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10 15:1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师生共同从背景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一种模式,其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历史问题探究式教学不仅可以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有逻辑性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构建知识框架,还能够从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进一步提高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首先,在讲述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过程时,除了将重点放在清朝,还应从长时段的角度让学生看到明朝在边疆治理方面打下的基础。其次,明朝的内政、对外政策及边疆治理体现新内容的同时也带有巨大的历史惯性,传统的思维依然延续。然而世界走向近代化的浪潮已经开始冲击明朝,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既认识到这些变化,又能够深入把握其中潜藏的危机。学生情况分析认知特点:高一学生处于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其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的思维逐渐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思维方式由感性向理性转变。注意力更加稳定和集中,意义识记能力也有所提升。已有知识:高一学生经过初一下学期对第三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明朝兴衰和清朝建立的大致过程。在内政方面从整体上学习了明朝从地方到中央加强皇权的举措;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修筑长城进行北防、明清易代等史实有了初步了解。潜在问题:在初中课本里,明朝内阁只出现在“相关史事”部分作为补充拓展,学生并不熟悉;对郑和下西洋实质的认识有待提高;对明朝治理内陆边疆的措施只限于修长城,尚未形成更加系统完整的认知。高中课本与初中的内容和结构安排存在差异,高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主动适应,且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存在原有知识掌握不牢固,无法很好地学习本课新知识点的状况。教学内容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上承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内容,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的内容。子目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讲述了明朝灭元而立,统一全国,并重点阐述了明朝内政的变化,包括废宰相、内阁制度的创立发展、宦官专权等。这三方面存在相互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需要呈现三者的内在逻辑。子目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从远和近的视角体现明朝的对外政策及面临的海防新问题。将明朝经略海洋的内容放在治理内陆边疆前面,也在暗示海洋对于明朝的重要性。子目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讲述了明朝治理内陆边疆的多种举措,其背后反映的是民族关系。上述内容分别包含相应的变化、不变与危机,这也证明了明朝最终会走向衰亡的必然结果,为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的教学内容提供了连贯的思路。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理解明朝在内政、对外政策以及边疆治理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实质及隐含的危机。能通过文字、地图等史料按照时间顺序把握明朝兴衰和清朝建立的相关史实,结合明朝对内陆边疆的治理及明清版图的对比,认识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家国情怀)。能通过文字史料,多角度客观分析明朝废除宰相的原因,内阁的创立实质以及宦官专权的情况,明确三者的内在关联及皇权加强的根本趋势(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能通过文字、图片史料感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分别从对外交往和经济的角度认识其积极意义和朝贡贸易的历史局限性(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通过梳理沿海倭患、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史实,从世界变化对中国影响的层面理解明朝海防的新问题,培养忧患意识(素养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明朝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问题教学难点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明朝的对外政策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朱元璋的画像,联系第10课元末农民起义,讲述朱元璋建立明朝的简要经过。提问:除了这位身份特殊的农民皇帝朱元璋,提到明朝,大家还会想到什么?何以明朝:通过朱绍侯和钱穆对于明朝的简要评价材料,得出一个“变”字,并联想当时的世界也在发生变化,比如14世纪文艺复兴、15世纪新航路开辟等等。【材料一】明代是一个传统与创新交织、保守与开放并存,表现出明显“转型”趋向的时代。——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现代中国大体是由明开始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明确明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地点等历史史实,并联想与明朝有关的事物,比如紫禁城、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认真阅读,理解两段材料集中体现了“变”字,将明朝与当时的世界作比较,思考何以明朝。 让学生通过联想明朝的事物,形成初步印象。引用历史学家的评价来抓住明朝的特殊性,并在老师的提问下激发学习的兴趣。
一、变革内政之君臣博弈 (一)废除宰相引导学生翻阅课本,找到明朝政治制度的第一个变化,即废除宰相。强调皇权与相权始终是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提问:明太祖为什么要通过废除宰相这种方式来解决双方的矛盾?用三则史料分别从历史、直接、个人角度得出明太祖废除宰相的多方面原因,指出其根本原因是为了加强皇权。【材料一】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节选自朱元璋《皇明祖训》【材料二】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清)张廷玉《明史·胡惟庸传》【材料三】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植党”之罪杀胡惟庸。又加胡以“通倭”、“通虏”和“谋反”之罪。十年后又兴大狱,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整理自南炳文,汤纲《明史》 提问:除了能够加强皇权,废除宰相还带来了哪些影响?通过简短的史料得出废除宰相的不利影响,即皇帝政务繁忙,效率低,容易出现决策失误。顺势进一步提问:如何应对废除宰相的不利影响?(二)设立内阁通过条形柱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简要列出从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神宗时期的内阁发展历程,解释票拟权的含义,并提供明神宗与张居正之间的一则材料,说明内阁权势上升的趋势。提问:内阁等同于宰相吗?呈现明宣宗时期(内阁发展趋于完善)的内阁运作流程图,从皇帝批红的角度得出掌握决策大权的是皇帝,内阁无法制约皇权。通过一则材料佐证皇帝与内阁的关系,并分析一则对比材料,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例,得出宰相能够制约皇权。因此内阁不等同于宰相,内阁只是皇权控制下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佐证材料:内阁无法制约皇权】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樊树志《晚明史1573-1644(上)》【对比材料:宰相能够制约皇权】(唐)中书省有中书舍人掌起草命令,中书省在得到君主同意或命令,就让舍人起草,舍人在接到词头(命令大意)以后,认为不合法的便可以不起草。在这局面下,君主就得改换主意。如坚持不改,也还可以第二次第三次发下,但舍人仍可第二次第三次退回。——整理自吴晗《皇权、绅权与相权》呈现一道选择题,以及宰相和内阁的对比表格。(三)宦官专权再次呈现内阁运作流程图,观察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机构,即司礼监。提问:司礼监的作用是什么?简要补充介绍司礼监,说明宦官有了读书识字的条件,又因其身份特殊,更能得到皇帝的信任,逐渐掌握了代为批红的权力。提问:司礼监代为批红有什么影响?通过回顾内阁掌握票拟权和司礼监代为批红这两个知识点得出皇帝很容易出现怠政情况,司礼监趁机干预政事,逐渐形成了宦官专权。总结明朝在内政方面的变、不变及危机。 阅读材料,积极回答问题,思考朱元璋废宰相的原因。从宰相职能的角度进一步思考废除宰相的不利影响及解决对策。了解内阁的发展阶段,并通过一段材料感受内阁权势上升的状况,思考内阁是否真的等同于宰相。初步了解内阁运作的流程,并得出皇帝掌握亲自批红的权力,把握决策大权,内阁无法制约皇权。阅读史料,加深对内阁性质的理解。认真思考,积极回答,完成表格。知道司礼监这一机构,从成员身份和读书识字能力这两个角度理解司礼监掌握代为批红权力的原因。归纳明朝宦官专权的三方面表现,并深入把握明朝内政的变化实质。 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让学生自主归纳废宰相的原因,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内阁权势上升的状况,形成认知冲突,引入对内阁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提供历史分析的学法指导。巩固学生的记忆,重点加深对于内阁性质的理解。从代为批红的角度让学生更好理解明朝宦官专权的由来,让前后内容更加连贯系统。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二、经略海洋之对外政策 (一)郑和下西洋提问:明朝统治者何以能派郑和七下西洋?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从宋元以来的航海条件以及明朝永乐时期的国力角度简要概括原因。借助地图、青花瓷图片以及2005年带有“满剌加国王之印”的马来西亚邮票图片、描述宝船规模的文字史料、下西洋的时间等内容体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问:如何看待明朝统治者“下西洋”政策的变化?变化应当从两个方面去看待:(1)为什么要去下西洋,即目的。通过选取当年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人员马欢所写《瀛涯胜览》中的史料,呈现明朝的“万国来朝”印图片,得出下西洋包括两方面的活动,即经济角度的贸易和政治角度的朝贡。(2)为什么最终停止,即局限性。通过明太祖和明成祖的观点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虽然相比前朝,下西洋彰显了明朝发展朝贡关系的一种主动姿态,但统治者仍然延续着天朝上国的心态和厚往薄来的思维,且很多朝贡者打着“朝贡”的名义图谋获利,无疑会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材料一】爪哇“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并麝香、销金......则用铜钱买易”。“中国宝船到暹罗,亦用小船去做买卖”。忽鲁谟斯“亦将船只载狮子、麒麟......差其头目人等跟随钦差西洋回还宝船,赴阙进贡。”——整理自马欢《瀛涯胜览》 【材料二】明太祖敕中书省臣曰:“西洋琐里,世称远番,涉海而来,难计年月,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刘祥学《“四夷来朝”与明初百年对外关系的变局》明成祖曾宣称:“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明史》卷81(二)倭寇与西方殖民者呈现明朝面临的海防新问题:倭患和西方殖民者。指出葡萄牙、荷兰和西班牙的行为属于海外扩张政策,而明朝以朝贡贸易的形式维系“天下共主”地位,面临着外部的统治危机。 回顾旧知,了解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原因,并认识其积极意义。阅读分析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局限性。阅读教材,归纳明朝处理倭患的经过以及葡萄牙、荷兰和西班牙的入侵史实。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认识到明朝面临着沿海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挑战。
三、治理边疆之民族关系 (一)治理内陆边疆通过教材中的1433年明朝形势图,指出明朝在蒙古、藏族地区、东北、西南地区的治理措施,分析明朝在边疆治理过程中体现的因俗而治、管理松散的特点。明朝应对蒙古的威胁时,由最初“天子守国门”的进攻转入修长城等保守防御的状态。“内中国而外夷狄”传统思想也容易激化民族矛盾。(二)明清易代呈现明清易代的时间轴、1644年清军入关形势图以及清太祖、清太宗的画像,梳理清朝建立的过程。通过明万历十年(1582年)疆域图和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疆域图,引导学生联想当代中国的版图,认识到清朝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明朝在边疆治理方面打下的基础。 观察地图,比较边疆治理内容的共性,思考回答其主要特点、作用及民族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阅读教材,在引导下归纳明清易代的主要过程。比较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大致变化,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力和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简要回顾本课主要内容。提供课后作业(二选一)。结合本课所学及个人理解,多角度归纳明朝的变化及危机。阅读下列材料,你是否赞同该观点?并谈谈你眼中的明朝。【材料一】可惜的是西方历史这一阶段是进步的,而中国这一阶段(明朝)则退步了。至少就政治制度来讲,是大大退步了。——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清康熙帝说:“朕观明史洪武、永乐所行之事,远迈前王。”并为明孝陵题词曰:“治隆唐宋。”——陈梧桐 彭勇《明史十讲》【材料三】明朝与以往中国的任何朝代,都有所不同,明朝已不再仅属于中国,还属于世界。近代世界的暴风骤雨,已经开始冲刷这个古老的文明。——赵现海《十字路口的明朝》 在老师引导下回顾本课所学,并完成课后作业。 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设置可供选择的作业,第一道侧重对本课核心知识的归纳整理,第二道则有所提升,注重学生自己对明朝的特征理解,首尾呼应。
教学反思
在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的相关课标要求,整合教科书文本及参考相关论著的基础上,本课的教学活动以“何以明朝”问题为引,主要分为“变革内政之君臣博弈”“经略海洋之对外政策”“治理边疆之民族关系”三大主题。一是围绕废宰相、设内阁和宦官专权等史实共设计了六个难易度不同的问题;二是结合课文辅助系统中设置的思考点呈现两个关于明朝“下西洋”政策的问题;三是以一个设问引导学生注意明朝的边疆治理特点及其民族关系。每一主题下的问题之间具备一定的递进性和连贯性,并以创设情境或形成认知冲突的方式提出,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中去,并在解决问题与历史反思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对本课主要知识的建构,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因为尚未进行真正的课堂实践,教学经验不足,且史料阅读分析内容不少,本课的教学时长可能难以控制;没有更加充分地运用教材中的史料,比如《万历野获编》、《天聪朝臣工奏议·宁完我请变通〈大明会典〉设六部通事奏》《明夷待访录·置相》等;地图分析能力不足,还不能很好地借助地图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板书也需要进一步设计,注意知识间的联系而非简单罗列;对初高中教材的衔接问题认识不到位,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还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