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15:0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上承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尤其是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下启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即“汉承秦制”,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封建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本课的重心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与中央集权体制的首创与奠基,包含三个子目: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体现了秦从统一崛起到灭亡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三个子目之间存在内在逻辑关系,体现了一个问题的正反两面,即秦既有统一国家的伟大、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又有弊政的一面。(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教授对象是高一学生。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秦统一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两课,因此对秦国商鞅变法、秦统一六国过程、实现统一的措施有所了解,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等相关知识。但对于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以及秦迅速崩溃的深层原因仍然缺乏一定的认识,还要进行深入学习。从认知水平上看,高一的学生历史分析能力不足,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也缺乏一定的辩证性,考虑到本课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处于由初中阶段向高中阶段的过渡时期,且在高二的选择性必修中还会继续涉及,本课讲授难度不宜过大,因此教师应该创设具体的历史情境并适当补充历史图片等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并结合历史地图了解秦的统一进程,感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通过阅读史料总结秦朝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能够结合秦的制度措施并运用相关史料,认识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感悟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大略;3.通过了解秦朝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速亡的原因,思考秦朝的灭亡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并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二)教学难点秦王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和内容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教材封面图——长城引入新课提问:教材以长城作为封面,长城代表了何种意义?讲述:长城是中国的建筑奇迹,是一道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象征着安定,代表着中国人的智慧结晶。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间的屏障,透过长城的脉络,一起学习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把握线索,同时深化家国情怀
从教材《吕氏春秋》中也能反映战国末统一的时代趋向,秦统一结束战国分裂局面是当时众心所向的历史潮流。
4.历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5.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过渡:通过地图与动图,展现秦统一的进程。(二)秦统一的进程讲述:秦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定都咸阳,建立了秦朝。采用的策略是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秦完成统一,建立起一个东至今朝鲜半岛北部,西至今甘肃东部,南至今越南中部,北迄黄河、阴山至辽东半岛,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此外,秦朝为了巩固统治,征服南越,控西南夷;北击匈奴,收河套地区,连接并修筑长城。至此,将原来各国的长城连接了起来。修建完成后的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总长万里。它是秦军大胜、追亡逐北的标志,是一道推进的堡垒。 回忆初中阶段关于秦统一的相关史实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1.回忆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2.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分析和解读图片材料 引导学生通过长城的变化折射国家政治的变化结合材料,培养学生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概括秦实现统一的原因,指出“趋统”的时代之大势与“趋强”的秦国之优势。“时代势能”——“趋统”和“秦国优势”——“趋强”通过一步步解读“秦朝形势图”,帮助学生了解秦朝疆域的基本情况,深化家国情怀
二、固“长城”——秦的建制 过渡:长城构筑了秦朝坚实的国家防线,但统一六国后,秦王就能一劳永逸了吗?自古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对外的长城巩固起来了,对内的长城又该如何巩固呢?(一)政治1.皇帝制度讲述: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皇帝独尊;传至无穷——皇位世袭;皆决于上——皇权至上。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展示三公九卿结构图。讲述: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与三公之间是从属的关系,是丞相之下具体负责政务的官职。丞相是百官之首,可以统领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有监察之权,可以监察丞相,与丞相之间相互牵制,从而将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这种决策方式称为“君主专制”。除了三公与皇帝之间的关系,九卿中有许多为皇帝服务的官职,体现“家国同构”的特点。这套运作机制最终把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这样一种决策方式称为“君主专制”(一种决策方式,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最高权力于一身。)特点:各司其职,分权牵制;权力集中,皇权至上;家国同构。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讲述:在当时,出现了李王之争,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在争论统一的帝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地方行政体制?丞相王绾代表大多数大臣的意见,主张按照周朝旧制对原燕、齐、楚等边远地区实行分封制,封王子为诸侯进行统治。廷尉李斯坚决反对,主张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全面推行郡县制。组成结构:在地方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皇帝通过其代理人将统治贯彻到广大的疆域和人民。各官职之间相互分工,相互制约。县、乡也有这样的官职设置,也是这样一个机制,体现出分权相互制约,最终把权力收归中央的特点。同时,郡县的长官都是中央直接任免的,而且通过一定的选拔,权力有一定限制,有任期不可世袭,收入来自中央发放的俸禄,没有自己的封地,这样的制度称为官僚政治,与之前的血缘政治不同。这套机制实现了中央集权(一种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特点:中央直接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不可世袭。意义:形成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为后世地方制度奠定基础。问题设计: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与所学知识完善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对比表,思考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有哪些优势?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以此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小结:秦王朝通过制度建设,建立起一个上自朝廷下至乡亭的庞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机器。秦王朝通过层级控制,将全国的行政、司法、军事大权全部集中到皇帝手中。秦始皇所建立的中央集权行政制度与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官僚制度紧密结合,奠定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这一套制度后来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其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主要处理的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从皇帝制度出台开始,决策权是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皇帝只有辅助皇帝进行决策的权力,相权扩大就会威胁皇权;皇权加强就会削弱相权。同样,中央集权主要处理的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加强中央集权就会削弱地方权力;地方权力增强则会威胁中央集权。过渡:除了政治制度,秦还推行了哪些措施?4.其他措施(1)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2)文化:统一文字(小篆)(3)交通:车同轨,修驰道、直道、五尺道(4)法律:制定秦律(5)社会:编制户籍,迁六国贵族豪强小结:秦在统一后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政治制度上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也有社会治理上的众多措施,涉及方方面面,最终实现了对国家的治理,从而巩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总结:以上,我们可以从地理疆域、政治制度、民族国家三个层面对秦统一的意义进行梳理。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分析和解读材料分析和解读材料分析和解读材料自主探讨,思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完成表格自学教材,通过小组合作梳理线索观看PPT,加深对秦统一的意义的记忆 使学生掌握秦巩固大一统的一系列措施通过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概况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通过材料,引导学生概况三公九卿制度的特点:各司其职,分权牵制;权力集中,皇权至上;家国同构通过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通过材料,引导学生了解郡县制的组成结构、特点与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分封制与郡县制异同,体悟郡县制的进步性,理解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引导学生自学教材,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秦统一其他措施进行整合通过总结展示秦统一的意义,引导学生回忆、记忆
三、哭“长城”——秦的崩溃 过渡:基于上述的种种措施,内外长城看似已经构筑起来了,但秦始皇认为这远远不够,他在谋求更大的长城,但成也长城,败也长城,如此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我们通过一个小视频(1分钟26秒)来了解这个故事,思考“孟姜女哭倒长城”这一故事隐藏着秦统治下怎样的危机?讲述:经过考证,这个故事的原型其实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孟姜女哭的是齐长城而非秦长城,比秦始皇修长城还早上两百年,但由于秦朝大修长城,招致民怨沸腾,民间百姓为宣泄不满,便将故事扣在了秦始皇头上。从这个故事,其实也能作为一个缩影,窥得秦朝统治下的危机——“人心向背”。结合教材第16页的历史纵横,可以反映出秦朝的强大只是表面现象,其统治基础非常脆弱,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危机,秦朝统治,常被人们称为“暴政”。提问:那么民间的情况具体如何?接下来,我们通过这首打油诗的描述,思考秦的暴政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修长城”、“戍边关”——徭役繁多;“租税沉甸甸”——赋税沉重;“轻则砍手足,重则全村连”——刑法严苛;“昏庸”、“残暴”——奢侈残暴;“焚书坑儒”——思想控制。过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严苛的现实,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讲述:为什么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秦王朝东部地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六国反秦势力比较强。当时流传着“楚虽三户,灭秦必楚”的谣谚,楚人反秦意识最为强烈。因此陈胜起事时,便以楚的名义相号召,把国号定为“张楚”,意为“张大楚国”,期望得到楚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问题设计:那么为什么是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胜利了呢?让我们通过两则史料,思考:谁更像一个领导者?小结:结合PPT上面的时间轴,进行相关史实的简单梳理总结。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分析解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分析解读图文材料,梳理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分析解读图文材料,梳理楚汉之争的过程,探究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 思考“孟姜女哭倒长城”这一故事下隐藏着怎样的危机,引导学生理解当时秦朝统治的“人心向背”结合打油诗和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秦暴政的表现掌握秦末农民起义的基本史实
原因:
(1)秦的暴政激化矛盾(根本原因);
(2)秦末农民起义(直接原因);
(3)秦朝缺乏治理统一大国的经验,统一后没有适时改变统治政策;
(4)对六国旧势力缺乏有效的融合和控制,反秦意识较强;
……
启示:
(1)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关心民生、爱护百姓;
(2)法律应当宽严相济,不能过于严苛;
(3)制度的实施要因时而变、因地制宜;
…… 分析解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引导学生发散式思考秦朝迅速灭亡涉及的原因,以及给予后世的启示
课堂小结 长城,斑驳苍凉,它记载着秦朝的辉煌,也加速了秦朝的骤亡,它既见证了两千年民族的骄傲,也目睹了国家的为难。探寻长城,是对秦朝历史的回望和记忆,也是对中国历史的检索和追问,更是对现实和未来的关照与期许。秦朝覆灭,是否意味着他失去了一切?是否意味着君主专制,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灭亡吗?秦所建立的一系列政治制度被后世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在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统一与分裂交替出现,但是人民对一个政府统治华夏大地的愿望却与日俱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感悟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大略,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以“探寻长城”为教学主题,试图透过“长城”的脉络,从统一、建制到崩溃与反思展开叙述,使学生更好地厘清秦发展的主线,认识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以及秦王朝迅速崩溃的原因。但在“长城”这一主线的串联上有些牵强,与整体内容的关联度不够紧密,还需进一步思考完善如何更自然地过渡。在介绍秦的暴政部分主要通过打油诗进行分析,较为简洁有力地展现出秦朝暴政在多方面的表现。该打油诗经常出现在本课的相关练习题中,但其来源缺乏明确考据,目前未找到更合适的史料来处理该部分内容,还需要再多收集材料,尝试运用更贴合且考据清晰的相关史料。陈胜、吴广起义与楚汉之争在初中教材已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本课在处理上力求精简,但在实际设计中还是难以割舍相关内容,对于两场起义的介绍略显冗长,还需进一步构思简化。在第四部分“思长城——秦亡启示”内容较少,设计上主要侧重于启发式教学,但与前三部分在内容体量上差距较大,显得较为不协调,但归到第三部分又担心整课的结构上不够完整,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板书部分主要依托“长城”为主线,尝试以长轴进行处理,但整体而言还不够有新意。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