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记宝典】期中期末复习 第4章-中图2024版七上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读记宝典】期中期末复习 第4章-中图2024版七上地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10 09:1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图2024版七上地理期中期末复习读记宝典(4)
第4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 一 节 地势与地形
1. 中国的地势特征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阶梯等级及界线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盆地、高原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一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平原
(3)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沿坡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对农作物、 森林、牧草的生长极为有利。
②对交通的影响: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③对水能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 中国的地形特征
图4-1-1
(1)我国地形特征:
①地形类型多样: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地形。
②山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 的2/3。
(2)我国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走向 最北一列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中间一列 昆仑山脉—秦岭
最南一列 南岭
东北一西南走向 最西一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一雪峰山
中间一列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最东一列 台湾山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续表)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南北走向 最北一列 贺兰山
中间一列 六盘山
最南一列 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巨大的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 总 结 归 纳 ] 分 界 山 脉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脉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祁连山脉 河西走廊 柴达木盆地
秦岭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南岭 江南丘陵 两广丘陵
(3)我国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
①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图4-1-2
名称 位置与范围 地形地势特征
范围 所属阶梯 所跨省区 平均海拔 地势起伏
青藏 高原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 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之间 第一级 阶梯 青、藏及 四川西部 4000米 以上 有“世界屋脊”之称
(续表)
名称 位置与范围 地形地势特征
范围 所属阶梯 所跨省区 平均海拔 地势起伏
内蒙古 高原 大兴安岭以西、祁连山脉 以东,北至国界,南至长城 内蒙古大部 分,甘、宁、 冀一部分 1000米 左右 广阔坦荡
黄土 高原 太行山脉、祁连山脉、长 城和秦岭之间 第二级 阶梯 晋、陕、 甘、宁 1000~ 2000米 沟壑纵横
云贵 高原 云南省东部和贵州省大 部分 云、贵 1000~ 2000米 崎岖不平,石灰岩 广布
②四 大 盆 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图4-1-3
名称 位置 特点 所属阶梯
塔里木盆地 新疆境内天山山脉南侧 我国最大的盆地 第二级 阶梯
准噶尔盆地 新疆境内天山山脉北侧 多荒漠、戈壁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部, 青海省境内 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第一级 阶梯
四川盆地 四川省东部 内部低山丘陵起伏,西部的 成都平原地势较为平坦 第二级 阶梯
③三 大 平 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图4-1-4
名称 成因 特点
东北平原 由松花江、嫩江和辽河冲积而成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华北平原 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黄河是塑造 华北平原的主力 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 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 东西狭长,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④三 大 丘 陵
我国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气温
(1)气温的变化
①气温日变化: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
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气温年变化: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
地点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北半球 陆地 7 月 1 月
海洋 8月 2 月
南半球 陆地 1 月 7 月
海洋 2月 8 月
(2)等温线的特点
①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小。
③等温线闭合的地方,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则是高温中心。
④等温线如果向气温低的地方凸出,则表示该地气温高于周围气温;如果向气温高的地方凸出,则表 示该地气温低于周围气温。
(3)我国的气温分布
①冬季:1月0℃等温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 律是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②夏季:除青藏高原及个别地区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2.中国的温度带
我国温度带分布图 图4-2-1
温度带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农作物 耕作制度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小麦、马铃薯 一年一熟
中温带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小麦、亚麻、大豆、甜菜 一年一熟
暖温带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塔里木 盆地、河西走廊 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温 带水果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续表)
温度带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农作物 耕作制作
亚热带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 地、云贵高原和珠江三角洲 水稻、小麦、亚热带经济 作物 一年两至三熟
热带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一年三熟
青藏高原 高寒区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青稞 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3. 降水
(1)含义: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统称为降水。
(2)分布
①季节: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且高温期与多雨期 一致。
②空间: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差异很大。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东部多,西部少,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分布,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一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一线分布。
4.中国的干湿区
我国的干湿区分布图 图4-2-2
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干湿状况,主要分布地区及天然植被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湿润区 一般年降水量>800毫米 年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 部、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
半湿润区 年降水量>400毫米 年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 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 林 、 草原
半干旱区 年降水量>200毫米 年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 大部分 草原
干旱区 年降水量<200毫米 年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高原西 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多荒漠
第 三 节 天 气 与 气 候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项 目 含义 描述 特点
天气 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状况 经常用风雨、阴晴、冷热等来描述 时刻在变化,持续时间短
气候 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 用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 气平均状况来描述 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温馨提示]判断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描述的是不是气候,可以通过其中一些关键词来确定,如果有 “一年”或者“四季”等表示时间比较长的词语,描述的就是气候。
2. 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蓝色部分表示海洋,绿色或棕色部分表示陆地,白色部分表示云团。
(2)常用的天气符号:
晴 多云 阴 雾 小
中 雨 大 雨 暴雨 雷阵雨 冰 雹
雨夹雪 小 雪 中雪 事 大雪 霜 冻
台风 沙尘暴 六级风 霾0o 冻( 雨
图4-3-1
3. 中国的气候特征
图4-3-2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①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西北内陆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 同期 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 ℃以上),夏季高温多雨 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 和旱季(11月至次年2月) 滇、粤、台三省南部和海南省
高原、高山气候 冬寒夏凉,降水少,有的地区甚至终 年被冰雪覆盖 青藏高原、天山和横断山脉等地
②原因:我国跨纬度广,海陆位置差异大,并且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也增加了气候的多样性。
③影响:为我国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及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世界上多数动植物在我 国都有适合生长的地区。
(2)季风气候显著
①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区别
季风 风向 源地 性质 影响
冬季风 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 寒冷、干燥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风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印度洋和太平洋 温暖、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
②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 东一线。
③影 响 :
利:季风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这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自然条件。许多对热量条件需 求较高的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要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种植区的纬度偏高。
弊:季风常常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洪涝、干旱、寒潮等,对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 影响很大。
第 四 节 河 流 和 湖 泊
1.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
(1)河流的分类
分类 定义 分布 示例
内流河 不能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区:供给内流河河水 的区域) 多分布在西北内陆, 多为季节性河流 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 流河)
外流河 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区:供给外流 河河水的区域) 受季风气候影响的 区域 长江、黄河等
(2)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风盛行时,雨季来临,河流水位上涨,形成汛期; 冬季风盛行时,气温下降,淮河以北的河流普遍有结冰的现象。
(3)我国的湖泊
我国湖泊众多,著名的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湖泊是调节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库,不 少淡水湖泊通过水道与江河联通,对河流的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 黄河
(1)概况
图4-4-1
(2)上、中、下游特征
流域 特征
上游 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黄河流域降水集中在7、8两月,汛期持续时 间短。此外,黄河还有凌汛这一特殊水文 现象
形成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中游 汾河和渭河是中游的主要支流
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 大量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拾高,形成“地上河”
在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3)黄河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经济发展 黄河干流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上游。目前,国家对黄河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已陆续建成龙羊 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多座水电站,促进了流域经济的发展
农业 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当地人们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大力发展农业,流域内的小麦、 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宁夏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被誉为“塞上江南”
矿产资源 钼、铝土和稀土的储量居全国前列
山西、陕西、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
河南、山东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可观,发展潜力很大
(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
上游 建立自然保护区,着重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中游 开展大规模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
下游 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治沙与防洪并举,并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生态治理
3.长江
(1)长江概况
图4-4-2
图4-4-3
源头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注入海洋 东海
长度 干流全长约6300余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我国第一长河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湘江和赣江,最大支流是汉江
上中游分界点 宜昌(湖北) 中下游分界点 湖口(江西)
流经省区 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上中下游特征
流域 特征
上游 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河水奔流在高山峡谷之中, 水流湍急。位于云南省的虎跳峡是长江上游最著名的峡谷之一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 丰沛,多暴雨。长江干支 流水量大,汛期长。长江 流域的洪水多由暴雨引 起,容易泛滥成灾
中游 荆江一段的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 称。此处河水流速变缓,泥沙容易淤塞,造成 水流不畅 中下游河道拓宽,湖泊 星罗棋布,水系纵横交 错,水量很大
下游 江阔水深,水流缓慢,利于航运
(3)长江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交通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分列南北,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终年不冻,航运条件极为优越,是我国最重 要的内河航道,被誉为我国的“黄金水道”
水能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葛洲坝、丹江口、三峡和白鹤滩等,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起着巨 大的促进作用
作物 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产量丰富,油菜籽、芝麻、茶叶等的产量均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其他 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生生物资源也很丰富
(4)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①治理:在上游从源头系统开展生态保护与环境修复,在中下游强化重点领域污染治理,推进长江上 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加强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资源 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
②开发: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 区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第五节 重要地理分界线及主要分区
1.秦岭一淮河线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①秦岭—淮河线大体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一致。
②秦岭—淮河线大体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③秦岭—淮河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④秦岭—淮河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秦岭—淮河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线北侧 秦岭一淮河线南侧
冬季河流有无封冻 有 无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干湿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续表)
比较项目 秦岭一淮河线北侧 秦岭一淮河线南侧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甜菜等 水稻、甘蔗、油菜等
河流 流量小、有结冰期 流量大、无结冰期
地形 以高原、平原为主 以盆地、丘陵为主
2. 四大地理区域
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特征的差异,把我国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 藏地区。
(1)自然环境差异
比较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分布范围 秦岭—淮河线以北 的季风区 秦岭—淮河线以南 的季风区 我 国 西 北 的 非 季 风区 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上
地形 多为平原和高原 多为丘陵和盆地 多为高原和盆地 多为高原和山地
气候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寒气候
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下 800毫米以上 400毫米以下
干湿区 湿润、半湿润区 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区
植被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草原、荒漠 高寒植被
(2)农业生产差异
地理区域 农田类型 农业生产
北方地区 以旱地为主 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是我国小麦、棉花、杂粮的主要产区,盛产 苹果、梨、桃、杏、山楂和枣等温带水果
南方地区 以水田为主 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是我国水稻、甘蔗、油菜、茶叶、蚕丝的主要 产区,盛产柑橘、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西北地区 天然牧场 放牧羊、牛、马等牲畜,也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青藏地区 以高寒畜牧业为主 放牧牦牛等牲畜,一些河谷地带适合发展青稞等为主的河谷农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