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涵盖四个子目,即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通过以上子目讲述了自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交流、文学艺术发展、科技繁荣、中外交流等现象,从而展现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的多元发展与繁荣特征。此外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起到总结升华的效果,文化的发展是特定经济政治作用下的产物,探讨这些思想领域变化的同时,离不开对时代特征的把握。学生情况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大致学过自魏晋至隋唐的文化与科技发展的某些成就,但由于学习时间相隔较长,考试涉及部分较少,可能存在记忆遗忘以及知识点未成体系等问题,此部分主要围绕本课的二三子目,可以通过列表进行系统总结学习。而第一子目: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对学生来说是未接触到的部分,需要重点关注,且高一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问题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和认识,知道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追求无为自由的主张,了解佛教传入到广泛传播过程中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影响的,理解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并在冲击后寻求转变的原因与结果,从而认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活跃三教合一的大趋势。
教学目标
1.通过敦煌壁画变化的主要信息,结合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特征与社会状况,分析佛教兴盛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理解三教合一趋势对各派思想的影响;2.利用时间轴梳理佛道儒三教在魏晋以来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在思想交融,三教合一趋势出现的特定时空背景下思考分析儒学如何打破困境,实现复兴;3.通过敦煌壁画、魏晋至隋唐的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以及莫高窟、龙门石窟等主要佛教石窟等一系列史料信息,概括魏晋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的新特点,理解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科技进步、思想活跃的主要特征。4.结合相关史料,分析从三国至隋唐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理解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表现5.了解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艺术与科技发展方面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教学难点儒学的新发展、佛教的发展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创设情境法学生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敦煌飞天,释教转变 【课前导入】展示两幅敦煌壁画,分别为莫高窟第249窟西壁龛顶的飞天像和莫高窟第158窟西壁《涅槃经变》中的飞天像,引导同学通过色彩、形态、姿势等角度分析两幅图片中飞天形象的差异【左图头上戴三珠宝冠,四肢描绘比较直挺,呈现出原始的朴拙之美,受印度风格影响较大,身形矫健,飞天在姿势动态上起伏不大;右图身形显得柔美修长,袖带飘飘,自信飞扬,飘逸动感,呈现出灵动之美。】结合两窟修建的时间分别是北魏晚至西魏初以及唐朝的事件背景来看,飞天形象的变化呈现出中原化的风格。紧接着教师顺势引出,对于飞天的想象在早在我国汉代道教就已有体现,通过展示道教羽人河南南阳麒麟岗汉画像石让同学们了解道教飞天形象,并结合东魏《洛阳伽蓝记》“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之云表。”对于飞天最早的文字记载进行讲解铺垫,让同学们了解敦煌“飞天”形象是佛教“飞天”结合道教“飞仙”形象以及中国风格所融合而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飞天,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佛教传入我国不是简单地宗教输入,而是结合本土特征的佛教中国化。 学生仔细观察展示的两幅敦煌壁画,特别是飞天像的细节。开始讨论两幅图中飞天像在色彩、形态、姿势上的差异。在教师引导下,对两幅图中的飞天形象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对比。了解到左图飞天像受印度风格影响,表现出原始的朴拙之美,而右图则呈现出更加中原化、柔美灵动的风格。结合两窟修建的时间背景,理解飞天形象变化的历史原因。理解佛教传入我国不是简单地宗教输入,而是结合本土特征的佛教中国化。 通过展示和分析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引发学生对三国至魏晋文化、宗教艺术及其历史变迁的兴趣与思考。通过展示两幅风格迥异的敦煌壁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感受不同艺术风格带来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引入道教飞天形象和《洛阳伽蓝记》中关于飞天的文字记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了解到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共生,以及这种融合如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引导学生理解佛教传入中国后如何结合本土特征进行中国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过渡】佛教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而当时作为中国官方正统思想的儒学又面临什么情况?从而引入儒学在社会动荡时期所面临的困境。教师展示材料:“到东汉末年魏晋时代,国内大乱,人民生活痛苦,精神上也缺乏寄托,而当时中国传统思想的儒学,久已变成没有灵魂的空架。”【由于刚学习过第5-7课对于魏晋至隋唐的时代背景还较为了解所以此处选用的材料较为直白浅显。】并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为什么会受到挑战?通过材料中“国内大乱”、“精神缺乏寄托”几个关键词链接第四课中所学习到的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结合魏晋以来的时代背景对其有效性一一进行驳斥,【儒学所主张的大一统面临国家分裂战乱不断的乱象,君权神授的正统性被忽视,弑君篡权现象频出,用以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层面的三纲五常难以应对社会动荡道德沦丧的现状】最后以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的评价“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进行总结,既然儒学在此时代背景下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精神与归处的诉求,那人们便转向能满足人们精神需要与解答人生归宿的宗教,即佛教和道教。结合上述讲解教师抛出疑问:魏晋以来,佛教与道教为何盛行?学生思考理解,并进一步分析:【1、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缺乏精神寄托。2、儒学自身存在没有关注人生终极目标的缺陷。3、佛教与道教关注现实生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紧接着教师展示敦煌壁画第220窟《帝王出行图》描绘的唐太宗派使臣迎接西行取经归来的玄奘;第335窟《维摩诘经变》描绘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辩论,下有汉皇夷王虔诚听法,都体现了佛教传播过程中对现世皇帝的重视,并以赵文润《略谈隋唐文化的渊源与特点》中观点加以佐证,得出第四点总结:【4、统治者借助佛教、道教巩固自身统治。】就像佛教所讲究轮回因果一样,佛教的兴盛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教师出示材料,并提问同学:佛教盛行产生了什么样的危害?通过提问学生并分析史料中看出“编民……假慕沙门,实避调役”反映出人们不从事生产,为了躲避赋税,堕入空门,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与赋税制度,而范缜《神灭论》中提到人们为了堕入空门“竭财、破产”、“不恤亲戚,不怜穷医”、“弃其亲爱,绝其嗣继”,这些行为与儒家主张的仁、爱是大相径庭的,违背了儒家传统的伦理思想,从这两个角度可以看出,佛教的兴盛实则影响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由此相继爆发了三武一宗之厄,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相继灭佛的事件。在这些灭佛运动中,佛教文化受到了损失,但是并未从根本上遏制佛教的发展。【过渡】在佛教传入中国与儒道以及中国社会产生的一系列碰撞背后,最终如何发展演变?教师再次出示莫高窟第158窟的飞天像,点出三教合一的趋势。并设问:根据所学梳理佛道儒三教在魏晋以来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材料思考三教合一对儒学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时间轴将佛道儒三教在中国的发展脉络梳理清楚,汉武帝时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汉之际佛教传入,道教也逐渐兴起,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提问学生并结合材料总结在三教合一的趋势引导下,儒学逐渐吸收佛道两教的精华,丰富了儒学的思想体系,增添了儒家学说中的思辨色彩。 回顾之前学习过的魏晋至隋唐的时代背景知识,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思考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道德沦丧等情境,尝试将这些情况与儒学的核心理念相联系,理解儒学为何会受到挑战,思考儒学为何不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结合时代背景,逐一分析儒学主张的大一统、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理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局限性,认识到儒学在当时社会的有效性受到了严重挑战。学生在观看《帝王出行图》和《维摩诘经变》时,会注意到壁画中描绘的唐太宗迎接玄奘的场景和皇帝听法的画面,从而理解佛教传播过程中对现世皇帝的重视。在教师引导下,使用时间轴来梳理佛道儒三教在魏晋以来的发展状况,明确每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讨论三教合一对儒学的影响时,会结合材料分析儒学如何吸收佛道两教的精华,并思考这种融合如何丰富儒学的思想体系。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时代背景,以及儒学在当时的困境和挑战,从而培养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链接新儒学内容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现象,加深学生对儒学在当时社会的有效性及其局限性的理解,巩固已学知识。通过分析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挑战和人们转向宗教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文化转型的动因和过程,认识到宗教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社会稳定和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作用。通过展示壁画,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对现世皇帝的重视,并意识到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佛教兴盛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通过梳理佛道儒三教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讨论三教合一对儒学的影响,使学生理解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这种融合如何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二、文学艺术 利用莫高窟初唐第220窟北壁《胡旋舞》画面进行过渡,讲述伴随着思想碰撞,文化领域也呈现出各类精彩纷呈的作品,涵盖诗歌、书法、绘画、雕刻等多个领域。并进一步展示敦煌作为古代贸易交通枢纽、文化交流中心,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曾储存着大量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绢画、刺绣法器等文物,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文化。紧接着采用滚动播放的模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类绘画和书法作品的精美与华丽之处,从而树立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梳理从先秦至隋唐时期诗歌、书法、绘画、雕刻四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教师将魏晋以前各类主要艺术进行呈现,并由学生进行后续补充,在此基础上提出总问题:自魏晋以来,各类艺术呈现出什么样的变化趋势或特征?在诗歌方面,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到唐朝达到新的高峰;书法上各类书体均已完备,书法演变为艺术,兼具实用和艺术性;绘画成就斐然,题材多样,受时代与题材影响呈现不同风格;魏晋以来雕刻以佛教形象居多,兼具宗教性和艺术性。 观察《胡旋舞》画面,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艺术的魅力,并思考这幅画与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欣赏滚动播放各类绘画和书法作品,从视觉上直观感受这些艺术作品的精美和华丽,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补充梳理从先秦至隋唐时期诗歌、书法、绘画、雕刻四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后,并尝试总结自魏晋以来各类艺术呈现出的变化趋势或特征。 通过展示《胡旋舞》画面,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艺术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滚动播放绘画和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和精湛技艺,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在教师梳理的基础上,让学生补充和总结自魏晋以来各类艺术的变化趋势或特征,培养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展示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成就,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科技 结合第三子目,内容较少,并在初中已有学过的特点,那简单列举表格并让同学们阅读教材P48,完成表格并思考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通过其科技涉及数学、农学、地理学等诸多领域的情况可以得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具有领域广泛的特点,且大多具备实用性并注重服务生产的特点。 快速浏览教材P48的内容,寻找与表格中各个领域相关的科技成并填写表格,记录每个领域中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思考并讨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归纳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具有领域广泛、实用性强且注重服务生产的特点。 通过填写表格,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不同领域和具体成就,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生思考并讨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中外文化交流 【过渡】呈现唐代疆域图并点出关键交通枢纽——敦煌,作为古代的交通枢纽,法显与玄奘西行取经都曾经过敦煌,紧扣本课主题从而引出第四子目 中外文化交流,通过地图直观展示文化交流的来与去,不仅我国高僧西行取经,东汉到北朝也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体现文化交流的双向性。最后通过文字材料与唐长安城与日本平安京平面图对比进行总结升华——唐文化以及先进性和包容性得到周边地区的推崇与接纳,形成东亚文化圈 观察唐代疆域图,注意到敦煌这一关键交通枢纽,并思考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教师讲解将认识到不仅我国高僧西行取经,也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以及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历史事件,从而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双向性。总结唐文化的先进性和包容性如何得到周边地区的推崇与接纳,形成东亚文化圈。 通过回顾历史事件和观察地图,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以及敦煌在其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总结升华,帮助学生形成对唐文化先进性和包容性的认识,以及这种文化如何影响并形成东亚文化圈的历史观念。通过认识到唐文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和贡献,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课后作业 1、完成相应课程练习并梳理本课思维导图。 2、论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艺与科技空前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反思
1.在讲解三教合一的过程及影响时,对于知识点的拓展略显生硬,缺乏足够的生动性和吸引力。2.在探索儒学式微状况时,未能充分揭示其背后的历史逻辑和深层次原因。3.应在教学设计中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同时留有足够的时间做笔记。4.板书内容不够完善,未能充分提炼和概括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