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15:0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第二单元第7课《隋唐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其内容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体现。从本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来看,本课内容既是对第6课中关于隋唐时期的繁荣进行制度保障,又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制度的继承与创新,作为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成熟的重要标志,为中国古代历朝基本沿袭,也随着隋唐社会繁荣发展、中外文化融汇整合对西方各国产生深远影响,如繁星点点, 闪耀古今。 本课包含三个子目:“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三个子目之间属于并列关系,前两个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后一个属于经济制度范畴。本人在教材处理中从“破旧立新”的角度出发,以士族的衰落为隐线,将“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置于隋唐统治者削弱魏晋以来士族衰落的背景下,从“入仕之权、秉政之势、割据之财”的斗争中,体现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因此三个子目虽分门别类,但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结构严密。 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度和赋税制度是这一阶段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无论是科举制度,还是三省六部制,亦或是两税法,都可谓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重大变革;并且这些制度都对后世历朝历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课内容时间跨度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而且制度的变革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知识的学习,高一学生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均有一定了解,已初步知道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的内涵,且对于繁荣的隋唐时期存在一定了解欲望,对隋唐制度的创新之处、以及各制度发展变化趋势感到好奇,但对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的意义理解不够全面,对赋税制度尤其是两税法几乎全无接触。 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正处在抽象思维的形成过程中,三年的初中学习训练,使学生基本拥有提炼信息、因果分析的能力;同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逐步尝试以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意识去掌握选官制度、中央官僚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和原因。但学生仍停留在史实的表面,仅对重要历史事件有所了解,并不清楚其内在联系,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仅了解两税法和租庸调,而忽视土地关系改变对于赋税制度演变的影响。仅了解中央官僚制度经过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的改变,但忽略改变的原因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 高一学习是为选科、学业水平测试奠基时期,同时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运用唯物史观,通过时空意识的培养,以史料为抓手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从而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课堂教学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历史思辨能力,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认识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时空观念:认识从汉到隋唐时期的制度所处的特定的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解读多种类型的史料,印证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 历史解释:分析魏晋到隋唐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家国情怀:体会制度创新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创新意识,以史为鉴。 【核心概念】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科举制的作用,三省六部制的完善,两税法的特点、作用 (二)教学难点 赋税制度的变化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文献材料 多媒体工具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研习法、合作探究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权)--收民心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二、中央官制(势)--集权力 三省六部制 三、赋税制度(财)--聚财富 租调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唐朝诗人刘禹锡《乌衣巷(节选)》。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历史的变迁,人事的消长,不免令多情的诗人感慨。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正揭示了隋唐门阀制度的衰亡。 提问引入新课: 1.隋唐统治者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2.士族为何能够与皇权分庭抗礼? 3.统治者该从哪些方面打压士族,加强集权? 通过耳熟能详的诗词导入,带领学生 感悟、体会的同时,引出本课线索:随着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让学生初步建立起本课的核心线索,同时通过创设情境,以建立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一、破士族入仕之权 ——选官制度 新知探究 1.给出史料,引入九品中正制 【参考答案】 背景:①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失去了社会基础 ②地方大族操纵人才选拔; 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人才 标准:由最初看重家世、道德、才能变为后来主要看家世。 2.出示“王凝之背景及为官经历”,引入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九品中正制的长期实行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3.梳理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思考,自科举制创设以来,便被历代统治者所青睐和沿用,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也逐渐稳定下来,科举制度比之前的选官制度究竟有什么进步性,能够使得历代统治者青睐呢? 拓展提升 根据材料指出科举制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进步性。 强化学生对科举制的理解,提出小组合作,按照学生已有座位分成5-8组,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科举制的创新之处和进步性。 【参考答案】 创新之处:分科设目,方式多样;注重社会教化;范围逐渐扩大;组织规范、选拔公正。 进步性: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高官员素质;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深化拓展 回顾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其发展趋势。 通过梳理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对比选官依据,了解选官制度转变的趋势,回扣主题。 【参考答案】 ①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客观。 ②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演变为才学,趋向公开、公平。 ③权力: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 阅读材料、回归教材,思考问题(察举制失去良性基础、被地方大族操纵后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更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认识到九品中正制选拔标准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以门第为选官标准,阻断了社会的阶层流动;长期把握选任官员的权力,九品中正制沦为世家大族维持特权的工具;死水潭一样的官场,使得官员素质下降。 学生进行课本阅读,完成相关填空,了解科举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不断发展,掌握重要时间节点。 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已有知识进行相关讨论,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加深对科举制的理解(公正公平、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提高素质、加强集权、制度成熟)。 通过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到九品中正制的背景及变化,从这个基础上思考其意义,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 引导学生思考九品中正制弊端,理解选官制度从九品中正制转向科举制度的重要原因,了解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诞生。 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过程的延续性。科举制是逐步发展完善的。提高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表格和概括归纳历史素材的能力。回扣本课主题制度创新 帮助学生理清选官制度发展时间线,从而形成唯物史观中对历史事件内在联系的正确认识,正确归纳历史发展的规律。
二、破士族秉政之势 ——中央官制 新知探究 1.出示材料,引入隋确立三省六部制 隋在门阀臣子反叛的号角声中灭亡,给了唐朝统治者什么思考? 隋朝统治者大力推行科举、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损害了士族的利益,导致士族力量的反扑。尤其是关陇贵族杨玄感起兵,可以说是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2.出示材料和运行流程图,引入唐如何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引导学生思考: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施行有何意义? 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三省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善;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化拓展 出示中央官制的发展沿革历程,引导学生思考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趋势。 【参考答案】 (1)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2)皇帝通过不断压制、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3)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4)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回扣线索,串联上下文,使学生认识到随寒门庶族要求提高政治地位和待遇的诉求与隋唐中央政府加强集权、打击士族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如何完善制度运行值得深思。 学生了解三省六部制基本内容,理解三省六部制中三省有一个宰相职权不断被新生机构取代,最终三分制约、互相影响的过程; 理解政事堂出现在于行政效率提高的需要,但并没有扩大宰相权力,总体仍为分权制衡。 通过阅读PPT所展示的图片及教材描述,构建、完善完整的运行流程和逻辑线索。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领悟中央官僚体制的变迁与本质,思考并概括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趋势。 立足本堂课主线,初步串联隋唐制度创新的相关举措, 培养学生联系前后知识的能力。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三省六部的办公程序,并对其优越性产生基本认知。 文字与图片相配合,更容易减少课堂学习疲劳。 通过梳理中央官制的发展脉络,再次让学生感受历史是延续的,同时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
三、破士族割据之财 ——赋税制度 新知探究 1.出示材料,结合教材和材料指出其土地制度及与其配套的赋税制度。 【参考答案】 土地制度:均田制; 赋税制度:租调制及租庸调制。 引导学生思考,“输庸代役”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①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②政府的赋税收入得到了保障。 2.出示历史图片和教材内容,认识两税法的颁行背景。 租庸调制是一种相对理想的赋税制度,但是到了杨炎所处的时代,却不得不对其进行改革,这是为什么呢? 安史之乱后民众逃亡、土地兼并——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财政危机 拓展提升 出示表格和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归纳两税法内容来概括两税法的创新之处,思考其利弊。 【参考答案】 ①利:两税法保证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专制统治。 ②弊:各州之间税赋轻重不均;各类加征及苛敛杂税,没有真正减税;土地兼并盛行,社会矛盾激化。 深化拓展 带领学生共同总结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了解租庸调的作用和特点,思考租庸调相较于以往赋税制度的进步点知道基本赋税制度的改革历程,掌握均田制、租调制、租庸调和两税法的重要内容,形成连贯、统一的思维逻辑。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感悟,对两税法产生背景的文字图片史料进行思考。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探究学习,通过对材料、图示的总结概括,把握租庸调和两税法的区别,了两税法利与弊的认识。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到两税法的不足,认识到土地关系改变的影响。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总结赋税制度变迁的规律。 培养学生解读材料、史料实证的能力。 从租调制开始到租庸调再到租庸调被废除,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受税制改革发展过程,同时增强史料阅读和理解能力。 回扣第三部分主题破士族割据之财,帮助学生理解两税法的进步性,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能力。 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制度的确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史实本质、发展规律的认识,引发学生思考。
课堂小结 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立足于大一统格局的需要,吸取乱世士族专权而皇权垂拱的历史教训,从破士族入仕之权、破士族秉政之势、破士族割据之财三个角度入手,制度建设逐渐趋向公平公正、成熟规范、合理科学,实现了“收民心、集权力、聚财富”,引领中华政治文明走入新的发展阶段。 归纳、整合本课内容,形成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与整体性思维。
教学反思
1.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和核心概念,涵盖了教学重难点以及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总体较为全面; 2.本课尝试探索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来串联起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的知识点,但由于本人专业素养不够深厚,可参考的资料挖掘较少,因此在部分知识点的转折衔接处还存在处理较为生涩、不流畅,存在材料运用效率不高的情况; 3.高中学生的需要大量的史料阅读训练,本次设计内容较为丰富,对学生的概括能力、综合能力要求也较高,考验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同时,拓展延伸部分也需要随学生素质需要灵活处理,因此部分知识点没有讲解得特别透彻,部分知识点的深挖做了取舍,需要进一步加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