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5 《液体》 筑基提能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人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5 《液体》 筑基提能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人教版2019)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29 09:49:09

文档简介

2.5 《液体》 筑基提能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人教版2019)
一、筑基培根——建立物理观念
1.(2024高二下·泰州期末)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B.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密
C.液体表面张力方向垂直表面指向液体内部
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答案】A
【知识点】液体的表面张力
2.(2024高二下·江阴月考)湖面有一只小昆虫在水面跳来跳去却不沉下去,是因为小昆虫(  )
A.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受到浮力
C.受到液体表面张力 D.受到液面对它的弹力
【答案】D
【知识点】液体的表面张力
3.(2024高二下·六盘水期中)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词里蕴含着物理知识.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产生“露似真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发生了毛细现象 B.液体的表面张力
C.液体压强 D.大气压强
【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表面张力
4.(2020高二下·长春期中)如图所示,金属框上阴影部分表示肥皂膜,它被棉线分割成a、b两部分.若肥皂膜的a部分用热针刺破,棉线的形状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毛细现象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解析】【解答】由于蒸发现象,液体表面的分子数目较少,从而表面液体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即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是:总想使液体的表面积减小,因此若将肥皂膜的a部分用热针刺破,b部分液体由于表面张力作用,表面积缩小将细线绷紧,故呈现A所示的形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表面张力是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具有使液体表面积减小的趋势,浸润和不浸润都是表面张力的作用。
5.(2024高二下·东城期末)水能够浸润玻璃。向正方形的玻璃鱼缸内注入一定体积的水(图中阴影区域),然后盖上玻璃板,完全密封。如果把这个鱼缸放置在天宫空间站,即处于完全失重的环境中,则稳定后鱼缸内水的形状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浸润和不浸润
【解析】【解答】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应该吸附在容器的内表面呈现A的形状,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由于水对玻璃的浸润性。
6.(2024高二下·保定月考)当把干净的玻璃毛细管插入某种液体时,液面出现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可能是水银
B.玻璃管中液面呈现凹形液面,属于浸润现象
C.附着层内的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D.附着层内的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答案】B
【知识点】浸润和不浸润
7.(2024高二下·石家庄期末)下图为某种液晶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分子排列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为温度较低时液晶凝固成的结晶态,分子取向有序,分子的重心位置也有序
B.图乙是液晶态,分子在某些方向的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
C.图丙是液晶态,分子进入无序状态,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D.液晶态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
【答案】C
【知识点】液晶
二、能力发展——科学探究与思维
8.(2024高二下·滕州月考)关于液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液晶是介于晶体与液体之间的中间态,所以液晶实际上是一种非晶体
B.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是因为液晶分子尽管有序排列,但却位置无序,可自由移动
C.任何物质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存在液晶态
D.天然存在的液晶很少,多数液晶是人工合成的
【答案】B,D
【知识点】液晶
【解析】【解答】液晶是介于晶体与液体之间的一种中间态,它不是晶体,也不是非晶体;液晶分子的排列晶体一样排列有序,但是它们又像液体分子一样可以自由移动,没有固定的位置,即位置无序,所以液晶具有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液晶态;天然存在的液晶很少,多数晶体是人工合成的,目前已达到5000多种,BD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液晶是介于晶体与液体之间的一种中间态,即具有某些晶体的性质,又可以像液体一样流动。
9.(2020高二下·大连期末)关于固体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异性的
B.有些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是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
D.有些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可用来做显示屏
【答案】B,D
【知识点】固体和液体
【解析】【解答】A.只有单晶体在物理性质上是各向异性的,A不符合题意;
B.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水晶是晶体,可经过高温处理他会转换成非晶体,B符合题意;
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只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引力大于斥力是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
D.有些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可用来做显示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单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晶体和非晶体可以相互转化,液体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用来做显示屏。
10.(2020高二下·顺德期中)关于液体表面张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甲图中露珠呈球形,这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B.乙图中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产生表面张力
C.丙图中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
D.丁图中液体表面张力方向与液面平行
【答案】B,D
【知识点】毛细现象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解析】【解答】A.甲图中露珠呈球形,这是液体表面张力的结果,A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分子表现为引力,从而产生表面张力,B符合题意;
C.丙图中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C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液体表面张力方向与液面平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露珠呈现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蚊子静止在水面也是表面张力的作用。
11.(物态变化+++++++++++++++++ 11)关于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时,就表现出浸润现象
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C.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D.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E.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A,D,E
【知识点】物态变化
【解析】【解答】解:A、浸润与不浸润现象与分子力有关,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时,就表现出浸润现象,故A正确;
B、在一定气温条件下,大气中相对湿度越大,水气蒸发也就越慢,人就感受到越潮湿,故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但绝对湿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
C、单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故C错误;
D、液体表面分子间距较大,故有张力,使其表面积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故D正确;
E、饱和汽压与液体种类和温度有关,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E正确;
故选:ADE.
【分析】浸润与不浸润现象与分子力有关;绝对湿度是指一定空间中水蒸气的绝对含量,可用空气中水的蒸气压来表示;相对湿度为某一被测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比值的百分数;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液体表面有张力;饱和汽压与液体种类和温度有关.
12.(2019高二下·常州期中)下列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使得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内部要密些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从而表现为引力,因而产生表面张力
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是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
D.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
【答案】B,D
【知识点】毛细现象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解析】【解答】A.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使得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要稀疏。A不符合题意。
BC.液体表面与气体接触,使得表面的分子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但是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的平衡距离 ,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即存在表面张力。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 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表面张力是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具有使液体表面积减小的趋势。
三、科学本质——质疑交流与创新
13.(2022高二下·九江期末)如图是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中的一幕,她从液体注射器中挤出一大滴水,外膜最终呈完美球状。水滴呈球状是液体   的结果,外膜水分子间的引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分子间的斥力,外膜水分子分布比内部水分子分布   (选填“稀疏”或“紧密”)。
【答案】表面张力;大于;稀疏
【知识点】毛细现象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解析】【解答】水滴呈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使水滴收缩到表面积最小的结果;
外膜水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即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分子间斥力;
外膜水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说明分子间距离大于内部水分子之间距离,即外膜水分子分布比内部水分子分布稀疏。
【分析】水滴呈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的原因,外膜水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
14.(2019·南京模拟)用金属丝制成一个U型架,一段细长棉线两端紧扣在U型架两臂上A、B两点,细线中点O处有一扣.将U型架浸入肥皂液中
再取出,U型架上形成的肥皂液膜如图所示,细线被绷紧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得液面有   的趋势;用力拉动细线中点的扣至图中虚线位置(肥皂液膜未发生破损),肥皂液膜的内能将   (忽略肥皂液膜的蒸发影响)
【答案】收缩到最小;增大
【知识点】毛细现象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解析】【解答】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所以细线被绷紧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得液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用力拉动细线中点的扣至图中虚线位置(肥皂液膜未发生破损),分子间的引力做负功,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增大,所以肥皂液膜的内能将增大;
【分析】表面张力会使液面收缩;利用分子力做功可以判别分子势能的变化。
15.(2024高二下·虹口期末)物质以固态、液态、气态等状态存在,都是由分子组成。人类通过分析各种宏观现象来获得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信息,对物质基本性质的研究,也是人类研发新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的基础。
(1)如图所示,某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分布曲线Ⅰ,降温后空气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分布曲线Ⅱ可能为(  )
A. B.
C. D.
(2)液晶电视的图像色彩绚丽。下列关于液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和连续性
B.其分子保持着固态晶体特有的规则排列方式
C.加电压时,液晶是透明的,光线能通过
D.在光学上具有各向同性等晶体特有的物理性质
E.也称为介晶态
(3)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尖接触其背面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非晶体
B.乙不可能是金属薄片
C.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成乙
D.丙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则内能不变
(4)某同学通过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玻意耳定律来测定一颗形状不规则的冰糖的体积。
(1)将冰糖装进注射器,通过推、拉活塞改变封闭气体的体积和压强。若实验过程中不慎将活塞拔出针筒,则   (填“需要”或“不需要”)重做实验。
(2)实验中通过活塞所在刻度读取了多组体积V及对应压强p,为了在xOy坐标系中获得直线图像,应选择   。
A.图像  B.图像
C.图像  D.图像
(3)选择合适的坐标后,该同学通过描点作图,得到直线的图像,如上图所示,忽略传感器和注射器连接处的软管容积,则这颗冰糖的体积为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5)(1)如图所示,绝热汽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
B.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
C.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
D.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2)假定某一温度下,氢气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氢气分子质量为m,那么一个分子垂直碰撞器壁前后的动量改变量大小约为   (碰撞可视为弹性碰撞);设时间内有N个这样的分子碰撞器壁一次,被碰撞器壁的总面积为,那么这些分子对器壁产生的压强为   。
(3)某同学认为氢能源汽车通过液态氢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发电,从而推动汽车前进。随着技术的提升,能源利用的效率可以达到100%。这个理解对吗   ?请说明理由   。
【答案】(1)A
(2)A;B;C;E
(3)B;C
(4)需要;C;b
(5)CD;2mv;;不对;100%的热效率意味着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没有任何形式的损失,这是不现实的
【知识点】液晶
1 / 12.5 《液体》 筑基提能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人教版2019)
一、筑基培根——建立物理观念
1.(2024高二下·泰州期末)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B.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密
C.液体表面张力方向垂直表面指向液体内部
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2024高二下·江阴月考)湖面有一只小昆虫在水面跳来跳去却不沉下去,是因为小昆虫(  )
A.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受到浮力
C.受到液体表面张力 D.受到液面对它的弹力
3.(2024高二下·六盘水期中)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词里蕴含着物理知识.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产生“露似真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发生了毛细现象 B.液体的表面张力
C.液体压强 D.大气压强
4.(2020高二下·长春期中)如图所示,金属框上阴影部分表示肥皂膜,它被棉线分割成a、b两部分.若肥皂膜的a部分用热针刺破,棉线的形状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5.(2024高二下·东城期末)水能够浸润玻璃。向正方形的玻璃鱼缸内注入一定体积的水(图中阴影区域),然后盖上玻璃板,完全密封。如果把这个鱼缸放置在天宫空间站,即处于完全失重的环境中,则稳定后鱼缸内水的形状可能是(  )
A. B.
C. D.
6.(2024高二下·保定月考)当把干净的玻璃毛细管插入某种液体时,液面出现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可能是水银
B.玻璃管中液面呈现凹形液面,属于浸润现象
C.附着层内的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D.附着层内的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7.(2024高二下·石家庄期末)下图为某种液晶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分子排列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为温度较低时液晶凝固成的结晶态,分子取向有序,分子的重心位置也有序
B.图乙是液晶态,分子在某些方向的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
C.图丙是液晶态,分子进入无序状态,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D.液晶态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
二、能力发展——科学探究与思维
8.(2024高二下·滕州月考)关于液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液晶是介于晶体与液体之间的中间态,所以液晶实际上是一种非晶体
B.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是因为液晶分子尽管有序排列,但却位置无序,可自由移动
C.任何物质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存在液晶态
D.天然存在的液晶很少,多数液晶是人工合成的
9.(2020高二下·大连期末)关于固体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异性的
B.有些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是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
D.有些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可用来做显示屏
10.(2020高二下·顺德期中)关于液体表面张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甲图中露珠呈球形,这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B.乙图中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产生表面张力
C.丙图中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
D.丁图中液体表面张力方向与液面平行
11.(物态变化+++++++++++++++++ 11)关于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时,就表现出浸润现象
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C.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D.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E.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2.(2019高二下·常州期中)下列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使得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内部要密些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从而表现为引力,因而产生表面张力
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是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
D.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
三、科学本质——质疑交流与创新
13.(2022高二下·九江期末)如图是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中的一幕,她从液体注射器中挤出一大滴水,外膜最终呈完美球状。水滴呈球状是液体   的结果,外膜水分子间的引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分子间的斥力,外膜水分子分布比内部水分子分布   (选填“稀疏”或“紧密”)。
14.(2019·南京模拟)用金属丝制成一个U型架,一段细长棉线两端紧扣在U型架两臂上A、B两点,细线中点O处有一扣.将U型架浸入肥皂液中
再取出,U型架上形成的肥皂液膜如图所示,细线被绷紧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得液面有   的趋势;用力拉动细线中点的扣至图中虚线位置(肥皂液膜未发生破损),肥皂液膜的内能将   (忽略肥皂液膜的蒸发影响)
15.(2024高二下·虹口期末)物质以固态、液态、气态等状态存在,都是由分子组成。人类通过分析各种宏观现象来获得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信息,对物质基本性质的研究,也是人类研发新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的基础。
(1)如图所示,某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分布曲线Ⅰ,降温后空气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分布曲线Ⅱ可能为(  )
A. B.
C. D.
(2)液晶电视的图像色彩绚丽。下列关于液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和连续性
B.其分子保持着固态晶体特有的规则排列方式
C.加电压时,液晶是透明的,光线能通过
D.在光学上具有各向同性等晶体特有的物理性质
E.也称为介晶态
(3)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尖接触其背面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非晶体
B.乙不可能是金属薄片
C.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成乙
D.丙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则内能不变
(4)某同学通过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玻意耳定律来测定一颗形状不规则的冰糖的体积。
(1)将冰糖装进注射器,通过推、拉活塞改变封闭气体的体积和压强。若实验过程中不慎将活塞拔出针筒,则   (填“需要”或“不需要”)重做实验。
(2)实验中通过活塞所在刻度读取了多组体积V及对应压强p,为了在xOy坐标系中获得直线图像,应选择   。
A.图像  B.图像
C.图像  D.图像
(3)选择合适的坐标后,该同学通过描点作图,得到直线的图像,如上图所示,忽略传感器和注射器连接处的软管容积,则这颗冰糖的体积为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5)(1)如图所示,绝热汽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
B.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
C.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
D.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2)假定某一温度下,氢气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氢气分子质量为m,那么一个分子垂直碰撞器壁前后的动量改变量大小约为   (碰撞可视为弹性碰撞);设时间内有N个这样的分子碰撞器壁一次,被碰撞器壁的总面积为,那么这些分子对器壁产生的压强为   。
(3)某同学认为氢能源汽车通过液态氢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发电,从而推动汽车前进。随着技术的提升,能源利用的效率可以达到100%。这个理解对吗   ?请说明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液体的表面张力
2.【答案】D
【知识点】液体的表面张力
3.【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表面张力
4.【答案】A
【知识点】毛细现象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解析】【解答】由于蒸发现象,液体表面的分子数目较少,从而表面液体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即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是:总想使液体的表面积减小,因此若将肥皂膜的a部分用热针刺破,b部分液体由于表面张力作用,表面积缩小将细线绷紧,故呈现A所示的形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表面张力是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具有使液体表面积减小的趋势,浸润和不浸润都是表面张力的作用。
5.【答案】A
【知识点】浸润和不浸润
【解析】【解答】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应该吸附在容器的内表面呈现A的形状,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由于水对玻璃的浸润性。
6.【答案】B
【知识点】浸润和不浸润
7.【答案】C
【知识点】液晶
8.【答案】B,D
【知识点】液晶
【解析】【解答】液晶是介于晶体与液体之间的一种中间态,它不是晶体,也不是非晶体;液晶分子的排列晶体一样排列有序,但是它们又像液体分子一样可以自由移动,没有固定的位置,即位置无序,所以液晶具有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液晶态;天然存在的液晶很少,多数晶体是人工合成的,目前已达到5000多种,BD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液晶是介于晶体与液体之间的一种中间态,即具有某些晶体的性质,又可以像液体一样流动。
9.【答案】B,D
【知识点】固体和液体
【解析】【解答】A.只有单晶体在物理性质上是各向异性的,A不符合题意;
B.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水晶是晶体,可经过高温处理他会转换成非晶体,B符合题意;
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只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引力大于斥力是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
D.有些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可用来做显示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单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晶体和非晶体可以相互转化,液体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用来做显示屏。
10.【答案】B,D
【知识点】毛细现象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解析】【解答】A.甲图中露珠呈球形,这是液体表面张力的结果,A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分子表现为引力,从而产生表面张力,B符合题意;
C.丙图中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C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液体表面张力方向与液面平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露珠呈现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蚊子静止在水面也是表面张力的作用。
11.【答案】A,D,E
【知识点】物态变化
【解析】【解答】解:A、浸润与不浸润现象与分子力有关,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的液体分子的吸引,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时,就表现出浸润现象,故A正确;
B、在一定气温条件下,大气中相对湿度越大,水气蒸发也就越慢,人就感受到越潮湿,故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但绝对湿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
C、单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故C错误;
D、液体表面分子间距较大,故有张力,使其表面积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故D正确;
E、饱和汽压与液体种类和温度有关,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E正确;
故选:ADE.
【分析】浸润与不浸润现象与分子力有关;绝对湿度是指一定空间中水蒸气的绝对含量,可用空气中水的蒸气压来表示;相对湿度为某一被测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比值的百分数;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液体表面有张力;饱和汽压与液体种类和温度有关.
12.【答案】B,D
【知识点】毛细现象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解析】【解答】A.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使得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要稀疏。A不符合题意。
BC.液体表面与气体接触,使得表面的分子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但是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的平衡距离 ,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即存在表面张力。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 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表面张力是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具有使液体表面积减小的趋势。
13.【答案】表面张力;大于;稀疏
【知识点】毛细现象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解析】【解答】水滴呈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使水滴收缩到表面积最小的结果;
外膜水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即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分子间斥力;
外膜水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说明分子间距离大于内部水分子之间距离,即外膜水分子分布比内部水分子分布稀疏。
【分析】水滴呈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的原因,外膜水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
14.【答案】收缩到最小;增大
【知识点】毛细现象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解析】【解答】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所以细线被绷紧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得液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用力拉动细线中点的扣至图中虚线位置(肥皂液膜未发生破损),分子间的引力做负功,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增大,所以肥皂液膜的内能将增大;
【分析】表面张力会使液面收缩;利用分子力做功可以判别分子势能的变化。
15.【答案】(1)A
(2)A;B;C;E
(3)B;C
(4)需要;C;b
(5)CD;2mv;;不对;100%的热效率意味着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没有任何形式的损失,这是不现实的
【知识点】液晶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