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检测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特点及演变,中国古代官员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发展及特点,近代西方与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的区别与联系,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制的区别,等等
典型情境题 1、3、4、6、9、12、13、1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代嘉庆帝时,皇帝召见军机大臣,太监均不得在侧,即使是王以下的文武满、汉大臣,没有皇帝“特旨”,也均不得擅入军机处的值班房。军机大臣亦不得擅交臣僚。这意味着军机处
A.严格保密 B.机构简单 C.人员精干 D.运行高效
解析:根据材料“不得擅入军机处的值班房”“军机大臣亦不得擅交臣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纪律,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故A项正确。“机构简单”“人员精干”“运行高效”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B、C、D三项。
答案:A
2.1770年1月,腓特烈·诺斯组成了英国新一届的政府。在其任期内,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由于英军大败于美国独立革命军,诺斯于1782年3月辞职,成为史上第一位因议会发起不信任动议而辞职的首相。这表明当时英国
A.议会掌握部分行政权力 B.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C.政治制度有一定局限性 D.责任内阁制已渐成体系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诺斯因议会发起不信任动议而辞职,这是英国责任内阁制发展的成果,故D项正确。议会掌握部分行政权力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与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英国政治制度的局限性,排除C项。
答案:D
3.下表所示为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内容摘要(部分)。据此可知,该纲领
主要内容
第一 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
第二 确定以“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
第三 保证一切抗日人民的自由权利
第四 鼓励发展农业、工业生产和商业流通;普及国民教育;等等
A.促进了人民革命政权的创建 B.顺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要求
C.增强了抗日武装的整体实力 D.奠定了新中国政权建设基础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纲领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围绕抗日民主政权进行的探索,这顺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要求,故B项正确。人民革命政权创建于国共对峙时期,排除A项;抗日武装的整体实力增强在材料中缺乏依据,排除C项;由材料看不出该纲领为新中国政权建设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排除D项。
答案:B
4.商鞅变法时“令民为什伍”,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大家族进行析分,重新进行社会规整,又以什伍方式重新组建社会单元,使得社会结构简明统一,满足了国家管理与征召的便利。这一做法
A.促进了封建政治的发展 B.满足了疆域扩张需求
C.提高了国家的动员能力 D.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将社会家庭单位重新组合,将大家庭析分为小家庭,使其更加简化,这一做法提高了国家的组织动员能力,故C项正确。材料与封建政治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该制度与疆域扩张无关,排除B项;由材料看不出劳动力是否充足,排除D项。
答案:C
5.汉代士人为官,必须要有官府的辟举,即地方政府在其管辖范围内发现“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武猛将帅”等人才时向中央推荐,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这反映出汉代
A.政府重视社会教化 B.官员的道德水平明显提升
C.尚贤思想逐渐兴起 D.官员选拔受伦理观念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官员选拔注重“孝”“廉”,这体现了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故D项正确。政府对社会教化的态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仅凭材料无法得知官员的道德水平明显提升,排除B项;尚贤思想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
答案:D
6.唐初沿袭旧制,从事工商业者不得入仕为官。中唐以后,学校中已不全是官宦子弟,商人及其子弟可参加科举考试谋求官职,也可以通过朝廷卖官令、军功、方镇辟署等手段跻身仕途。这一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B.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
C.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D.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中后期,商人群体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入仕,这使得传统的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证明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商人入仕政策的松弛,与科举制度完善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民众生活水平是否提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答案:C
7.1966~1968年的英国富尔顿改革在文官考核制度上废除了通才的用人标准,实行专业化管理以配合行政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注重以功绩制为导向的考核结果,对于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文官,取消了晋升的最低年龄限制。这些转变
A.降低了选官用人标准 B.实现了政治与管理的分离
C.源于科技的迅猛发展 D.影响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富尔顿改革主要针对的是文官考核,这适应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对专业化管理人才的需要,故C项正确。选官用人标准的降低不符合材料要求,排除A项;政治与管理的分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D项是“政党分肥制”的影响,排除。
答案:C
8.美国1787年宪法中并没有固定的选拔官员的规制。华盛顿第一届政府主要依据出身、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来选拔官员。此后,杰克逊作为普通人代表当选总统,要求把政党分肥制引进联邦政府,且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由此可知,这些举措
A.结束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
B.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C.完善了近代职业官僚体系
D.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执政时期的文官选任制度使精英集团垄断了政治权力,杰克逊实行政党分肥制,使平民也能获得进入政府任职的机会,从而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故B项正确。美国没有经历封建时代,不存在贵族对官职的垄断,排除A项;1883年,美国建立文官制度,形成了近代职业官僚体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美国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D项。
答案:B
9.下表所示为1904年1月晚清政府颁布的学制系统文件《奏定学堂章程》。据此可知,该章程
学堂 培养目标
初等小学堂 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中学堂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
高等学堂 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
A.解决了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B.培养了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C.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D.将教育变革与救国自强结合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明伦理、爱国家”“从事于各项实业”“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定学堂章程》的部分内容在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上改变了原有的封建教育模式,体现了近代化对教育变革的要求,故D项正确。“解决了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该章程是否培养了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排除B项;该章程与近代文官制度无关,排除C项。
答案:D
10.201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这条规定
A.意在推进干部选拔的规范化 B.杜绝了公务员考录中的不正之风
C.保证了行政运行的廉洁高效 D.促进了公务员队伍来源的多元化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录用要求符合公开平等的原则,意在以法律形式规范干部选拔过程,故A项正确。公务员考录中的不正之风被杜绝在材料中缺乏依据,排除B项;材料与行政运行廉洁高效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与公务员队伍来源的多元化无关,排除D项。
答案:A
11.北宋神宗时期,陕西蓝田县吕氏兄弟在家为父丁忧期间开创并推广《吕氏乡约》,将高高在上、乡民遥不可及的礼学精神贯穿于简明易行的乡约之中,使关中风俗为之一变。据此可知,该乡约
A.增强了宗族组织的政治功能 B.是儒学融入基层教化的成果
C.普遍提升了民众的道德素养 D.开启了儒学世俗化与民间化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吕氏乡约》是吕氏兄弟将儒学思想融入基层教化的成果,故B项正确。乡约便于管理地方,但宗族组织政治功能的增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民众的道德素养得到普遍提升,排除C项;材料不能证明这是儒学世俗化与民间化的开启阶段,排除D项。
答案:B
12.有学者指出,古代雅典允许一切公民参与国家日常活动,公民可以直接参政、议政和行使司法权;实行公职人员选举制、任期制,并有较严密的监督制度和程序;决定国家重大问题时采用集体会议制,这些制度均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这反映出古雅典
A.创建了完善的法律体系 B.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杜绝了政府的决策失误 D.以法制推动民主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通过法律形式确立起来,这反映出古雅典以法制推动民主的发展,故D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说明古雅典法律体系完善,排除A项;古雅典并未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B项;“杜绝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答案:D
13.古罗马时期的《法律选编》是拜占庭帝国伊苏里亚王朝皇帝利奥三世与君士坦丁五世因时代变迁之需于公元8世纪联合颁布的一部新型简明法典。它以民法为主、刑罚为辅,体现了基督教圣典的立法精神,以及家庭和睦、社会公平和刑罚“仁爱”的立法原则。该法典
A.切实维护了平民阶层的利益
B.意在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C.有效化解了阶级之间的矛盾
D.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典强调家庭和睦和社会公平,意在维护社会统治秩序的稳定,故B项正确。该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古罗马时期阶级矛盾没有被化解,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儒家思想与该法典的关系,排除D项。
答案:B
14.1982年12月,新宪法正式确立了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广大农村已经普遍建立了以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载体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这一举措
A.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B.提高了农民阶级的地位
C.秉承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D.推动了基层民主的实践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我国颁布的相关法律内容中对于基层民主自治有了较为完善的规定,反映了这些举措对于基层民主实践的指导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与民众的文化生活无关,排除A项;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与农民阶级地位提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民主集中制原则,排除C项。
答案:D
15.据统计,1995年,公开发表的标题包含“依法治国”字样的学术论文仅有4篇,1996年增加到92篇,1997年急剧增加到242篇,此后增长速度更为迅猛。与此同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依法治国这一概念的使用频率也同步增长。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
A.依法治国理念的普及 B.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C.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D.民主政治建设加快
解析:根据材料“1996年增加到92篇,1997年急剧增加到242篇,此后增长速度更为迅猛”可知,1997年后公开发表的包含“依法治国”字样的学术论文急剧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这主要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故B项正确。依法治国理念的普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加快都不是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反映出的,排除A、C、D三项。
答案: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3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而统一天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秦始皇下令废除了自西周以来持续了八百多年的“封藩建卫”制,开始在全国正式推行郡县制。汉高祖刘邦吸取秦孤立而亡的教训,对行政区划制度只略作调整,同时恢复了分封制,实行郡国并存制度。到公元188年,东汉灵帝为了组织力量镇压黄巾起义,改州刺史为州牧,位于郡守之上。从此,我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由郡、县二级演变为州、郡、县三级。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遵循“存要去闲,并小去大”的原则,废除了“郡”建制,全国实行州、县两级制度。 安史之乱后,掌兵权的节度使开始作为地方行政长官,节度使的辖区叫道。自此,道成了州上面的一级行政单位,形成了道、州、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
——摘编自朱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行政区划的变化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变化是为了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稳定则是为了更有利于发展已有的政治、经济形势。如地方行政区划系统有两级、三级、四级之变,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由秦朝的“郡”、魏晋的“州”,发展为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明、清三朝的“省”,近现代又出现了“直辖市”。即使在同一朝代、同一行政区划系统内,行政区划在不同的年代亦有变动,秦初为36郡,秦末则为40余郡;唐初,道为10个,后变为15个;宋朝15路变为18路,后为23路;等等。
——摘编自孙关龙《试论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变化的规律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及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并概括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10分)
答案:(1)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实行州、县两级制;唐代安史之乱后实行道、州、县三级制。(6分)
(2)评述: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但最终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事权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的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了“三冗”“两积”的局面。(8分)
发展趋势: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罗马共和国与其他国家的政体构成最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是某个或某些哲学家的理想设计的结果,而是在漫长的政治和战争实践中逐渐磨合与变革而来的,它建立了多民族和多阶级政治对话的渠道。罗马是一个懂得政治妥协和对话的民族。罗马共和国历来就是贵族和平民相互抗衡的政治家园,但在漫长的历史中,两大阶级并没有出现你死我活、不可共存的对抗。当每次激烈的对抗甚至可能演化为斗争的时候,他们都能运用讨价还价的政治妥协技巧来化解。
——摘编自刘圣中《共和制的精神及其启示——以罗马共和国的历史经验为例》
根据材料,结合中外历史相关史实,提炼出一个主题,并就该主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主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主题:政治妥协可以推动文明进步。(2分)
阐述:1688年英国发生的“光荣革命”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旧贵族相互妥协,实现了“不流血的政变”,保存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使英国走上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1783年美国独立后,邦联体制下国内各种矛盾激化,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在华盛顿等人的努力下,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主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各州与中央政府之间在各种权力和利益方面达成新的平衡,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联邦制、民主共和制、分权与制衡原则,使美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道路,为美国日益强盛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在南北和谈及袁世凯的两面手段下,宣统帝宣布退位,实行了中国式的“光荣革命”,中国帝制宣告结束,从此中国走上了艰难的民主共和制探索道路。(8分)
总之,在中外历史长河中,善于运用政治妥协手段和艺术技巧,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和平实现民主发展,推进文明进步。(2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冯友兰写道:“在魏晋至梁陈时期则是这些军阀联合门阀士族进行统治。在这种联合统治中,作为皇帝的军阀的政治地位是最高的,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们的社会地位反而没有门阀士族高。”几百年来,朝代更迭频繁,无论哪个皇帝要稳定政权,离开门阀士族的支持都是不可能的。 隋朝统一了中国,打算改变这种情况,打击门阀士族,其主要措施是实行科举取士制度。他们知道,门阀士族之所以成为门阀,是由于从汉以来,实行的征辟制度。于是,他们不用征辟,改用考试,这就是所谓科举。隋文帝杨坚深谙受制于门阀士族之弊,于是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分科取士,在地方设立州、县学,对生徒进行考试,州也可把人才举送至中央参加考试录用。
——摘编自李亚彬《问史——科举制何以终结门阀士族》
材料二 所谓科举,就是指由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经过分科考试,最后根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选举制度。从其定义不难看出,科举制是向社会各个阶层开放的,“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较之于前期的选官制度更为公平、公正。科举制与其之前的选举制主要有两个区别:第一,科举制下士人可“怀牒自列于州县”,即无须推荐,就可以自由报名参加官府举行的考试;第二,科举制产生之初虽然依旧保留着推荐的方式,但已开始以考试为主,后来则发展为以考试为唯一的取士手段, 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摘编自路莉莉《隋代科举制度考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与魏晋南北朝相比,概括隋唐选官标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答案:(1)原因: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士族没落,庶族地主要求获得政治权力;打击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6分)
(2)变化:魏晋时期选官注重家世、门第,隋唐时期以学识、才能为主;魏晋时期选官方式是评议推荐,隋唐时期以考试选拔为主;魏晋时期选官主要出自世家大族,隋唐时期选官范围扩大;魏晋时期选官制度封闭、垄断,隋唐时期相对公平、开放。(4分)
影响:
积极影响:科举考试打破了长期以来按照门第选拔人才的局面,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发展。
局限:科举考试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服务。(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作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礼法之治才是真正作为治国理念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其对应于德刑之治。自董仲舒提出“德主刑辅”后,礼法合流在法典中也逐步通过法律儒家化体现出来,司法实践中更是通过春秋决狱等方式将儒家的德治教化思想渗透到守法执法领域。 封建正统思想家主张的德主刑辅思想摒弃了原有儒家与法家针锋相对的矛盾,使二者合一。自汉董仲舒起,历经晋张斐、杜预等人以儒家经典注律、唐韩愈对儒家“道统”的坚持、宋朱熹的理学、 明丘濬对正统思想的进一步阐述乃至晚清的曾国藩、张之洞都始终坚持以三纲为核心的“德主刑辅” 思想,使礼法合治始终保持着德礼为先而刑法为辅的局面。
——摘编自房丽《论“礼法之治”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法律与儒学”为视角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
论题:“礼法之治”在古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分)
阐述:“礼法之治”是指在国家制定的正式法律之外,依据礼典、礼俗习惯法等构成的规范习俗和臣民行为的一种国家治理模式。我国古代“礼法之治”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夏商周三代之时,夏有“夏礼”“禹刑”,商有“殷礼”“汤刑”,周有“周礼”“九刑”。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礼法体系的初创阶段。春秋战国至秦代,礼刑分离,也是“律令”发轫时期。汉承秦制,又在法制领域向“礼”回归,我国古代法律逐步形成由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共同发挥作用的模式,其中的礼典、律典到唐代日益成熟,这样就形成以礼率律、律外有礼,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三者相辅相成的治理格局。(9分)
综上所述,“礼法之治”这样一种治理模式,既发挥了法律刚性规范功能,又发挥了礼仪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同时尊重民间事务自理自治习惯,体现了中国法律文化的特色,也彰显出传统社会治理的特有智慧。(2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期中检测
(90分钟 100分)
【命题视点】
单元重难点 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特点及演变,中国古代官员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发展及特点,近代西方与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的区别与联系,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制的区别,等等
典型情境题 1、3、4、6、9、12、13、1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代嘉庆帝时,皇帝召见军机大臣,太监均不得在侧,即使是王以下的文武满、汉大臣,没有皇帝“特旨”,也均不得擅入军机处的值班房。军机大臣亦不得擅交臣僚。这意味着军机处
A.严格保密 B.机构简单 C.人员精干 D.运行高效
2.1770年1月,腓特烈·诺斯组成了英国新一届的政府。在其任期内,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由于英军大败于美国独立革命军,诺斯于1782年3月辞职,成为史上第一位因议会发起不信任动议而辞职的首相。这表明当时英国
A.议会掌握部分行政权力 B.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C.政治制度有一定局限性 D.责任内阁制已渐成体系
3.下表所示为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内容摘要(部分)。据此可知,该纲领
主要内容
第一 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
第二 确定以“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
第三 保证一切抗日人民的自由权利
第四 鼓励发展农业、工业生产和商业流通;普及国民教育;等等
A.促进了人民革命政权的创建 B.顺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要求
C.增强了抗日武装的整体实力 D.奠定了新中国政权建设基础
4.商鞅变法时“令民为什伍”,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大家族进行析分,重新进行社会规整,又以什伍方式重新组建社会单元,使得社会结构简明统一,满足了国家管理与征召的便利。这一做法
A.促进了封建政治的发展 B.满足了疆域扩张需求
C.提高了国家的动员能力 D.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5.汉代士人为官,必须要有官府的辟举,即地方政府在其管辖范围内发现“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武猛将帅”等人才时向中央推荐,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这反映出汉代
A.政府重视社会教化 B.官员的道德水平明显提升
C.尚贤思想逐渐兴起 D.官员选拔受伦理观念影响
6.唐初沿袭旧制,从事工商业者不得入仕为官。中唐以后,学校中已不全是官宦子弟,商人及其子弟可参加科举考试谋求官职,也可以通过朝廷卖官令、军功、方镇辟署等手段跻身仕途。这一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B.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
C.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D.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
7.1966~1968年的英国富尔顿改革在文官考核制度上废除了通才的用人标准,实行专业化管理以配合行政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注重以功绩制为导向的考核结果,对于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文官,取消了晋升的最低年龄限制。这些转变
A.降低了选官用人标准 B.实现了政治与管理的分离
C.源于科技的迅猛发展 D.影响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8.美国1787年宪法中并没有固定的选拔官员的规制。华盛顿第一届政府主要依据出身、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来选拔官员。此后,杰克逊作为普通人代表当选总统,要求把政党分肥制引进联邦政府,且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由此可知,这些举措
A.结束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
B.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C.完善了近代职业官僚体系
D.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9.下表所示为1904年1月晚清政府颁布的学制系统文件《奏定学堂章程》。据此可知,该章程
学堂 培养目标
初等小学堂 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中学堂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
高等学堂 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
A.解决了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B.培养了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C.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D.将教育变革与救国自强结合
10.201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这条规定
A.意在推进干部选拔的规范化 B.杜绝了公务员考录中的不正之风
C.保证了行政运行的廉洁高效 D.促进了公务员队伍来源的多元化
11.北宋神宗时期,陕西蓝田县吕氏兄弟在家为父丁忧期间开创并推广《吕氏乡约》,将高高在上、乡民遥不可及的礼学精神贯穿于简明易行的乡约之中,使关中风俗为之一变。据此可知,该乡约
A.增强了宗族组织的政治功能 B.是儒学融入基层教化的成果
C.普遍提升了民众的道德素养 D.开启了儒学世俗化与民间化
12.有学者指出,古代雅典允许一切公民参与国家日常活动,公民可以直接参政、议政和行使司法权;实行公职人员选举制、任期制,并有较严密的监督制度和程序;决定国家重大问题时采用集体会议制,这些制度均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这反映出古雅典
A.创建了完善的法律体系 B.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杜绝了政府的决策失误 D.以法制推动民主的发展
13.古罗马时期的《法律选编》是拜占庭帝国伊苏里亚王朝皇帝利奥三世与君士坦丁五世因时代变迁之需于公元8世纪联合颁布的一部新型简明法典。它以民法为主、刑罚为辅,体现了基督教圣典的立法精神,以及家庭和睦、社会公平和刑罚“仁爱”的立法原则。该法典
A.切实维护了平民阶层的利益
B.意在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C.有效化解了阶级之间的矛盾
D.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14.1982年12月,新宪法正式确立了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广大农村已经普遍建立了以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载体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这一举措
A.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B.提高了农民阶级的地位
C.秉承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D.推动了基层民主的实践
15.据统计,1995年,公开发表的标题包含“依法治国”字样的学术论文仅有4篇,1996年增加到92篇,1997年急剧增加到242篇,此后增长速度更为迅猛。与此同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依法治国这一概念的使用频率也同步增长。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
A.依法治国理念的普及 B.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C.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D.民主政治建设加快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3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而统一天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秦始皇下令废除了自西周以来持续了八百多年的“封藩建卫”制,开始在全国正式推行郡县制。汉高祖刘邦吸取秦孤立而亡的教训,对行政区划制度只略作调整,同时恢复了分封制,实行郡国并存制度。到公元188年,东汉灵帝为了组织力量镇压黄巾起义,改州刺史为州牧,位于郡守之上。从此,我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由郡、县二级演变为州、郡、县三级。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遵循“存要去闲,并小去大”的原则,废除了“郡”建制,全国实行州、县两级制度。 安史之乱后,掌兵权的节度使开始作为地方行政长官,节度使的辖区叫道。自此,道成了州上面的一级行政单位,形成了道、州、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
——摘编自朱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行政区划的变化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变化是为了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稳定则是为了更有利于发展已有的政治、经济形势。如地方行政区划系统有两级、三级、四级之变,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由秦朝的“郡”、魏晋的“州”,发展为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明、清三朝的“省”,近现代又出现了“直辖市”。即使在同一朝代、同一行政区划系统内,行政区划在不同的年代亦有变动,秦初为36郡,秦末则为40余郡;唐初,道为10个,后变为15个;宋朝15路变为18路,后为23路;等等。
——摘编自孙关龙《试论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变化的规律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及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并概括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1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罗马共和国与其他国家的政体构成最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是某个或某些哲学家的理想设计的结果,而是在漫长的政治和战争实践中逐渐磨合与变革而来的,它建立了多民族和多阶级政治对话的渠道。罗马是一个懂得政治妥协和对话的民族。罗马共和国历来就是贵族和平民相互抗衡的政治家园,但在漫长的历史中,两大阶级并没有出现你死我活、不可共存的对抗。当每次激烈的对抗甚至可能演化为斗争的时候,他们都能运用讨价还价的政治妥协技巧来化解。
——摘编自刘圣中《共和制的精神及其启示——以罗马共和国的历史经验为例》
根据材料,结合中外历史相关史实,提炼出一个主题,并就该主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主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冯友兰写道:“在魏晋至梁陈时期则是这些军阀联合门阀士族进行统治。在这种联合统治中,作为皇帝的军阀的政治地位是最高的,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们的社会地位反而没有门阀士族高。”几百年来,朝代更迭频繁,无论哪个皇帝要稳定政权,离开门阀士族的支持都是不可能的。 隋朝统一了中国,打算改变这种情况,打击门阀士族,其主要措施是实行科举取士制度。他们知道,门阀士族之所以成为门阀,是由于从汉以来,实行的征辟制度。于是,他们不用征辟,改用考试,这就是所谓科举。隋文帝杨坚深谙受制于门阀士族之弊,于是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分科取士,在地方设立州、县学,对生徒进行考试,州也可把人才举送至中央参加考试录用。
——摘编自李亚彬《问史——科举制何以终结门阀士族》
材料二 所谓科举,就是指由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经过分科考试,最后根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选举制度。从其定义不难看出,科举制是向社会各个阶层开放的,“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较之于前期的选官制度更为公平、公正。科举制与其之前的选举制主要有两个区别:第一,科举制下士人可“怀牒自列于州县”,即无须推荐,就可以自由报名参加官府举行的考试;第二,科举制产生之初虽然依旧保留着推荐的方式,但已开始以考试为主,后来则发展为以考试为唯一的取士手段, 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摘编自路莉莉《隋代科举制度考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与魏晋南北朝相比,概括隋唐选官标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作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礼法之治才是真正作为治国理念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其对应于德刑之治。自董仲舒提出“德主刑辅”后,礼法合流在法典中也逐步通过法律儒家化体现出来,司法实践中更是通过春秋决狱等方式将儒家的德治教化思想渗透到守法执法领域。 封建正统思想家主张的德主刑辅思想摒弃了原有儒家与法家针锋相对的矛盾,使二者合一。自汉董仲舒起,历经晋张斐、杜预等人以儒家经典注律、唐韩愈对儒家“道统”的坚持、宋朱熹的理学、 明丘濬对正统思想的进一步阐述乃至晚清的曾国藩、张之洞都始终坚持以三纲为核心的“德主刑辅” 思想,使礼法合治始终保持着德礼为先而刑法为辅的局面。
——摘编自房丽《论“礼法之治”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法律与儒学”为视角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