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情境导入
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
争夺地盘
连年混战
破坏生产
民不聊生
依附列强
出卖国家
同学们,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又是什么造就了这个特殊的时代?
八年级上册(部编版)核心素养时代情境式新教学同步精品专辑
情境导入 素养目标 素养探究
考点突破 思维创新
素养提升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素养目标
01
02
03
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等基本史实,正确评价袁世凯,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课标解读
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通过阅读《二次革命形势图》《护国战争形势图》,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主要过程。
通过对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学习,认识到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具有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以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
素养探究一
1.认识北洋军阀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由袁世凯小站练兵建立起来的武装政治集团,是民国军阀势力之一。因袁世凯曾任北洋大臣而得名。
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北洋军阀
北洋政府
二次革命
素养探究一
2.二次革命的背景
二次革命
阅读课本找出二次革命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袁世凯在拟定内阁各部总长名单时,竭力排斥革命党人。在袁世凯组织的政府中,外交、内务、陆军、海军、财政等重要部门的总长,都是他的亲信,由革命党人任总长的,只有当时人们称之为“冷衙门”的教育、农林、工商、司法四部。
袁世凯
宋教仁
矛盾
杀
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宋教仁被刺杀。
相关史事:袁世凯本想以重金收买宋教仁,但宋教仁不为所动。袁世凯便密令国务总理赵秉钧策划刺杀宋教仁。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歹徒枪击,身中3弹,送医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为宪法流血第一人
素养探究一
3.二次革命的经过
二次革命
1913年3月底,孙中山由日本回到上海,召集会议,发动“非去袁不可”的二次革命。
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起义,宣布独立。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
国民党力量涣散,
遭袁世凯镇压
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阅读课本梳理二次革命的过程?
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知识拓展: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素养探究一
3.二次革命的结果
二次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
材料三:当时由于北南双方在军力对比上敌强我弱,各地讨袁军又仓促应敌,作战缺乏统一指挥和战略协同,再加上一些国民党议员和整个民族资产阶级对这次讨袁不予支持,结果“二次革命”的战局很快就逆转不利,两个多月后即宣告失败。
——《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一:1913年3月,孙中山主张武力反袁。但是只有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等少数人拥护他的主张。……二次革命开始。虽有多省宣布独立讨袁。但革命党人却停留在观望,犹豫的态度上,没有把握形势。
材料二:在军事行动上,他们不善用兵,各地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使本来就不足的兵力更显分散。
(1)革命党仓促应战。
(2)南北双方军事力量悬殊。
(3)革命党内部矛盾重重。
素养探究二
1.背景
袁世凯复辟帝制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2)下令解散国民党
(3)解散国会。
(4)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5)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对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2.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3.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4.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性质: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素养探究二
2.复辟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袁世凯祭天
“洪宪帝制”三部曲:
A.谋正式总统
B.谋终身总统
C.谋帝制
素养探究二
3.失败
袁世凯复辟帝制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中的“一人冠冕”指的是谁?
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是怎样的?
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人们又作怎样的反应?
素养探究三
护国战争
自主学习:自读52--53页黑体字部分,完成以下问题,并在书上勾画出来。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准备
爆发
经过
1916年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护国战争结束
结果
袁世凯死后有人为他写了一副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有人说,“袁世凯”三字怎么和“中国人民”四字相对,不合对联要求。写联人说:“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
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素养探究二
护国战争
分析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那么快就破灭了?有何启示?
合作探究
材料: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的。
—毛泽东
袁世凯失败原因:
1、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不懈斗争,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
4、袁世凯众叛亲离,内部矛盾。
袁世凯失败启示:
①任何逆历史潮流做法注定要失败;
②历史发展在曲折中前进;
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孙中山先生屡战屡败的坚定革命精神值得学习。
素养探究四
军阀割据
自主学习:自读52--53页黑体字部分,完成以下问题,并在书上勾画出来。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派系 代表人物 势力范围
直系
皖系
奉系
滇系
桂系
冯国璋、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江苏、 江西、湖北
北京政府、安徽、浙江、山东、福建
东北
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原因
主要派系
影响
素养探究四
军阀割据
段祺瑞
冯国璋、曹锟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1.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各大军阀位置及领导人?
2.从这张地图上,你感觉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一种局面?
军阀割据
国家四分五裂
素养提升
出现的根本原因:特殊的社会性质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1)军阀割据混战,导致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日益增长的军队人数和军费开支,使中国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
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考点突破
1.(2024 海口模拟)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参加讨袁的各派政治势力,无论其抱有怎样的动机,都不能不打着恢复民国、拥护民主共和制度的旗号。这表明( )
A.封建制度土崩瓦解 B.民主观念渐入人心
C.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D.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2.(2024 曲靖模拟)“护国桥”位于云南昆明五华区东风路和护国路的交叉处,是为纪念上世纪初蔡锷和唐继尧组建的护国军讨伐袁世凯称帝复辟的一场运动而建立的。这场运动是( )
A.护国战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一二 九运动
B
A
考点突破
3.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护国战争 ②“二次革命”③宋教仁遇刺 ④袁世凯称帝
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
4.1912年1月27日,孙中山致电各国公使说:“本总统甚愿让位于袁,而袁已允照办,岂知袁忽令南京临时政府迅速解散,此则为民国万难照办者,盖民国之愿让步,为共和,不为袁氏也。”此电文体现了( )
A.孙中山捍卫共和的决心
B.列强武力干涉中国革命
C.袁世凯接受临时政府的主张
D.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
A
思维创新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军阀割据
导火线:宋教仁遇刺身亡。
结果:被袁世凯镇压,孙、黄流亡日本。
对内: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对外: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发动。袁世凯取消帝制,绝望死去。
以直系、皖系、奉系为主,为争夺地盘,连年混战,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