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10 12:2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而且还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
同时,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它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具有重大作用。
  我们学习了行星地球,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学生回答: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也是整个宇宙中唯一确知有生命的天体)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我们从这节课开始探讨地球上的大气。
新课导入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
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之外的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25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氧气和氮气总共占总体积的99%。
组成成分 作 用 干洁空气 氮(78%)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21%) 维持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
氩(0.93%)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0.038%)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吸收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温室效应)
其他—臭氧 吸收太阳紫外线,使气温升高:保护地球生物。
水汽 水汽的相变,产生了一系列天气现象,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固体杂质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请问原因是什么?
非洲东部是高原,海拔高,大气中氧气含量低,人们适应了缺氧的环境,运动员对无氧运动的耐力强。
在缺氧环境下训练,锻炼运动员的缺氧耐力。
地球内部是可以分层的,那外部大气是否也可以分层呢?依据是什么呢?
温度?
密度?
运动状况?
二、大气分层及各层特点:
1、对流层:大气圈的最底层(0~12千米)
温度变化: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递减,对流层顶部可以降到零下60摄氏度。
结果: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对流运动。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部到(12千米—(50-55))千米高空。
温度变化:平流层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升高,尤其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原因:因为平流层的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使得大气增温的原因,臭氧层的范围大约是22-27千米。
结果:平流层上热下冷,因此不易对流,以平流为主。
3、高层大气:平流层(50—55千米)以上的大气,统称为高层大气。
温度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上升。
原因: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其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开始上升。
高层大气
高层大气
平流层以上的大气,统称为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其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开始上升。
在80-120千米的高空,多数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燃烧,成为流星;
在80-500千米的高空,存在若干电离层,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影响。
高层大气的空气密度很小,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空气经常散逸到宇宙空间,被认为是大气的上界。
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3)2003年10月,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A.气温在-50℃到20℃之间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
B
D
C
谢谢观赏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