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检测(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检测(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11:10:57

文档简介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过程及意义,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食物物种交流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等等
典型情境题 1、2、4、7、8、11、12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了有关生物繁殖的知识,才能依靠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产品,找到了较稳定可靠的衣食来源。从此人们在自然界就取得了一些主动。”该学者强调,原始农业的出现
A.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B.推动了科学思想的萌发
C.促使农业和手工业分离 D.完全取代了采集和渔猎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产生后使人在自然界中获取了主动权,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学思想的萌发,排除B项;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农业和手工业分离,与设问不符,排除C项;“完全取代”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答案:A
2.猪又称为“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被驯化的“六畜”之一。作为一种杂食类哺乳动物,猪的身体较为肥壮,四肢短小,鼻子较长,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适应能力强,以及繁殖速度特别快。据此判断,早期人类驯化猪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自然环境 B.为人类提供更多食物
C.为宗教祭祀服务 D.推动原始农业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身体较为肥壮”“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特别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类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驯化了猪,故B项正确。“改善自然环境”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虽然“六畜”服务于古代祭祀活动,但其不是人类驯化猪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推动原始农业发展的信息,排除D项。
答案:B
3.古埃及拉美西斯三世时期的《哈里斯大纸草》中记载了法老送给神庙的祭品种类及数量,其中包括“各种牲畜,13 433(头);土地,36 012(阿鲁尔);花园,11(座);工场,2(座);干净的谷物,7320(16倍小袋[海凯特]);蔬菜,3300(捆);亚麻,3000(大包)”。由此可知
A.尼罗河流域的农业较为发达 B.埃及人最早成为食物生产者
C.古埃及王权屈服于教会势力 D.原始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古埃及的大量农产品被法老当作祭品送给神庙,这反映出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成果较为丰富,说明尼罗河流域的农业较为发达,故A项正确。原始农业是由古代各地先民共同创造的,无法得出埃及人最早成为食物生产者的结论,排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古埃及王权屈服于教会势力,排除C项;材料与“原始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前提”这一结论无关,排除D项。
答案:A
4.从秦简相关法律文书来看,地方农官管理的农业事务至微至细。他们负责计户授田,组织生产,征收田租和刍稿税,等等,控制着大量的牛马、铁制农具、种子等生产资料,将其借贷给农民使用,并且从技术上指导农民生产。这说明秦朝
A.法律制度异常严苛 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官僚机构较为臃肿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地方农官不仅负责征收田租和刍稿税,而且还具体管理和指导庄稼播种等,这说明秦朝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秦朝“法律制度异常严苛”,排除A项;“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秦朝“官僚机构较为臃肿”,排除D项。
答案:B
5.在近代墨西哥,印第安人部落和村社都会设置一座玉米磨坊,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就成了全村人的社交场所。由于磨坊是全村占地面积最大的场所,所以村民的大型联谊会及其他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这反映了
A.玉米成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 B.印第安人有丰富的群众活动
C.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美洲的居民普遍以面食为主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玉米生产对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玉米在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中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印第安人有丰富的群众活动,排除B项;仅凭材料得不出“美洲的居民普遍以面食为主”的结论,排除D项。
答案:C
6.玉米在16世纪初传入我国之后,起初主要是在少数平原地区种植,在随后的200多年的时间里,它的传播范围较小,种植规模不大。但从18世纪中期开始,玉米在我国得到普遍推广并被大面积种植。这一转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玉米品质得到优化改良 B.政府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C.玉米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D.中国地质构造发生变化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时,清朝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加剧,玉米适合在贫瘠山地种植,且产量高,有利于满足百姓的温饱需求,缓解人地矛盾,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玉米品质得到优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扩大耕地面积,排除B项;当时中国的地质构造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项。
答案:C
7.下表所示为重要农作物(部分)引进古代中国的情况。这些农作物的引进
朝代 引入品种代表
汉朝 葡萄、石榴、黄瓜、大蒜、香菜、胡麻(亚麻)、胡豆(蚕豆)
南北朝 胡椒
唐朝 菠菜、开心果
宋朝 占城稻
元朝 胡萝卜
明朝 玉米、马铃薯(土豆)、红薯(地瓜)、花生、辣椒、西红柿(番茄)、菠萝、豆角
  A.始终以粮食作物为主 B.丰富了中国民众的饮食种类
C.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D.促进了各地饮食结构的趋同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同时期的外来农产品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民众的饮食种类,故B项正确。“始终以粮食作物为主”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只能反映部分材料信息,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主旨,排除C项;“促进了各地饮食结构的趋同”夸大了外来农作物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B
8.中国是亚洲稻原产地。15世纪末以哥伦布第二次航海为契机,亚洲稻在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得到推广,16世纪后传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并向西扩展,19世纪传入加利福尼亚州。拉美的哥伦比亚于1580年开始稻作栽培,巴西进行稻作栽培则始于1761年。亚洲稻在美洲的传播
A.为美洲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B.推动了美洲人口的迅速增长
C.改变了美洲居民的饮食习惯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稻的传入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为美洲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这一时期美洲人口迅速增长,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美洲居民在水稻传入前后饮食习惯的变化,排除C项;“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夸大了亚洲稻传入美洲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A
9.依据生物学家的观点,现在北美常见的普通蚯蚓原本分布在西欧,是被18世纪的欧洲殖民者当作鱼饵或疏松土壤的生物带到美洲的。蚯蚓影响了土壤的方方面面,比如有机物的分解、碳储存、地表径流等,它们从森林的根基开始推倒了新大陆的旧秩序。这说明
A.蚯蚓推动了美洲的社会转型 B.物种传播是殖民侵略的有效手段
C.物种交流导致美洲文明覆亡 D.物种传入影响了美洲的生态环境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蚯蚓被欧洲殖民者带入美洲,影响了美洲的生态环境,故D项正确。美洲的社会转型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排除A项;蚯蚓的传入并没有被殖民者当作侵略手段,排除B项;美洲文明并未覆亡,且材料主旨不是物种交流,排除C项。
答案:D
10.辣椒原产于美洲,大概在16世纪传入中国,除了观赏和食用,辣椒在中国还多了一些象征意义:结成串的辣椒挂在农村的房门上、楼上、院内,不仅便于储存,还寓意着丰收,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据此可知,辣椒传入中国后
A.丰富了中国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B.拥有美观实用的优秀品质
C.弥补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缺口
D.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辣椒传入中国后,在门口悬挂红辣椒成为一些地方的重要风俗习惯,这说明辣椒传入中国后和中国本土的生活习俗有机结合起来,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故D项正确。材料与中国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辣椒自身的优秀品质,排除B项;辣椒属于调味品,并不能弥补粮食缺口,排除C项。
答案:D
11.下表所示为2013年部分国家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国家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 比重/% 农业劳动力占总 人口比重/% 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 耕地面积/公顷(亩)
美国 23.2 8.3 14.70(220.5)
加拿大 20.0 7.2 39.00(585.0)
英国 — 2.5 5.90(88.5)
法国 23.2 15.6 3.80(57.0)
原西德 — 12.5 1.30(19.5)
意大利 29.6 12.8 2.50(37.5)
日本 29.9 10.6 0.60(9.0)
韩国 11.3 6.2 0.62(9.3)
平均值 22.86 9.47 8.55(128.28)
我国2012年数据 47.40 42.10 0.45(6.86)
  A.各国农村积极兴办工业企业 B.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C.世界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 D.美国依然以农业为主体产业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多,且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农业的发展,与工业企业无关,排除A项;仅凭材料无法得知世界城市化进程加速,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主体产业是农业,排除D项。
答案:B
12.下图所示为2013~2024年我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及预测统计。这说明速冻食品
A.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食品保存的智能化
C.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物流水平 D.增强了我国粮食储备能力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速冻食品市场规模的扩大适应了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速冻食品推动了食品保存的智能化和提高了我国的物流水平,排除B、C两项;速冻食品的兴起并不代表其增强了我国粮食的储备能力,排除D项。
答案:A
13.《周礼》中云:“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日,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内外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贾公颜疏:“冰若有鉴,则冰不消释,食得停久。”这表明
A.我国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 B.西周政府重视农业发展
C.封建官僚集团生活奢侈腐化 D.君主需求推动科技进步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掌握了用冰保鲜食物的方法,这说明我国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农业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封建官僚集团的生活,且西周属于奴隶社会,排除C项;材料与科技进步无关,排除D项。
答案:A
14.“四合一”粮食储备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安全储粮的主要难题,目前已经推广应用到全国所有的中央储备粮库和多数地方储备粮库,使储备粮损耗从以前的4%降到1%以内,每年节约粮食保管费用和减少陈化损失40多亿元。这一储粮技术
A.解决了我国粮食食品安全问题
B.有效保障了粮食储存的安全
C.提升了中国科技独立研发能力
D.大幅减少了民众的生活开支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四合一”储粮技术减少了粮食损耗,有效保障了粮食的储存安全,故B项正确。“四合一”储粮技术虽然提升了我国保管粮食的技术,但并未解决我国粮食食品安全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科技独立研发能力的提升,排除C项;由材料得不出民众生活开支的减少,排除D项。
答案:B
15.我国国务院专门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这反映出
A.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高度完善
B.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C.国家卫生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D.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对食品安全进行严格管理,这反映出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高度完善,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排除B项;“彻底改善”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答案: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5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植物考古研究显示,大汶口文化早期,海岱地区南部以粟黍为主的稻旱兼作农业持续发展。随着海岱地区与安徽淮河流域之间的持续交流和相互影响,安徽淮河流域在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阶段发展了稻旱兼作农业是符合逻辑的。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阶段,野生可食用的植物种类较多,栎属、莲藕、薏苡、块根块茎在先民的植食结构中仍占有一定比例,采集业在本地区先民的生业经济中仍占据重要地位。而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植食资源的种类以农作物为主,不见或少见野生植物,这表明采集活动在生业经济中的比重继续下降,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成为生业经济的主体。
——摘编自程至杰《安徽淮河流域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原始农业初探》
  材料二 北美大陆广阔,可耕地较多。玉米、菜豆、南瓜等美洲作物易于栽种,比如玉米用手就能掰下,菜豆、南瓜也可以用手直接采摘;而且印第安农业基本是自给自足,很少用于交易,产量不大。印第安部落一直没有进入阶级社会,无国家概念,不需要冷兵器来维持统治秩序,这从客观上阻碍了铁农具的发展。在印第安部落,妇女负责农活,农具自然适合女性使用。如果说传统农业的特点是广泛使用铁制农具,那印第安农业与(旧大陆)传统农业就有较大差距。
——摘编自张兰星《初探北美古代印第安人的原始半原始农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汶口文化时期安徽淮河流域原始农业的发展概况。(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美古代印第安人农具落后的原因。(6分)
  答案:(1)发展概况:呈现出稻旱兼作的种植模式;原始农业的发展受到气候变化和文化传播、发展的双重影响;生业经济由低水平采集活动向原始农业转变。(6分)
(2)原因:耕地面积较大;农作物易于种植和收获;农业种植的目的仅是满足自身对食物的需求;没有阶级压迫和国家间的争斗,无需制造铁制品;农活由妇女负责。(6分,任答三点即可)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1492年,哥伦布开创了跨大西洋的定期物种交流。在第二次航行时,他有意地把满满一大船新物种带入美洲。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他的追随者们带来了更多的物种。历史学家根据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1972年的相关著作题目把这一持续不断的物种交流过程称作哥伦布交流。这一过程最显著的结果是美洲印第安人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但同时他们也染上了到那时为止他们仍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
——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物种交流”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观点:世界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物种交流。(3分)
  阐述:新航路开辟之前,由于地理因素的阻隔,不同地区之间的物种交流是有限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各地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物种交流也随之增多。早期的殖民扩张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物种交流也更加频繁。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伴随着长途贸易和新式交通工具的兴起,物种交流的频率更快。(10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夏、商、西周、春秋,这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萌芽时期。第二个阶段,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这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期,尤其是黄河流域旱作农业的成熟,这一时期西域的葡萄、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等被陆续引入中原地区。第三个阶段,隋、唐、五代、辽、宋、金、元,这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更大规模的发展期,尤其是南方稻作农业的发展。第四个阶段,就是明清时期,代表着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最高水平。这四个阶段,经历了三四千年的历史。
——摘编自曹幸穗、柏芸等《大众农学史》
根据材料,选择中国古代传统农业发展的某一阶段拟定一个论题(不能与材料重复),予以说明并得出结论。(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战国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旱作农业成熟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3分)
说明:战国以来,铁犁牛耕的应用与推广,各种新型农具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随着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农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生产积极性提高;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农业发展;国家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如秦国的都江堰、西汉的龙首渠等,保障了农业生产。(9分)
结论:我国北方旱作农业成熟是劳动人民劳动实践的结果,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3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对于影响中国古代粮食安全的因素分析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粮食安全问题绝不仅仅是粮食生产的问题,它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将农业生产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视为产生粮食宏观安全问题的基本影响因素,自然灾害是造成粮食宏观和微观安全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粮食生产的波动性所带来的在时间上的不均衡和地区差异引起的粮食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以及封建社会不同阶层民众粮食分配不公是造成粮食微观安全问题的三个关键因素。其他诸如气候、环境、战乱、国家政策等因素与以上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对古代粮食安全产生着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面对出现的粮食供应问题,曼彻斯特地方政府和英国中央政府实施了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对策。首先,在曼彻斯特以及全国范围内推动以运河和铁路为主要方式的交通运输的发展。在19世纪40年代,曼彻斯特大约三分之二的谷物供应来自西部,三分之一来自东部。其次,1839年曼彻斯特的自由贸易派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这个联盟提倡自由贸易,要求国家不干涉经济生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则,要求减免关税和奖励出口,要求废除有利于土地贵族的、规定高额谷物进口税的谷物法。最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尤其是18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开展了议会圈地运动,这一方面提高了已圈占的土地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摘编自贾情《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
  问题研究——以曼彻斯特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古代粮食安全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为解决粮食安全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9分)
  答案:(1)因素:生产力水平;经济模式;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社会财富分配;仓储设施;政府财力;政府政策等。(6分)
(2)措施:疏通运河,使用轮船、火车等先进交通工具,便利商品流通;成立反谷物法联盟,主张自由贸易;重视农业生产,推进圈地运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3分)
  影响:基本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了英国各地的经济交流;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条件。(6分)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过程及意义,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食物物种交流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等等
典型情境题 1、2、4、7、8、11、12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了有关生物繁殖的知识,才能依靠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产品,找到了较稳定可靠的衣食来源。从此人们在自然界就取得了一些主动。”该学者强调,原始农业的出现
A.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B.推动了科学思想的萌发
C.促使农业和手工业分离 D.完全取代了采集和渔猎
2.猪又称为“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被驯化的“六畜”之一。作为一种杂食类哺乳动物,猪的身体较为肥壮,四肢短小,鼻子较长,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适应能力强,以及繁殖速度特别快。据此判断,早期人类驯化猪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自然环境 B.为人类提供更多食物
C.为宗教祭祀服务 D.推动原始农业的发展
3.古埃及拉美西斯三世时期的《哈里斯大纸草》中记载了法老送给神庙的祭品种类及数量,其中包括“各种牲畜,13 433(头);土地,36 012(阿鲁尔);花园,11(座);工场,2(座);干净的谷物,7320(16倍小袋[海凯特]);蔬菜,3300(捆);亚麻,3000(大包)”。由此可知
A.尼罗河流域的农业较为发达 B.埃及人最早成为食物生产者
C.古埃及王权屈服于教会势力 D.原始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4.从秦简相关法律文书来看,地方农官管理的农业事务至微至细。他们负责计户授田,组织生产,征收田租和刍稿税,等等,控制着大量的牛马、铁制农具、种子等生产资料,将其借贷给农民使用,并且从技术上指导农民生产。这说明秦朝
A.法律制度异常严苛 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官僚机构较为臃肿
5.在近代墨西哥,印第安人部落和村社都会设置一座玉米磨坊,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就成了全村人的社交场所。由于磨坊是全村占地面积最大的场所,所以村民的大型联谊会及其他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这反映了
A.玉米成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 B.印第安人有丰富的群众活动
C.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美洲的居民普遍以面食为主
6.玉米在16世纪初传入我国之后,起初主要是在少数平原地区种植,在随后的200多年的时间里,它的传播范围较小,种植规模不大。但从18世纪中期开始,玉米在我国得到普遍推广并被大面积种植。这一转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玉米品质得到优化改良 B.政府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C.玉米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D.中国地质构造发生变化
7.下表所示为重要农作物(部分)引进古代中国的情况。这些农作物的引进
朝代 引入品种代表
汉朝 葡萄、石榴、黄瓜、大蒜、香菜、胡麻(亚麻)、胡豆(蚕豆)
南北朝 胡椒
唐朝 菠菜、开心果
宋朝 占城稻
元朝 胡萝卜
明朝 玉米、马铃薯(土豆)、红薯(地瓜)、花生、辣椒、西红柿(番茄)、菠萝、豆角
  A.始终以粮食作物为主 B.丰富了中国民众的饮食种类
C.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D.促进了各地饮食结构的趋同
8.中国是亚洲稻原产地。15世纪末以哥伦布第二次航海为契机,亚洲稻在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得到推广,16世纪后传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并向西扩展,19世纪传入加利福尼亚州。拉美的哥伦比亚于1580年开始稻作栽培,巴西进行稻作栽培则始于1761年。亚洲稻在美洲的传播
A.为美洲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B.推动了美洲人口的迅速增长
C.改变了美洲居民的饮食习惯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9.依据生物学家的观点,现在北美常见的普通蚯蚓原本分布在西欧,是被18世纪的欧洲殖民者当作鱼饵或疏松土壤的生物带到美洲的。蚯蚓影响了土壤的方方面面,比如有机物的分解、碳储存、地表径流等,它们从森林的根基开始推倒了新大陆的旧秩序。这说明
A.蚯蚓推动了美洲的社会转型 B.物种传播是殖民侵略的有效手段
C.物种交流导致美洲文明覆亡 D.物种传入影响了美洲的生态环境
10.辣椒原产于美洲,大概在16世纪传入中国,除了观赏和食用,辣椒在中国还多了一些象征意义:结成串的辣椒挂在农村的房门上、楼上、院内,不仅便于储存,还寓意着丰收,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据此可知,辣椒传入中国后
A.丰富了中国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B.拥有美观实用的优秀品质
C.弥补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缺口
D.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11.下表所示为2013年部分国家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国家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 比重/% 农业劳动力占总 人口比重/% 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 耕地面积/公顷(亩)
美国 23.2 8.3 14.70(220.5)
加拿大 20.0 7.2 39.00(585.0)
英国 — 2.5 5.90(88.5)
法国 23.2 15.6 3.80(57.0)
原西德 — 12.5 1.30(19.5)
意大利 29.6 12.8 2.50(37.5)
日本 29.9 10.6 0.60(9.0)
韩国 11.3 6.2 0.62(9.3)
平均值 22.86 9.47 8.55(128.28)
我国2012年数据 47.40 42.10 0.45(6.86)
  A.各国农村积极兴办工业企业 B.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C.世界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 D.美国依然以农业为主体产业
12.下图所示为2013~2024年我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及预测统计。这说明速冻食品
A.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食品保存的智能化
C.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物流水平 D.增强了我国粮食储备能力
13.《周礼》中云:“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日,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内外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贾公颜疏:“冰若有鉴,则冰不消释,食得停久。”这表明
A.我国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 B.西周政府重视农业发展
C.封建官僚集团生活奢侈腐化 D.君主需求推动科技进步
14.“四合一”粮食储备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安全储粮的主要难题,目前已经推广应用到全国所有的中央储备粮库和多数地方储备粮库,使储备粮损耗从以前的4%降到1%以内,每年节约粮食保管费用和减少陈化损失40多亿元。这一储粮技术
A.解决了我国粮食食品安全问题
B.有效保障了粮食储存的安全
C.提升了中国科技独立研发能力
D.大幅减少了民众的生活开支
15.我国国务院专门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这反映出
A.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高度完善
B.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C.国家卫生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D.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5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植物考古研究显示,大汶口文化早期,海岱地区南部以粟黍为主的稻旱兼作农业持续发展。随着海岱地区与安徽淮河流域之间的持续交流和相互影响,安徽淮河流域在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阶段发展了稻旱兼作农业是符合逻辑的。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阶段,野生可食用的植物种类较多,栎属、莲藕、薏苡、块根块茎在先民的植食结构中仍占有一定比例,采集业在本地区先民的生业经济中仍占据重要地位。而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植食资源的种类以农作物为主,不见或少见野生植物,这表明采集活动在生业经济中的比重继续下降,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成为生业经济的主体。
——摘编自程至杰《安徽淮河流域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原始农业初探》
  材料二 北美大陆广阔,可耕地较多。玉米、菜豆、南瓜等美洲作物易于栽种,比如玉米用手就能掰下,菜豆、南瓜也可以用手直接采摘;而且印第安农业基本是自给自足,很少用于交易,产量不大。印第安部落一直没有进入阶级社会,无国家概念,不需要冷兵器来维持统治秩序,这从客观上阻碍了铁农具的发展。在印第安部落,妇女负责农活,农具自然适合女性使用。如果说传统农业的特点是广泛使用铁制农具,那印第安农业与(旧大陆)传统农业就有较大差距。
——摘编自张兰星《初探北美古代印第安人的原始半原始农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汶口文化时期安徽淮河流域原始农业的发展概况。(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美古代印第安人农具落后的原因。(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1492年,哥伦布开创了跨大西洋的定期物种交流。在第二次航行时,他有意地把满满一大船新物种带入美洲。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他的追随者们带来了更多的物种。历史学家根据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1972年的相关著作题目把这一持续不断的物种交流过程称作哥伦布交流。这一过程最显著的结果是美洲印第安人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但同时他们也染上了到那时为止他们仍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
——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物种交流”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夏、商、西周、春秋,这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萌芽时期。第二个阶段,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这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期,尤其是黄河流域旱作农业的成熟,这一时期西域的葡萄、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等被陆续引入中原地区。第三个阶段,隋、唐、五代、辽、宋、金、元,这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更大规模的发展期,尤其是南方稻作农业的发展。第四个阶段,就是明清时期,代表着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最高水平。这四个阶段,经历了三四千年的历史。
——摘编自曹幸穗、柏芸等《大众农学史》
根据材料,选择中国古代传统农业发展的某一阶段拟定一个论题(不能与材料重复),予以说明并得出结论。(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对于影响中国古代粮食安全的因素分析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粮食安全问题绝不仅仅是粮食生产的问题,它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将农业生产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视为产生粮食宏观安全问题的基本影响因素,自然灾害是造成粮食宏观和微观安全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粮食生产的波动性所带来的在时间上的不均衡和地区差异引起的粮食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以及封建社会不同阶层民众粮食分配不公是造成粮食微观安全问题的三个关键因素。其他诸如气候、环境、战乱、国家政策等因素与以上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对古代粮食安全产生着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面对出现的粮食供应问题,曼彻斯特地方政府和英国中央政府实施了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对策。首先,在曼彻斯特以及全国范围内推动以运河和铁路为主要方式的交通运输的发展。在19世纪40年代,曼彻斯特大约三分之二的谷物供应来自西部,三分之一来自东部。其次,1839年曼彻斯特的自由贸易派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这个联盟提倡自由贸易,要求国家不干涉经济生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则,要求减免关税和奖励出口,要求废除有利于土地贵族的、规定高额谷物进口税的谷物法。最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尤其是18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开展了议会圈地运动,这一方面提高了已圈占的土地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摘编自贾情《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
  问题研究——以曼彻斯特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古代粮食安全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为解决粮食安全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