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七课,本单元的前两课主要说明了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政权的更迭情况,注重的是通史的学习,而本课更加注重的是专题史也就是制度史的学习。本课从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三个方面,说明汉唐间制度发生的重要变化、隋唐制度的创新之处以及在历史上作用,能帮助学生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探寻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学习者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并学习过基础的历史知识,包括隋唐时期的基本概况、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等概念。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文本解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为学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打下了基础。然而,对于更深层次的制度变革、创新背景以及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他们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由于这一课程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政治制度变革和理论知识,学习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从而分析隋唐制度完善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通过对比学习掌握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等制度的创新之处,理解这些制度在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历史作用。时空观念:引导学生置身于隋唐时期这一特定的时空背景中,观察和分析当时的选官制度、中枢制度以及赋税制度等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历史解释:通过阅读图文史料,分析理解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和两税法的背景、内容、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5、家国情怀:联系隋唐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制度创新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两税法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租庸调制 两税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白居易的诗句引入新课。 让学生通过熟悉的诗人的经历,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选官制度。 用课本的“历史纵横”和一段史料说明九品中正制推行的背景内容以及产生的影响,用来说明科举制产生的背景。用时间轴来讲解科举制的形成发展过程,利用表格对比科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内容,提出问题:科举制有何创新之处?用“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你同意吗?”这一问题讲解科举制的影响,并且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结合表格,总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分析相关史料得出答案。思考问题。结合史料及所学思考问题。回顾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二、不逾十稔居台衡,门前车马纷纵横。——中央官制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利用时间轴以及一则史料讲解三省六部制的形成过程。通过课本三省位置图以及三省六部制的运行讲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通过对比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总结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通过回顾秦至唐中央官制的演变总结中央官制的演变趋势。 记忆对比两幅示意图,思考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回顾所学的中央官制的相关知识,思考其演变趋势。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三、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赋税制度 利用图文资料讲解租调制和租庸调制的基本内容。通过史料讲解两税法的背景内容,通过表格对比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思考两税法的创新之处。最后讲解两税法的利弊。通过回顾汉至唐赋税制度的演变,总结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知道,了解感悟,思考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通过对教材史料的深度挖掘,引导学生形成对两税法的完整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做好笔记。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带领学生梳理本课内容,加深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反思
对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挖掘培养不够深入,和学习内容融合不够恰当。在赋税制度方面,关于“均田制是租庸调制的基础”这一点讲解不够深入,在平时的学习中需要加强对于这一方面的知识储备。学生活动安排较少。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