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单元检测(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单元检测(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11:09:19

文档简介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各地民居的差异和特征,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等等
滚动考查点 信贷、商业契约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等等
典型情境题 2、4、5、8、11、12、14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会票,就是此地取票,彼地取钱的凭证。唐代就有此形式,商人在京都将钱交给进奏院得一凭证,到目的地后向该处有关部门合券取款,称作“飞钱”。会票的出现
A.有利于长途贸易的发展 B.意在强化政府对商业的管控
C.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D.确立了纸币的法定货币地位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票的出现减少了大额钱币的长途运输,这有利于长途贸易的发展,故A项正确;会票是金属货币无法满足远距离大额商品贸易需要的产物,其产生并非为了强化政府对商业的管控,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会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排除C项;会票的出现与纸币成为法定货币无关,排除D项。
答案:A
2.16世纪,西班牙人将从明朝运来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运往美洲殖民地墨西哥并就地出售,再装上从波多西掠夺来的白银回到马尼拉,以再次购买中国商品;另一部分商船则将中国商品和美洲盛产的经济作物运回西班牙本土,在那里购得美洲殖民地需要的各种物资后再返回美洲。这一过程
A.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变革 B.确立了西班牙的贸易中心地位
C.促进了世界贸易的扩展 D.促进了世界人口布局的合理化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在世界各地的贸易加速了区域贸易向世界贸易的扩展,故C项正确;这一过程和三角贸易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西班牙并未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排除B项;这一过程和世界人口布局的合理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
答案:C
3.兴隆洼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时代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该遗址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最大的有140平方米,很多房址中都放置有肩石锄,还有石铲、石斧、石锛、石磨盘、石磨棒和圆饼形石器等。据此可知,该遗址
A.对研究远古村落有重要意义 B.已经产生了集镇的雏形
C.说明手工业与农业已经分离 D.体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兴隆洼遗址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聚居点——村落,所以该遗址对于研究远古村落有重要意义,故A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当时出现了村落,不能说明当时已经产生了古代集镇的雏形,排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农业与手工业已经分离,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精耕细作的农业,排除D项。
答案:A
4.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是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的产物。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出现了各种草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的问题。据此可知,草市
A.便利了民众的社会生活 B.已经摆脱政府的监管
C.满足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D.主要为统治集团服务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的问题”可知,草市便利了民众的社会生活,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草市已经摆脱政府的监管,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得知草市满足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草市主要为统治集团服务,排除D项。
答案:A
5.“镇”出现于三国时期,“孙吴分会稽立东阳郡,分立丰安县,衢地为属邑,其将郑平戍峥嵘镇”。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的入侵,在长城沿线设立怀荒、怀朔、柔玄、武川、御夷、抚冥六镇,以保卫京师。据此可知,当时的镇
A.有效抵御了外族侵扰
B.出于军事目的而设立
C.成为割据的主体力量
D.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的镇主要用于防御外部势力入侵,其设立带有军事目的,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当时的镇有效抵御了外族侵扰,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当时的镇成为割据的主体力量,排除C项;由材料信息无法得知政府财政负担加重,排除D项。
答案:B
6.金朝上京城的建制,大致采取近似中轴线、近似均衡和近似对称的手法,规划街道里坊,营筑宫室官邸,以皇城南北的中轴线修建了五重宫殿(见下图)。据此可知,金朝上京城的营建
A.抛弃了游牧民族的建筑风格
B.反映出其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C.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D.得到了南宋统治者的支持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金朝上京城的城市布局明显跟中原地区的城市布局比较相似,故B项正确;“抛弃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金朝上京城的营建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原则,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南宋统治者对金朝上京城营建的支持,排除D项。
答案:B
7.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经过70年的考古发掘,已经发现了夏都斟鄩、商都殷墟、周都镐京、秦都咸阳、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等朝代的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统一王朝夏商周秦汉的首都,几乎都没有城墙。这一状况
A.源于城墙修筑技术相对落后
B.削弱了城乡之间的交流
C.得益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D.凸显了统一王朝的自信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墙是在都邑周围建起的用于防御的障碍性建筑,安阳殷墟、西周都城丰镐、秦朝都城咸阳的考古遗迹中均未发现外郭城墙,体现了统一王朝的自信,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知城墙修筑技术相对落后,排除A项;没有城墙一定程度上可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排除B项;秦朝才确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
答案:D
8.四合院里最重要的房间是正房,由于祖宗牌位及堂屋设在正房的中间,所以正房在全宅中的地位最高。正房的开间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为祖堂,东侧的次间住祖父母,西侧的次间住父母,而且左边的次间比右边的略大,这是受“左为上”传统习俗影响的结果。这说明四合院
A.满足了一家人生活的需要 B.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理念
C.彰显因地制宜的建筑理念 D.深受封建宗法思想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四合院深受封建等级观念和宗法思想的影响,讲究严格有序、尊卑之别,故D项正确;四合院满足了一家人生活的需要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封建体制下家国同构的特点,排除B项;因地制宜的建筑理念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
答案:D
9.右图所示为罗马帝国时期的平民公寓效果图。这类建筑
A.适应了罗马扩张的需要
B.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C.影响了后世的住房设计
D.维护了平民阶级的利益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时期修建了多层公寓楼,这些公寓楼有利于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适应了罗马扩张的需要,故A项正确;这类建筑与社会贫富差距无关,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得出罗马帝国时期的这类建筑影响了后世的住房设计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平民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
答案:A
10.下表所示为美国1790年以来的城市化率统计情况。据此可知,美国
时间 1790年 1800年 1810年 1820年 1830年 1840年 1850年
城市化率/% 5.1 6.1 7.3 7.2 8.8 10.8 15.3
  A.城市化速度缓慢 B.人口主要分布于城市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
  解析:材料中的时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美国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与工业革命的开展密切相关,说明美国的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美国城市化速度的快慢,排除A项;美国的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19世纪美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美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排除C项。
答案:D
11.在近代天津旧城区,为居民服务的公共设施极少,照明设备大多是蜡烛、油灯;饮水以驴车运送或肩挑的井水、河水为主,这与租界相比,差距很大。天津德国租界在1905年就建立了发电所,并在主要街道上安装了路灯。这可用以说明租界
A.促使中国文化出现西化倾向 B.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
C.推动了中国城市的近代化 D.旨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对中国租界进行建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城市的近代化,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中国文化的西化倾向,排除A项;由材料无法得知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排除B项;租界是满足西方侵略需要的产物,排除D项。
答案:C
12.印度首都德里有新德里和旧德里之分。在旧德里,住宅看起来非常残破,许多人只能挤在狭小的巷子里。而仅有一条马路之隔的新德里就完全不同了,不仅街道干净畅通,还设有红绿灯和地铁站,住宅区也整齐有序。这表明德里的城市化
A.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 B.造成了国家内部的分裂
C.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 D.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德里既有豪华的私人住宅,也有棚户区,这说明德里的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故C项正确;由材料看不出地理条件对城市化的制约,排除A项;城市化并未造成国家内部的分裂,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环境污染问题,排除D项。
答案:C
13.2020年6月,英国在曼彻斯特与索尔福德交界的内环公路上设置了第一个人工智能控制的交叉路口,AI交通信号灯将识别不同类型的道路用户,如行人、自行车、汽车、黑色出租车、货车和卡车,通过控制信号,在不同时间段为不同类别的用户提供优先级。这一技术的使用
A.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B.有力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
C.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 D.有助于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智能信号灯的应用,有利于加快行人和车辆在路口的通行效率,故D项正确;“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交通信号灯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排除B项;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与交通工具的改善有关,C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答案:D
14.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美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国家。之后,美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主要朝着大城市周边地区渗透,即向郊区延伸。1970年美国郊区人口超过了城市人口,美国成为一个以郊区人口为主的国家。这一演变
A.得益于私人汽车的逐渐普及 B.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
C.改变了美国工业企业的布局 D.制约了美国农业的发展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私人汽车的普及,美国出现居民由中心城市向郊区迁移的现象,故A项正确;材料与缓解经济危机无关,排除B项;由材料看不出美国工业企业布局的变化,排除C项;这一演变并未制约美国农业的发展,排除D项。
答案:A
15.英国政府在1848年8月31日通过了《公共卫生法》,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公共健康法。该法在供水、排污、垃圾处理、住房等问题上规定了政府的责任和义务,阐述了应该对此负责的主体以及涉及的惩罚措施。这可用以证明当时英国
A.政府行政机构已经相对完善 B.城市化催生城市治理新模式
C.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 D.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干预城市发展以及对城市发展进行规划是源于城市化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当时英国行政机构已经相对完善,排除A项;由材料无法得知当时英国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排除C项;当时英国政府尚未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排除D项。
答案: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英国是欧洲继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第三个开始加入大航海的国家。早在1496年亨利七世就授命航海家约翰·卡布特为英国寻找从大西洋到亚洲香料群岛的航线。在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前的一个世纪里,英国一直在用各种方式挑战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霸权,寻求海外贸易势力范围的扩张。1589年也就是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第二年,一些伦敦商人便向伊丽莎白女王提出了进入印度洋的请求,并很快获得了女王的批准。1599年一批伦敦商人又向伊丽莎白女王提出成立东印度贸易公司的申请,一年多后也获得批准。显然,英国海上军事力量的日趋强大使英国的商人和王室都认为此时的英国已具备了参与亚洲贸易竞争的海上军事力量。
——摘编自张丽《广州十三行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基于对外贸易政策和官商关系的视角》
材料二 托马斯·孟的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称为“重商主义的圣经”,对英国东印度公司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大胆开创、发展与东方的贸易,特别是与中国的茶叶贸易,让英国政府和资产阶级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同时,英国国内许多普通民众购买了该公司发行的股票,这对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一种福利援助,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英国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的茶叶贸易,在英国培育出了影响深远的茶文化,同时也带动了英国国内其他行业的发展,如公司从中国进口的陶瓷、茶具、餐具,催生了英国陶瓷业这一新行业的发展,到了18世纪中叶,产生了像约思亚·维基伍德这样的著名陶瓷制造家,英国的陶瓷工艺处于欧洲前列,并且造就了大量工作岗位。
——摘编自潘毅、秦元旭《英国东印度公司与中国茶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活动对英国产生的影响。(8分)
  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西、葡积极开拓海外贸易市场;英国统治者重视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建立起海上霸权;亚洲巨大的商业利益吸引英国商人。(8分)
(2)影响:实践了重商主义的思想;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援助了弱势群体,维护了社会稳定;培育出了英国的茶文化;带动了陶瓷业等新兴行业发展;造就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加剧了英国对外扩张的步伐。(8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尊卑有序的礼法制度和等级观念影响着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如北方合院式民居“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体现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的等级观念;福建客家土楼以厅堂为中心的轴线序列严格中轴对称,反映出封建礼制影响下的传统伦理秩序。在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中,为方便生产生活,趋吉避凶和趋利避害成为聚落选址的首要条件,从风水学上看,“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成为聚落选址的基本原则。而在建筑空间布局上,汉族的传统民居都采用院落式布局,而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采用独栋的干栏式结构。当然,干栏式结构也适应了西南地区山地崎岖的地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节约耕地,利用土地。
——摘编自汪德根、吕庆月等《中国传统民居建筑
风貌地域分异特征与形成机理》
材料二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推动建筑设计下乡”“开展田园建筑示范”等措施。为此,在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我们必须牢牢坚守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要求,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生态环境、生态人文、生态产业,从传统民居中发掘出有益的建筑文化传承基因,并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再灵活地加以借鉴、移植和运用,使其更能满足新时代的生活需求,是传统民居未来发展的根本路径。而对传统村落、民居的升级改造和开发建设,一方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发展乡村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搭建了平台。
——摘编自徐达、胡安娜等《齐鲁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策略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新时代传统民居的发展策略。(6分)
  答案:(1)因素:宗法伦理思想;风水迷信观念;民族文化的滋养;地理条件。(8分)
(2)发展策略:坚持生态优先,推进乡村建设;把握乡土基因,加强与现代科技结合;创新民居模式,发展特色旅游经济。(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甲午战争后,列强获得在中国投资办厂、开矿山、修铁路等特权,对中国进行更大规模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经济加速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较快。1912~1920年,我国新登记的工矿数是418家,新增资本额达15 858万元;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重视实业建设,1931年废除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厘金制度,统一货币,提高进口关税率,到1939年,全国核准登记的工厂达3849家(不包括日占东北),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突破了通商口岸范围。随着铁道的修筑,航运范围的扩大,矿山的开掘,一些交通枢纽、矿藏丰富的地区也成为新产业的聚集地,并逐渐发展为城市。
——摘编自陶炎武《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2分)
阐述: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同时开始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开始大规模侵略中国,列强迫使清政府开放大批通商口岸,损害了中国主权,掠夺了大量特权,他们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领事馆、建租界、开银行、办工厂,建教堂、办学校、建医院等,残酷地剥削、奴役中国人民。与此同时,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也对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造成巨大的冲击,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品抵挡不住廉价的洋货进攻,销路日渐狭窄,城市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作为农民家庭副业的手工纺织业也走向衰退。通商口岸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潮水般涌入城市谋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但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推动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10分)
总之,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方面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1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图所示为现代纽约图书馆一角。
  提取材料信息,从公共设施的角度对图书馆的作用进行简要说明。
  答案:[示例]
说明:图书馆在城市中属于重要的公共设施。图书馆既能满足人们学习知识、充实自己的需要,也能满足娱乐休闲的需要。图书馆对提升民众文化素质和民众生活品位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图书馆中阅览既能享受宁静时光,也可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与书本交流。作为公共设施,图书馆有着重要的地位。(12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各地民居的差异和特征,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等等
滚动考查点 信贷、商业契约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等等
典型情境题 2、4、5、8、11、12、14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会票,就是此地取票,彼地取钱的凭证。唐代就有此形式,商人在京都将钱交给进奏院得一凭证,到目的地后向该处有关部门合券取款,称作“飞钱”。会票的出现
A.有利于长途贸易的发展 B.意在强化政府对商业的管控
C.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D.确立了纸币的法定货币地位
2.16世纪,西班牙人将从明朝运来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运往美洲殖民地墨西哥并就地出售,再装上从波多西掠夺来的白银回到马尼拉,以再次购买中国商品;另一部分商船则将中国商品和美洲盛产的经济作物运回西班牙本土,在那里购得美洲殖民地需要的各种物资后再返回美洲。这一过程
A.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变革 B.确立了西班牙的贸易中心地位
C.促进了世界贸易的扩展 D.促进了世界人口布局的合理化
3.兴隆洼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时代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该遗址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最大的有140平方米,很多房址中都放置有肩石锄,还有石铲、石斧、石锛、石磨盘、石磨棒和圆饼形石器等。据此可知,该遗址
A.对研究远古村落有重要意义 B.已经产生了集镇的雏形
C.说明手工业与农业已经分离 D.体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
4.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是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的产物。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出现了各种草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的问题。据此可知,草市
A.便利了民众的社会生活 B.已经摆脱政府的监管
C.满足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D.主要为统治集团服务
5.“镇”出现于三国时期,“孙吴分会稽立东阳郡,分立丰安县,衢地为属邑,其将郑平戍峥嵘镇”。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的入侵,在长城沿线设立怀荒、怀朔、柔玄、武川、御夷、抚冥六镇,以保卫京师。据此可知,当时的镇
A.有效抵御了外族侵扰
B.出于军事目的而设立
C.成为割据的主体力量
D.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6.金朝上京城的建制,大致采取近似中轴线、近似均衡和近似对称的手法,规划街道里坊,营筑宫室官邸,以皇城南北的中轴线修建了五重宫殿(见下图)。据此可知,金朝上京城的营建
A.抛弃了游牧民族的建筑风格
B.反映出其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C.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D.得到了南宋统治者的支持
7.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经过70年的考古发掘,已经发现了夏都斟鄩、商都殷墟、周都镐京、秦都咸阳、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等朝代的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统一王朝夏商周秦汉的首都,几乎都没有城墙。这一状况
A.源于城墙修筑技术相对落后
B.削弱了城乡之间的交流
C.得益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D.凸显了统一王朝的自信
8.四合院里最重要的房间是正房,由于祖宗牌位及堂屋设在正房的中间,所以正房在全宅中的地位最高。正房的开间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为祖堂,东侧的次间住祖父母,西侧的次间住父母,而且左边的次间比右边的略大,这是受“左为上”传统习俗影响的结果。这说明四合院
A.满足了一家人生活的需要 B.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理念
C.彰显因地制宜的建筑理念 D.深受封建宗法思想影响
9.右图所示为罗马帝国时期的平民公寓效果图。这类建筑
A.适应了罗马扩张的需要
B.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C.影响了后世的住房设计
D.维护了平民阶级的利益
10.下表所示为美国1790年以来的城市化率统计情况。据此可知,美国
时间 1790年 1800年 1810年 1820年 1830年 1840年 1850年
城市化率/% 5.1 6.1 7.3 7.2 8.8 10.8 15.3
  A.城市化速度缓慢 B.人口主要分布于城市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
11.在近代天津旧城区,为居民服务的公共设施极少,照明设备大多是蜡烛、油灯;饮水以驴车运送或肩挑的井水、河水为主,这与租界相比,差距很大。天津德国租界在1905年就建立了发电所,并在主要街道上安装了路灯。这可用以说明租界
A.促使中国文化出现西化倾向 B.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
C.推动了中国城市的近代化 D.旨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
12.印度首都德里有新德里和旧德里之分。在旧德里,住宅看起来非常残破,许多人只能挤在狭小的巷子里。而仅有一条马路之隔的新德里就完全不同了,不仅街道干净畅通,还设有红绿灯和地铁站,住宅区也整齐有序。这表明德里的城市化
A.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 B.造成了国家内部的分裂
C.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 D.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
13.2020年6月,英国在曼彻斯特与索尔福德交界的内环公路上设置了第一个人工智能控制的交叉路口,AI交通信号灯将识别不同类型的道路用户,如行人、自行车、汽车、黑色出租车、货车和卡车,通过控制信号,在不同时间段为不同类别的用户提供优先级。这一技术的使用
A.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B.有力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
C.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 D.有助于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14.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美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国家。之后,美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主要朝着大城市周边地区渗透,即向郊区延伸。1970年美国郊区人口超过了城市人口,美国成为一个以郊区人口为主的国家。这一演变
A.得益于私人汽车的逐渐普及 B.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
C.改变了美国工业企业的布局 D.制约了美国农业的发展
15.英国政府在1848年8月31日通过了《公共卫生法》,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公共健康法。该法在供水、排污、垃圾处理、住房等问题上规定了政府的责任和义务,阐述了应该对此负责的主体以及涉及的惩罚措施。这可用以证明当时英国
A.政府行政机构已经相对完善 B.城市化催生城市治理新模式
C.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 D.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英国是欧洲继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第三个开始加入大航海的国家。早在1496年亨利七世就授命航海家约翰·卡布特为英国寻找从大西洋到亚洲香料群岛的航线。在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前的一个世纪里,英国一直在用各种方式挑战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霸权,寻求海外贸易势力范围的扩张。1589年也就是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第二年,一些伦敦商人便向伊丽莎白女王提出了进入印度洋的请求,并很快获得了女王的批准。1599年一批伦敦商人又向伊丽莎白女王提出成立东印度贸易公司的申请,一年多后也获得批准。显然,英国海上军事力量的日趋强大使英国的商人和王室都认为此时的英国已具备了参与亚洲贸易竞争的海上军事力量。
——摘编自张丽《广州十三行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基于对外贸易政策和官商关系的视角》
材料二 托马斯·孟的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称为“重商主义的圣经”,对英国东印度公司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大胆开创、发展与东方的贸易,特别是与中国的茶叶贸易,让英国政府和资产阶级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同时,英国国内许多普通民众购买了该公司发行的股票,这对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一种福利援助,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英国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的茶叶贸易,在英国培育出了影响深远的茶文化,同时也带动了英国国内其他行业的发展,如公司从中国进口的陶瓷、茶具、餐具,催生了英国陶瓷业这一新行业的发展,到了18世纪中叶,产生了像约思亚·维基伍德这样的著名陶瓷制造家,英国的陶瓷工艺处于欧洲前列,并且造就了大量工作岗位。
——摘编自潘毅、秦元旭《英国东印度公司与中国茶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活动对英国产生的影响。(8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尊卑有序的礼法制度和等级观念影响着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如北方合院式民居“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体现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的等级观念;福建客家土楼以厅堂为中心的轴线序列严格中轴对称,反映出封建礼制影响下的传统伦理秩序。在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中,为方便生产生活,趋吉避凶和趋利避害成为聚落选址的首要条件,从风水学上看,“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成为聚落选址的基本原则。而在建筑空间布局上,汉族的传统民居都采用院落式布局,而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采用独栋的干栏式结构。当然,干栏式结构也适应了西南地区山地崎岖的地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节约耕地,利用土地。
——摘编自汪德根、吕庆月等《中国传统民居建筑
风貌地域分异特征与形成机理》
材料二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推动建筑设计下乡”“开展田园建筑示范”等措施。为此,在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我们必须牢牢坚守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要求,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生态环境、生态人文、生态产业,从传统民居中发掘出有益的建筑文化传承基因,并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再灵活地加以借鉴、移植和运用,使其更能满足新时代的生活需求,是传统民居未来发展的根本路径。而对传统村落、民居的升级改造和开发建设,一方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发展乡村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搭建了平台。
——摘编自徐达、胡安娜等《齐鲁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策略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新时代传统民居的发展策略。(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甲午战争后,列强获得在中国投资办厂、开矿山、修铁路等特权,对中国进行更大规模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经济加速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较快。1912~1920年,我国新登记的工矿数是418家,新增资本额达15 858万元;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重视实业建设,1931年废除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厘金制度,统一货币,提高进口关税率,到1939年,全国核准登记的工厂达3849家(不包括日占东北),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突破了通商口岸范围。随着铁道的修筑,航运范围的扩大,矿山的开掘,一些交通枢纽、矿藏丰富的地区也成为新产业的聚集地,并逐渐发展为城市。
——摘编自陶炎武《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图所示为现代纽约图书馆一角。
  提取材料信息,从公共设施的角度对图书馆的作用进行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