
B.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下=
b
C.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可=
d
2
D.质点通过各段的时间之比toa:t:te:t=1:(√2-l):(√5-√2):(2-√5)
10.物理必修一教材封面如图。由于相机存在固定的曝光时间,照片中呈现的下落的砂
粒并非砂粒本身的形状,而是成了一条条模糊的径迹,砂粒的疏密分布也不均匀。
若近似认为砂粒从出口下落的初速度为0.忽略空气阻力,不计砂粒间的相互影响,
设砂粒随时间均匀漏下,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出口下方4cm处的径迹长度约是2cm处的√2倍
B.出口下方4cm处的径迹长度约是2cm处的2倍
C.出口下方0~3cm范围内砂粒数约与3~12cm范围砂粒数相等
D.出口下方0~30m范围内砂粒数约为3-9em范围砂粒数的5+倍
高一物理试卷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