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影像的保存 眼睛的好帮手)
1.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制作的简易望远镜,它由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组成,调整两个凸透镜间的距离,就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前面靠近物体的凸透镜成像原理和 相同,后面靠近眼睛的凸透镜成像原理和 相同。(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 如图所示,生物课上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人口腔上皮细胞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当玻片向 移动时,从像A变成像B。
【基础堂清】
1. 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
问题① (远视眼) 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 中的那一副。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对光线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问题② (近视眼) 图 是小明妈妈的眼镜,矫正近视眼应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2. 使用如图所示的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其中物镜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
【素养日清】
3. 显微镜中物镜成像,目镜也成像,则 ( )
A.物镜成正立的虚像,目镜成倒立的实像
B.物镜成倒立的实像,目镜成正立的虚像
C.物镜、目镜均成倒立的实像
D.物镜、目镜均成正立的虚像
4. 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 )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5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作用,人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某次实验用显微镜清楚观察到载物片中被观察的物体,其中物镜的焦距是2.5 cm,则物体到物镜距离可能为 ( )
A.5 cm B.3 cm
C.2.5 cm D.1 cm
6. 小芬利用复式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球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若将玻片往右移,甲的影像会往右移而乙的影像则往左移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影像,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7. 如图,这是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
B.太空中的星体通过物镜成的是虚像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D.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8. 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 mm,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放大的箭头,若不调整箭头距离,应该把水珠变厚,直至看到与原来方向相反、放大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4 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参考答案】
情境创生
1.照相机 放大镜
2.虚 左上
基础堂清
1.问题①:B 会聚
问题②:C 凹
2.缩小
素养日清
3.B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B 5.B 6.A 7.D
8.(1)凸透
(2)7 mm(3)在同一竖直直线上 倒立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