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熔化和凝固(巩固训练)
【基础堂清】
1. 制作冻豆腐时要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过程中,如图所示,其中的水经历了先 后 的物态变化。
2. 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诗句中包含丰富的物态变化的现象,“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紫尽成冰”中“冰”的形成是 现象,此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的形成是 现象,此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3. 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 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 就成了如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4. 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
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素养日清】
5. 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 ℃~40 ℃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它掺在水泥中,制作储热地板或墙壁,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这是因为,当室温过高时这种材料就 热量使材料 ;当室温太低时,它又可以 热量,从而 。(注意:第二、四空格填物态变化名称)
6. 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 。
(3)实验中,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 和 。
(4)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5)实验过程中有的组发现熔化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原因可能是 。
(6)有的同学出于控制变量的考虑,将装冰和蜡的试管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处理,这样是
(选填“必须的”“更好的”或“没有必要的”)。
(7)实验中要考虑全面,注意细节问题,有个组的同学对固体物质的加热装置是如图丁这样处理的,其中采用搅拌器的目的是 ,不过百密一疏,有一不恰当之处是 。
【参考答案】
基础堂清
1.凝固 熔化
2.凝固 放热 不变 熔化 吸热
3.熔化 凝固
4.C
素养日清
5.吸收 熔化 放出 凝固
6.(1)自下而上
(2)高
(3)试管中装有固态物质的部分浸没水中
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
(4)固态物质受热不均匀
(5)放入太多的固体
(6)没有必要的
(7)使试管受热均匀 试管内固体露出水面会导致受热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