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主题化”课堂教学,就是把历史学习内容设计成单个或多元化的“主题”,重新规划和整合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以“主题”立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引,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设计实效化的教学环节,使教学逻辑严密、紧凑,以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内涵、增强历史教学育人功能。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教材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以“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题,可见该单元主要围绕“文明”和“国家”进行阐述。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是“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第二子目是“从部落到国家”,第三子目是“商和西周”,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从石器时代到夏商周时期文明的发展和国家治理模式的演变。本课作为高中历史学习的第一课,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史观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本课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和大一统国家治理模式的渊源有巨大意义,因此,纵观本课的内容,可以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逐渐发展以及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国家治理模式的不断演进两个角度来展开教学。第一子目主要是让学生区分不同时代的时代特征,了解我国多元并行的原始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第二子目主要是学习早期国家产生的条件和特点,本课为了方便教学,对课本内容进行了调整,将部落联盟、阶级社会产生与国家的形成放在一起进行学习,将夏商周作为第三部分,对早期王朝的发展演变进行专门的学习。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一学生 经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早期人类的特征以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文明发展演变的规律并没有系统的学习,主要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对于夏商周时期的历史知识也掌握的比较浅显,并未从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角度观照这段历史。同时,高一的学生对于长时段历史规律的分析与总结能力不足,但是其阅读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较之前有所成长,因此本课要重点关注文明发展和国家治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学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特征,认识早期国家治理模式的特点。2、能通过分析石器对于生产的作用,了解石器是划分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认识生产力发展对历史进步的意义,同时通过分析查海遗址,了解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特征。(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3、能通过分析“龙”出土文物的特点,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演变的基本规律,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认识以及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认识。(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4、能通过分析红山玉文化、陶寺遗址,理解文明产生的标志,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理解传说与历史之间的关系。(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5、能通过分析二里头遗址,理解广域王权国家与部落治理模式的不同,并通过甲骨文、铭文与传世文献的互证,理解商周时期国家治理的特点;通过舞龙的历史渊源理解早期农耕文明的特征。(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文明的多元性与早期国家的特征。教学难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溯文明之源探文明之迹观王朝之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对比中西方的“龙”引入新课 回忆“中国龙”的象征意义。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溯文明之源 提供“中华第一龙”出土地查海遗址的史料,让学生结合课本,分析查海遗址所处的时代。呈现出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分析磨制石器的特点以及其与原始农业的关系。多媒体上改编课本地图,展示新石器时期不同龙文物遗址出现的时间、分布的范围以及文物形态特征 根据课本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分析查海遗址。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理解石器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3、分析龙起源的特点,以“龙”为抓手理解多元发展的原始文化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理解生产力进步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培养唯物史观。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二、探文明之迹 提供红山玉文化的文字与图片史料,提问玉器的特点和功能以及象征意义,进而引出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2、陶寺遗址与“尧都”的关系为例,分析传说与历史之间的关系,陶寺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具有早期国家的特点。讲述三皇五帝传说与出土文物的关系,呈现传说背后反映的区域文化交流与碰撞、部落联盟与争战的历史现象。 1、根据玉器的特点与功能,分析玉器作为陪葬品体现出阶级的产生和公共权力的意义。尝试史料互证,分析陶寺遗址的时代特征,理解传说与历史的关系。3、通过分析文物和传说的关系,理解三皇五帝部落联盟与争战背后的文化碰撞现象。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通过分析陶寺遗址,加深对于早期国特征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互证史料的能力。
三、观王朝之象 龙形牙璋是体现出二里头遗址广泛的文化影响力的代表性文物,展现龙形牙璋的形态含义与影响范围,帮助学生理解广域王权国家与方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展示甲骨文中的龙字,分析龙字顶部的“王冠”所象征的王权含义,展示甲骨文《合集》中的内容提问商王朝统治的特点。展示青铜铭文、诗经以及青铜礼制,引导学生理解分封制的内涵和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分析龙形牙璋的内涵与影响范围,理解二里头国家广域政治文化的影响力,体会国家治理与影响力的发展变化。根据甲骨文的内容,分析商王朝统治的特点。3、阅读文字史料和示意图,分析西周统治的特点,对比夏商周时期对地方的管理措施,理解早期国家治理的发展趋势。 站在国家治理的角度分析夏商周时期的治理模式、文化认同的发展变化,站在长时段、宏观的角度理解历史变迁的特点与意义。
课堂小结 溯文明之源:理解中国原始文化的多元格局和中国原始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趋势2、探文明之迹:分析文明产生的标志与文明在中原的交流与汇聚3、观王朝之象:探究夏商周早期国家的统治的特点。
教学反思
本课以“龙”为抓手,通过探究含有龙元素的文物的形态、分布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进而探究早期国家在文化影响和地方治理方面的发展。从整体上看,本课补充的史料较多,对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可能会存在课外知识与课本内容无法完全对应的情况,教师需要时刻注意提醒学生关注课本基础知识,理解史料背后的基础概念,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并举,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历史学核心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夯实历史基础知识,加深对于关键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