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聚焦隋唐制度史,制度史是历史学科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现今学界倡导研究“活”的制度史,突破以往制度史的叙述阐释框架,将制度与社会氛围、与文化环境、与思想活动联系起来考察;教给学生“活”的制度史,意指适当借鉴制度史研究的新方法,从长时段的历史比较中把握制度的流变与创新,从运行方式和效果来评判制度,通过史学思想方法的迁移“活学活用”地自主探究制度史,从而赋予制度史研究以应有的蓬勃生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本课的要求是: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对于制度史教学的要求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探明某一制度的历史背景,以及与该制度有关的历史渊源;在了解该制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这一制度的特点及作用,并认识该制度对当时及以后的影响。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对比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政权组织形式以及赋税制度,分析其变化与创新的背景、过程及趋势,在此基础上知晓制度的变化规律,认识到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制度原因。同时,教师可适当补充相应制度在随后朝代的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更深刻认识到制度的影响力,并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课本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第三课时。第5、6课中对此时期政权更迭的了解是认识隋唐制度变化和创新的基础,同时,本课也是对第6课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内容的补充,为第7课讲解隋唐时期的文化提供制度背景。 本课共分三个子目,分别是“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从“官吏来源”“政权组织”“经济管理”三个方面并行介绍了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揭示了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制度原因。在具体子目中,教材介绍一制度会涉及其背景、措施、影响,介绍隋唐制度前会补充汉朝魏晋时期的制度,这是为了全面展示一制度形成发展的过程,从而揭示其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使学生能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故讲课时应注意将制度流转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作为重点。 学生情况分析 已知:在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中,学生已学习了过与本课相关的知识,且隋唐时期的制度为历史课程学习和考察的重点,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故而本课教学中应避免简单的重复,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制度产生的背景原因、实施带来的影响等进行更深入的抽象思维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素养。 未知:本课三个子目都是讲课的重点,但选官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学生在中学已经学习过,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且对于制度的变化与发展的认识不够深入;相比而言赋税制度没有学习基础且概念理解比较困难,应作为本课难点进行讲授。 想知:隋唐时期一向是学生们比较有兴趣的历史时期,且隋唐时期的相关学习资料丰富,不管是学校课堂上的诗歌、文言文,还是课余生活中的小说、电视剧,学生从中都能感知到隋唐制度的存在。故而本课教学中应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选择学生熟悉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史料,设置开放性问题进行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目标
学生能通过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隋唐时期中枢机构、选官制度和赋税制度的背景、内容与特点等基本情况。(素养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学生能以长时段的视野和历史比较的方法认识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和两税法的创新之处以及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从制度设置、运行效果对隋唐制度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学生能体悟到制度创新是隋唐封建国家繁荣的重要表征,也是巩固大一统格局的根本保障。(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科举制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 赋税制度的变化
五、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文字史料 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 (二)教学方法 教师会使用的教法有: 讲授法、史料研习法、比较法、图片分析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 学生学法主要对应有: 认真聆听、研读史料、对比材料、识读图片、完成任务以及思考归纳、情境代入。
六、教学评价
评价项目评价观察点评价依据目标一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能说出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中央政权以及赋税制度等制度创新的内容、特点等基本史实学业质量水平2 课堂表现与课后作业目标二能绘制出相关的历史时间轴或思维导图,分析隋唐制度变化的时代背景与创新意义,学业质量水平4 课后小组探究能结合图文史料,从制度设置、运行效果等方面对隋唐制度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学业质量水平3 课堂表现目标三能体悟到制度创新是隋唐封建国家繁荣的重要原因,并联系现实,明白为何今天要重视、研究、借鉴中国的制度史。学业质量水平3和4 课堂表现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两首诗歌的对比引入隋唐选官制度的创新。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魏晋·左思《咏史(节选)》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宋·汪洙《神童诗(节选)》 跟随教师品读诗歌,通过其中所蕴藏的人物身份与境遇变化感受选官制度变化的影响。 通过学生熟悉的诗句,与语文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选官制度的创新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的时代背景 【讲授】当历史来到隋唐,来到一个久违的高度统一王朝,百废待兴的局面需要优秀的政治人才来繁荣振兴,新兴政权也需要一个恰当的选官制度来为它笼络地方才能之士,进而加强中央集权。恰巧,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崛起,呼唤政治权力的提升。但是现有的九品中正制具有选官标准只重家世、选官权力分散地方、选官方式过于主观的弊端,而隋唐需要的却是以才能为准、权归中央、客观考察人才的制度。于是,创立一个新的选官制度迫在眉睫。 科举制的制度渊源 【讲授】教师讲授由夏商至隋唐的选官制度变迁过程,包括选官制度、选官方式、选官标准的变化,辅以史料带领学生探究从前选官制度有何弊端。 【材料一】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桓灵时童谣》 【材料二】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备随爱憎。……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注:原文如此)。 ——西晋·刘毅《请废九品书》 科举制的创立过程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唐代的考试中,有墨义、帖经、策问、诗赋、经义等内容。 【提问】阅读教材与材料,梳理科举制的创立过程 【讲授】科举制在隋朝起源,唐代增多了考试科目,完善了考试流程,而在唐代以后,宋朝又诞生了糊名誊录制,科举制一步步走向完善。唐代考试既要考儒家经典,又要考诗词歌赋,考察的文化素养,还要考时政策问,解决当前问题的政治能力;除了文考,还有武举;过了笔试,还有面试,充分考察了人才的素质。 科举制的创新点 组织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填写表格,通过对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的比较探究科举制的创新点何在。 【提问】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相比,可以看出科举制有何创新之处? 【结论】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相对公平公正的选官制度,中国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科举制的意义 制度意义 【材料一】(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摭言·卷一》 →政治上,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汪洙《神童诗》 →社会上,促进社会阶层纵向流通,稳定社会秩序 【材料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劝学诗》 【材料四】 →文化上:促进向学风气形成,带动相关文化行业发展 【材料五】(科举制)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起借鉴作用 后世发展 通过文物鉴赏初窥科举后世发展 ①唐代:西安大雁塔唐朝进士题名帖→雁塔题名风俗 ②宋代:“天下状元”铭诗词人物图鎏金银盘→糊名誊录阅卷确保阅卷公平,取士不问家世成为事实,寒门弟子状元梦提升。 ③明代:仇英《观榜图》→分“院试—乡试—会试”三级考试,科举制逐渐完善,走向发展顶峰 ④清代:江南贡院→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 ⑤现代:中国科举博物馆→科举制度具有长久生命力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与本节课所讲内容形成链接;通过史料阅读理解之前的选官制度有何弊端,从而认识到科举制创立的制度渊源。 结合时空背景理解科举制产生的必然性,同时对强化科举制“客观考察”“才能为准”的特点的认识。 根据材料与所学,梳理科举制的创立过程;通过对科举考试内容的梳理,了解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通过填写表格完成对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的比较探究,通过新旧制度的对比认识到科举制公平公正的特点。 阅读图文材料,自主探究科举制的意义,结合听教师讲授,认识到隋唐时期科举制建立对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重要意义 阅读图文材料,通过数字感受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人才基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也认识到自己作为我国人才储备的重要性。 通过对选官制度的方式与标准变化的梳理,强化对选官制度变化背景的认知。 补充政治、经济背景,强化学生时空观念。 通过梳理教材文本与阅读补充材料,学生应了解到了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并对科举制后续发展有了初步印象;对考试内容的补充资料可增强学生对“客观考察”“才学为准”的认识。 通过表格对比强化学生记忆,并更直观地展现科举制的制度优势。 通过对图文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熟悉的诗句,与语文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教学。 拉进课堂与现实的距离,将德育融入课堂,强化学生家国情怀。
二、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三省六部制 (一)中央官制的变化 【引入】同学们,通过科举考试只是在唐朝做官的第一步,新科进士们拥有了做官资格,但是距离正式上任,他们还需要做一些功课。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三省六部制,看看唐朝官员的工作日常。 【提问】简要梳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变化。 (二)三省六部制 1. 三省六部制的内容与特点 【提问】阅读教材,归纳三省六部的内容——三省是哪三省?职能分别是什么?六部指的哪六部?分别管理什么工作? 【讲授】皇帝之下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管草拟、审议、执行工作,三省长官即为宰相。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是核心部门,掌管人事和官吏任用;户部掌民政和户口,相当于今天的民政部、财政部;礼部管宗教礼仪和科举教育,即今天的外交部与教育部;兵部管理军政;刑部掌司法刑狱;工部进行工程建设。 3.三省六部制的运行与作用 【情景再现】假如当时皇帝提出要修建一所宫殿,三省六部制下的官员会如何工作?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每个人分别承担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以及工部的长官等角色进行工作。 生:首先,皇帝下令,中书省听令开始写“策划案”,诏书写好以后交给门下省进行审核;如果门下省认为,今年国家财政不足以支撑修建皇帝想要的宫殿,那么门下省就会驳回,如果门下省觉得修建一个宫殿是好想法,那么就通过审核,传递给尚书省进行执行。尚书省中的工部接到指令后,工部尚书带领工部侍郎等下属开始修建宫殿。 师:由此可见,三省六部制具有怎样的特点呢?首先是群相制度,将相权一分为三,由三省长官分别掌管决策、审议、执行的权力,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之间与六部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节制君权,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总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善。 梳理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夯实基础。 阅读教材,提取关键信息,掌握三省六部制的内容与特点。 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情景代入厘清三省六部制的工作流程,并分析得出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通过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的梳理,强化对中央官制变化的认知。 让学生掌握三省六部制的内容与特点,突出强调唐朝官僚机构运行的完备。 通过情景代入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赋税制度的创新 ( (一)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 【引入】大家眼前的这个文物是“怀集”庸调银饼,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的银饼。这里的庸调指的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唐朝的“租庸调制”。 概念辨析: ①古代民众的义务:“税”与“役” 税:古代王朝依据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者货币,有田税、户税等。 役: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有力役、军役、杂役等。 ②赋税的组成:“租”“庸”与“调” 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 庸: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 调:缴纳定量的绢或布 租庸调制 【提问】请大家阅读教材,找出租庸调制与租调制的异同,思考租庸调制有何进步之处。 【讲授】魏晋时期的租调制与隋唐时期的租庸调制皆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按户征收租(田亩税)、调(人头税)。但在对于“役”的处理上,魏晋每个成年男子都要承担劳役,但是唐朝“以庸代役”,纳绢或布就可以不去服役。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农民有了不用服劳役的机会,得以专心生产;另一方面,政府得到了绢布,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并且,还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此制按丁口收取租税,同时国家保障每丁拥有一定量的土地,因此财政收入相较稳定,士农关系也相较稳定,契合儒家的政治理念,故为唐人陆贽所称赞: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故人无摇心,而事有定制……以之为理,则法不烦而教化行;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 (二)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两税法的背景 【提问】阅读教材第43页“史料阅读”,概括两税法实行的主要背景,归纳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史料阅读】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资治通鉴》卷226 【讲授】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加之安史之乱的破坏,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先前我们已经提到,租庸调制实行的基础就是均田制,也就是大部分的土地得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才能向自耕农征收田租。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的财税来源也就无法稳定,财政收入锐降。 两税法的内容 【提问】如果你是宰相杨炎,你如何说服唐德宗采纳两税法? 【史料阅读】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讲授】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王朝决议要扩大征税对象,将士、农、工、商都纳入其中。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在租庸调制下,政府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而造成财政危机最关键的原因是富人逃避赋税,穷人负担沉重。两税法“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的税收方式剥夺了文士乃至王公贵族免税的特权,将征税的标准定为财产为主;在户籍信息失实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能按照财产收税,两税法重新统计了户籍信息,规定“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让百姓不分主客农商,以现居住地编入户籍;同时,两税法明确规定了征税次数为夏、秋两次,征税名目为地税和户税,解决了各地随意增加征税次数和名目的问题。 两税法的评价 【提问】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但是它在实际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3页上的“问题探究”,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 【问题探究】两税法推行后,有人批评说: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赞《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诗人白居易则出如下诗句: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殿初防其淫,明救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泼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增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集》卷2《重赋》 【讲授】唐朝制定两税法,本意是推行仁政,为民解忧,无奈经过漫长的岁月,贪官污吏得以苟且因循,沉重的苛捐杂税甚至更甚于从前,劳动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悲惨境遇。再好的制度设计仅仅是理想,制度作用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实施,只有设计却没有保障执行的配套措施或者组织,制度就只能以条文的方式存在。 辨析概念,为理解赋税制度作基础。 阅读教材,在对比租庸调制与租调制的异同基础上,思考租庸调制的创新意义。 研读史料,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解决问题,理清两税法实行的主要原因和基本内容。 在比较两税法和租庸调制内容的基础上,代入历史情景,认识两税法的进步性,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结合史料进行问题探究,全面评价两税法。 补充讲解赋税制度相关组成名词,便于学生理解概念。 通过阅读比对史料了解租庸调制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总结能力。 充分挖掘课本材料,强化学生对赋税制度的感知认识。 让学生对两税法的抽象认识在历史情境中形象化,加深血行对两税法意义的理解。 推动学生在史料基础上深刻理解制度创新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课堂小结 【材料】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重视、研究、借鉴历史。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讲授】拒绝历史虚无论,重视、研究、借鉴中国的制度史,以古鉴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完善。 总结反思本课内容,培养历史辩证思维。 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进行教学设计,将社会发展与制度变迁两条线结合起来,突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理念,尤其注重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素养,对教材上的材料深入挖掘,引用了多则史料,提问创设了历史情境,增加了学生活动,进行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 但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活”的制度史研究理论,在“变化与创新”中更侧重于“变化”,在具体制度的教学设计之中,尤其注重制度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多视角的评价。其中涉及的需解读的史料较多,解读时间较长,可能会拉长课时,且史料分析时比较考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操作情况还需根据实际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