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情境导入
思考:根据图片并结合课文你会想到什么?
1931年9月18日
1937年7月7日
1945年8月15日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14年抗战)
局部抗战(东北地区)
全面抗战(全国)
八年级上册(部编版)核心素养时代情境式新教学同步精品专辑
情境导入 素养目标 素养探究
考点突破 思维创新
素养提升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素养目标
01
02
03
知道皖南事变、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日本投降等史实。
历史解释时空史观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
课标解读
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通过学习中共七大,认识到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认识到人类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
素养探究一
全民族坚持抗战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采取了什么政策?
沈阳
北平
南京
上海
南京大屠杀
南京沦陷
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沦陷
1931.9
1937.7
七七事变
北平、天津沦陷
1937.8
淞沪会战
上海沦陷
1937.12
1938.5
徐州会战
徐州沦陷
徐州
1938.10
广州
武汉沦陷
武汉
广州
从1937.7——1938.10 的一年零四个月里,日本占领了北平、上海、南京、武汉等重要城市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半壁江山。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对共产党敌后根据地:加强进攻
对占领区:军事统治,经济掠夺
素养探究一
全民族坚持抗战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日本对华政策改变产生了什么影响?
影响:
①在日本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
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②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有一 种痛心叫——皖南事变
蒋介石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中共中央顾全大局,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1941年1月,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9000余人北移,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广大指战员经7昼夜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等突围中被叛徒杀害。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
共产党进行了那些斗争?
素养探究一
全民族坚持抗战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战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中央机关在枣园的书记处礼堂举行了纺线比赛
面对日本的侵略,全国人民抗战情况如何?并用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素养探究一
全民族坚持抗战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思考:抗战的特点?(从人员类型、抗战方式、地域范围角度分析)
广泛性、多样性、广阔性
素养探究二
中共七大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抗战胜利前夕,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种前途……
1945.5. 重庆
国民党六大
坚持独裁
坚持反共
……
黑暗
1945.4.~6. 延安
中共七大
实现民主
实现统一
……
光明
素养探究二
中共七大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中共七大召开
要 求
1.独立完成。
2.简讯要素:
①时间;②地点;
③内容;④意义。
3.播报要求:
声音洪亮。
假设你是小记者,现在派你穿越时空去中共七大的会场了解情况,并写一份中共七大的新闻简讯。
素养探究二
中共七大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概况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45年4-6月
陕西延安
《论联合政府》(两总结、一制定、一选举、一确立)
①总结了中共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战的丰富经验;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之后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政治上:
组织上:
思想上: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共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是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非个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如何夺取抗战的胜利
胜利后走什么道路
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团结
是指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胜利
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民主革命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素养探究三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加速投降的因素
①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枚原子弹。
②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人民日本进行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1.战略反攻
2.日本投降
①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③9月9日,日军在南京向国民政府正式递交了投降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胜利!
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素养探究四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小组讨论:根据谜底,思考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说谜语,话抗日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了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面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蒋干——蒋
介石政府正面战场
组织抗战的结果。
苏武——苏联红军 出兵东北,一举
击溃日本关东军。
屈原 —— 指
日本屈服服于美国
投下的两颗原子弹。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共工——共产党、 国民党、国际反法
西斯力量等共同
努力的结果。
你认为哪一个原因最重要?
素养探究四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决定因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
主要原因
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外部因素
素养探究四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根据材料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中国近代以来的侵华战争结果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战争名称 时间 中国人民的抗战与探索 结果
鸦片战争 1840-1842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抗日战争 1931-1945
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胜利
①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素养探究四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材料二:甲午战争期间,民众甚至为了几个劳逸费,帮助日军般运炮弹。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打响。……中共则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蔬菜、肉蛋、烧酒、食盐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六里石村,百多户人家,只不过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小村落,却是大战时的后勤基地之一,一桶桶开水,一罐罐小米稀饭从这里送往前线。
摘编自《南方周末》2015年4月9日第1624期《抗战地理二》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根据材料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素养探究四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材料三: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美国总统罗斯福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
如果日本进军你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阵地全部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 势的只有中国。
——丘吉尔
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载: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其中21个师投入侵华战争,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8%以上,还有50%的空军和40%的海军力量用于侵华战争。
根据材料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素养探究四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北平北、东和南面都被日军包围
卢沟桥成为北平的唯一出口。
材料五:“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不仅对中国的命运至关重要,对塑造当今世界格局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世界应该铭记中国为二战胜利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英国牛津大学历史教授米特
材料六:1945年10月24日,五个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员国以及其它46个签字国的大多数成员国批准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作为实体组织正式成立。联合国宪章第23条规定: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组成五大常任理事国。
4.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根据材料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素养提升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讲话
抚今追昔,我们获得了哪些启示?
青少年应怎样发扬抗战精神?
青少年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关心参与社会活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考点突破
1.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2.1940年徐悲鸿创作鸿篇巨制《愚公移山》;无独有偶,1945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作题为《愚公移山》的报告,二者都是以“愚公精神”号石人们( )
A.实行民主选举,激发斗争热情 B.争取美苏支援,坚定胜利信心
C.团结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D.开辟致富道路,带动经济发展
A
C
考点突破
3.到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 )
A.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B.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D.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方向
4.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C.中国抗战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情支持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D
D
思维创新
日本改变策略
中共七大召开
日本投降
汪伪政权建立
皖南事变发生
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对占领区加强军事统治
和经济掠夺
全民族坚持抗战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
全民族坚持抗战的结果
近代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张自忠、左权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