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与解读
课标内容: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的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及其意义。 课标解读: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成果与影响、政治变动情况,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视角分析,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变法运动的必然性;知道老子、孔子的学说和孟子、荀子等人主要思想,再此基础上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民族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各领域的重大变动,这一时期的列国拓疆、华夏认同、小农家庭经济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以及大一统观念的逐步确定,为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课的核心关键就是“大变动”,通过设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四个子目,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民族关系上的重大变动,这四个子目紧密联系,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在思想领域表现为“百家争鸣”;同时,本课还突出强调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概念。
学情分析
已知: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政治变动、商鞅变法和百家争鸣等史实,对本课涉及的春秋战国大变动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基本了解。 未知:高一学生尚未全面掌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且本课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各内容之间联系紧密,学生难以理解史实背后的深层逻辑关联和春秋战国的大变动对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作用。 想知:高一学生的求知欲望比较强,思维活跃,对于思考历史发展背后的因果关系有着一定兴趣。 能知:高一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到抽象水平,能考虑事物的发展变法和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够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对因果关系做出初步分析。
教学目标
通过解读地图和史料,学生能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动荡、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繁荣等基本史实,理解华夏认同产生的原因,直观深刻地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各领域的大变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通过教材和史料分析,学生能够知道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这一时期经济变动对上层建筑的变革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动,学生能够理解其对于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奠基作用。(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战国时期变动的必然性(变法的原因) 难点: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领域大变动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春秋战国大变动对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
教学策略设计
主题立意 本课程设计以学习目标和课标要求为导向,围绕两条线索进行教学。其一,围绕唯物史观的相关概念,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分析本课重点内容之间的关系;其二,围绕本单元的大概念,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系列大变动为其建立奠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思想和民族基础。 本课程将围绕春秋战国的大变动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采用问题链形式,整合教学内容,以四个板块开展教学,分别是纷争中趋一统,交融中求统一,变法中阶级易,争鸣中存共鸣,力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精准落地。
教法学法 本课采用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通过整合教材与史料探究、教师讲授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史料研习,掌握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教师讲授】对比春秋开始至秦国建立这两个时间截点在疆域状况、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民族观念上的变化,简要讲述春秋战国发生了大变动,在此变动中孕育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分享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引导,使学生认识春秋战国的大变动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一、纷争中趋一统——政治之变 思考一:诸侯纷争下政治混乱有什么变化? 【出示史料】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 材料二: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左传》 材料三: 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资治通鉴》 【答案预设】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思考二:对比地图,春秋战国的混乱中产生了哪些新变化? 【教师讲授】梳理春秋战国的重大事件发展时间脉络,引导学生对比《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 【教师讲授】少数部族融入了华夏族,在春秋时期,华夏与少数部族之间界限分明,有着华夷之辩,但是随着双方的冲突、交往交融,华夏观念被周边民族所认同,作为华夏国家的赵国也积极学习“蛮夷”国家的“骑射,各族同原共主的观念得到发展,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答案预设】局部统一、民族冲突交融、北方部族融入华夏 阅读史料,思考政治混乱发生的变化。 阅读地图,对比地图中诸侯国、长城等的变化。 观察地图,思考产生的新变化。 通过史料阅读,使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提高学生的史学阅读和信息提取能力。 通过回顾时代发展脉络和阅读地图,使学生明白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孕育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回扣本课大概念。 使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华夷观念的转变。
二、交融中求统一——经济发展 思考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何表现? 【出示材料】出示有关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实物史料,出示各国水利工程建设图。 【教师讲授】农业的发展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促进春秋战国时期工商业的繁荣。 【出示材料】 【答案预设】①冶铁技术出现,铁犁牛耕开始推广;②各国兴建水利灌溉工程;③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④商业贸易活跃,货币广泛流通,出现繁荣的中心城市。 【教师讲授】总结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并分别从唯物史观和对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影响 对影响进行说明。 观看有关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实物史料和水利工程建设图。 阅读文字和实物史料,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商业的发展情况。 合作探究,从唯物史观角度和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影响的角度思考春秋战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分析史料,使学生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 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认识到要以不同来源 、不同类型的史料加以互证,树立孤证不立意识,培养其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使学生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培养其唯物史观的观念。
三、变法中制度易——群雄变法 结合所学知识,匹配各国变法 思考四:商鞅如何变法?其变法措施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有何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连线匹配。 结合教材,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并说明变法措施对于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作用。 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变法大势。 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基本知识,理解其对于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作用。
四、争鸣中存共鸣——百家争鸣 【合作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动如何推动了百家争鸣? 【教师讲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在政治、经济发生了大变动,原有的社会秩序瓦解,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统治者纷纷招揽人才变法,促使贵族没落,“士”阶层转型,同时私学兴起,知识分子提出治世主张,促进百家争鸣 思考五:面对混乱局面,各先贤有何有何主张? 【教师讲授】孔子是没落的旧贵族,所以他提出的思想代表旧贵族利益,不符合新地主阶级的利益。 思考五:面对混乱局面,各先贤有何主张? 【教师讲授】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思考六:百家争鸣中的“共鸣”有何体现? 【教师讲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逐渐转变为各家相互学习、相互渗透、互相融合,争鸣中存共鸣,天下一统观念成为各学派的共识,体现先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结合所学知识,合作探究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动如何推动了百家争鸣。 结合教材思考孔子、老子等先贤提出的主张。 结合教材,概括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主张。 思考百家争鸣中体现的共鸣。 结合所学,阅读史料所学,思考百家争鸣的意义。 通过分析社会大变动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培养其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使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变化的内容。提高其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阅读史料,使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家中的思想共鸣。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的统一趋势。 通过阅读史料使学生理解百家争鸣的意义,并培养其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课堂小结 回忆所学,和教师共同归纳本课重点。 使学生形成本课的知识体系,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动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奠基作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采用了大概念“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奠基”为主线进行设计,坚持五位一体的原则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并突出唯物史观的培育。但是学生活动的落实还有待提升,知识性的讲解过多,这些都是日后要努力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