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15:0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教材将本课分为了四个子目,分别是“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兴衰”“两汉的文化”。这些内容范围广、容量大,学生难以准确把握历史脉络,挖掘历史规律。因此,本设计将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两汉间的汉匈关系为线索,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与巩固作为主旨,在这一主旨的统摄之下,确定本课的核心要义,即“无为·有为·柔道的统治政策”和“重建·巩固·延续的帝国嬗变”,梳理本课历史知识的逻辑关联,并将其整合为以下四个关键部分。一、汉初无为,帝国重建二、孝武有为,帝国巩固三、光武柔道,帝国延续四、汉风余韵,帝国气象汉匈关系的发展演变,是历史上各民族交融互动的典型,生动地体现了各民族通过交往交流而逐渐交融认同的历史进程,也展现了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无论是汉初的“无为”,汉武帝的“有为”,还是光武帝的“柔道”,都是围绕帝国发展与巩固这一内核的具体施为,而朝代衰亡的模式探索更是为后世维护大一统提供了借鉴,从另一角度巩固了大一统。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在教学内容上,本课的前三个子目一脉相承,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展现了两汉从建立到衰亡的过程,兴盛的局面因社会矛盾逐渐积累而走向衰亡,呈现出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第四子目则从文化的角度呈现出两汉大一统的气象。从纵向上看,本课涵盖两汉四百余年间的历史,时间跨度大,从横向上看,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内容较为繁冗,故需要学生提前预习两汉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减轻课堂上吸收知识的难度,以有足够的时间突破重难点。在单元脉络上,本课为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的最后一课,上承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首创与奠基,而本课主要描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再建与巩固,下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课在单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知识体系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模式是把握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主线的核心内容,而两汉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因此,深刻理解这一时期的措施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有助于后续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但由于本课内容较多,需要进一步理清线索,紧扣“大一统的巩固”这一重点建构起系统的知识体系。(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福州市区普通中学的高一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福州市区的大部分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初中历史知识储备,本课内容与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11课-第15课多有重复,仅有中外朝制度、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等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党锢之祸、土地兼并、汉赋、乐府诗、《九章算术》等新增知识点,因此,刚经历过中考的高一学生对本课的基本史实较为熟悉,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略讲。此外,经过了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理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含义。在认知特点方面,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如能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归纳概括,对历史进行分析与论证,具备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兴趣爱好方面,本课以“跨越两汉的帝国梦”为线索,将汉武帝、光武帝等帝王的人生经历融入汉匈战与和的变奏曲中,涉及画像砖、陶俑等历史文物,对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但由于初中以碎片化的史实学习为主,学生对两汉历史缺乏整体的认知,对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措施多为死记硬背,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以及两汉衰亡原因的思考缺乏深度,因此,需要借助形式多样的史料,创设历史情境,采用问题引领和任务驱动的方式,紧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与发展”构筑逻辑体系,引导学生以更深的逻辑层次、更为全面地了解两汉时期的历史,加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
教学目标
1.按照时序梳理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重大历史事件,理解两汉治国方略转变的原因,把握两汉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阅读与分析文字、图片史料,说明汉朝的主要社会矛盾,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两汉衰亡的原因,总结历史教训,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3.了解两汉时期灿烂的文化,多维度感受两汉的强盛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形成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汉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举措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教学难点两汉衰亡的历史原因。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教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教师呈现谥号的含义及汉武帝、光武帝的人物名片。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和地位,为他选择某个评价性的字词作为谥号。在两汉历史中,有两位皇帝的谥号带有“武”字,一位是汉武帝刘彻,一位是光武帝刘秀,根据谥法,以武为谥的帝王均在克定祸乱方面有卓越贡献,从而引出汉匈关系问题。 了解谥号的内涵,并思考汉武帝、光武帝皇帝以“武”为谥的原因。 以谥号作为切入点,从其浅层含义出发,挖掘背后蕴含的政治内涵,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常识,调动学生的兴趣。
一、汉初无为,帝国重建 教师出示表格,引导学生阅读表格,提问:指出汉初以来面临着怎样的外部危机?汉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应对策略?展示课本21页导入部分的西汉驷马安车图及《汉书·食货志》中的文字史料,提问:面对匈奴的侵扰,汉初统治者为何采取以和亲为主的应对策略?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五石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尽,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教师归纳总结:汉初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民生艰难,此时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 稳定社会,重建自秦形成的大一统帝国。呈现秦汉在思想、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措施对比图,并引导学生思考,汉初统治者如何进行大一统帝国的重建?教师归纳总结:一方面,汉初采取了一系列惠及民生、安抚民心的策略,主要体现在尊奉黄老无为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另一方面,汉承秦制,并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所损益,尤其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实行与秦朝不同的郡国并行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汉初为什么要实行郡国并行制?继而呈现汉初处理封国问题的尝试,结合郡国并行制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教师归纳总结:经过汉初几位统治者对帝国的重建,汉初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为汉朝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初步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础。汉武帝即位之初,西汉经历了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后,社会财富已经有了富足的积累,但繁荣的局面背后却隐含着种种危机。 学生阅读表格,指出汉初以来匈奴扰汉十分频繁,且统治者主要采取和亲的应对策略。学生阅读材料及图片,分析出汉初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民生艰难,无法以武力应对匈奴的侵扰。学生回顾上一节课以及初中所学知识,回答出,在思想方面,秦朝尊奉法家,而汉初尊奉黄老为的思想;在经济方面,秦朝征发及徭役繁重,而汉初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在政治方面,秦朝采取郡县制,而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从刘邦分封异姓王,而后分封同姓王,汉景帝时期由于削藩引发七国之乱的史事中,理解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 帮助学生明确秦汉的时空坐标,理解汉初转变治国方略的原因。历史教育的魅力之一在于穿越时空隧道,理解处于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区的人们为何如此选择,通过解读历史图片与文字材料,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采取对比的方式,既能略讲初中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节约有限的课堂时间,又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秦朝与汉初在治国方略上存在的不同,对汉初的社会背景形成初步的认识。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思考,调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
二、孝武有为,帝国巩固 教师过渡:公元前141年,年仅16岁的刘彻登上皇位,他从父辈手中接过的是怎样的一个国家?此时击败匈奴的帝国梦是否具备实现的条件?出示史料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材料一: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材料二:役财骄溢,或至并兼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史记·平准书》材料三: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两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材料四: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教师总结:经过七十余年的修养生息,此时的西汉国库充盈,但内有诸侯豪强威胁中央,丞相擅权威胁皇权,显然不宜在此时发动大规模的对匈战争。提问:实现击败匈奴的帝国梦需要哪些条件?教师过渡:为了抗击匈奴,西汉帝国在汉武帝时期迎来了从“无为”到“有为”的政治转型。进而,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了解汉武帝如何获取以上条件,从而击败匈奴。教师引导学生从社会背景、新儒学的内涵等方面分析材料,理解为何实现“帝国梦”必须采纳董仲舒尊崇儒术的建议?剖析画像砖中的细节,引导学生理解汉武帝如何让此前思想各异的人们认同儒学?当时不仅建立起了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体系,而且儒学成为了政府选拔人才的标准,通过将教育、考试、任官三者相结合,使人们发自内心地认同儒学。从而统一了思想(条件一),也为帝国梦的实现提供了诸多人才(条件二)。教师对此时尊崇儒术的历史意义进行补充,引导学生理解,儒学由此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起中国两千多年的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汉武帝时期的“文化大一统”也打破了秦朝以来地理空间统一的界限,逐渐走向精神空间的统一。过渡:内部的王国问题与豪强势力依旧阻碍着汉武帝北击匈奴的步伐,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呢?通过推恩令与刺史制度,促进了帝国内部的安定(条件三)。教师出示汉武帝大举出击匈奴前夜,朝堂上关于是否要反击匈奴的国是辩论。通过严助与丞相辩论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中外朝制度的内涵及意义,即有助于皇权独尊(条件四)。过渡:汉武帝大举出击匈奴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经过三场鏖战,匈奴问题得以基本解决。提问:对比两幅地图,思考西汉时期的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西汉王朝又是如何管理这片新扩展的疆域?教师归纳总结:汉武帝时期,对内巩固边防,匈奴问题得以基本解决,反击匈奴不仅巩固了统一国家,而且强化了民族意识,在此过程中,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历史意义,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丝绸之路也是中国人积极进行对外交往、走向世界的历史见证。过渡:长期征伐下,文景时期积累的财富已近枯竭,无法继续支持大规模的对匈作战,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巩固经济发展的措施?请学生阅读课本第22页,自主完成表格的填写。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肯定,并引导学生理解,汉武帝时期经济层面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这不仅有利于西汉经济的发展,更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经济管理模式,为后世王朝提供了解决财政困难的基本模式。教师出示轮台罪己诏,使学生理解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教师总结汉武帝击败匈奴,追寻帝国梦一生造就了真正的“大一统”,构建了武帝时期的王朝气象,使得大一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 阅读材料,从中归纳出汉武帝即位初期的社会背景,即内有诸侯豪强威胁中央,丞相擅权威胁黄群,但经过文景之治,此时国库充盈。回答需要统一的意见、人才、雄厚的经济基础、稳定的内部环境、至高无上的皇权。学生观点1:此时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学说,人们的思想不同。学生观点2:吸取了秦二世而亡的教训,且此时面临的内忧外患说明不能再采取黄老之学。学生观点3:新儒学符合汉武帝巩固统治的需要。根据初中所学知识,知道汉武帝采取了推恩令的策略来解决诸侯势大,威胁中央的问题。对比秦朝形势图与西汉形势图,回答出汉朝的疆域较秦朝的疆域而言更为广阔,尤其体现在西北地区疆域开拓上。通过观察图例,发现西汉王朝通过设立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等方式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课本,自主归纳汉武帝巩固经济大一统的措施及其目的,完成表格的填写。初步形成对汉武帝的评价。 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应史料实证水平1的要求,理解汉武帝即位初期的社会背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复习初中学习过的知识,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新课讲授。借助示意图、分布图等,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推恩令、刺史制度的内涵。讲述历史故事,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中外朝制度的内涵。进行地图阅读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地图并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本课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及思想文化方面的举措,内容繁冗,借助表格请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点,有助于缓解有限的教学时间与较大的课容量之间的矛盾。同时,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氛围。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初步认识大一统局面隐含着的社会问题与矛盾,为其后王朝的衰亡埋下伏笔。
三、光武柔道,帝国延续 教师通过时间轴看汉匈关系的发展,梳理王莽篡汉、光武中兴等史事。在介绍光武帝时,塑造一位没落贵族子弟,审时度势,应时而发,既有武力夺天下的气概,也有以柔道治国的儒雅,“十年不鸣,一鸣惊人”的中兴帝王形象。东汉中后期,统治者对外要处理匈奴问题,对内面临着中央和地方两大矛盾。出示东汉中后期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表格,引导学生思考表格反映了东汉中后期政权的什么现象?这样的现象可能导致怎样的政治局面?请学生以年少登基的幼主身份,思考童年的想法和长大会有何不同,结合表格,分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现象的成因并绘制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皇帝的年龄、能力、健康对政权的稳固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而东汉中后期皇帝年幼的情况,会引发母后临朝—外戚干政—皇帝长大—利用宦官—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皇帝年幼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东汉中后期政局动荡,腐朽黑暗。剖析文物细节,引导学生理解盛世局面背后的隐忧:说唱俑表情欢愉,但它是供豪强贵族享乐的俳优;画像砖中商品经济发展,宅院生活闲适,但隐藏的阙楼昭示着豪强地主奢靡腐化的生活。出示探究任务二,引导学生总结秦汉王朝兴衰的原因有哪些?在此基础上谈谈历史周期律给当下的中国带来哪些启发?教师总结:通过汉王朝兴衰原因的总结,得出“利民则国兴,损民则国衰”民为邦本的结论。朝代衰亡的模式为后世维护大一统提供了借鉴,从另一角度巩固了封建大一统。 按照时序梳理王莽新朝的相关知识点,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阅读课本,归纳出光武帝刘秀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学生绘制示意图,理解东汉中后期政局动荡,腐朽黑暗的时代特征。分析文物细节,感受东汉中后期的社会状况。对比秦汉衰亡的原因,明白秦朝因为社会矛盾急剧爆发而速亡,而汉因危机的累计而衰亡。得出衰亡的共同因素,进而为当下提供经验借鉴,需要重视民生、保障民生、选贤任能、因时而变调整制度等。 通过实践性的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通过剖析文物中具有冲突性的细节,激发学生探究与思考的兴趣,深入理解东汉中后期的社会状况,凸显两汉发展与大一统国家巩固中隐含的社会问题与矛盾,理解两汉衰亡的历史原因,逐步突破本课的难点。大一统国家覆亡的模式在课标中没有更多叙述,故此处结合秦朝灭亡的原因对同类问题进行归类学习,同时,以史为鉴,凸显历史教育的现实价值。
四、汉风余韵,帝国气象 出示探究任务三,以历史小组为单位,分别从史学、文学、科技三方面总结并分享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概括其特点,并思考其与“大一统”时代有何关联?教师总结:两汉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期,在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的大一统局面下,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会辉煌的文化。 回答两汉时期文化成就的特点,理解两汉灿烂的文化是“大一统”时代下的产物,辩证看待汉赋所蕴含的史料价值。 通过合作探究,体悟根植于特定时空背景下的文化气象,多维度感受两汉的强盛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形成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同时,培养合作意识、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汉赋的史料价值进行分析,在将其作为史料使用时,需要注意摒弃主观色彩,并与其他史料进行对比互证,明确孤证不立的原则。
课堂小结 呈现时间轴,带领学生梳理两汉的史事,引导学生从不同时间维度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教师总结:从短时段而言,在汉匈战与和的变奏曲中,民族的交融日益密切,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对大一统有着重要意义。从长时段而言,两汉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重要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跟随教师进行知识点梳理,理解两汉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重要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进行课堂小结,再次强调本课的重点,即两汉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举措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课后作业 阅读三位史学家对汉武帝的评价,分析影响不同评价的原因(提示学生关注评价者所处的时代、写作的目的),并完成一篇评价汉武帝的历史小论文。材料一:朕即位以来,所谓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轮台罪己诏》材料二: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资治通鉴》卷二十二材料三: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修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班固《汉书》 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教师在评阅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历史人物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关注评价中的时代背景、身份立场、写作目的与选择史料的角度,引导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首先,回应认知冲突,解决课堂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对汉武帝的评价。其次,在新高考卷以及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中,均可见人物评价题的身影,故借助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人物评价题的学法指导。最后,落实教学目标,对应历史解释水平2和水平3的要求。
教学反思
(一)优点1.本课依标设计,立足学情,以汉匈关系为线索,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与巩固作为主旨,将“无为·有为·柔道的统治政策”与“重建·巩固·延续的帝国嬗变”融汇于时间轴中,教学逻辑较清晰。2.运用历史文物作为教学资源,创设历史情境,以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的方式带领学生神入历史,引导学生在“做”中感受历史的魅力。(二)不足1.问题设计的指向性与连贯性有待提升,需进一步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层层递进的问题链。2.本课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密集,如何让学生保持高度注意力与兴趣点,做到详略得当又突出重点,仍是本教学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