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标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把所讲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走进历史,表达自己的发现、看法、观点、态度等,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本课就是在问题探究的指引下,通过师生之间的探讨,解决课上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从课标要求的行为动词来看,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内容,而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是学习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基础。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共三个子目。其中,“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这一目介绍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境内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向学生展示了史前时代中华文明取得的辉煌成就,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特点。“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这两目,借由古史传说、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描述了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叙述了早期国家的相关情况。教材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一直讲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不仅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而且历史概念多、理论性强。因此,教学中可用时间轴、表格等形式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还可用地图、图片、文字等不同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1课,授课对象是刚入学的高一新生。从知识储备上看,高一学生在初中已初步学习过先秦史基本内容,但在长时段的时空观、原始史料的阅读、考古知识和神话传说的认知等方面仍有欠缺,需要授课时弥补和加强;从素养要求上看,高一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但难以从唯物史观理解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也难以把握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因而在这些方面需要教师重点引导。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通过图片和相关史料,了解中国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区分石器时代在不同时期的特征,知道中国新石器时代不同文明的表现。(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分布图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特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通过文字、图片等史料分析神话传说、遗址遗物的史料价值,了解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演变,认识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通过示意图和文献史料分析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并通过对文物图片和教材内容的解读,了解商和西周的经济与文化,在此基础上认识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课堂讲解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文明的起源——从石器时代到“万邦”时代 文明的前进——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夏朝的基本状况、商朝的政治、西周的政治、商和西周的经济与文化、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图片】 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 【教师提问】 我们人类到底从何而来?我们的国家又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是怎样走进了同一个家园? 回答图片中涉及了哪些神话故事,并带着疑问进入课堂的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作铺垫。
一、文明的起源——从石器时代到“万邦”时代
【呈现图片】 问题1:从第1幅图到第2幅图发生了什么转变? 【教师引导】 第1幅图的石头较为原始、自然,第2幅图的石头经过了打击和加工,比较粗糙。 【预设答案】 由石头向石器的转变 【教师讲述】 石器是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所谓的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其代表性文化遗存有元谋人和北京人。 【呈现图片】 “北京人”石器 “北京人”生活 【呈现材料】 材料1“北京人”出土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一个山洞里,……在此遗址内总共发现了6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以及头骨、面骨碎片、下颌骨、股骨、胫骨、牙齿等人骨化石,它们分属于40多个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体。同时出土的还有数以万计的石器和石制品。文化堆积层内有成堆的灰烬、烧骨和烧焦的朴树籽,以及动物化石100多种。遗址的背后是巍峨的西山,层峰叠翠,有虎豹出没其间…… ——王家范,张耕华,陈江《大学中国史》 问题2:中国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预设答案】 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已经学会用火;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生存环境恶劣。 【呈现图片】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问题3: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有哪些区别?
【预设答案】 (1)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石器锋利、粗糙;生产方式以采集、渔猎为主。
(2)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石器精细尖锐;生产方式开始以农作生活为主。
【教师引导】 结合教材第3—4页内容,思考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明表现,完成下面表格。 代表性文化遗存特征新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晚期
【呈现图片】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问题4: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预设答案】 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要发源地;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呈现图片】 龙山文化的“蛋壳陶” 良渚文化的石犁 良渚文化的碳化稻 【教师讲述】 蛋壳陶以不含杂质的黑陶为质料,胎薄且均匀,制作精巧,是龙山文化中专为礼仪用的器皿,多见于较大墓葬中。 【呈现图片】 红山文化的男性墓葬 良渚文化的贵族与平民墓葬
问题5: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相比,思考一下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教师引导】 蛋壳陶、石犁、碳化稻的出现和使用说明当时的生产技术得到提升,生产技术的提高可以使拥有这些技术的人获得更多的剩余产品,于是私有制和贫富分化随之出现,另外男性墓葬和的出现和发展说明男性的地位提高,表明当时逐渐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预设答案】 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技术提高,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呈现材料】 材料2 中国古代历史传说,极富理性,切近事实,与并世其它民族追述古史之充满神话气味者大不相同。如有巢氏代表巢居时期,燧人氏代表熟食时期,庖羲氏代表畜牧时期,神农氏代表耕稼时期。此等名号,本非古所本有,乃属后人想象称述,乃与人类历史文化演进阶程,先后符合。此见我中华民族之先民,早于人文演进,有其清明之观点与合理的想法。 ——钱穆《国史大纲》 【呈现图片】 简要讲述三皇五帝的传说故事和历史记载,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整体情况。 【呈现材料】 材料3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史记·五帝本纪》 问题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三皇五帝的相关传说有哪些认识? 【预设答案】 (1)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人类文明起源的理解。 (2)三皇五帝后期已经出现阶级分化、战争频发等历史现象,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呈现图片】 龙山文化陶寺早期遗址 陶寺遗址的观象台 陶寺遗址的礼器 问题7:陶寺遗址是龙山文化的重要代表,以上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这一时期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呢? 【预设答案】 说明这一时期部落首领的权力空前发展,国家形态更加凸显,文明进一步发展。 观察图片,结合教师的引导,回答相关问题。 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和教材内容,提取图片和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教师的引导,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教材,补充完整表格的内容。 观察图片,阅读教材,提取、概括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教师的引导,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教材和材料内容,结合教师讲解,提高学生概括材料信息以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文明的前进——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一)夏朝的基本状况 【呈现图片】
夏朝时期的疆域图 二里头遗址平面图 二里头宫殿复原想象图 【教师讲述】 简要讲解夏朝的疆域范围以及关于夏文化的二里头遗址。 【教师引导】 自主阅读课本第5页夏朝部分的相关内容,梳理夏朝基本史实。 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建立者:禹 历史地位: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呈现材料】 教材P5学思之窗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问题8: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或规律?
【预设答案】 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的转变过程,而且这一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这也说明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但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二)商朝的政治
商朝形势图 殷墟遗址平面示意图 殷墟遗址想象图 【教师讲述】 介绍商朝的疆域范围和发展过程,讲解殷商文化的相关特点。 【呈现材料】 材料4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长孙也,是为帝太甲。 ——《史记·殷本纪》 材料5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 ——《礼记·表记》 材料6 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 ——《尚书·酒诰》 问题9: 与夏朝相比,分析一下商朝的政治制度是怎样的?
【预设答案】 (1)商王作为最高统治者,实行王位世袭制,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形式。 (2)通过占卜和祭祀制度加强商王的权力。 (3)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 (三)西周的政治
【呈现图片】 西周形势图 【教师讲述】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实行了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从西周形势图来看,其疆域范围较广,由中原向四周扩展;封国众多,多集中于黄河、长江沿线;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流加强。 【呈现图片】 西周分封示意图
【呈现材料】 材料7 昔周公吊二叔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材料8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问题10: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和影响是什么?
【预设答案】 (1)目的:巩固政权,维护西周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及先王之后。 (3)影响:积极方面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传播了周文化,消极方面是地方权力过大,导致后期诸侯国分裂割据。
【呈现图片】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呈现材料】 材料9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适(嫡)以长不以贤者……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10 宗法者,佐国家养民教民之原本也。 —冯桂芬《复宗法议》 问题11:西周实行宗法制的目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预设答案】 (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土地和财产上的矛盾;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2)内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形成宗族内的等级关系和政治上的隶属关系。 (3)影响:对当时来说,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后世来说,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四)商和西周的经济与文化
【教师讲述】 商和西周处于青铜器时代。在农业方面,使用木、石、骨等较为原始的生产工具,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以井田制为基本经营方式,土地不得随意买卖;在手工业方面,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种类繁多;在文化方面,商朝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青铜器铭文是中国早期文字的重要代表;此外,占卜、祭祀、礼乐制度是商周时期的主要文化特色。 【教师讲解】 展示甲骨文、青铜器以及与礼乐文化相关的图片,并对这些图片进行介绍和解读。 (五)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呈现材料】 材料11 昔禹致会群神(各部落联盟首领)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国语·鲁语》 材料12 商代陵墓皆按亲族图谱事先排定,生前握有重权的部落首领死后也将葬入预定墓位。 ——晁福林《商代社会性质研究》 材料13 以乃族干(护卫)吾王身。 ——西周晚期毛公鼎铭文 问题1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预设答案】 (1)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2)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夏、商、西周政治制度是前后沿袭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社会统治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了解夏朝的疆域,感受夏文化的特点。 阅读教材,梳理夏朝基本史实,并补充完整表格的内容。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教师的引导,回答相关问题。 大致了解商朝的疆域范围和发展过程,感受商文化的相关特色。 阅读材料,结合教师的引导,回答相关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材料,结合初中所学的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材料和教材内容,结合教师之前的讲解,探究、归纳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加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时间线索分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两个大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原始社会从距今数百万年前的古猿人开始,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进入晚期后社会逐步分化,出现了权贵阶层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夏朝具备了国家诞生的基本条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国家疆域不断扩大,国家机构不断完善;青铜铸造成就辉煌;丰富的汉字材料,记录了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面貌。由此可见,中华文明不是一蹴而就得来的,它是历代祖先勤劳奋斗的结果。当今时代,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回忆所学内容,再一次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以及早期国家的辉煌历程,领悟到中华文明的成就是历代祖先勤劳奋斗的结果。 总结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的核心内容和知识逻辑。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的可取之处是:能够根据历史课标和教材,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表格等多种形式,将知识点落实到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不足之处是: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落实,部分内容缺乏整合,问题的开放性也略显不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