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学案(记忆清单+分层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学案(记忆清单+分层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11:3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一)起止时间:1894年——1895年
(二)日本挑起战争原因:
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2、重要原因:制定“大陆政策”,妄想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进而称霸世界,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3、直接原因:1894年派兵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蓄意挑起战争。
(三)战争过程及民族英雄:
(1)丰岛海战:1894年 7 月,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
(2)平壤战役:1894 年 9 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
(3)黄海海战: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下令避战保船,日本舰队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4)辽东之战(或称大连旅顺之战):徐邦道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旅顺陷落,日本对旅顺和平居民进行野蛮大屠杀。
(5)威海卫战役:1895 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战争的失败,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必考
(四)中国战败原因:★★★★★必考
1、根本原因:清王朝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或者表述为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武器装备落后,军队战斗力低3、战略战术失当,丧失了制海权4、日本蓄谋已久,战事准备充分。
主观原因(内因)① 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无能(根本原因)②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主要原因) ③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④清军装备落后。客观原因(外因):①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②蓄谋已久,准备充分;③装备先进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必考
(一)时间:1895年 (二)地点: 日本马关 (三)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
(四)内容:
1、【割三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两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增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五)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五)用史实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拓展延伸,理解记忆)
1、《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大量领土,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2、2亿两白银的赔款,加重了祖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3、增辟通商口岸,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经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倾销商品)变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总结:《马关条约》后,中国丧失了更多领土与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日本轻易从中国捞到这么多好处,则直接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朝,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三、瓜分中国狂潮
(一)三国干涉还辽: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二)瓜分中国狂潮: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新修订)
(三)“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错失瓜分中国时机的美国向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这个照会得到各国的同意。这样,列强不断划分了势力范围,而且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 (新修订)
(四)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拓展】
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同时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表现:政治上:开始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从戊戌变法开始,辛亥革命继续进行。经济上,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思想上,以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号,这不仅表达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也是借此纪念(  )
A.福建水师 B.戊戌变法 C.北洋舰队 D.湖北新军
2.与《南京条约》 相比,《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  )
A.割地赔款 B.开埠通商 C.协定关税 D.开设工厂
3.“条约签订以来,清政府国力一路下滑,政治虚弱,腐败无能……终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材料中的“条约”最有可能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然而自从日本企业在苏州、杭州开办工厂后,美丽的“人间天堂”遭受了帝国主义的蹂躏与掠夺。你认为与之有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5.“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三年后,发生了戊戌变法;五年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海师,何以施展?”这是张之洞对某次战争后所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批判。关于该条约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条约签订列强侵华势力从内地到沿海
B.该条约为《北京条约》
C.该条约签订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D.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如图漫画讽喻了列强对近代中国的某次侵略战争。一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一帮西方人在旁边无动于衷地互相嘀咕:先别忙,让他们那帮黄脸人自己先打个痛快再说。此次战争导致(  )
A.中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B.中国丧失北方大片领土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清廷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8.《马关条约》签署后,廷臣交章论奏。顺天府尹胡燏棻说:“但求皇上一心振作,破除成例,改弦更张,咸与维新。”这说明(  )
A.甲午战争是导致维新变法爆发的根本原因
B.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官僚体系的重要成分
C.光绪帝成为变法图强的实际领袖
D.维新变法得到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
9.据统计,从1895年至1913年,仅资金在10万元以上的外资企业就有136家,资本达1.3亿多元。这一现象反映出(  )
A.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 B.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C.列强竞相对华资本输出 D.清廷沦为洋人统治工具
10.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B.《马关条约》规定,赔款2亿两白银
C.至此,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马关条约》首次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19世纪中后期,我国边疆出现危机,日本挑起战争广大爱国官兵谱写了一曲曲悲歌!甲年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英雄殉国】
材料一:
【国人伤痛】
材料二:
材料三:《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给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政府误国】
材料四: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币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余联沅1894年8月26日《疆臣贻误大局沥陈危急情形折》
(1)材料一中图一再现了哪一历史场景?说说图中人物的感人事迹。
(2)材料二再现了哪一历史场景?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关系?简要说明。
(3)依据材料四,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何在?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世昌’号”,结合所学可知,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壮烈牺牲,北洋舰队受到重挫,因此借此纪念北洋舰队,故C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排除;戊戌变法发生在甲午战争战败之后,排除B;湖北新军为清末张之洞于湖北训练的“新式”军队,属于陆军,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解答】割地赔款、开埠通商、协定关税都是《南京条约》已经有了的内容,而允许设立工厂是《马关条约》出现的新内容。这体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列强对外进行资本输出的新要求,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
故选:D。
【点评】熟记《马关条约》的内容,另外还要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
3.【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条约签订以来,清政府国力一路下滑,政治虚弱,腐败无能……终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可知,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9世纪末,故材料中的“条约”要签订在义和团运动之前,故最有可能是1895年的《马关条约》,故C符合题意;1842年的《南京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签订时间相对早一些,与“……终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不符,排除AB;《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是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关条约》以及影响。
4.【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从此美丽的“人间天堂”遭受了帝国主义的蹂躏与掠夺。
故选:D。
【点评】识记近代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5.【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据所学可知,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这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三年后的1898年,发生了戊戌变法,五年后的1900年,发生了义和团运动,故C项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排除ABD项。
故选:C。
【点评】记忆《马关条约》签订时间、内容、影响,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6.【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造成北无旅顺,南无台湾的局面。《马关条约》的签订允许帝国主义在华开设工厂,使得列强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据材料“北无旅顺,南无台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的是《马关条约》的签订,该条约签订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C项正确;《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列强侵华势力从沿海到内地,排除A项;据题干可知,这一条约为《马关条约》,排除B项;《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关条约》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的相关史实,“一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先别忙,让他们那帮黄脸人自己先打个痛快再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漫画及文字“一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先别忙,让他们那帮黄脸人自己先打个痛快再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项正确;选项A是鸦片战争的结果,排除;选项B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侵略中国的结果,排除;选项D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的结果,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8.【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得到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材料可知,“顺天府尹”属于清朝地方官员,“改弦更张,咸与维新”指的是改变旧的体制,进行改革维新,表明维新变法得到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D项正确;甲午战败给中国带来空前灾难,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维新变法的根本原因,但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官僚体系的重要成分”说法错误,排除B项;光绪帝没有成为变法图强的实际领袖,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维新变法的相关史实。
9.【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签订的影响,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据“据统计,从1895年至1913年,仅资金在10万元以上的外资企业就有136家,资本达1.3亿多元。”可知,这一现象反映出列强竞相对华进行资本输出,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排除A项;“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与“仅资金在10万元以上的外资企业就有136家,资本达1.3亿多元”不符,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廷沦为洋人统治工具,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的相关史实。
10.【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签订的条约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解答】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选项C表述与史实不符,但符合题意;选项ABD表述与史实相符,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答案】(1)黄海大战。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率领致远舰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2)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场景。《马关条约》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列强的贪欲,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时局图》通过漫画的手法将这一危急形势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3)李鸿章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清政府腐朽落后,妥协避战;日本准备充分,蓄谋已久等。
【分析】本题以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黄海大战、《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等知识。
【解答】(1)由图一“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可知,图一再现了黄海大战。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吉野”号,不幸被敌舰炮弹击中,他与200多名将士壮烈殉国。
(2)由图二“1895年中日谈判”可知,这再现了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场景。《马关条约》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列强的贪欲,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时局图》通过漫画的手法将这一危急形势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3)据材料四“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币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李鸿章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除此之外,清政府腐朽落后,妥协避战;日本准备充分,蓄谋已久等也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故答案为:
(1)黄海大战。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率领致远舰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2)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场景。《马关条约》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列强的贪欲,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时局图》通过漫画的手法将这一危急形势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3)李鸿章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清政府腐朽落后,妥协避战;日本准备充分,蓄谋已久等。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黄海大战、《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等知识。
0101
记忆清单
02
分层检测
第65页(共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