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09:0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教材分析
从教科书的四个子目看,“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是对秦朝施政方针的调整,第二子目“西汉的强盛”则详细叙述了汉武帝釆取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第三子目“东汉的兴衰”中光武中兴基本上是西汉政治社会的继续,第四子目“两汉的文化”可视为两汉长期的大一统形成带来了珍贵的遗产。围绕核心概念,本课内容主线如下(见下图) 本课线索确定为“汉家的制度变革”: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是对秦制的因循损益,汉武帝时期的“更策改制”突出了汉家自身的政治建设,两者将西汉从赢弱推向了强盛:“王莽改革”是脱离现实的失败改革;“光武中兴”试图回归汉家制度正轨,但延续了一系列社会矛盾。汉朝统治者的“因时而变”和“更策改制”诠释了改革对国家发展的巨大影响,反映了中华文明在守正与创新中不断演进的历史特征。 单元视角来看,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奠定了基础,如果说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分裂,采取了一系列治国措施,完成了地理上的统一,那么汉武帝时期积极的有为政策,就是推动了大一统国家思想上走向统一。汉朝吸取了秦朝的治国的经验与教训,强化民众对国家认同,完善治国理政的措施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但是秦汉的兴衰给后世启迪与教训,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持续发展。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的学生是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刚刚经历完义务教育阶段,对汉代历史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对楚汉之争、“文景之治”、汉武帝、光武中兴、丝绸之路等与汉代有关的典故、人物有初步的了解。对西汉与东汉的时空关系,以及两汉所处的时空位置具备简单的认知。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能够简单概括和归纳史料的主要内容,并表达自己对史料的理解。但目前高中两汉史的内容与初中的重复内容过多,学生容易缺少获得感,同时知识呈现表面化、碎片化,只有历史事件的明线串联,没有历史发展逻辑的暗线串联。由此容易导致学生历史知识的了解有余,而历史智慧的增长不足,难以通过历史来认识社会、认识现实。
课时内容主旨
汉承秦制,郡国并立之局。汉武帝独尊儒术,设内朝,剪王国,讨匈奴和经济垄断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是“豪强”隐患和社会矛盾导致西汉灭亡。尽管汉祚中兴,但豪族势力膨胀和外戚与宦官之祸终致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两汉文化从一个方面折射出大一统时代的社会风貌。
课时学习目标
运用相关史料,认识汉初巩固大一统的治理措施对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意义;分析两汉的兴衰原因,汲取历史教训,加深对治乱兴衰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举措以及两汉衰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改革对国家发展的巨大影响 第3课的主题在于大一统国家如何“建立”,第4课的主题在于大一统国家如何“巩固”,而从秦到汉的政权更迭中,背后有一种相似的模式在起作用,而且在后世会反复起作用,由此,最终确定本课的重点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举措,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本课的难点为“如何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和改革对国家发展的巨大影响”。重点、难点蕴涵的价值导向确定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央集权下的国家治理模式是历史的选择。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其后岁馀,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於是西北国始通於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於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司马迁《大宛列传》 张骞远征西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司马迁将此行为称为“凿空”?在途中被匈奴扣押,在十余年的监禁生活中不忘使命,也不屈于匈奴的利诱,他坚定的民族、国家信念在汉朝是如何形成和强化的?这种民族、国家、文化心理认同的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我们一起走进汉朝,审视秦灭后,大汉帝国是如何将统一多民族国家重现与巩固的。 梳理两汉的主要时间线索 【通过两汉时间脉络的梳理加强学生时间定位,落实时空观念。】 古代称对未知领域探险为凿空,张骞的出使不仅将零星的民间交流转变为大规模的官民结合交流, 而且他的行动也标志着中原王朝与西域地区的第一次大规模、 大范围的交流, 开辟了未有的领域。 因此, 司马迁用“凿空”一词来高度评价张骞的历史功绩, 意在褒扬他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之道。 点明课文主旨、学习主题,紧扣主线人物张骞开拓进取、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的形成背景,搭建好学习链的衔接,调动学生探究历史的积极性。
一、大国的重建与稳固——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1.汉初统治者面临怎样的困境?又是如何应对的?效果如何?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通过材料总结汉初统治者面临的困境? 困境:经济凋敝、人口锐减、民生凋敝 为改变这一境况,西汉初期采取了什么政策 。 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p20】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以恭俭,孝景尊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初)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廉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班固《汉书》 教师要求学生运用该则史料结合教材说明汉初统治集团“与民休息”的表现和对“文景之治”“美矣!”的理解。 学生借助史料与教材之间的印证关系,说出“与民休息”和“文景之治”的史事表象。在“美矣!”的理解上,教师倡导用辩证的、表象与本质的眼光,鼓励思维发散、观点碰撞。 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促进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的养成。
答:(1)与民休息: 政治:实行郡国并行制,无为治国,尊崇黄老,汉承秦制; 经济: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社会治理:减轻赋税、摇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外交:和亲休战。 (2)“文景之治”,美矣:黄老“无为”的统治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稳定与国家的富强。 但是材料中“国家亡事,非遇水旱”,既说明了小农经济的艰难性,也揭示了文景之治的脆弱性。 而且汉虽然完成了统一,但是一直面临着一个劲敌——匈奴,汉初由于建国初期的困难国情一直对匈奴采取柔和的和亲政策,导致边境隐患日益严重。加之经历几十年的发展,郡国并行制的弊端凸显,诸侯势力大增,“七国之乱”就是例证。 随着民力的恢复导致了豪强的势力随之膨胀壮大,使得社会的土地兼并更加严重、贫富分化等矛盾问题越来越凸显。“无为而治”没有解决内外交困的根本问题,但却为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无为之效: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无为之患:诸侯势大、边境隐患、豪强兼并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
二、大国的强盛——武帝“积极有为”固一统 (过渡)所以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汉武帝不愿当一个守成的皇帝,想有一番作为,迫切想要解决匈奴问题,所以招募大汉使者,远行西域,寻找对抗匈奴的盟友,还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将抗击匈奴,汉朝也自此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安稳局面。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大家可看教科书第22页提供的“西汉形势图”,汉王朝所统治的疆域已初具中国历史疆域的基本规模,疆域的巩固与拓展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汉武帝得以在政治上大展拳脚(“英睿德威韬武略,集权施法独儒尊”)。 一、政治 汉武帝在位的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三个字,那就大一统。有多大一统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这幅《汉武帝时行政区划图》,大家看一下与汉高祖末年相比,能够获取什么历史变迁的信息?(出示图片《汉高祖末年西汉形势图》和《汉武帝时行政区划图》) ①出现了州;郡国并行制(事实上)被废弃;(指导学生从有无的角度来看图) 讲述: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类似的举措还有设十三州刺史、重用酷吏等,另外,汉武帝重用身边亲信,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与丞相为代表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中外朝制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板书:加强集权) ②汉朝的疆域极大的扩张了,河西走廊(后来还有西域)和闽越、西南夷等都被纳入汉的版图;(指导学生从大小的角度来看图) 讲述:最高权力的集中,使得汉武帝能够大举反击匈奴。另外,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还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又对西南夷和南越用兵,将那里纳入汉朝的统治范围。(板书:开疆拓土) 二、经济 但是,这些举措极大地消耗了国力。为了增加收入,支撑这种扩张,汉武帝加强了经济控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汉武帝为了增加收入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文化 讲述: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威胁、反击匈奴,开疆拓土,加强经济控制。这样一种特点是原来的黄老思想是依旧可以配合的吗?于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董仲舒的新儒学就成为了汉代维护统治合法性的理论来源。 董仲舒讲了什么呢?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这里,我们再次用上次学过的方法来解读一下这段史料。首先,从文本的角度,董仲舒提出要维护统治巩固统一,就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其论证的理由是《春秋》这本书主张大一统。其次,从作者的角度,董仲舒的意图实际上是要提升儒家的地位,但是他必须让汉武帝觉得有利于皇权统治,他的意图才有可能实现。最后,从读者的角度,这段话是讲给汉武帝听的,它抓住了汉武帝最关心的问题——加强君权,所以会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为什么董仲舒会以《春秋》为载体? 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意义何在? 【董仲舒的理论针对诸侯王;而相传孔子写定的《春秋》不仅是刘非等当时人熟悉的历史书,也是寄托着统一秩序的政治蓝图;董仲舒主张“大一统”从上古到汉代都一以贯之的规律,不得违背,从而伸张君权,对诸侯王的势力形成了思想约束。】 (过渡)除了用春秋大一统理论来伸张君权,董仲舒还借助“天意”来伸张君权。 材料:“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所以这句话我们用四个字来归纳就是——君权神授,这就解决了君为何独尊的合法性。天下受命于天子,也就是说天下人都要服从天子的权威,我们称之为君权至上。 儒家本来就是创立最早的学派,又全面继承了周王朝的礼乐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董仲舒又糅合了各家思想,形成的新儒学体系就具有了一种传统的神圣性;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理论为皇帝蒙上了一层神圣的魅力和法理依据。所以,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不仅在中央设立太学和五经博士,还在各个郡县建立学校传授儒学。这些举措既促进了各个地方教育文化的发展,无疑也促进了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各个地区对华夏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两汉之文化】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反映在思想上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映到文学上就是汉武帝时流行一种叫赋的文体。汉赋词藻华丽,极度的审美铺陈夸张,既体现出当时文人气度的宏阔广大,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也体现了汉朝统治者的好大喜功;反映到史学上就是“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中国首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诞生,我们今天对汉武帝时代的了解,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司马迁的这本《史记》。受《史记》影响,东汉班固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而这是与当时空前繁盛的大一统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的。 我们说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秦汉大一统的政治、经济形势改变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时期的狭隘文化观,而促使了大一统文化观迅速形成。 (过渡)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摇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者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王莽针对社会矛盾,实施一系列改革,史称“王改制”王莽改制不仅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社会动荡,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经济举措】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颁布算缗、告缗令,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最后适当补充】秦汉时期,中国顺应历史潮流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并不断得以巩固,奠定了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对中华民族长期保持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同一时期,古罗马逐渐统一地中海地区,并建立了罗马帝国,但其与之前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在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野蛮的武力征服,并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认同。因此,这一时期相较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中国在多元一体体的基础上实现了国家统一,并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其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是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的,在世界史上具有领先地位。 引导学生认识到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政策的方向,通过材料、图片理解认识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政策的意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历史解释、感悟张骞的爱国爱家情感,强化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厚植家国情怀素养。
三、大国的困境与分裂——东汉兴衰 请学生自主学习,浏览课本有关东汉中期以后走向衰亡的概况,完成两幅示意图的绘制:东汉兴勃亡忽的曲线图和汉朝400余载的兴亡时间轴。 教师投影学生作品,解读他们所认知的东汉兴亡和汉朝兴衰脉络。 讲述:汉朝皇室后代刘秀在乱世中统一了中国,登基称帝。这就是汉光武帝,因为他建立的汉朝定都洛阳,所以史称东汉。汉光武帝采取柔道治天下的策略,以柔养民、以柔驭臣,以柔治边,实现了光武中兴,具体的有关内容,初中介绍的比较详细,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继位,不能亲政,由太后掌握朝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逐渐长大,不满外戚干政,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有因此掌控朝政,从此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各谋私利,相互斗争,致使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 最终在公元前184年这一年,黄巾大起义爆发。在黄巾大起义的冲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材料1:大凡一个王朝在创业之初都雄心勃勃,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乃至成功之后,就逐渐惰性发作,松懈腐化。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问题1:比较秦朝、西汉与东汉衰亡的原因有何异同,它们的衰亡为后世封建大一统的巩固提供什么借鉴? 秦朝和两汉的衰亡,反映了大一统国家覆亡的模式——农民起义推翻原有的王朝统治,这为后世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提供了借鉴,使统治者认识到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抑制土地兼并、选贤任能、调整制度等的重要性。虽然朝代衰亡了,但朝代衰亡的模式为后世维护大一统提供了借鉴,从另一角度巩固了封建大一统,使“大一统”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之一。 问题2:纵观秦汉的治乱兴衰,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以怎样的启示,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性周期? 【延伸】1945年,黄炎培到访延安,在窑洞与毛泽东对谈,提出了“历史兴亡周期率”。毛泽东应对从容:“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今天我们学习汉朝兴衰史,遥想当年“窑洞对”,民本、民生、民主,是打破周期率的“宝剑”,王朝是舟,人民是水。这里的“民”还蕴含了“人”的历史作用,而不仅仅是制度、措施、观念等。 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以古鉴今,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做好理解历史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联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公民担当,渗透家国情怀素养。
课堂小结 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是对秦制的因循损益,汉武帝时期的“更策改制”突出了汉朝的政治建设,两者将西汉从羸弱推向了强盛;“王莽改革”是脱离现实的失败改革;“光武中兴”试图回归制度正轨,但延续了一系列社会矛盾。汉朝统治者的“因时而变”和“更策改制”诠释了改革对国家发展的巨大影响,反映了中华文明在守正与创新中不断演进的历史特征。 不仅突出了重点,而且搭建了汉代400年历史发展的框架,由一条主线贯穿到底。
作业设计
材料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徒属皆曰“:敬受命”……攻大泽乡。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卷48 材料2:东汉从后期开始,政权主要控制在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手中。这两大集团各谋私利,互相斗争,政治黑暗。东汉后期,宦官掌权,政治更加腐朽……东汉末年,太平道(道教一支)首领张角和他的信徒们在阶级斗争推动形势下走向了革命道路。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3:经过张角的努力,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张角将这数十万人按地区分编为36方,每方各立“渠率”,宣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184年,张角领导农民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各地斗争前赴后继,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1.2.3,分别概括上述二次起义的特点 【参考答案】材料1中“大雨”“道不通”“失期”“法皆斩”“徒属皆受命”“攻大泽乡”等历史信息,说明秦朝刑罚严酷、暴政统治,起义爆发具有突发性。材料2中“从中期开始”,“外戚、宦官各谋私利”,“互相斗争,政治黑暗”,说明东汉政治腐朽由来已久,社会危机长期累积,起义爆发具有必然性。材料3中“众徒数十万”,“编36方”,“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等信息,说明黄巾军起义是利用宗教有组织、有准备的行为。 (2)分析两次起义的异同 【参考答案】两次农民起义都是阶级矛盾危机造成的,都得到了“天下响应”,最终推翻了旧王朝。但具体又有不同:陈胜、吴广起义源于统治危机急剧爆发,与暴政有关;是自发的、无奈的选择;秦朝统治逐渐崩溃,最后刘邦统一天下。黄巾军起义源于政治腐朽、统治危机积重难返,与社会上层的豪强地主乘乱夺权有关;纯粹是农民有组织、有准备发展起来的,动摇了东汉统治基础;但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局面逐渐出现。 【设计意图】意在通过两次农民起义(“秦末农民战争”和“黄巾军起义”),认识“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覆亡的主要模式”,以及辩证地看待古代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引导学生“窥豹一斑”,即“中国古代封建大一统国家的覆亡”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秦朝模式;一种是东汉模式。两种模式都与社会矛盾激化、核心群体的动员、底层民众的响应有关。换而言之,君主专制下的社会弊病将农民逼上了造反的道路,农民则充当了改朝换代的工具。
板书设计
备课反思
1.合理处置教材知识容量大与课时有限的矛盾。该设计没有面面俱到地梳理知识,而是抓住王朝兴亡的主线和大一统国家巩固的主题,做了适当的删减和重组。 2.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该设计用一定时空阈值里的多类型史料,填补教材简约叙述中的史事空缺,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解释,涵养家国情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