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从“龙文化”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学习者中心”范式的指导下进行设计。本教学设计侧重唯物史观的培养,从“考古”的视角出发,学生通过对“龙”的形象发展变化的探究,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及早期国家的发展特征。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在准确把握学生既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教学过程中不断制造认知冲突,打破学生认知平衡,将新知识纳入其知识体系中。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利用问题链,重视学生在知识建构与发展中的共同参与,通过课堂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习效果。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在课文结构上,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一课,作为整部教材的开篇之作,具有显著的开篇点题和导向示范的价值。本课聚焦于中华文明的起源,确立了中国文明史的起点。这不仅为后续学习奠定了的知识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中华文明演变脉络的关键视角及学习方法。在单元结构上,基本遵循了“大时序、小专题”的编写体例,分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部落到国家及商和西周三个方面展开。纵向上,课标关注较长时段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从中易于把握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而探寻历史发展规律。横向上,课标集中反映中华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国家的特征,进而认识历史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和内在联系。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探究精神较强,因此要着重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能够从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考古”的视角,透过“龙”形象的发展变化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及早期国家的发展特征。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且部分概念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此外,尽管学生已学习过一些基础知识,但关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大多数学生可能仍然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学需要着重填补这一知识空白,构建学生历史认知框架。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预习、阅读史料等,梳理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的发展特征,了解旧、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提高信息提取、归纳总结、知识迁移的能力。(史料实证、时空观念)2. 通过问题探究、分析史料和观察有关龙文物的图片史料等,了解数千年间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变化,认识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培养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 通过感受龙是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和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二)教学难点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和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题】今年是中国农历纪年的什么年呢?【教师讲授】龙,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而言,如同黄河与长江,是一种符号、一种情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更是全球华人的精神图腾。【问题】你们对龙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追问】龙的最初形象是不是这样的?龙是什么时候起源的?数千年间龙经历了怎样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创设学习情境、布疑设悬,激发学习兴趣。
一、龙出东方 多元一体——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问题1】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在文字产生以前文明呢?【展示史料】材料一:辽宁查海遗址石块堆塑龙材料二:河南西水坡遗址蚌壳龙材料三:湖北焦墩遗址巨龙材料四:何星亮关于中国龙的起源的论述。【教师讲授】 正如何星亮先生所说:从这3例龙可推测中国龙的起源至少在1万年以上。也就是说龙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展示史料】材料五: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图片史料)【问题2】旧石器时代的发展有何特征?【问题3】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有何特点?【展示史料】材料六;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图片史料)【问题4】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有何特征?【问题5】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有何特点?【问题6】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摇篮,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呢?【展示史料】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龙(图片史料)材料七:仰韶文化单一动物为原形的龙纹材料八:河南西水坡遗址蚌壳龙材料九:湖北焦墩遗址卵石龙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图片史料)材料十:内蒙古红山文化碧玉龙材料十一:山西龙山文化蟠龙纹材料十二:江苏良渚文化双龙连体环形玉佩材料十三:安徽凌家滩遗址玉龙【教师讲授】这些龙形象很可能是后世龙的早期形象。所以可以推测,中国龙的起源是多源的。正如文明的起源一样,黄河文明并不是中华民族唯一的文明。多种文明的融合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与丰富。【展示史料】材料十四:内蒙古红山文化碧玉龙材料十五:江苏良渚文双龙连体环形玉佩 材料十六:安徽凌家滩遗址玉龙 【问题7】这三幅从不同地点出土的龙文物,他们之间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教师讲授】从相同性又可以看出他们朝着一体的趋势发展。旧、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的变化趋势,在文物上体现出来的,就是龙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与创新。【展示史料】材料十七:苏秉琦对陶寺文化是中国正式踏进文明社会的界碑石的有关论述。【问题8】什么是文明社会?什么又是国家?【展示史料】材料十八:陶寺遗址中期复原图【教师讲授】王族墓地:等级与阶级的分化;筑有城墙的宫殿区:社会动员能力的提高;手工业区、仓储区:农业手工业发展,剩余产品:私有制出现;观象台:为王权与社会政治服务。【展示史料】材料十九:陶寺遗址扁壶残片 【教师讲授】扁壶壁上朱书两字,经考证其一为“文”,另一字被何努先生考证为“尧”。陶寺遗址发现的朱书文字将汉字的出现至少推进至4000多年前,这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大突破。【展示史料】材料十九:陶寺遗址出土的4个龙盘(图片史料)材料二十:山西考古研究所总结的陶寺遗址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1、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2、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最早的文字3、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乐器4、发现了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5、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建筑材料——板瓦6、发现了黄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葬【教师讲授】这四座墓葬均是大型墓,随葬品丰富,应该大都是当时的最高统治阶层,或者说是“王”,意味着王权为主的国家出现。所以龙盘可以被认为是等级差别与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此外,龙盘在墓室中摆放的位置和数量都是固定的。这种相对固定或规制化的现象表明当时出现了礼仪制度。种种考古迹象都表明,早在4000多年前,陶寺就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迈入了文明社会。【问题9】根据文化遗存所体现的文明的发展,分析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答:考古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答:沿河分布,分布范围广,形成若干文化区系。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思考、回答问题。答: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干,周围环绕多个文化圈。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从“考古”的视角出发,培养学生实证主义方法论。运用典型 的图片史料,通过对龙文物出土地点的分析,制造认知冲突,引发深入思考。通过对龙文物的仔细观察和对比分析,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培养唯物史观素养。
二、龙行天下 邦国初兴——从部落到国家 【展示史料】材料一: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级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尧舜禹人像图【教师讲授】尧通过禅让制将首领之位让给舜,舜又将首领之位让禹。【问题1】何为禅让制?【展示史料】材料三: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材料四:“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日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史记·五帝本纪》【教师讲授】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形器,由2300多片绿松石拼接而成,龙尾蜷曲,栩栩如生,被学术界认为是华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史记》这段材料表明驯龙的历史可追溯至帝舜之时,以后帝舜氏世世代代均有养龙者。同时也道出了龙对夏的重要性。夏人有尊龙、养龙的官职,龙与夏室的兴亡紧密相关。【问题2】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何为世袭制?【展示史料】材料五:“有人琪两龙,乘两龙,名日夏后开(启) 。开(启) 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山海经·大荒西经》【教师讲授】二里头文化的龙形象是夏人尊龙、崇拜龙的反映,可以与古代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朝都城,龙为夏民族的图腾是可信的,龙是夏代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问题3】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能否证实夏朝的存在?【展示史料】材料六:二里头遗址现在还不能确证是夏都,因为缺少如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刘周岩《寻找夏朝》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提升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历史思维。提升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历史思维。从“二重实证法”的视角,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三、飞龙在天 承礼载乐——商和西周 (一)商朝【过渡】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多次迁都后定于殷。继夏代之后,龙纹在中商阶段才又开始在青铜构件上出现,可以说龙文化在夏商之间曾有一个低谷或断裂期。商人对龙的信仰有一个接受并发展的过程,在商代后期热忱逐渐加大,甲骨文中也有不少对龙的祭祀。【问题1】为什么我们不能肯定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的遗址,却能确定殷墟就是商朝的遗址?【教师讲授】甲骨文和殷墟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以二重证据法的思维来看,商朝是信史。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度。【问题2】何为内外服制度?【展示史料】材料一:商朝势力范围示意图【教师讲授】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问题3】商王朝的统治特点?(二)西周【展示史料】材料一:西周铜爬龙【过渡】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商,商被周取代。周朝定都于镐京,史称西周。相比于殷商重鬼神祭祀之事,周朝敬天保民思想则把目光聚焦到了人上。龙的形象也就更加的祥瑞,在审美上的改变就是更多地强调线条之美,依从美学规律,从而出现了向艺术化、图案化发展的趋向。【展示史料】材料二:周公人像图材料三:“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大有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夏曾佑《中国古代史》材料四:“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材料五:“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教师讲授】为什么特别强调周公与中国“大有关系”呢 周公让礼乐兴起并成为正统,从而使“度制”发生巨大改变。而主持殷商之际这一场大改革就是周公。周公影响最大的革新,就是“制礼作乐”,而这是在推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制礼作乐”与周公其他三项重要的政治举措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分封制【展示史料】材料六:周公将自己的弟弟康叔、长子伯禽、同姓召公、成王的弟弟唐叔、姜太公分封诸侯的史料记载及对分封内容、诸侯权利及义务的阐述。【问题4】结合教材和材料,思考分封制的分封对象、分封内容、诸侯权利及义务分别是什么?【展示史料】材料七: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钱穆【问题5】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出发点是什么?作用如何?(2)宗法制【过渡】同姓诸侯除了和周天子保持着从属的政治关系之外,还和周天子保持着严格的宗法关系。并以嫡长子继承权为根本原则,使政治权力的传承建立在嫡亲血缘关系基础上。【展示史料】材料八: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为妾所生;二儿子,为妻所生;三女儿,为妾所生;四儿子,为妻所生。【问题6】王位由谁来继承?依据是什么?【教师讲授】二儿子;原则:嫡长子继承制,立子以嫡不以长。【展示史料】材料九:【问题7】宗法制的作用?(3)礼乐制【过渡】如果说分封诸侯,建立国家机构以及新建东都城是周王室政治结构方面的改革的话。那么,周公的另一项改革措施,即“制礼作乐”,则是文化制度方面改革,而这一项改革措施,影响更深远。【问题8】“礼”“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展示史料】材料十:“礼”字,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祭神的礼节、仪式;二是引申为社会、宗族的规则;三是指以礼相待、礼貌礼物等。——古汉语词典材料十一:“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鞋。木,虞也。”——许慎《说文解字·木部》【问题9】礼乐制的作用?材料十二:“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教师讲授】周公“制礼作乐”将文化思想制度与宗法级制度紧密地统一起来,礼所颂扬和维护的,就是“家—国—天下”一体化统治秩序,对后世文化制度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这种重大影响对于中国成为礼仪之邦起了关键作用。(4)井田制【教师讲授】商周土地为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井田制即土地经营基本方式,因土地规整形似“井”而得名。(5)青铜时代【教师讲授】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主要用于祭祀与军事,少量用于农业生产。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答:①神权、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②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答:分封直接目的:安抚、防范殷商遗民;分封根本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分封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促进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答:二儿子;原则:嫡长子继承制,立子以嫡不以长。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答:①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③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对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 借助地图,培养时空观念素养。提升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增强自主概括能力,培养史料实证素养。创设学习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理解。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讨论,提升课堂专注力。通过深度解析汉字,融汇语文精髓,探寻历史脉络,实现跨学科交融。
小结与作业布置 【小结】龙经历夏商周数千年的创造、演进、融合与涵育,最终升华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虽然龙的外在形象随着历史变迁而演变,但龙的内在精神却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作业布置】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龙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结合对国家及世界的发展趋势,探究:“未来的龙”会是什么样的呢?通过海报、多媒体展示、论文等方式来表达你的思考。 倾听教师讲述,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将历史与现实对接,涵养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典型史料突破重难点问题,但在采用“示范—模仿—迁移”教学模式时,需要学生相对扎实的基础,应布置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以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此外,本课涉及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和词汇,与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的第1课《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有较多概念重合,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与相关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