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请找到下面诗题的家
这些国画中均有题诗。这些题写在画上的诗就叫做“题画诗”。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是苏轼。
观察我发现
惠崇春江晚景
本义:
山大而高
别忘一点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杰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主要作品:《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知诗人
《惠崇春江晚景》
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和尚的画作《春江晚景》所作的题画诗。这是其中题戏鸭图的诗。
解诗题
初读古诗,注意节奏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提取画中景物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林
桃花
春江、鸭
蒌蒿
芦芽
河豚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点明是早春时节。
三两枝
鸭先知
给小鸭子赋予了人的情感。
明诗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正
zhènɡ
zhēnɡ
欲
将要。
逆江而上。
蒌蒿
一种野生的植物,茎可食。
满
蒌蒿多。
短
芦苇的嫩芽。
芦笋刚刚发出嫩芽。
河豚: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高档水产品,被誉为"菜肴之冠",但其卵巢、肝脏、肾脏、眼睛、血液中含有剧毒,处理不当或误食,轻者中毒,重者丧命。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品读鉴赏
①诗题中“春江”点明了时节。
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桃花是在春天开放的。
③“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冰雪消融,江水回暖。
④“蒌蒿满地芦芽短”,蒌蒿满地,芦苇抽芽,这预示着春天来临。
⑤“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在春天溯游产卵。
正是河豚欲上时
画中有河豚吗?为什么苏轼会写?
蒌蒿
满地
芦芽
短
联想
河豚欲上
春回大地
水的温度、鸭的知觉、河豚欲上是画中没有的、诗人想象的。
3.江里的鱼很多,苏轼为什么偏偏想到了河豚呢?蒌蒿、芦芽和河豚有什么关系呢?
长江一带的当地人食河豚,用蒌蒿、荻笋、菘菜烹煮。
荻笋就是芦芽。
根据史料记载,宋代的苏轼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美食家。在贬居常州的时候,非常喜欢吃河豚,哪怕河豚有剧毒都挡不住他追求美味。有一次他在一位官员家吃河豚,他觉得太好吃了,埋着头只顾着吃一句话都不说,把其他人都看呆了,吃着吃着他突然放下筷子大声说道:“值得一死!”众人才知道他对河豚有多么热爱!
苏轼的学生张耒(lěi)在《明道杂志》中记载,长江一带的人们用蒌蒿、芦芽、菘菜烹煮河豚,味道鲜美异常,令无数人冒着丢掉生命的风险也要吃上一口。
怪不得苏轼一看到满地的蒌蒿,嫩嫩的芦芽,立马想到了河豚,原来他是一位热爱美食的“吃货”呀!
让我们边读诗句边体会这首古诗的特点吧!
色彩分明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根据提示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 ··
·
读出画面层次感,体现桃花错落有致。
“春江水暖”略拖长,读出温暖的感觉。
语速加快,语气饱含喜爱。
语调上扬,节奏放慢,给人想象的空间。
江岸
江面
水边
水中
惠崇春江晚景
写实
竹林 桃花
江水 鸭子
蒌蒿 芦芽
想象
河豚欲上
富有生机
充满情趣
理层次
拓展延伸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描
写
春
天
的
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 轼
两两归鸿欲破群,
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
拓展相关诗
课外拓展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