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小
学
数
学
总
复
习
马郎小学 陈伟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数的运算
我们学过哪些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四种运算叫做四则运算。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含义:
一个数×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
一个数×小于1的小数——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
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
一个数×大于1的小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
一个数×小于1的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
一个数×大于1的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整数 小数 分数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一个数×大于1的分数或小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一个数×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或求一
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
一个数×小于1的分数或小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
四则运算的意义:
四则运算的法则:
整数 小数 分数
加减法
乘法
除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低位算起;③加法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减法中不够减时,就从前一位借,借几当几十。
①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②从低位算起;③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②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③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四则运算的法则:
整数 小数 分数
加减法
乘法
除法
①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因数;②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字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③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①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②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数位不够0补足。
①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②有整数的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③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④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四则运算的法则:
整数 小数 分数
加减法
乘法
除法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②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到哪一位的上面。③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①如果除数是小数,先把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需要理解的计算规律:
一个不为0的数×大于1的数 →积大于原数
一个不为0的数×小于1的数 →积小于原数
一个不为0的数÷大于1的数 →商小于原数
一个不为0的数÷小于1的数 →商大于原数
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25+75=100
100-75=25
100-25=75
85-35=50
85-50=35
50+35=85
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4)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25×4=100
100÷25=4
100÷5=20
20×5=100
100÷20=5
100÷4=25
54÷5=10……4
10×5+4=54
(54-4)÷10=5
(54-4)÷5=10
加法可用减法验算,减法可用加法或减法验算。
乘法可用除法验算,除法可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逆运算
简便运算
逆运算
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四则运算中要注意的特殊情况:
a+0=
a-0=
a-a=
a×0=
a×1=
a÷1=
0÷a=
a÷a=
1÷a=
(以下算式中的a 作除数时不等于0)
2a
a
0
a
a
0
0
1
1
a
a+a =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a
a2
a×a =
和的变化规律:
① 如果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和也跟着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
②如果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而另一个加数减少同一个数,那么它们的和不变。
差的变化规律:
① 如果被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减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差也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
②如果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被减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差也减少(或增加)同一个数。
③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那么它们的差不变。
四则运算中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②如果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而另一个因数缩小同样的倍数,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180X25=(180÷4)X(25X4)=45X100=4500
商的变化规律:
①如果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除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②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那么它们的商就缩小(或扩大)同样的倍数。
③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他们的商不变。
375÷25=(375X4)÷(25X4)=1500 ÷100=15
四则运算中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课题 《数的运算》
课时 1课时 班级 六(6) 编写者 沈英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认识圆柱的基础上,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会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概括思维能力、分析综合等数学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几何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意义和方法的理解。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笔算和估算。2、学生掌握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3、增强验算意识,培养验算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对于运算定律基本上都可以掌握,对于简单的运用运算定律解决的题目掌握的也还可以,但是对于一些运算定律的变式应用,部分学生掌握的很差,不会灵活的变化运用运算定律。所以针对运算定律的习题,还应进行全面细致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变形。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如何把握总复习的价值,我觉得“重点放在沟通计算方法的内在联系上”,根据本节课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六道算式题。回顾整理,形成体系。学生在进行自主整理知识体系时。再通过基本训练,查漏补缺。综合运用,融入贯通。我出示了两道题目,让学生区分能否进行简算。让学生明白在选择计算方法之前要先思考你是根据什么来计算的,评价小结,提升。让学生明白复习了什么方面的知识?是怎样进行复习的。练习设计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了计算比赛等形式,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内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的意义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定律是什么?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整理出各种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增添两种性质:减法性质,商不变性质。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复习准备二、探究新知三、巩固练习四、作业 一、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数的认识,大家表现的很好,这一节课我们将复习数的运算,希望同学们表现的更好。大家知道,数的运算贯穿于我们数学的每一节课,那么数的运算里包含的那些知识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回忆、整理一下这些知识。二、学生分组整理。1、四则运算的意义(1)我们学过那些运算?(2)什么叫做加法?说出下面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a+b=c(3)什么叫做减法?说出下面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a-b=c(4)什么叫做乘法?说出下面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a×b=c(5)什么叫做除法?说出下面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a÷b=c(6)加法与减法有什么联系?(7)乘法与除法有什么联系?2、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1)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相同吗?计算中应注意什么?(2)分数加减法时,分母相同怎样计算?分母不同怎样计算?如: + = + =(3)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4)分数乘法怎样计算?应注意些什么?如: × =(5)口答。 a + b = ( ) a × 0 = ( ) 0 ÷ a = ( ) a - 0 = ( ) a × 1 = ( ) a ÷ a = ( ) a - 0 = ( ) a ÷ 1 = ( ) 1 ÷ a = ( )思考:通过这些题目,你能发现哪些运算规律?3、四则混合运算(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2)、说出下列各式的运算顺序。 8.5-(5.6+4.8)÷1.3 375+450÷18×25 (3)、看谁算的又对又快。5××× (+)÷+4、运算定律及简便就算(1)、我们学过那些运算定律?(2)什么叫做加法的交换律?如: a + b = ____ + ____(3)什么叫做加法的结合律?如: ( a + b )+ c = ____ +(____+____)(4)什么叫做乘法法的交换律?如: a × b = ____ × ____(5)什么叫做乘法的结合律?如:( a × b )× c = ____ ×(____×____)(6)什么叫做乘法的分配律?如: ( a + b )× c = ____ × ____ + ____×____(7)、在减法和除法中还有一些运算性质,如a -b-c= a -( b-c)= a÷b÷c= a ÷( b÷c)=(8)、用简便方法计算4×+ 4× 12×(+ - )三、分组展示交流。四、巩固练习1、判断。(1)、+×+=1×1=1 ( )(2)、×+×=(+)×(+)=1×1=1 ( )2.、只列式不计算 (1)、125减少它的12%再乘以,积是多少? (2)、8个25相加的和去除5.3的4倍,结果是多少? 3、简便就算:(×)×8×4 (+)×2×74通过运算还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六年级举行“小发明”竞赛,六(1)班上交了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了,六(2)班上交了多少件作品?五、整理反思估算1、体验估算:师:下星期我校要组织全校师生共1000人去盐城参观野生动物园,载客量是49人的客车,20辆够吗?生:口答师:刚才同学们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生:估算 小结:看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需要精确的计算之外,有时运用估算就可以了。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下一题:请同学们按要求完成师:选一题说说是怎样想的六、学以致用、灵活选择过渡:同学们是否能真正学以致用,看这一题1、出示: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同桌说一说同桌交流2、全班互动3、师: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说的很有道理,努力勤奋不可或缺,灵活选择更加重要,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是如此。七、总结质疑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体会?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与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口答 .课堂上注意有序的为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把上面整理出的知识,在小组交流中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以此作出正确的归类。加强数学运算和代数的联系,如把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用字母来表示,并能够推广到实际中去。三、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板书:数 的 运 算(比较、沟通)加 减 乘 除整数: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小数点对齐 未知 转化 已知 分数:先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数的运算定律 凑整 灵活 合理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