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光的传播与色散(光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 光是怎样传播的) 同步练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光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 光是怎样传播的) 同步练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10 10:1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光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 光是怎样传播的)
1. 如图所示的漫画说的是一个成语,即    。这片树叶遮挡后,我什么都看不见的原因是光在空气中    。
2.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小明同学很喜欢这两句,于是画出了诗中的情景,如图所示。同学们看了他的画,指出其中有一处错误:    ,它不符合    。
【基础堂清】
1. 能够    物体叫光源,例如:太阳、电灯、蜡烛等。光在    沿直线传播。
2. 如图甲,某天小王同学看到了日环食这一难得的景象,小王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太阳系中,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日食或月食。
问题① 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日食属于光的    现象;图中能正确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    (选填“乙”或“丙”)图。
问题② 如图丁所示,图中描述的是    (选填“日食”或“月食”)现象,类似的现象还有    。(写出一种即可)
【素养日清】
3. 晴朗的夜空下,小明观察到中国空间站飞过他的头顶。外表不能发光的空间站通过反射太阳光被小明观察到,表明夜空中的空间站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为了看清楚空间站,小明应选择    (选填“亮”或“暗”)的夜空。
4. 光在    沿直线传播,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看到    (选填“圆形”或“三角形”)小亮斑,这个小亮斑其实是太阳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5.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图甲),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图乙),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甲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B.图乙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C.图乙是小孔成像
D.小孔成像所成的是一个虚像
6. 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
B.光线表示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C.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D.为研究光的直线传播引入光线运用了建模法,即理想模型法
7. 在制作简易的“针孔照相机”的活动中,小华同学将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制成如图的仪器(圆筒能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动)。
(1)圆筒的    (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焰的正立像 D.蜡焰的倒立像
(3)保持易拉罐和圆筒位置不变,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可以使得屏上的像变大。
(4)进一步实验,分别测出烛焰的高度h1,烛焰到小孔的距离x1,像的高度h2,像到小孔的距离x2,测得多组数据后发现,它们之间满足关系:=。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中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小华测出其中一个光斑的直径为7.0 cm,树的高度大约是7 m,从网上查到太阳到地面的距离为1.5×1011 m,由此可以估算太阳的直径约为    km。
【参考答案】
情境创生
1.一叶障目 沿直线传播
2.影子和月亮都位于人的面前
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基础堂清
1.同种均匀介质中
2.问题①:直线传播 乙
问题②:月食 影子的形成
素养日清
3.不是 亮
4.同种均匀介质中 圆形 倒立
5.D
6.C 解析: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运用了建模法,即理想模型法,故B、D正确;光线是我们为了研究光的方便假想出的物理模型,是不存在的,故C错误,A正确。
7.(1)A
(2)D
(3)右
(4)1.5×10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