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情境导入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八年级上册(部编版)核心素养时代情境式新教学同步精品专辑
情境导入 素养目标 素养探究
考点突破 思维创新
素养提升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素养目标
01
02
03
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材料,知道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时空史观
家国情怀
课标解读
①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②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通过观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深刻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
通过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过程,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素养探究一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阅读课本思考:中央红军初期的反“围剿”为何会胜利?第五次为何失败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至四次 1930年 至1933年 敌 我
10万 4万 毛泽东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 周恩来、朱德 第五次 1933年10月至 1934年 50万 8万 博古、李德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
胜利
失利
失败,由于当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上指挥上犯了“左”的错误。
什么“左倾”?
“左”的错误:就是不合实际的,夸大自身实力,急进的,冒险的错误。
面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素养探究一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阅读课本说一说长征初期的状况?
8万中央红军
(红一方面军)
1934年10月
江西瑞金
开始时间
出发地点
人数
路线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损失过半)
强渡乌江,攻克遵义。
党和红军急需纠正错误
怎样纠正?
素养探究一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阅读课本说一说遵义会议的概况?
(1)时间:
1935年01月
(2)地点:
贵州·遵义
(3)内容
(4)意义:
①纠正“左”的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③取消博古、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
①确立毛泽东正确路线的领导地位;
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会址
小组探讨: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素养探究一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14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转折点
出现了很多错误
由失败走向胜利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也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取得了哪些军事胜利?
素养探究二
过雪山草地
突破封锁线
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
填一填
①四渡赤水
②巧渡金沙江
③强渡大渡河
④飞夺泸定桥
⑤过雪山草地
意义: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意义: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素养探究三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爬雪山
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夹金山山顶
过草地
陕北吴起镇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中央红军长征结束。
甘肃会宁
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
1936年10月从湘西出发的红二方面军和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出发的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吴
起
镇
会
师
会宁会师
素养探究三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累不累 看看革命老前辈
苦不苦 想想红军二万五
长征中哪些事让你印象深刻?
请说说红军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对错误问题的斗争;
2.敌人的围追堵截;
3.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4.缺少粮食给养等。
素养探究三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读材料结合课本归纳长征胜利的意义?
1
3
2
长
征
胜
利
的
历
史
意
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材料一:我们党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习近平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
材料三: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在漫长的艰苦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3.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材料二: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达到了目的,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什么是长征精神?
素养提升
阅读有关红军长征的诗词、故事或图片,说说你从红军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探究
金色的鱼钩
丰碑
飞夺泸定桥
草根树皮也成了粮食
腰带也拿来充饥
过雪山御寒用的棉片
长征精神: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
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考点突破
1.有学者评价“长征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之所以称之为“分界线”是因为长征( )D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 B.找到了正确革命道路
C.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平均每天行军74里,平均每天一场遭遇战,每前进300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翻越大雪山40余座,跨过大河近百条……这体现了长征胜利的精神源泉是( )
A.乐于吃苦的乐观主义
B.艰苦奋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
C.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D.依靠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
B
考点突破
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中国青年都无愧于时代。在长征途中,哪一事件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A.四渡赤水 B.遵义会议
C.巧渡金沙江 D.会宁会师
4.“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场危在旦夕的战斗。”材料中的“行军”( )
A.成为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B.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合作走向对峙
B
C
思维创新
开始:1934年10月
转折:
遵义会议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直接原因
过程
意义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纠正了...肯定...增选...取消...
意义:开始确立...挽救...转折点...成熟的标志
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粉碎了...保存了...转危为安...播下了...铸就了...打开了...
长征精神
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