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年修订)》中“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处将“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之一;同样,作为指导高考命题的另一纲领性文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也有将“情境”作为“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的规定。因此,我们需要立足历史教科书,设计情境进行引导教学。 以问题引领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设置具有开放性的核心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摆脱思维定式,实现深度学习。本课进行设计时,依托教材,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来突破知识重点、难点;同时将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相结合,使学生了解一些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实现对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 本课借鉴了2023年吴华军和段立强在《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基于实物史料的历史教学实践与反思——以国宝“论语玉烛”为例》一文进行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认识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具体来说,掌握这一时期儒学、道教和佛教的发展,理解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科技发展的新成就,进一步体会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掌握这一时期中外交流情况,体会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为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中的第8课。包括四个子目: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自秦汉大一统后,中国进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时期和隋唐大一统时期的历史,这段历史大体经历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的制度建设、民族交融、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成就均为隋唐时期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本课属于文化史的内容,时间跨度长,从公元3世纪到10世纪。主要介绍了三国至隋唐时的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的新成就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突出这一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第一子目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讲述西汉至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的发展与交流,尤其是儒学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吸收佛道思想谋求发展的努力。教学中需要厘清西汉至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发展融合的变化关系。第二、三子目讲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教学中需要列举归纳新成就的具体内容。第四子目,讲述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教学中引导学生开放讨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有关三国至隋唐时期相关史实知识,对于此时期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已有了解。本单元前3课介绍了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政政治经济设社会特征,为本课文化方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思维能力、史料阅读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但是,他们对与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化新成就的表现去认识新成就产生的原因、特点和价值,系统把握知识,形成对这一时期文化特征的整体概览,进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文化自信心。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梳理三国至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脉络,总结文学艺术和科技等领域的新成就,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阅读文字史料并结合实物史料,分析唐朝思想文化领域发展的特征;通过阅读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和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认识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新成就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问题探究、鉴赏和分析文学艺术作品,了解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的变化特征,认识社会变迁对思想文化的影响,体会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培养唯物史观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通过研读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材料,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心,涵养家国情坏。(家国情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城就;儒学、道教与佛教关系的发展历程 (二)教学难点 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的特点及其社会条件;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历史图示教学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史料研读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视频导入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介绍文物“唐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及酒令筹”一集中,丹丘生与岑夫子对话的内容:“好东西,银鎏金,錾刻技艺,缠枝纹、飞鸟时隐时现,这上面的盖子形似莲花,颇具禅意,可是这下边的金龟?”“金龟是道教的神物,四灵之长。” 引导学生思考,莲花和金龟分别是哪两个教派的代表和象征?(佛教和道教) 提问:为何道教和佛教的典型形象会出现在唐朝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酒具上呢?这件国宝对我们研究隋唐文化又有那些价值呢?教师进而引导学生走进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的学习。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以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片段导入,通过“论语玉烛”这一文物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信仰危机——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回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的脉络。提问:你觉得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乱世)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一“乱世”的具体特征:政权更迭;战乱频发……那么在这样一个乱世生存的人们,他们过得如何?(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乱世这下,这群苦难的人们该如何支撑自己活下去呢? 由此导入“儒学危机”。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一书中说到,苦难的人们只有两条路,除了极少数人的反抗,绝大多数人选择借助宗教信仰寻求心灵安慰。那当时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信仰是什么?(儒学,汉武帝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从此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提问:传统的儒家信仰还能否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呢?(儒学不再能满足乱世中人们的需要) 材料二: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传统儒家信仰体系出现危机,身处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迫 切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佛教和道教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由此导入佛教与道家的发展。 2、信仰冲突——佛教与道教的大发展 先梳理佛教的发展线索。佛教在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盛行,并渐趋本土化。武则天时期佛教传播日广,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禅宗。 接着,梳理道教的发展线索。道教在东汉末年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唐朝时,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此外。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魏晋时期,佛教、道教为何会盛行? 材料三: 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神游,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社会: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人们缺乏精神寄托。(2)佛、道:佛教和道教注重解决人生的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3)儒学:儒学自我伦理体系缺陷不完备,不能适应社会现实需要。(4)统治者:统治者借助宗教巩固自身统治。 种种因素促成下,佛教发展逐渐达到鼎盛,但是,佛教的大肆盛行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问题。 材料四: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南史·郭祖深传》 佛教获得了大发展之后,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从事生产,严重影响到了政府财政收入,危及现实统治。这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反佛的声音。 经过反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3、信仰重构——此消彼长与三教合流 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君主由于不同的原因在三教之中各有偏重,但就总体趋势而言,三教基本上并行不悖。并且随着社会局面趋于统一稳定,儒道佛主逐渐由鼎立走向融合,三教相互吸收,共同发展,促进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开放、多元与繁荣发展。 回到课程开始的问题:为何道教和佛教的典型形象会出现在唐朝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酒具上呢?(唐代思想领域多元并存,儒道佛三教融合,共同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提问:这件国宝,在我们研究儒学、道教和佛教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史料价值呢?(作为一件出土文物史料,它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最终使我们得出这一时期儒道佛走向融合的观点,也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回顾旧知,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脉络,归纳时代特征,思考问题。 学生阅读史料,回答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儒学危机出现的原因。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教师讲授,掌握佛教、道教的发展,了解这一时期魏晋玄学的产生。 学生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从社会、佛道、儒学、统治者等方面思考、总结原因。认识到思想文化是特定时代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构建儒学、道教与佛教此消彼长并逐步走向融合的发展框架,体会这一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繁荣,得出问题答案。 通过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 提升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使学生掌握魏晋时期佛道盛行的原因,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渗透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素养培育。 解答课程开始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国宝“论语玉烛”作为出土实物史料,对研究唐朝的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文学艺术与科技 的繁荣 1、文学 梳理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学方面的发展成就:建安文学、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以及田园诗。 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提问:为什么同样生活在唐朝,他们的诗风却截然不同 (诗歌反映诗人的个人际遇和主观认识,更折射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变迁) 书法 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 绘画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雕塑 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科技 梳理教材内容,完成表格。 【探究】三国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学艺术与科技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文艺与科技繁荣提供物质基础;(2)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官僚制度的成熟提供人才基础;(3)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文艺和科技发展提供社会条件;(4)民族交融和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为文艺和科技的发展提供文化基因。 结合时代背景,思考问题,感受诗歌的史料价值。 阅读教材,结合教师讲授,梳理这一时期文学、书法、绘画、雕塑等领域的发展成就。 结合所学,从经济、社会、人才、文化等方面思考问题。 学生掌握必备知识,知道文学、书法、绘画、雕塑领域的典型代表和发展成就。 认识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三、中外文化交流 与佛教相关的文化交流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当时为了求得佛教真解,一些中国名僧西行取经。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佛教的发展也影响到周边国家。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 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 一位高僧,他回国时携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 介绍“唐招提寺”。 2、其他文化交流 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 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 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 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 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结合地图,了解这一时期与佛教相关的中外文化交流。 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状况,感受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的贡献。 通过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感受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的贡献,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深化家国情怀素养。
课堂小结 纵观本节课,文化始终是时代的反映。“从魏晋至盛唐,文化运动具有一种整体性特质: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具有一种开拓性,即在挣脱两汉儒学独尊的文化模式后,多元发展,不断地创立文化新念、开辟文化新领域。而盛唐文化则具有一种“集大成”性,即在淘汰、吸收、再创的机制中,将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开拓推入成熟、丰艳的境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灿烂辉煌,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值得我们自豪! 倾听教师讲述,思考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特征。 总结全课,感受文化始终是时代的反映,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教学反思
本课紧以问题引领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创设情境,设置具有开放性的问题,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核心素养的渗透。 此外,本课颇具新意,以文物“唐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及酒令筹”为线索,兼顾各种文字史料,通过史料分析,带领学生探究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发展,使学生体会史料价值,掌握史料使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但由于本节课时间跨度较长,且涉及的史实较多,具体知识点也存在讲解不够深入、具体的情况。此外,在问题设置、逻辑关联上仍有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