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需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中,对于情感的培养是在教学中较难实现的目标,需根据课标及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线索,在设计时对于情感的烘托层层递进,串联整课,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第8课,上承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下启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主要涉及三国至隋唐时期三教的发展、文学艺术与科技的成就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等历史知识。本课共分为四个子目。分别是:第一子目“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第二子目“文学艺术”,第三子目“科技”,第四子目“中外文化交流”。其中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是本课叙述的重点;儒学的新发展、佛教的新发展是本课的难点。学生情况分析《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为高中阶段的第八课,这部分内容在初中涉及的课目有《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盛唐气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因而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书法、绘画、唐代诗歌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事件已有基本的认识,但缺乏对一些问题深入的探究,如本课的难点部分: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学生对佛教、道教为何会盛行、儒学为何会受到冲击及三教如何能同时发展等问题认识不足,而通过儒学的复兴可以引导学生对于不同文化应有着兼收并蓄的态度。诸如此类,需通过教师讲授带领学生发现文化繁荣的原因,梳理从中得出的启示,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敦煌壁画的相关内容,加深对这一课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回忆时有锚点挂钩,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的共鸣。2.将佛教、道教和儒学的特点进行对比,能够回答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原因、儒学受到挑战的原因,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材料能够知晓佛教和道教的盛行产生的问题及当时的人的应对方法。3.通过观察图片,感知不同时期文学艺术不同的特点,领悟中原文化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与影响。4.通过填写表格,学生能对汉朝至唐朝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特点,三国至隋唐时期其他文学艺术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有相应的认识,进而能跟进后续教师的提问。5.通过研读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和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明白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6.通过探究地图和相关材料,知晓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进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7.通过阅读敦煌藏经洞的故事,明白对待不同文化应有的态度和做法,领悟文物追回的不易,增加自身对文物追回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教学难点儒学的新发展、佛教的新发展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历史地图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板书设计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源—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兼收并蓄 变—文学艺术—积累创新壁画之 魂—科技—多元发展 传—中外文化交流—中华文化圈形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莫高窟(张昨亮摄)材料一:经过长达一千多年的营造,莫高窟成为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至今仍保存着735个洞窟,其中包括45000平方米壁画。——生活月刊《敦煌:众人受到召唤》教师行为:询问学生莫高窟所在的城市,得到是敦煌的答案后,导入对敦煌、莫高窟及其壁画的介绍,以引出新课。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听教师讲述敦煌、莫高窟和其壁画的特点,对敦煌壁画有初步的认识。 敦煌、莫高窟及其壁画有着十分突出的学习价值,以此作为导入可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敦煌莫高窟及其壁画的价值有整体的概念,并和后续授课进行串联。
一、壁画之源——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表格内容:教师行为: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子目的正文内容,请学生自主完成课件中的表格填写,并请学生用任意三种符号在课本中标出儒学、道教和佛教在不同时间段的发展特点,再请同学进行回答。学生回答。教师行为:根据表格以儒学为主线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佛教和道教为什么会盛行?儒学为什么会受到挑战?以引出对三国至隋唐时期的背景情况和对佛教、道教和儒学各自特点的介绍。图片:三国至隋唐时期的背景情况分析图教师提问:处于战乱频繁中的人们缺乏精神寄托,而佛教和道教为什么吸引他们呢?图片:佛教壁画:北魏-254窟北壁-尸毗王本生【临摹】(董玲翻拍自《段文杰绘画集》)教师行为:简要讲述敦煌莫高窟中的北魏时期的佛教壁画“尸毗王本生”图的故事,询问学生:如果你是曾发誓要普度一切众生的尸毗王,你要怎么做才能既从鹰口中救出鸽子,又不让饥肠辘辘的老鹰饿死呢?学生回答。教师提问:这个故事体现了尸毗王什么样的精神?学生回答。图片:佛教、道教的盛行原因教师行为:以这幅图接着讲述佛教的特点,说明当时身处战乱的人们能在佛教中找到的答案。接着介绍道教的特点,指出当时的人们能在道教中找到的答案,总结两教的特点:注重解决人生的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以说明这样能填补当时人们的精神空缺,从而使佛教、道教在这一时期盛行。教师提问:儒学为什么不能填补人们的精神空缺?图片:儒学地位受到挑战的原因教师行为:带领学生回顾董仲舒的汉代儒学,并分析董仲舒的汉代儒学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天下失序,儒学失据,而儒学本身也没有关注人生的终极目标,并且统治者也想要借助佛教、道教巩固自身统治。材料二:比来慕法,家家斋戒,不务农桑,空谈彼岸。……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南史 郭祖深传》教师行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第三段,结合材料寻找因佛教和道教的盛行而产生的问题,并请同学回答。学生回答。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分析佛教和道教盛行的问题,并进行总结。教师提问:针对这些问题,当时的人是如何应对的?图片:当时的人面对问题的应对措施教师行为:通过统治者层面和民间层面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同时提示学生这些灭佛的举动并未使佛教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到抑制,以说明一个宗教文化并不会因为统治者的意图或民间的个人行为而被“灭亡”,只能说这些行为会“打击”宗教文化的发展。教师提问:儒学、道教和佛教能不能同时保留、同时发展呢?材料三:韩愈痛感于儒学的衰弱,著《原道》一文一方面竭力排佛,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学说中糅进了不少佛学的成果。其“道统说”即是受到佛教定祖立统的启发而提出的。除韩愈以外,李翱、柳宗元等人也在致力寻求调和儒、释二家的途径,逐一汲取佛教哲学的思辨成果来改造儒家学说。——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教师行为:介绍韩愈复兴儒学的做法及影响,说明三教若想共同发展,要做到互相调和、兼收并蓄。 阅读课本材料完成表格,并在课本中用任意三种符号标出三教在不同时间段的发展特点,回答教师的问题。听教师讲述,回顾三国至隋唐时期的背景情况。听故事思考如果自己是尸毗王会怎么做,从而体会尸毗王身上具有的精神,进而明白佛教的特点及佛教如何解决人们精神空虚的问题。同时,知道道教的特点及道教如何解决人们的问题。回顾董仲舒的汉代儒学,明白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的原因。阅读课本及教师出示的材料,领会佛教、道教盛行产生的原因,明白当时人的应对方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体会三教想共同发展应采取怎样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主填写表格,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接着通过小故事的讲述,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再借由问题链的设计,使学生能步步深入地理解知识。
二、壁画之变——文学艺术 图片:伎乐飞天(第229窟、北周)图片:伎乐飞天(第44窟、唐朝)教师行为:出示两幅敦煌壁画并进行简要说明,询问学生两幅图片的区别并作出提示,引出二者绘画风格上的区别,并询问学生出现不同的原因。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图片: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图片: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教师行为:由两幅敦煌壁画的不同引出课本中提到的两幅画作,并进行绘画特点的介绍,说明敦煌壁画绘画风格不同的原因是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表格:三国至隋唐时期其他文学艺术的发展图片:王羲之《兰亭序》图片: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图片:柳公权《金刚经碑》图片:怀素《自叙帖》图片: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唐诗凝摄)图片: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唐健辉摄)图片:胡旋舞图片:《丝路花雨》教师行为:出示表格,请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填写,并请学生结合课本进行回答,教师在讲述中进行补充,后总结特点。学生回答。 通过教师出示的两幅“伎乐飞天”图,观察二者绘画风格的不同,并思考出现不同的原因。再通过教师展示的教材中提到的两幅画作,领悟敦煌壁画绘画风格不同的原因。根据教材填写表格,并根据教师讲述做好笔记。 通过敦煌壁画图片的对比引出教材图片的对比,进而明白敦煌壁画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为后续讲述不同地区的沟通交流做铺垫。通过学生自主填写表格,并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壁画之魂——科技 教师提问:敦煌壁画的精神可以用什么载体传承下去?学生回答。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回答是由当时劳动人民的灼灼努力,才有了传承至今的敦煌精神,而当时的人们不止创造了敦煌壁画,还创造了其他的科技成就,以此引出第三子目教材中的内容。表格:科技成就教师行为:出示表格,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填写,并请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学生回答。教师行为:带领学生总结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整体特点,并提出新的问题,提示学生回答的角度。图片:问: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提问: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行为: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 在教师的提问和引导下回答问题。根据表格维度和课本内容填写表格。根据教师讲述思考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化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并做好笔记。 通过探究性的问题,可使学生对先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又能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多维性,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壁画之传——中外文化交流 图片:法显雕像(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华严游览区)图片:玄奘三藏像(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图片:鉴真像(吴为山/作)图片:空海雕像(中国洛阳白马寺)图片:法隆寺金堂壁画(摹本)图片:初唐·敦煌220窟南壁阿弥陀经变局部图 (复制图)教师行为:从敦煌壁画体现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特点引出课本中提到的其他中外文化交流的事件,并结合课本进行梳理。图: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教师提问: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行为:补充总结学生的回答。教师行为:讲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故事,询问学生故事中的外国人对待不同文化的方法是否正确,进而提问学生应如何对待不同文化。再介绍现今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的情况,从而向学生发出呼吁。 通过教师讲述学习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事件,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回答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并做好记录。听教师讲述藏经洞的故事,明白对待不同文化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并且通过了解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的情况,增加自身保护文物的使命感。 依托图片材料,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通过地图的梳理,使学生明白正确的读图方式。通过听藏经洞和中国文化流落海外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课堂小结 教师行为: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跟随教师讲授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通过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敦煌壁画为主线进行四个子目的串联,在课堂授课时可以感受到学生对于这一主线的兴趣度较高,在授课时讲小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堂互动性。但在设计中运用了较多的表格,形式较为重复,可对如何丰富课堂授课形式再做思考。
PAGE