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以陆贽宗族为例》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微观史学”作为一种史学观和方法论,主张通过各种微小的人物、事件、事物等窥探整体的历史,在历史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以小见大的重要角色。历史教学中利用人物将课程内容有机串联起来,不但能够增强历史课程的创新度,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理清课程内容与逻辑,推动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本课教学设计拟以大唐名相陆贽宗族发展历程串联课程内容,利用陆贽宗族发展历程探寻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课标分析:初中历史课标对本课相关内容要求是:了解科举制度创建等史事,从制度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高中历史课标对本课要求是: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的新成就。初中课标强调的是对制度内容的了解、记忆,上升到高中强调的是梳理制度演变的基本历程,认识制度的产生、发展具有渐进性的特点及其变化创新之处,理解制度的变化创新对隋唐盛世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教学内容分析:宏观分析:初中历史教材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有所涉及,但仅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对赋税制度基本未编写;以往不同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赋税有所编写,但较为分散,并未成系统。选必教材利用2课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赋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阐述,补充了必修教材。中观分析:本课向上承接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发展脉络,向下影响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以及宋元明清的制度完善。具体而言,第一,本课虽题为隋唐制度,但涉及夏商周到大唐千年历史之内的制度演变历程。隋唐制度可追溯至前朝时期,特别是魏晋南北朝制度对隋唐影响深远。第二,制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据国情不断完善革新。隋唐两朝统治集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制度方面进行了革新,以适应统治的需要。第三,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对国家社会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进步。隋唐制度的变革对于推动隋唐盛世的形成有着重大意义。微观分析:本课共有三子目内容,分别阐述了选官、做官、养官的相应制度。第一子目《选官制度》阐述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科举制的基本演变历程及其影响,选官制度在方式、标准、形式等方面产生变革,这里需要教师补充夏商周到魏晋之间的选官制度,使得历史讲述更有整体性、连续性。选拔出官员后进入中央、地方机构任职参与政务,过渡到第二子目《三省六部制》,阐述了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的基本形成历程、机构职责及其影响,这里需要教师回顾秦汉时期的中央机构,结合三省位置图动态阐述机构的运作。官员的履职以及机构的运作需要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进而过渡到第三子目《赋税制度》,阐述了魏晋至隋唐租庸调以及两税法的基本演变历程、内容及影响,这里教师需要回顾秦汉时期的人头税、土地税,结合问题探究部分分析两税法的利弊。学习拓展部分展现了唐代的法律制度,可以结合选必教材讲述唐代法律的内容、特点及影响,拓宽学生视野。学生情况分析1.已有基础:高一学生在初中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制度史有所学习,存在着一定的知识基础;利用现代网络等资源对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历史事件、人物等有着形象的记忆背景。2.待解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对九品中正制、两税法、陆贽生平事件等知识尚未了解认知;整体的历史知识、思维体系尚未构建成熟,历史核心素养有待提升。
考情分析
本课内容在高考中属于重点考察内容,选择题、简答题均会涉及本课内容。立足教材,呈现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深入考察学生对于制度史知识的理解应用,检测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史料实证等素养。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陆贽宗族发展历程看隋唐时期选官、做官、养官制度变化与创新。立足初中基础和教材内容,梳理夏商周至隋唐时期选官、做官、养官制度的基本演变历程、具体内容。(时空观念水平3、唯物史观水平2)结合文字、地图等资料深入分析科举制、两税法的影响,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模式,认识到隋唐制度变革对于隋唐盛世形成的重要意义。(史料实证水平2、历史解释水平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制度并非一成不变,制度的背后离不开人,依据国情而革新制度,坚持求变、求新才能推动个人与国家的进步发展。(家国情怀水平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两税法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变化与创新之处;教学难点科举制、两税法的影响,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模式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与课件、黑板、粉笔(二)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演示法;问题链教学模式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料研读法
主要参考资料
1.[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3.[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6.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教学线索思路
(一)教学明线:大唐名相陆贽宗族发展历程。(二)教学暗线:从选官到做官再到养官层层递进。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一、初入仕途看选官制度:选官制度 介绍浙江嘉兴陆宣公祠以及大唐名相陆贽的简要履历,并提问从陆贽宗族中会剖析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从他的辛辣文笔中我们对隋唐经济制度变革会有什么样的体会呢?从而引出新课,推动下一步教学。1.1魏晋南北朝之前如何选官?依托《元和姓纂》追溯陆氏的早期起源,简要梳理从夏商周到秦汉选官制度、方式、标准的变化。最后发问察举制为何会衰落?1.2九品中正制因何产生?如何运作?有何影响?利用《晋书·卫瓘传》和三国陆逊家族史料讲授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运作流程以及出现的影响。1.3科举制因何产生?如何发展?有何影响?结合陆贽生平等相关史料讲授隋唐科举制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影响。1.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之处何在?列表格对比夏商周到隋唐时期选官制度在方式、标准、权力等方面的不同,得出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之处。 学习魏晋南北朝之前出现的三种主要的选官制度。结合教材和史料学习九品中正制产生背景、运作,辩证分析该制度的影响。结合教材和史料学习隋唐科举制产生背景、运作,辩证分析该制度的影响。对比选官制度的不同之处。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明确本课教学明线。培育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素养,辩证思维能力。培育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素养,辩证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比分析能力。
二、宦海沉浮探做官:三省六部 依据《旧唐书·陆贽传》整理陆贽在三省六部任职经历,发问其进入机构后如何做官,推动进一步的教学。2.1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官制如何演变?结合图示,引导学生回顾秦汉时期中央机构的内容及演进。2.2三省六部制如何运作、完善?结合图示剖析三省六部运作模式及其完善。2.3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影响?结合三省六部制运作模式,分析其特点;利用陆贽等资料剖析其影响。 熟悉陆贽在三省六部的任职经历,创设时空背景。回顾之前知识,与本课内容搭建联系。结合教材和图示,梳理三省六部运作模式。结合图示、史料分析三省六部特点、影响。 培育学生时空观念素养。培育学生史料实证、辩证思维能力。
三、辛辣文笔思养官:赋税制度 讲授陆贽文笔辛辣,发问他是如何评价赋税制度,从而引出第三子目。3.1租庸调制如何演变?结合图示讲授租庸调的概念,阐述其联系与演变。3.2探究两税法为何推行?有何内容?结合教材与史料阅读,讲述两税法实行的背景、内容。3.3两税法有何变化创新之处?影响如何?在前期讲授基础上,结合史料引导学生分析两税法在种类、内容、标准、人身控制方面的变化与创新之处,剖析其影响。 结合教材和图示,理解租庸调概念及其演变历程。合作探究学习两税法的背景、内容。结合教材与史料,剖析两税法变化与创新之处和其积极、消极影响。 培育学生合作精神、意识,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提高学生对比分析、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课堂小结 回顾陆贽宗族总结本课所学,阐述制度变革对于隋唐盛世形成的重要意义。强调制度离不开人,需要依据国情而革新制度,创新是个人与国家进步的重要因素。 明确制度变革对于隋唐盛世形成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创新变革意识,培育家国情怀素养。
教学评价
1.教师评价:(1)学生能否自主梳理中国古代选官、做官、养官制度的演变历程;能否深刻理解科举制、两税法等制度的重要影响(2)学生能否理解九品中正制、租庸调、均田令等概念性问题;(3)学生能否认识到制度并非一成不变,制度的背后是“人”,能否树立创新意识,涵养家国情怀。2.学生评价:(1)课堂问答,反馈是否跟进教学进度,是否对课堂问题有所思考;(2)作业测评,检测知识是否扎实、深入理解(示例):(2021·全国甲卷·27)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设计反思
关于陆贽的相关资料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一些重难点问题,还需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资料展现给学生。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