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15:1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设计 设计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葛晓桃
课程标准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教学内容分析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中的第2课。本课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初显,时间范围上主要是康雍乾三朝。根据本课标题提取出本课关键词“鼎盛”与“危机”,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子目和“疆域的奠定”子目统属于“鼎盛之貌”部分,“统治危机的初显”属于“危机”部分。同时,调整了教学顺序,“疆域的奠定”为先,后接“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以君主专制强化发展伴随而来的文字狱引出“统治危机的初显”。
学情分析
初中七年级下册的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用一整课详细介绍了清朝的边疆治理措施与成果,但探索程度较浅,更注重基本史实的了解;初中七年级下册的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介绍了军机处、文字狱、社会矛盾、闭关锁国等基本的知识内容。对比之下,高中教材增添了奏折制度,高中的历史学习需要更加注重清朝历史版图奠定的深层次意义,注重清朝制度措施与历朝历代的沿袭发展性,需要把握其中的历史规律,同时,对于统治危机的初显注重强调人口的过度膨胀带来的连锁反应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对比明清版图及了解相关史料,了解清朝北部和西藏的疆域治理基于满蒙的民族关系,梳理清楚清朝对不同方位的边疆治理采取不同的措施,能准确概括出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并说出其影响。 能够利用文字、图片史料同时结合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认识清前中期君主专制发展到鼎盛阶段的表现——奏折制度和军机处——的特点、作用和双重影响。 通过探究清前中期初显的统治危机,知道人口过度膨胀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及这一时期农民起义频发背后的深层原因——传统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对比同时代的西方国家,联系中西时空形成横向对比,由此了解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办法。 通过对清朝疆域的奠定和社会危机初显的学习,增强对于国家政权、版图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怀,认识到闭关自守使中国错失与世界接轨的良机,明确坚持对外开放、坚持与世界交流交往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疆域的奠定与治理 (二)教学难点:清朝统治危机初显背后的深层原因与清朝的危机应对表现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文字史料、多媒体PPT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材料展示】:明朝形势图和清朝疆域图 【教师讲述】提出问题:观察对比这两幅图,有什么差异。(具体差异如下:清朝的疆域面积明显比明朝的大;明朝地图上突出标注了长城,清朝地图没有。) 针对这些差异继续提出问题:明朝通过大规模修建长城抵御蒙古人的威胁,那清朝又是如何处理与蒙古人的关系的呢?清朝是如何将蒙古地区和新疆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统一版图的呢?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清朝是如何进行具体而又有针对性的治理的呢? 仔细观察对比PPT上呈现的两幅地图,找出差异。 思考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带着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使用与第一部分要讲述的“疆域奠定”内容有关的明、清两朝地图作为导入,一方面是开门见山,一方面使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内容,链接明朝与清朝的学习知识,温故而知新。 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一、“鼎盛”之貌——疆域奠定 1、蒙古地区(这部份内容主要是教师讲授) 【材料展示】:明朝地图、清朝地图、现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行政区划地图 【教师讲述】:清朝对蒙古地区的治理基于满蒙联姻而形成的两者之间友好的民族关系,后经过武力军事控制方式使蒙古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统一版图。对蒙古地区的治理主要设置盟旗制度,这制度也来源于蒙古地区的“万户制”和“会盟制”和满洲的“八旗制”。而这一制度也还部分存留于现今的内蒙古地方行政区划之中,内蒙古现今仍有三个盟,地级市、盟内也部分有旗,譬如兴安盟。 在教师讲授过程中,仔细聆听,做好笔记。 紧接导入新课环节的问题,在这一部分使学生明白民族交融所形成的融洽民族关系是清朝治理北部边疆和西藏的基石,认识到民族交融的重要意义。同时,了解清朝在蒙古地区实行的盟旗制度的历史来源和历史影响。
西藏地区 【材料展示】:五世达赖喇嘛朝觐清顺治帝图壁画、北京西黄寺图片、截选自教科书的文字材料 【教师讲述】:西藏地区的治理基于宗教关系之上。清朝统治者与西藏藏传佛教的高层人员之间关系颇为密切,顺治帝曾邀请五世达赖入京并为迎接特意修建了一座新的寺庙西黄寺。而教科书中讲述的清朝对于西藏的治理过程是分层次进行的,如何对这段文字进行层次的划分。 了解清朝治理西藏的基础为尊重其宗教信仰,对教师从课本提取出来的文段划分层次。 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联系现实生活的旅游景点,拉近学生学习与过去的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
新疆地区 【材料展示】:主要是《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其中的两幅 【教师讲述】:概括性讲述从康熙到乾隆朝,先后平定叛乱及设置管理新疆的最高机构——伊犁将军府。提出问题:用“新疆”一词称呼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历程。 大概了解清廷对于新疆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武力震慑,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忆所学知识及相关课外知识,了解“新疆”一词的发展过程。 补充与“新疆”这个地名相关的历史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范围,前后形成历史联系,更利于形成有联系的深刻历史记忆。
西南地区 【材料展示】:教材的“历史纵横”栏目 【教师讲述】:提出问题:在使用“新疆”一词称呼现今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新疆”这个名词,并且所指也不是该区域,那它所指代的是哪些地区?由提出的问题引出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措施。 根据教材历史纵横栏目对“改土归流”的介绍,明白“新疆”一词对这些地区的指代意义。 创设有新意的问题,联系史学界的相关研究,使高中历史学习可以与历史学界研究成果有部分交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台湾地区和东北地区 【材料展示】:明清地图中的台湾地区部分、《尼布楚条约》拉丁文版本、《尼布楚条约》所规定的中国和俄国的边界地图 【教师讲述】:拉清楚清朝对台湾地区的有效管理的时间线,强调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清朝对东北地区的治理主要是应对沙俄的侵略威胁,而后通过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解决了问题,补充说明该条约的意义。 结合PPT及书本内容,认真聆听教师讲述,掌握清朝对于台湾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治理措施及影响。 此部分内容强调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领土保卫意识。
总结清朝的疆域治理 【材料展示】: 【教师讲述】:再次总结清朝的边疆治理措施,提出问题:清朝的疆域治理有何特点?又有何影响? (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方式多样 恩威并施、直接管理、采用法律手段明确管辖权) (影响: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有疆无界—有疆有界、疆界分明,传统王朝边界向近代主权国家边界转型的开端。) 再次全面梳理清朝在疆域不同方向不同的治理措施,思考并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全面总结清朝的边疆治理措施,由治理措施的特点联结思考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清朝的边疆治理对于现代中国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与爱国情怀。
一、“鼎盛”之貌——君主专制 过渡:清朝这一辽阔疆域版图的奠定是康雍乾三位君主的历史功绩,三位君主在位期间清朝出现了100多年的盛世局面,史称“康乾盛世”。而根据以往对于盛世局面出现的分析,在统治者角度来看,清朝时期的“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课本将其归结于皇帝的“勤政”,具体表现为皇帝“对地方具体事务不厌其烦地详加过问”,而这个“详加过问”主要是通过奏折制度和军机处。 1、奏折制度(参考潘承生老师的《挖掘史料价值 培育学科素养——以“雍正帝批阅过的奏折”为例》文章) 【材料展示】: 材料1:截选自教材“学思之窗”的“年羹尧上奏雍正帝批阅的奏折”的文字材料 材料2:雍正帝时期的部分其他奏折图片。 【教师讲述】:布置活动任务: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结合PPT上的材料、教材以及所学知识,讨论总结:奏折制度有何作用?有何特点?史料价值如何? (作用:从年羹尧所奏内容看,是皇帝乾纲独断的工具,强化了皇帝的专断权力。从雍正的朱批看,是处理君臣关系的重要手段,例如通过拉拢、打压和监视等等手段控制官员,加强了皇帝对官僚集团的控制。) (特点:机密性、广泛性、高效性) (史料价值:一手史料,可用于研究奏折制度的形式、内容、特点、影响等 ;雍正朝的政治、风俗、民情;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书法研究价值。) 阅读教材,理解和分析PPT提供的史料,从其中提取关键信息,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想法以使思想交锋碰撞。 奏折制度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是以小组合作讨论形式展开,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学生集合各家智慧分析和理解史料,从史料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对奏折的史料价值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运用思维和史料实证能力。
军机处 【材料展示】: 材料3:军机处结构简练,只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两层……奏折多至百余件者,皆于当天办完,没有耽搁过一日者。紧急事当时交下,随撰随进;军机值庐,不准任何人窥探打听。 ——赵奇《军机处一清王朝中央秘书处》 材料4: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归军机,机臣承旨,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 【教师讲述】:在PPT上展示材料三和材料四,提出问题:从这两则材料,可以概括出军机处有什么特点? (特点:简、速、密) 综合以上奏折制度和军机处,中央集权制度最终达到了“精准直达”“精干高效”“乾纲独断”的境地,君主专制进入了鼎盛阶段。但是,“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君主专制在不断增强之后,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也渐趋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阅读分析史料,总结概括出军机处的特点,认识到其加强了皇权。 联系材料及教材内容,学会从文字材料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二、危机初显 过渡:鼎盛光辉之下不仅有着文字狱的阴影,更多的社会阴影正在逐渐暴露。 1、农民起义频发 【材料展示】: 材料5:“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时期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数据表 材料6:和珅在乾隆朝柄政凡二十年,高宗崩,仁宗赐自尽,籍没家产,至八百兆有奇。时人为之语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清末徐珂《清稗类钞》 【教师讲述】:阅读史料以及课本,概括这一时期清朝面临的社会问题。 (资源危机、政治腐败、贫富差距) 在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农民起义在乾隆后期就已经频发。一般来说,农民起义在历代王朝中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大多数农民起义发生在王朝统治的末期,而清朝的白莲教起义却发生于清王朝统治的前中期。那这是为什么?清朝这时候面临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阅读分析史料,找出关键信息,了解乾隆后期农民起义频发且规模大的社会背景原因。联系往朝农民起义大规模且高频爆发的时间,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农民起义频发的深层次原因剖析(此部分内容参考了邹玉峰老师的《依标循本 萃旨凝神——以《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为例》文章) 【教师讲述】:清朝在前中期就频发农民起义是当时人口过度膨胀的连锁反应,这其实是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生产力达到局限的表现。对比同时代的西方国家,英国在世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传统的手工工业生产工场达到局限之后,发展出了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新型生产技术。联系本单元导言的一句话“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已成为世界大势所趋。”可知,当时的世界发展趋势已经为中国的社会提供了破局方案:向新兴工业文明发展。 提出问题:那当时清朝的统治着看到了这种新兴的工业文明了吗?有向新兴工业文明发展的意图吗? 【材料展示】:马戛尔尼使团在避暑山庄万树园觐见乾隆图、描绘运输马戛尔尼使团送给乾隆帝礼品的画作、新式钟表、新式武器等图片材料 材料7:其所称奇异之物,只觉视等平常耳。 ——《乾隆御制诗》 材料8: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异。 ——《清仁宗实录》 材料9: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清高宗实录》 【教师讲述】:英国曾在1792年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以求打开中国贸易的大门。现藏于大英图书馆、由随团画师额勒桑德绘制的这幅图展示了使团在避暑山庄万树园觐见乾隆的场景,使团还给皇帝带来了许多展示其工业发展的产物,譬如,反映探险最新成果的大型地球仪、天体仪、钟表、节省人力的新式机器、自来火鸟枪等新式武器。 分析材料7、8、9,看看清朝统治者对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的态度如何。 (态度:傲慢地拒绝了,看不起。) 结合教材内容,当时,清朝统治者不仅拒绝了外国使团增加通商口岸的请求,还曾将四口通商口岸缩减为仅剩广州一口,严格约束在中国的外国商人以及严禁民间海外贸易。 根据教师的讲授,联系对比同时代的中西方社会发展情况,明白当时中国社会应该走的方向为发展新兴工业文明。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联系所学知识。 了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目的、带来的礼物,阅读史料,分析清朝统治者对西方这些工业技术的成果作何态度。 联系教材知识,明确当时清政府的闭关自守表现。 适当对书本内容农民起义及其社会背景作简要的讲解介绍之后,提出具有较大的难度的问题,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升华,需要综合联系对比到西方此时的发展,以使学生历史学习具有中西横向联系认识、对比的学习意识。 通过分析史料,了解清朝对先进工业文明成果的傲慢态度彰显了其对于先进生产方式的拒绝,以具体历史实例说明清朝统治者沉浸于“天朝上国”的美梦当中,了解闭关自守之后的中国错失与世界接轨的时机,树立居安思危、坚持对外开放交流交往的意识。通过对比中西对于先进生产方式的态度,培养学生的横向比较能力。
三、小结 引用清史专家戴逸老师的一句话作为本节课的结尾:十八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到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之上,更加深入的理解清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的表现及其背后深意,其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奏折制度”这一部分内容使用了教材上的史料,但是对于学生来讲这部分PPT上的史料分析可能会有点难,需要教师多加引导。再者是,对于“危机初显”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对比中西方面临的社会问题,理解中国社会当时应该发展的方向,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能需要学生更深一个维度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此外,除了教材的基础内容之外,本节课的设计补充了一些有意思的、与生活相联系的小问题,希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在整节课中,整体的流畅度和各部分的衔接情况可能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对于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这方面还可以多加打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